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為樂
2023-07-16 20:08:04
三伏貼水泡的印記出現(xiàn)色素沉著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能夠消除,但是具體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一樣,水泡的印記嚴重程度也不一樣,皮膚好的恢復的時間還短一些,皮膚差的恢復的時間還長一些,也跟個人的新陳代謝快慢有關(guān)系,建議您在這期間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多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江蘇-吳**
回復
-
北京-梁**
回復一般的還是沒有那么快的,還是可以考慮局部不要過于刺激還是必要的,一般的還是會好轉(zhuǎn)的,一般的一年后就基本消失。
不良反應(yīng):
1、藥物過敏。個別人貼了以后身上起來紅點斑疹,這是藥物過敏。像經(jīng)常說的會出現(xiàn)心慌、胸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主要是紅點起藥物疹。
2、一般是十幾分鐘和數(shù)小時出現(xiàn)。藥物過敏一般發(fā)生于第一次貼敷后,有時也可能在數(shù)次貼敷后出現(xiàn)。
3、膠布過敏。這種現(xiàn)象不是由于藥物本身導致的過敏,而是由于貼敷時使用的膠布等物質(zhì)發(fā)生的過敏,一般僅表現(xiàn)為輕微的過敏癥狀,如局部的皮膚紅疹、瘙癢。
意義與功用:
4、、三伏貼理論源自中醫(yī)2000多年前《黃帝內(nèi)經(jīng)》“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yī)學。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體內(nèi)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
5、、應(yīng)用具有溫經(jīng)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藥制成外用膏劑,選擇相應(yīng)的穴位進行針刺、拔罐后的貼敷治療。以前是直接用藥貼上去,貼藥之前先針刺再拔罐,然后再敷貼。
-
艾江
回復三伏貼能夠?qū)Υ蠹业纳眢w起到保健作用,長期貼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抗病力。下面,我們來看看三伏貼的印子一直都有怎么辦的相關(guān)介紹。
三伏貼的印子怎么去除1、維生素E涂抹法
維生素E可滲透至皮膚內(nèi)部而發(fā)揮其潤膚作用,同時,維生素E還能保持皮膚彈性。但大家可能對維生素E去疤的功效還不太熟悉。把維生素E膠囊用針戳破,取其內(nèi)的液體涂抹在疤痕上輕輕揉按5-10分鐘,每天兩次,持之以恒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2、維生素C涂抹法
維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維生素C涂抹在顏色較深的疤痕上來美白疤痕,使之與周圍健康的肌膚色調(diào)一致。
3、生姜涂抹法
生姜片外用涂在黑印處,這個方法對于黑印特別是剛剛產(chǎn)生的黑印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三伏貼貼多久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
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
今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7日、7月27日、8月16日。
三伏貼貼多久: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
三伏貼的禁忌事項1、在中醫(yī)醫(yī)生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敷貼,建議陰虛體質(zhì)、濕熱體質(zhì)暫不敷貼。
2、敷貼前需清潔皮膚,嚴重心臟疾患、瘢痕體質(zhì)、嚴重皮膚病、過敏體質(zhì)、發(fā)熱、吐血者、孕婦勿用;糖尿病慎用。
3、成人可貼4~6小時,小兒2~4小時,若感疼痛或燒灼不適可提前取下,小兒時間適當縮短。貼藥后減少活動以免藥物脫落,取下藥貼時,請用溫水濕敷后輕輕揭下。
4、患者在敷貼期間飲食宜清淡,盡量不要吃寒涼、過咸等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油膩食物也最好不要吃。
5、患者在敷貼后不要劇烈的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讓風扇、空調(diào)對著身體吹。
6、敷貼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小水泡,可以不必特殊處理,待其自然吸收,但是如果水泡比較大的話,一定要妥善處理,以防出現(xiàn)皮膚感染。在第一次貼的時候,時間可以不必過長。
-
李雲(yún)松
回復意見建議:如果水泡較小的話,可以不予治療,記得下次貼敷注意避開該位置即可;如果水泡太大的話應(yīng)挑破水泡,使泡中組織液流出并消毒,注意防止感染即可。有燙傷膏的話可在傷口四周均勻涂抹。
穴位貼敷療法對大多數(shù)患者是很安全的,但是有一些皮膚容易過敏的人使用后則會出現(xiàn)一些局部皮膚反應(yīng),最常見的是局部皮膚發(fā)紅、發(fā)熱,甚或燒灼感、刺麻癢感——這些都屬于正常治療反應(yīng),常無需處理。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穴位貼敷若見局部有黑褐色色素沉著,屬正?,F(xiàn)象,多可自行消退,故首次接受穴位貼敷時間不宜過長,以4~6小時為佳,且最好不選擇暴露部位的穴位。
對皮膚容易敏感者,采用貼敷療法要慎重,貼敷時間以2~4小時為宜;在貼敷藥物過程中,如見局部皮膚瘙癢或有滲出現(xiàn)象,應(yīng)立即去掉貼敷藥物,用溫水輕輕擦洗貼敷局部,盡量去除遺留在皮膚表面的藥物殘渣。
“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偟膩碚f,急發(fā)、實熱、虛熱性疾病不宜穴位貼敷,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支氣管擴張癥等;特殊體質(zhì)(如過敏體質(zhì))及皮膚病患者不宜穴位貼敷;貼敷穴位部位皮膚有破損者及孕婦不宜穴位貼敷。
人民網(wǎng)-三伏貼要出水泡才有效果?貼著不熱還有用嗎?
人民網(wǎng)-三伏正是貼敷時 中醫(yī)談冬病夏治該如何貼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