拼音注音 : ā ěr Tài Zǐ Wǎn
出處 : 《內(nèi)蒙古中草藥》
來(lái)源 : 為菊科植物阿爾泰狗娃花的花或全草。 夏 生境分布 : 生山坡 原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 化學(xué)成分 : 葉含去甲基川陳皮素。 性味 : 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 清熱降火,排膿。治傳染性熱病,肝膽火旺,皰疹瘡癤。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錢。 備注 : 本植物的根,在新疆地區(qū)作"紫菀"入藥。參見"紫菀"條. 摘錄 : 《中藥大辭典》 拼音注音 : ā ěr Tài Zǐ Wǎn 別名 : 燥原蒿、鐵桿蒿 英文名 : Herb of Altai Heteropappus 出處 : 出自《內(nèi)蒙古中草藥》。 來(lái)源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阿爾泰狗娃花的根、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Heteropappus altaicus (Willd.) Novopokr. [Aster altaicus Willd]采收和儲(chǔ)藏:根:春、秋季采挖,去地上部分,洗凈曬干,切段;花及全草:夏、秋開花時(shí)采收,陰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原、荒漠地、沙地及干旱山地。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內(nèi)蒙古、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湖北和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 阿爾泰狗娃花 多年生草本。有橫走或垂直的根。莖直立,高20-60cm,稀達(dá)100cm,有分枝,被腺點(diǎn)和毛。葉互生;下部葉條形或長(zhǎng)圓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近匙形,長(zhǎng)2.5-6cm,稀達(dá)10cm,寬0.7-1.5cm,全緣或有疏淺齒 化學(xué)成分 : 地上部分含大牻牛兒烯(germacrene)D,丁香烯環(huán)氧化物(caryophyllen 1β 性味 : 味微苦 功能主治 : 清熱降火;排膿止咳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 摘錄 : 《中華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aocai/53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中華本草》:阿爾泰紫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