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望月砂
2023-07-16 17:14:20
體內濕寒的話是可以服用藥物來進行調理的,如果體內濕寒比較嚴重的話,對于身體狀況影響是比較大的,是顯然顯得沒有精神,而且沒有力氣,可以選擇服用,一些祛濕的,可以適當?shù)暮纫恍┺踩仕?/p>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逍遙子
回復一、去除濕寒的食物
1、薏米紅豆粥去除濕寒
2、山藥紅棗粥去除濕寒
3、竹筍銀耳湯去除濕寒
二、以上三種食物做法
1、原料:薏米和紅豆按2:1配。做法:把薏米和紅豆洗凈浸泡一晚。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用猛火煮開,改慢火煮至薏米爛熟即可。喝的時候可以酌量加些冰糖或紅糖。
薏米紅豆粥
2、 材料:山藥、白扁豆、紅棗、去芯蓮子、山楂條、葡萄干。做法:將白扁豆、紅棗浸泡一會兒,白扁豆去皮,紅棗去核,山藥切丁備用。白扁豆、山藥和蓮子一起入鍋燉煮,煮至酥軟。最后放入山楂條、葡萄干再煮三分鐘即可。
3、材料:竹筍300克,干銀耳20克,雞蛋1個,鹽適量,水1000毫升。做法:先將竹筍洗凈,干銀耳用水泡發(fā)去蒂,雞蛋打入碗中攪成糊;鍋中放水煮沸,倒入雞蛋糊,加入竹筍、銀耳,用小火燒五分鐘,加鹽調味即可食用。每次午晚餐前先喝湯吃料,也可直接當減肥餐食用。
三、濕寒體質日常注意事項與調理方法
1、可適量吃一些生姜溫胃發(fā)汗,讓體內的濕寒無存身之地。
2、少食生冷,油膩的食物,特別是冰箱里的瓜果蔬菜,一定是放置到常溫或加熱后食用。
3、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暴食暴飲,適量運動,情緒平穩(wěn)??梢杂脺亻_水泡腳,至到身體微微發(fā)汗為止。
4、注意出汗或淋雨后擦干身體,盡量減少濕氣進入身體的機會。
-
武漢-嚴**
回復濕氣入體使得寒性體質更加嚴重, 所以有些人會特別的畏冷發(fā)寒,腸胃不好容易腹瀉。都是因為寒性體質所導致的。寒性體質很嚴重,如何快速排出體內的濕氣呢?讓我們接下來一起來了解一下。
1、常泡腳
俗話說,腳底生寒。如果腳部非常的陰冷,那么整個身體都不會暖和過來,只有身體內血液充足,流通速度很快,人才會不會那么寒冷。而經常泡腳就會使血液循環(huán)加速,全身也會感覺比較溫暖。體內的寒濕之氣,如果經常泡腳,也會慢慢的排出來,就能非常有效的改善人的寒性體質。泡腳的時候最好選擇在睡前泡腳,這樣還有助于睡眠質量的提高。泡腳的時候可以加入有益于身體的中藥包,可以使體內的寒氣更加快速的排出。
2、多運動
在寒冷的冬季的時候,如果人一直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就會非常的冷,運動起來身體就會感覺暖和,其實排出人體的濕氣也是這樣一個原理。經常運動會感到體內的熱量沸騰,人就會變得非常的溫暖,不會那么畏寒。但是運動還是要選擇合適的方式,如果盲目的選擇劇烈的運動,那么在運動后的間隙,寒氣就會非常容易侵入體內,反而會加重濕寒的癥狀。
3、多吃一些溫暖的食物
食物有寒涼之分,不同性質的食物針對不同的體質人群是比較能夠調理的。如果是寒濕體質,體內有濕氣和寒氣,這時候就要吃一些辛辣或者溫熱的食物來改善體質。比方說像我們日常吃的蔥、姜、蒜等調料?;蛘哐蛉?、牛肉等食物,都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比如吃一頓熱騰騰的羊肉火鍋,就是非常好的祛寒飲食。
4、可以借助一些理療
目前在中醫(yī)方面,比方說針灸、推拿、拔罐、艾灸都是有驅寒效果的。一般如果想要將體內濕氣去除的比較快速,很多中醫(yī)建議進行熱療祛寒。熱療祛寒還并不是一種具體的驅寒方式,只是籠統(tǒng)的一個總體概念。它只是用熱氣來轟走體內的寒氣,比如用艾草熏身體,或者刮痧拔罐,都有這方面的功效。
