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在明堂,雷公侍坐,黃帝曰:夫子所通書受事眾多矣,試言得失之意,所以得之,所以失之。
雷公對曰:循經(jīng)受業(yè),皆言十全,其時有過失者,請聞其事解也。
帝曰:子年少,智未及邪,將言以雜合耶?夫經(jīng)脈十二,絡(luò)脈三百六十五,此皆人之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專,志意不理,外內(nèi)相失,故時疑殆。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矣。
受師不卒,妄作雜術(shù),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
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jié),起居之過度,或傷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所窮,此治之四失也。
是以世人之語者,馳千里之外,不明尺寸之論,診無人事。治數(shù)之道,從容之葆,坐持寸口,診不中五脈,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遺師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棄術(shù)于市,妄治時愈,愚心自得。嗚呼!窈窈冥冥,熟知其道?道之大者,擬于天地,配于四海,汝不知道之諭,受以明為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17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