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五十七首 論一首
主五六歲兒溫壯,腹中急滿
,氣息不利上十六味, 咀
,以水七升,煮麥、竹葉取四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一升六合,分四服。治小兒連壯熱實滯不去,寒熱往來
,微驚方∶大黃 黃芩(各一兩) 栝蔞根(三分) 甘草(炙) 牡蠣(熬) 人參(各半兩) 桂心(二兩) 龍骨 凝水石 白石脂(各半兩) 滑石(二兩,碎) 硝石(半兩)上十二味, 咀
治小兒寒熱咳逆
上六味
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方∶射干(二兩) 麻黃(二兩
上八味
治小兒咳逆短氣
燒淡竹瀝
主小兒大人咳逆上氣方∶杏仁(三升
上一味
治小兒火灼瘡
上六味
又方∶以蜜涂之
主小兒頭面熱瘡方∶苦參(八兩) 大黃(三兩) 蛇床子(一升) 芍藥(三兩) 黃芩(二兩) 黃柏(五兩) 黃連(三兩) 菝 (一斤)
上八味,切
上八味
又方∶熬豉令黃
治二百日小兒頭面瘡起身體大熱方∶黃芩(三分) 升麻(一兩) 柴胡(一兩,去苗) 石膏(一兩
上七味, 咀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為四服。日三夜一,多煮洗瘡佳。治小兒身體頭面悉生瘡方∶取榆白皮灼令燥
,下篩,酢和,涂綿覆上,蟲出自瘥。治小兒手足身體腫方∶以小便溫暖漬之良。
又方∶并治癮疹∶巴豆(五十枚
,去心皮)上一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以綿納湯中拭病上治小兒風瘡癮疹方∶蒴 (一兩) 防風(一兩) 羊桃根(一兩) 石楠(一兩) 茵芋(一兩) 茺蔚(一兩) 礬
上八味
上十三味
治小兒丹發(fā)方∶生慎火草搗絞取汁以拭丹上
,日十遍,夜三四。治小兒丹腫方∶棗根 升麻 白蘞 黃柏 黃連 大黃 梔子 甘草(生用
,各二兩) 生地黃汁(一升)上九味
,切,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七升,去滓,納地黃汁煎三沸,以故帛兩重納湯中,以拓丹上。小暖即易之,常令溫。主丹疹入腹殺兒方∶澤蘭 芎 附子(炮,去皮) 莽草 本 細辛 茵芋(各半兩)
上七味
,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四服,服此湯,然后作余湯洗之。治小兒半身皆紅赤,漸漸長引者方∶牛膝 甘草(生用)
上二味
,細銼,各得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三五沸,去滓治小兒頭發(fā)不生方∶取楸葉中心搗絞取汁涂之
,生。治小兒禿瘡無發(fā)苦癢方∶野葛(一兩,末) 豬脂 羊脂(各一兩)
上三味
,合煎略盡令凝,涂之,不過三,數(shù)敷即愈。治小兒禿瘡方∶取雄雞矢、陳醬清和
,洗瘡了,敷之三兩遍。瘥。治小兒白禿方∶取芫花末
、臘月豬肪,脂和如泥,先以灰汁洗拭,涂之。日二遍。治小兒頭瘡方∶胡粉(一兩) 黃連(二兩)
上二味
,搗為末,洗瘡去痂,拭干敷之即愈。發(fā)即如前再敷,亦治陰瘡。又方∶胡粉(二兩) 水銀(一兩) 白松脂(二兩) 豬肪脂(四兩)
上四味
,合煎去滓,納水銀、胡粉,攪令和調(diào),涂之,大人亦同。治小兒頭無發(fā)方∶燒鯽魚作末,醬汁和敷之
。即生治小兒囟開不合方∶防風(一兩半) 白芨(半兩) 柏子仁(半兩)
上三味,搗為散
治小兒臍瘡方∶燒甑帶灰
治小兒鼻塞不通有涕出方∶杏仁(半兩,去皮尖) 椒(一分) 附子(一分半
上四味,切
治小兒口瘡不能取乳方∶大青(三分) 黃連(二分)
上二味
,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又方∶取礬石如雞子大
,置酢中研,涂兒足下三七遍,立愈。治小兒重舌方∶取三屠家肉各如指許大,切
又方∶衣魚燒作灰以敷舌上。
又方∶重舌
又方∶取蛇皮燒灰末
治小兒重舌
又方∶取田中蜂房燒之
治小兒咽痛不得息,若毒瓦斯哽咽及毒攻咽喉方∶生姜(二兩
上四味
治小兒喉痹咽腫方∶以魚膽二七枚和灶底黃土
雀矢丸 主小兒卒中風
治小兒數(shù)歲不行方∶葬家未閉戶時
治小兒食土方∶取肉一斤。
上一味
治小兒遺尿方∶瞿麥 龍膽 石葦 皂莢(炙
上八味,末之
治小兒羸瘦有蛔蟲方∶蘆(五兩) 黍米泔(二升)
上二味,切
治小兒三蟲方∶雷丸 芎
上二味
治小兒陰瘡膿水出方∶煮野狼牙汁洗之愈。
治小兒氣 方∶土瓜根(一兩) 芍藥(一兩) 當歸(一兩)
上三味
上三味,末之
又方∶芍藥(三分) 茯苓(三分) 大黃(半兩) 防葵(半兩) 半夏(一分,洗) 桂心(一分)椒(一分
上八味
上八味
治小兒誤吞針方∶吞磁石如棗核大
論曰∶文王父母有胎教之法
但不得大散大漫,令其志蕩
。亦不得稱揚聰明,尤不得誹毀小兒。十一以上,得漸加嚴教。此養(yǎng)子之大經(jīng)也
。不依此法,令兒損傷。父母之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12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上一篇:
千金翼方卷第九·傷寒上,少陽病狀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