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
,指陸地上海拔在200m以下,地面寬廣、平坦或有輕微波伏起伏的地區(qū)。以起伏和緩的特點區(qū)別于丘陵,又以較小的高度有異于高原。我國的三大平原為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由于平原和盆地在地質構造和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方面有某些相近似處
(一)環(huán)境特點
l
2
3
4
(二)居民生活習慣舉例
1
華北平原的地理論置比東北地區(qū)偏南
我國江南水鄉(xiāng)地勢平坦,河渠眾多,民居前后依水
2
、看裝服飾 平原和盆地的著裝特點因氣候帶的不同又有差別。江南水鄉(xiāng)的服裝用料多為麻布,絲綢等輕薄透氣的織物,色澤較淺,厚度宜薄,盡量少遮住身體,剪裁較為合體,外出多攜帶雨傘、草帽以遮陽避雨,冬天只需準備薄薄的棉衣即可。而東北平原則要求衣服的保暖性極高,常備衣著除單衣、夾衣外,尤需御寒保暖性好的棉、毛或毛皮衣服,為保護頭面手腳免受凍傷,棉(毛)的帽、鞋、手套、圍巾和口罩等也屬必備用品3
4
、飲食特點 平原和盆地區(qū)域廣泛,膳食結構較復雜多樣,其中有兩個習俗較有特色,即食辣和腌熏制品。平原或盆地環(huán)境較潮濕的區(qū)域如四川
、湖南一帶的居民,對辣椒有特殊的嗜好,幾乎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辣味,而東北人的愛吃大蒜四川的泡菜、金華的火腿
(一)豐富的礦泉資源
我國著名的礦泉療養(yǎng)地大部分布在內陸平原或丘陵地帶
(二)優(yōu)美宜人的湖濱風景和氣候療養(yǎng)
我國的湖濱氣候療養(yǎng)地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
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作為良性刺激
當然
(一)地方性氟中毒
1
、氟對人體的影響 氟是一種黃綠色的氣體氟對人體的影響
氟中毒的病理機制是過量的氟化物沉積在骨組織中
,造成骨細胞營養(yǎng)不良,導致骨質營養(yǎng)不良性退行性病變。過量的氟與骨中的鈣結合,形成氟化鈣,而過量的氟化鈣會抑制骨的磷酸化酶,使骨中鈣的代謝紊亂,鈣的吸收過程變慢,并從骨骼中游離出來,造成骨質疏松而引起氟骨癥。2
、氟中毒的區(qū)域分布特點 地勢低洼閉塞、濱鹽湖、山谷、鹽沼地,背靠高大山系,是氟中毒病區(qū)分布的顯著地貌特點。地勢越低.氟的含量越高,氟中毒患病率越高,基本上已成為一個普遍的醫(yī)學地理規(guī)律。我國是亞洲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流行病區(qū)之一,已知全國有21個省(市)區(qū)有本病發(fā)生,以北方平原如松嫩平原、西遼河平原、華北平原以及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和羅布泊洼地等處為重病區(qū)帶。3
、地方性氟中毒的預防措施(1)調查水質
(2)降低水的含氟量:對含氟高的飲水不能改變水源時,可采取除氟措施
(3)減少食品中含氟量:在高氟地區(qū)
,應選種含氟低的農作物;或試種不作食用的經濟作物;并禁用含氟高的磷肥(如磷礦粉)和含氟農藥(如氟酰胺),盡量減少人體對氟的攝入量。如不用含氟牙膏,不飲濃茶(每公斤綠茶中含氟高達336mg),少吃魚松等熏烤食物,研究證明,魚松中氟化物含量高的驚人,其吸收率也很高,如一天食用10~20g魚松(4)多吃復含維生素A.C的食物:因為在水含氟量近似的情況下
(5)嚴格執(zhí)行《環(huán)境保護法》
(二)肝癌及某些傳染病
1
2、低洼環(huán)境與某些傳染病 有些傳染病或寄生蟲病
血吸蟲病是熱帶
肝癌以及瘧疾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book/938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