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中醫(yī)書籍

      本草綱目木部(11)在線閱讀_作者:李時珍

      中藥大全 2023-09-21 23:35:31

      《本草綱目》木部(11)


      海桐釋名刺桐。氣味(木皮)苦
      、平
      、無毒。主治腰膝痛。用海桐皮二兩
      ,牛膝、芎藭、羌活
      、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五錢
      ,薏苡仁二兩
      ,生地黃十兩,一起洗凈
      、焙干
      ,研細(xì),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兩
      ,夏季浸一周)
      。每日早晚空心各飲一碗。此方不得隨意增減各藥用量
      。 風(fēng)癬
      。用海桐皮、蛇床子
      ,等分為末
      ,調(diào)豬油涂搽。 風(fēng)蟲牙痛
      。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楝釋名苦楝。實名金鈴子
      。氣味苦
      、寒、有小毒
      。主治熱厥心前(或發(fā)或止
      ,身熱足寒,長期不愈)先灸大溪
      、昆侖兩穴
      ,引熱下行,然后內(nèi)服“金鈴散”:用金鈴子
      、元胡索各一兩
      ,共研為末,每服三錢
      ,溫酒調(diào)下
      。小兒冷疝(氣痛、陰囊浮腫)
      。用金鈴子(去核)五錢
      、吳茱萸二錢半
      ,共研為末,加酒
      、糊做成丸子
      ,如黍米在。每服二
      、三十丸
      ,鹽湯送下。治疝腫痛
      。陰囊偏墜
      。用楝子肉五兩
      ,分作五份:一兩用破故紙二錢炒黃
      ,一兩用小茴香三錢、食鹽半錢同炒
      ,一兩用萊菔子一錢同炒
      , 一兩用牽牛子三錢同炒,一兩用斑蝥七枚(去頭足)同炒
      。炒后
      ,分別揀去食鹽、萊菔
      、牽牛
      、班蝥,只留破故紙
      、茴香
      ,與楝子同研為末,加酒
      、面糊為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竅主服
      ,酒送下。又方:用楝子經(jīng)酒潤過
      ,取肉一斤
      ,分作四份:一份用小麥一合、斑蝥四十九個同炒熟
      ,去蝥
      ;一份用小麥合、巴豆四十九枚同炒熟
      ,去豆
      ;一份用小麥一合
      、巴戟肉一兩同炒熟。去戟
      ;一份用小茴香一合
      、食鹽一兩同炒熟,去鹽
      。再加破故紙(酒炒)一兩
      、廣木香(不見火)一兩,一起研為末
      ,酒煮面糊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空心服
      ,鹽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又方:有楝子肉四十九個
      ,分作七份:一份用小茴香五錢同炒,一分同破故紙二錢半同炒
      ,一份用黑牽牛二錢半同炒
      ,一份用食鹽二錢同炒,一份用蘿卜子二錢半同炒
      ,一份用巴豆十四個同炒
      ,一份用斑蝥十四個(去頭足)同炒。炒后
      ,分別揀去蘿卜子
      、巴豆、斑蝥三味
      ,另加入青木香五錢
      ,南木香、官桂各二錢半
      ,各藥共研為末
      ,酒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
      ,飯前服,鹽湯送下
      。一天服三次
      。臟毒下血。用苦楝子炒黃并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至二十丸,米湯送下
      。腹中有蟲
      。用楝實在苦酒中浸一夜,棉裹好
      ,塞入肛門內(nèi)
      。一天換二次。小便如膏
      ,排出困難
      。用苦楝子、茴香等分
      ,炒研為末
      。每服一錢,溫酒送下
      。小兒疳疾
      。用苦楝子、川芎
      ,等分為末,加豬膽汁調(diào)成丸子
      ,米湯帝服適量
      。根及木皮:消渴有蟲。用苦楝根白皮一把
      。切細(xì)
      ,焙干,加麝香少許
      ,添水二碗
      ,煎成一碗,空心服下
      。打下蟲后
      ,其渴自止。小兒蛔蟲
      。用楝木皮削去蒼皮
      ,加水煮汁,隨小兒年齡適量飲食
      。又方:用楝木皮研末
      ,米湯送服二錢。又方:用根皮同雞蛋煮熟,空心吃睛
      ,次日可將蟲打郵
      。又方:用苦楝皮二兩、白蕪荑半兩
      ,共研為末
      ,每取一、二錢
      ,水煎服
      。此方“抵圣散”。又方:用楝白皮(去粗)二斤
      ,切細(xì)
      ,加不一斗,煮成汁三升
      ,再熬成膏
      。五更時,溫酒送服一匙
      ,以蟲下為度
      。小兒諸瘡(惡瘡、禿瘡
      、蠼螋瘡
      、浸淫瘡等)。用楝樹皮或枝燒灰敷瘡上
      。如是干瘡
      ,則用豬油調(diào)灰涂搽。蜈蚣或蜂螫傷
      。和楝樹枝葉搗汁搽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合歡釋名合昏、夜合
      、青裳
      、萌葛、烏賴樹
      。氣味(木皮)甘
      、平、無毒
      。主治肺癰
      。取合歡皮一掌大,加水三升
      ,煮成一半
      ,分二次服
      。跌打損傷。用合歡皮
      ,把粗皮去掉
      ,炒成黑色,取四兩
      ,與芥菜子(炒)一兩
      ,共研為末,每服二錢
      ,臥時服
      ,溫酒送下,另以藥末敷傷處
      ,能助接骨
      。小兒撮口風(fēng)。有合歡花枝煮成濃汁
      ,揩洗口腔
      。中風(fēng)攣縮。用合歡枝
      、柏枝
      、槐枝、桑枝
      、石榴枝各五兩
      ,生銼;另取糯米五升
      、黑豆五升
      、羌活二兩,防風(fēng)五錢
      、細(xì)曲七升半。先以水五斗煎五枝
      ,取汗二斗五升浸米
      、豆蒸熟,加曲與防風(fēng)
      、羌活
      ,照常法釀。封二十日后
      ,壓汁飲服
      ,每飲五合,常有酒氣即可
      ,不宜過醉致吐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棕櫚釋名并櫚
      、棕樹、唐棕
      、唐棕櫚
      、山棕氣味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
      、平
      、無毒。有人認(rèn)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葉鞘纖維):苦
      、澀、平
      、無毒
      。主治筍及子花:澀腸止瀉、
      、崩中帶下

