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痙攣又叫“打呃”。多因飲食不節(jié)
(1)胃中寒冷:呃聲沉緩有力
,得熱則減,得寒則甚,舌苔白潤,脈遲緩。(2)胃火上逆:呃聲洪亮
,連續(xù)有力,沖逆而出,口臭煩渴,面赤便秘,舌苔黃,脈滑數(shù)。(3)脾腎陽虛:呃聲微弱
,氣不接續(xù),面色蒼白,手足不溫,腰膝酸軟無力,舌淡,脈沉細(xì)。(4)胃陰不足;呃聲急促而不連續(xù)
,口舌干燥,煩渴不安,舌紅少津外感風(fēng)寒是膈肌痙攣發(fā)生的原因之一,故患者生活起居
精神緊張
膈肌痙攣與飲食不節(jié)關(guān)系密切,所以
,病人應(yīng)注意飲食物的選擇,忌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強(qiáng)或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宜。此外,以下食療方有益于本病的治療,可酌情選用。(1)生姜15克
、大棗10枚、紅糖25克,水煎趁熱飲下。本方適用于胃中寒冷之呃逆。(2)鴨蛋2個(gè)、石斛10克
、白糖10克。將石斛煎湯,用其湯煮熟鴨蛋,沖白糖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3日。本方適用于胃火上逆之呃逆。(3)干姜8克、百合15克
,水煎,每日2次分服。本方適用于脾腎陽虛之呃逆。(4)天花粉
、白蜜各適量。天花粉削去外皮后曬干1.常用驗(yàn)方
(1)胃中寒冷:干砂仁適量
(2)冒火上逆:鮮酥梨
、鮮塘藕適量,鮮竹瀝1小杯。將梨、藕洗凈,削去外皮,切成丁,用干凈紗布包住后絞出汁。不拘時(shí),隨意飲之。如火氣過甚,可于上方加鮮竹瀝1小杯調(diào)服。(3)脾腎陽虛:麻雀3只
,小茴香10克,干姜6克,三七6克,黃精30克。煎上藥取湯燉麻雀肉服,食肉喝湯,每日1劑分3次服,連服數(shù)劑。(4)胃陰不足:沙參15克
,麥冬15克,生地15克2.常用中成藥
①胃中寒冷首選良附丸
(1)體針:取穴為足三里
以上處方及操作適應(yīng)于各種證型之呃逆
(2)耳針:取神門、膈
(3)艾灸:取膻中、中脘
(1)指壓翳風(fēng)穴
(2)壓眼法:按壓眼球至酸脹
(3)病人取仰臥位,術(shù)者站在病人的左側(cè)
(1)憋氣法:深吸一口氣,直至腹和胸腔氣滿再也不能吸氣時(shí)
(2)大驚法:突然驚嚇患者
。適用于情志因素而患病者。(3)飲溫水法
。飲服溫?zé)衢_水。(4)氣功調(diào)養(yǎng)法(放松功):站、坐
、臥均可。采用三線放松法或分段放松法。對(duì)胸、腹三線放松法:將身體分成兩側(cè)
分段放松法:自然呼吸
,然后意念從上到下順序放松。即頭部——松,頸部——松,肩部——松,手臂——松,兩手——松,胸部——松,腹部——松,大腿——松,小腿——松,兩腳——松,腳底——松。最后把意念想到涌泉穴,目的是把頭部的氣往下引,如此反復(fù)放松10遍。結(jié)束時(shí),把氣回收至腹部丹田,意守片刻即可。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31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