體內寒氣嚴重,想要去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也不可能運用何種方法都是立竿見影。因此這就要求體內有寒濕氣的人,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長久的堅持下去,最終能夠調理過來。
-
寧吉兒
回復驅寒濕方法
方法一
1、生姜大棗茶大棗25~30克,生姜10克,紅茶0.5~1.5克。將大棗加水煮熟晾干。生姜切片炒干,加入蜂蜜炒至微黃。再將大棗、生姜和紅茶葉用沸水沖泡5分鐘即成。每日1劑,分3次溫飲食棗。生姜驅寒,紅棗補血,姜棗健脾養(yǎng)胃療效很好,適用于體寒脾弱者。
2、薏米紅豆粥一是薏米,一是紅豆。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干凈后放在鍋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去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切忌放大米)祛除體內的濕寒,方法非常簡單,這兩個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的。
3、生姜黑糖湯,小黃姜15g,黑糖16g,熬制30分鐘飲用,也可直接服用黑冠蔗茶,暖胃去濕寒。
“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食物的性味與體質的寒熱有著密切的關系,食物的性味須與體質屬性相適應,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為不同的癥候有不同的飲食禁忌。冬吃羊肉、牛肉、火鍋較好,而開著暖氣吃冰淇淋、喝涼飲料不好;早上是一天的開始,人體生理功能剛要開始旺盛,不要吃寒涼性食物來鎮(zhèn)靜它;
晚上少喝啤酒,因為啤酒屬寒性的,喝到胃里,中樞神經會把冷的信息傳遞到脊柱,容易出現(xiàn)腰酸背痛。因人制宜。
寒性體質的人要多挑溫熱性食物,它們具有溫中、補虛、助陽、驅寒的作用,能改善其已衰退、沉滯、萎縮、貧血等癥狀。另外,適量食用辣味食物,散寒且刺激內分泌,尤其性腺;酸性食物,收斂、生津益陰,防止?jié)駳饩奂w內。
方法二
湯類:參茸山海原料:人參、鹿茸、牛鞭、裙邊
制作:
1.把牛鞭洗凈,切花刀,過水;水發(fā)裙邊切成塊,過水備用。
2.鍋下清湯,放入鹽、牛鞭、裙邊、鮮人參、鹿茸,開鍋后盛盅上蒸鍋蒸3小時即可。
五味扣素鮑原料:五味子、百靈菇、銀耳、濃湯、鮑汁
制作:
1.百靈菇修成鮑魚形狀,加入鮑汁上小火煲4小時后,放入五味子再煲1小時,出鍋入盤用原汁打薄欠淋在素鮑上。
2.銀耳入濃湯蒸30分鐘,下鍋調味打薄欠澆在素鮑的四周,用枸杞和豆苗點綴其上。
蓯蓉老壇兒原料:鮮肉蓯蓉、魚肚、遼參、魚翅、鮑魚、濃湯
制作:
1.蓯蓉洗凈,切成象眼塊,入濃湯小火煲20分鐘。
2.魚肚、遼參、魚翅分別泡發(fā)后,加入蓯蓉濃湯中,小火煲10分鐘,再下蠔油調味,打薄欠盛入紫砂盅即可。
1.進補不要過量,過量會傷身,溫熱性補藥一餐中不要超過3種。如一人用,最好一次一盅或一小碗即可。因為補是為了幫助陽氣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體需要逐漸吸收,慢慢達到陰陽平衡。特別注意:人參、鹿茸、肉桂不適合高血壓及腦血管硬化的人食用。
2.久病虛寒的人,往往虛不受補,可從粥、湯上做文章,但要清淡。淀粉類食物少吃,因為不易消化。
3.寒性體質的人,多吃一些芳香食物,比如桂花、香菜、香椿等,另外晚上喝八寶粥也是不錯的選擇,可自行選配。堅持一個月后,面色會紅潤起來,腹痛腹瀉消失,人也漸漸不怕冷了。
還有說堅持每天晚上用鹽水泡腳,因為鹽可以除濕。
方法三
刮痧或者拔罐
這個方法比較專業(yè)一點,最好請專業(yè)的醫(yī)生或者按摩師幫你去做。
方法四
運動直到出汗為止。
這個方法是最直接,最簡便,也是最省錢的方法。根據(jù)個人體質,適當運動方式,而且不可過量,產生副作用。
注意:食療和物理療法都可以試試。如果過重,需要去醫(yī)院了!