      皮: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
      ,吹入流血的鼻孔內(nèi)
      。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yè)稅存性
      ,空心服三錢
      ,淡酒送上。敵國淋不止
      。用棕櫚皮半燒半炒
      ,研為末。每服二錢
      。屙血
      。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
      ,共燒成灰
      。每服二錢,米湯調(diào)下
      。瀉痢
      。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
      ,水送服一匙
      。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
      ,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樺木釋名氣味(木皮)苦
      、平、無毒
      。主治乳癰初起(腫痛結(jié)硬
      ,欲破未破)。用樺皮燒存性
      ,研為末
      ,溫酒送服一匙。服后即臥床休息
      。一服見效
      。肺風(fēng)毒瘡(遍身瘡疥如癘,以及急仍瘙癢
      ,臉上風(fēng)刺
      ,婦女粉刺等)。用樺 皮營業(yè)稅灰四兩
      、燒枳殼(去穰)四兩
      、荊芥穗二兩、炙甘草半兩
      ,共研為末
      ;另用杏仁(水煮過,去皮尖)二兩
      ,研為泥
      ,與藥末調(diào)勻。每服二錢
      ,飯后服
      ,溫酒調(diào)下。病得者
      ,王碼服藥三次
      ,此方名“樺皮散”。小例熱而短
      。和樺皮煮成濃汁飲服
      。附方圖片

      點擊
      放大

      道醫(yī)學(xu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26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道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在線閱讀
      《中醫(yī)養(yǎng)生學(xué)》第十六章第五節(jié) 老年保健人體于60歲以后進入老年期。一
      、生理和心理特點《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說:老年人“精耗血衰
      ,血氣凝泣”,“形體傷憊……百骸疏漏
      ,風(fēng)邪易乘”
      。《靈樞·天年》早有“六十歲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診關(guān)上脈第五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五·色脈 診關(guān)上脈第五關(guān)上浮而數(shù)
      ,胃中熱。關(guān)上浮大
      ,風(fēng)在胃中
      ,腹脹急,心下澹澹然
      ,羸瘦不能食
      。(《千金》云關(guān)上浮大,風(fēng)有胃中
      ,弱口肩息
      ,心下澹澹,食欲嘔
      。)關(guān)上細(xì)微而絕者
      ,腹中癖,少氣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空青
      味甘寒
      。主眚盲,耳聾
      。明目
      ,利九竅,通血脈
      ,養(yǎng)精神
      。久服
      ,輕身延年不老。能化銅鐵鉛錫作金
      。生山谷
      。吳普曰:空青,神農(nóng)甘
      ,一經(jīng)酸
      ,久服,有神仙玉女來時
      ,使人志高(御覽)
      。名醫(yī)曰:生益州及越巂山有銅處,銅精熏則生空青
      ,其腹中空
      ,三月中旬,采
      ,亦
      2023-09-28
      金匱要略在線: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空青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小腸腑方風(fēng)眩第四
      屬性:(論一首、方九首
      、灸法一首、食禁一首)前卷既有頭面風(fēng)方
      ,風(fēng)眩不當(dāng)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