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論一首,方五十五首,灸法六首)治鼻塞,腦冷,清涕出方。
通草、辛夷(各半兩)細(xì)辛、甘遂(一作甘草)桂心、川芎、附子(各一兩)上七味末之,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塞,勿令氣泄,丸如大麻子,稍加微覺(jué)小痛,搗姜為丸即愈,用白狗膽汁和之,更佳。
治鼻塞,常有清涕出方。
細(xì)辛、蜀椒、干姜、川芎、吳茱萸、附子(各十八銖)桂心(一兩)皂莢屑(半兩)豬膏(一升)上九味、咀,以綿裹,苦酒漬一宿,取豬膏煎,以附子色黃為度,去滓,綿裹納鼻孔中,并摩鼻上。涕出不止,灸鼻兩孔與柱齊七壯。
治鼻塞窒香膏方。
白芷、川芎、通草(各十八銖)當(dāng)歸、細(xì)辛、莽草(《短劇》并《翼》作薰草)辛夷(各三十銖)上七味、咀,以苦酒漬一宿,以不中水豬肪一升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黃膏成,去滓,綿沾如棗核大,納鼻中,日三(《短劇》加桂心十八銖)。
治鼻不利香膏方。
當(dāng)歸、薰草(《古今錄驗(yàn)》用木香)通草、細(xì)辛、蕤仁(各十八銖)川芎、白芷(各半兩)羊髓(四兩豬脂亦得)上八味、咀,以微火合煎,三上三下,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大,納鼻中,日二。先患熱后鼻中生赤爛瘡者,以黃芩、梔子代當(dāng)歸、細(xì)辛。
治鼻窒,氣息不通方。
小薊一把、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又方、瓜蒂末少許吹鼻中,亦可綿裹塞鼻中。
又方、槐葉(五升)蔥白(切一升)豉(一合)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治鼻塞多年,不聞香臭,清水出不止方。
取當(dāng)?shù)儡囕氝^(guò)蒺藜一把,搗,以水三升煎取熟,先仰臥,使人滿口含取一合汁,灌鼻中,使入不過(guò),再度大嚏,必出一兩個(gè)息肉,似赤蛹,(一方有黃連等分同煎。
治鼻、方。
通草、細(xì)辛、附子上三味各等分末之,以蜜和,綿裹少許,納鼻中。
又方、甘遂、通草、細(xì)辛、附子(等分上四味末之,以白雄犬膽和為丸,如棗核大,綿裹納鼻中。辛熱涕出,四五升瘥。亦治息肉。
又方、炙皂莢末之如小豆,以竹管吹鼻中。
又方、干姜末蜜和,塞鼻中,吹亦佳。
又方、鐵鎖磨石,取末,以豬脂和,綿裹納之,經(jīng)日,肉出瘥。
又方、以馬新屎汁,仰頭含滿口,灌鼻中。
又方、伏面臨床前,以新汲冷水淋玉枕上,后以瓜蒂末,綿裹塞之。
治、鼻有息肉,不聞香臭方。
瓜丁、細(xì)辛上二味各等分末之,以綿裹如豆大許,塞鼻中,須臾即通。
屬性:治鼻中息肉不通利。
通草(半兩)礬石(一兩)真珠(一兩)上三味末之,捻綿如棗核,取藥如小豆,著綿頭,納鼻中,日三易之。一方有桂心、細(xì)辛各一兩,同前搗末和,使之。
治鼽鼻、鼻中息肉不得息方。
礬石(六銖)藜蘆(六銖)瓜蒂(二七枚)附子(十一銖)上四味各搗篩,合和,以小竹管吹藥如小豆許于鼻孔中,以綿絮塞鼻中,日再,以愈為度(《古今錄驗(yàn)》葶藶半兩)。
治鼻中息肉方。
炙、皮末,綿裹塞之三日。
又方、細(xì)篩釜底墨,水服之三五日。
治鼻中息肉不聞香臭方。
燒礬石末,以面脂和,綿裹著鼻中,數(shù)日息肉隨藥消落。
又方、末瓜丁如小豆許,吹入鼻中必消,如此三數(shù)度。
又方、細(xì)辛、釜底墨上二味末之,水和,服方寸匕。
又方、綿裹瓜蒂末塞鼻中。
治鼻中息肉梁起,羊肺散方。
羊肺(一具干之)白術(shù)(四兩)蓯蓉、通草、干姜、川芎(各二兩)上六味末之,食后以米飲服五分匕,加至方寸匕。