擴展資料
產生原因
濕寒多為脾虛導致。若體外空氣潮濕寒冷便會導致人體脾虛并且出現(xiàn)濕寒之證,人體內便會有濕寒之邪了。
1、寒濕之邪停留在經絡,關節(jié)部位,要用祛風濕通絡的藥物。中藥藤類多具有此種功效;還要根據(jù)身體上下肢的不同,選用不同的中藥,如羌活一般用于上肢,獨活多用于下肢。
2、寒濕之邪停留于臟腑,要選用入臟腑的化濕或者燥濕藥。如藿香、陳皮、半夏、厚樸等。
3、寒濕之邪用藥,還要看引起寒濕的具體病因。寒濕分為外濕和內濕,外濕多由于外感六淫之寒濕;內濕多由于臟腑陽氣不足,尤其是脾腎陽虛導致的內濕。外濕宜祛邪,內濕要溫補臟腑之陽氣。
若要解決濕寒之邪,便需祛濕溫中。在飲食上不要食用生冷食物,以免傷脾加重濕寒。用山藥50克、薏米250克、茯苓30克熬粥,在上午9:00服用,可健脾益氣、祛濕升陽。堅持服用可令人體內濕寒之邪消失。
寒濕癥狀:
面色發(fā)白、發(fā)青、發(fā)暗、發(fā)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fā)暗,就代表寒濕越重。
1、舌苔發(fā)白,代表體內有寒濕。
2、反復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
3、口臭時舌苔發(fā)白,代表體內有寒。
4、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
5、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
6、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
7、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
8、感冒發(fā)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
9、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
10、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
11、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
12、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
13、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14、四肢關節(jié)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癥狀,代表體內有寒濕。疼痛部位越多,時間越長,代表體內寒濕越重。
參考資料:-寒濕
-
太原`趙**
回復體寒濕氣重的女人怎么調理
體寒濕氣重的女人怎么調理,在中醫(yī)中常說體內濕氣重十分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所以這種體質的朋友經常需要調理身體,體寒濕氣重的女人怎么調理,不知道的就快看我整理的有關調理的知識吧。
體寒濕氣重的女人怎么調理11、拔罐療法,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yī)治療方法,通過拔火罐的方式來疏通身體的經絡,消除身體里面淤積的寒氣和濕氣,使氣血循環(huán)通暢,從而消除身體疾病?,F(xiàn)在的火罐都是經過改良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大家自己在家中就可操作,可以非常方便的祛除體內的寒濕。
2、運動療法,長期缺乏運動會導致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運動,像跑步,快步走,瑜伽,太極拳,打球等運動,都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加速體內淤積的寒氣和濕氣排出體外,增加水分代謝。
3、飲食療法,薏米可以非常好的去除身體內的濕氣和寒氣,消除水腫,健脾養(yǎng)胃。大家可以將薏米和紅豆一起煮成粥,或者用豆?jié){機打成豆?jié){,都可以起到祛濕驅寒的作用。除此之外像生姜,蓮子,苦瓜等食物同樣有去濕寒的功效,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這類食物。
4、艾葉泡腳,艾葉泡腳可以祛除身體內的濕毒,并且有非常好的驅寒作用,在泡腳的過程中,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氣血通暢了,人的身體也會變得暖和起來。
體寒濕氣重的女性朋友,平時一定要加強運動,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進行散步,慢跑,打球等運動,這樣可以使身體內的陽氣上升,祛除濕氣和寒氣。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爬樓梯等方式進行運動。除此之外,大家要注意飲食,盡量不要吃生冷的食物。
體寒濕氣重的女人怎么調理21、常吃發(fā)酵食物,幫濕重女腸道代謝通暢
長期便秘,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大便后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沖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征。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發(fā)面食物、醬油、食醋、豆豉、腐乳、黃酒、啤酒等等都是發(fā)酵食物,中醫(yī)認為都是養(yǎng)脾胃的。西方營養(yǎng)學家也證實,發(fā)酵食物是人類健康飲食結構的有益補充,能幫助人們的腸道代謝更順暢。
2、用祛濕的湯或粥去濕氣來調理
對于濕熱體質人群來說,去濕氣的粥和湯水是很好的選擇。比如用茯苓、薏米、紅豆、綠豆等煮成的粥,健脾祛濕還養(yǎng)胃。以及,用冬瓜、排骨、蓮子等煮成湯,有清熱利濕的功效。tips:去濕氣的紅豆薏米粥忌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里,含有濕氣,這樣就破壞了紅豆薏米粥的功效了。
3、采取運動出汗方式祛濕調理
慢跑或者散步,讓身體適當流汗,能去除身體的晦氣和濕氣。讓機能健康起來,自然就平衡了,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方式。
4、運用穴位按摩法祛濕調理
我們人體有7個“排濕口”,也叫“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人就會少生病,不生病,其實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jié)的部位,比如極泉穴、委中穴、承山穴、豐隆穴、天樞穴等,常按這些穴位可有效去除體內濕氣。
5、艾葉泡腳祛濕調理
艾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使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huán),令體內的濕寒之氣排出體外。艾葉能夠疏通我們的十二經絡,調理身體中的陰陽平衡。體內的經絡疏通了,氣血循環(huán)自然就變得順暢起來。氣血健康了,體內的寒氣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了。怎么做:將一把艾葉放入干凈的鍋中,然后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后繼續(xù)熬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取出。等水自然放涼到可以泡腳的時候就可以了。泡腳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得到全身大汗,而是應該在微汗的時候就停止。然后按摩涌泉穴大概一百下就可以睡覺了。
6、偶爾吃點酸的,護肝就是護脾
肝和脾是互生互長的關系,因此養(yǎng)肝就是養(yǎng)脾。因為酸入肝經,只有肝臟健康了,脾胃才會強壯。因此,保護好肝臟也就是從根源上養(yǎng)脾。所以,平時可以適當吃些酸的食物如梅子、檸檬、米醋等等。
7、多做深呼吸祛濕調理
深呼吸有利于調整我們的肺功能,也會讓我們的濕氣消失。因為濕氣會隨著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