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二首 方三十八首
論曰∶夫甘濕之為病也
上琢之
看初灸二三日
蔥白(一握) 豉(二升) 蜀椒(三合) 鹽(二合)
上四味
療疳濕食口齒及下部方∶飛廉蒿(蜀名)
上一味
又方∶取五葉紫花草末和杏仁葦花相和
疳濕方∶搗五葉紫花草熟,先病上拭干
上三味,搗末綿裹
又方∶取蝦蟆末、兔矢末
又方∶以紙裹莨菪根 火燒熟,以蜜涂納下部中
又方∶黃連(二兩) 蛇床子(半兩) 黃柏 梔子(各一兩)
上四味,搗篩為散,以臘月豬脂和
又方∶大黃 黃芩 黃 玄參(各一兩) 丹參(三分) 芍藥(半兩) 吳茱萸(五分
,炒)上七味,搗篩為散
,酒服方寸匕,日三。治疳濕
,久下痢赤白,百療不瘥方∶兔頭(炙) 狐骨(皆臘日采,炙) 葶藶子(熬) 百草(五月五日收) 蛇頭(炙),蝦?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上二十七味
,等分,細(xì)研如粉,以筒子吹下部,日三,良。(《千金》有倒掛草。)疳濕下蟲方(《千金》云∶下黑∶)熏黃 朱砂 石黛 石鹽 麝香 丁香 礬石(熬) 梔子 鐵衣 莨菪子(熬) 細(xì)辛(熬) 土瓜(熬) 干姜(熬) 蜀椒(汗) 葶藶子(熬) 菖蒲(熬) 蝦蟆干者(熬)故靴底(炙)上一十九味
,等分,搗篩為散,以筒子吹藥杏仁大下部中。所有患疳瘡,悉敷之
上四味,細(xì)末如粉
月蝕惡瘡息肉方∶硫黃(一云雄黃) 茹 斑蝥(去足翅
,熬,各一兩)上三味
,搗篩為散,以粉瘡上,干者以豬膏和涂,日三夜二。治疳食人諸處凡是赤白痢久不瘥秘之方∶五月五日蝦蟆(一枚半
,熬半生,作末) 金銀土堝(五分) 麝香(一分) 人矢灰(五分)上五味,細(xì)研如粉
,敷病上即瘥,三七日慎食甜物,痢者吹下部中。凡人口中生瘡
,久不瘥,下至咽喉、胸中,有三年不瘥者,此亦是疳食病,宜涂角蒿灰于病上,有汁咽之,不過一宿,瘥。又方∶薔薇根濃煮汁含咽三宿,瘥
。又方∶大麻子 胡麻(各一升半
,并熬令焦赤)上二味,以三升瓦瓶
,泥裹上濃一寸,待干納麻子等令滿,以四五枚葦管插口中疳食下部生瘡,及日月食方∶麝香 干姜 蠹蟲矢 葵莖灰 礬石(各三分
,燒) 五月五日蝦?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上六味
,搗篩為粉,以竹管吹下部入納三寸,日再。又方∶蘆(一兩) 野狼牙(三兩) 橘皮 蓄 青葙(各半兩)
上五味
,準(zhǔn)前法用之。疳濕方∶取干羊矢一升
,以暖水三升漬之一宿,絞取矢汁和末石黛一顆,納汁中溫之又急疳
又方∶細(xì)末沒石子吹下部
又方∶燒文蛤灰,臘月豬脂和涂
又方∶灌白馬尿一升
治痛瘡方∶細(xì)楸枝葉水煮稠可丸,以竹筒納下部中
疳蟲月蝕濕 等方∶臘月兔頭(二枚
上七味
論曰∶凡患濕 蟲
,多是熱病后或久下不上,或有客熱結(jié)在腹中,或遇暑濕涼氣者上四味
凡濕 ,欲得冷而苦痢
主濕 瘡爛
上六味
濕 神方∶取生姜刮去上皮
陰蝕瘡方∶蒲黃(一升) 水銀(一兩)
上二味
又方∶肥豬肉三十斤
主寒疝心痛及蟲嚙心痛方∶蘆 貫眾 干漆(各二兩,熬) 野狼牙(一兩)
上四味
治熱心中懊 方∶蘆(二兩半) 干膝(熬) 蓄(各三分)
上三味,搗篩為散
治蟲痛方∶熬干漆末之
,蜜和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三。又方∶燒槐木耳灰
,水服棗大,瘥。不止,飲一盞熱湯,立有出蟲。有人患心腹脹滿不能食飲至于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13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六·針灸上,黃膽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