又方、通草(十三銖)真珠(六銖)礬石、細(xì)辛(各一兩)上四味末之,捻綿如棗核,沾散如小豆,并綿納鼻中,日再三。鼻中息肉,灸上星三百壯,穴在直鼻入發(fā)際一寸。
又灸挾上星兩旁相去三寸,各一百壯。
治鼻中生瘡方。
燒祀灶飯末,以敷鼻中。
又方、燒故馬絆末,敷鼻中。
又方、偷孝子帽以拭之。
又方、烏牛耳垢敷之。
又方、以牛鼻津敷之。
又方、搗杏仁乳敷之,亦燒核,壓取油,敷之。
又方、燒牛、狗骨灰,以臘月豬脂和,敷之。
治疳蟲(chóng)蝕鼻生瘡方。
燒銅箸頭,以醋淬之?dāng)?shù)過(guò),取酢敷之,又以人屎灰涂之,瘥。
治鼻痛方。
常以油涂鼻內(nèi)外,酥亦得。
治卒食物,從鼻中縮入腦中,介介痛不出方。
牛脂若羊脂如指頭大,納鼻中,以鼻吸取脂,須臾脂消,則物逐脂俱出也。
論曰∶鼻頭微白者亡血,設(shè)令微赤非時(shí)者死,病患色白者皆亡血也。凡時(shí)行衄不宜斷之,如一、二升以上,恐多者可斷,即以龍骨末吹之。九竅出血者,皆用吹之。
治大便出血,及口鼻皆出血,血上胸心,氣急,此是勞熱所致方。
生地黃(八兩)蒲黃(一升)地骨皮(五兩)黃芩、芍藥、生竹茹(各三兩)上六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溫三服。
凡吐血、衄血、溺血,皆臟氣虛、膈氣傷或起驚悸,治之方。
生竹皮(一升)芍藥(二兩)川芎、當(dāng)歸、桂心、甘草(各一兩)黃芩(二兩)上七味、咀。以水一斗煮竹皮,減三升下藥,煎取二升,分三服。
治衄血方。
伏龍肝(二枚如雞子大)生地黃(六兩)川芎(一兩)桂心(三兩)細(xì)辛(六銖)白芷上十味、咀。以水三升,酒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屬性:主衄方。
生地黃(八兩)黃芩(一兩)阿膠(二兩)柏葉(一把)甘草(二兩上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生地黃三斤(切)阿膠二兩、蒲黃六合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鼻出血不止方。
干地黃、梔子、甘草(等分)上三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如鼻疼者,加豉一合;鼻有風(fēng)熱者,以蔥涕和服如梧子五丸。
治鼻衄方。
地黃汁五合,煮取四合,空腹服之,忌酒炙肉,且服粳米飲。
又方、飲小薊汁。
又方、以冷水凈漱口,含水以蘆管吹二孔中,即止。
又方、取亂發(fā)五兩,燒作灰,以管吹鼻中棗核大。不止,益吹之,以血斷止。并水服方寸匕,日三,甚者夜二。已困不識(shí)人者,服亦佳。
又方、取人屎尖燒灰,水服并吹少許鼻中,止。
又方、五月五日取人屎,燒作灰,冷水服五分匕。
又方、以膠貼鼻頭上,至頂及發(fā)際三寸,止。
又方、新馬屎汁灌鼻中,及飲之。
又方、以濕布敷胸上。
又方、淳醋和土涂陰囊上,干,易之。
又方、韭根蔥根取汁,懸頭著一棗大納鼻中,少時(shí)更著,兩三度瘥,蔥白搗汁亦得。
治鼻出血不止方。
搗楮葉汁,飲三升,大良。
又方、張弓令弦向上,病兒仰臥枕,弦放,四體如常臥法,衄時(shí)癢癢,便灸足大趾節(jié)橫理三毛中十壯,劇者百壯,衄不止,灸之,并治陰卵腫。
又灸風(fēng)府一穴四壯,不止,又灸。
又灸涌泉二穴各百壯。
●:.com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89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wú)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lái)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lái)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