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回答

槐米
2023-07-31 18:17:34
肩部疼痛發(fā)熱可以吃中藥來進行治療。具體中藥能不能徹底治好,需要根據(jù)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來判斷,平時還可以配合針灸治療治療,期間多補充一些營養(yǎng)物質(zhì),多吃一些含有維生素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條回答
-
平淡之
回復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簡稱肩周炎)是肩關(guān)節(jié)及其周圍軟組織發(fā)生退行性改變所引起的廣泛炎癥反應(yīng)而出現(xiàn)肩痛的慢性疾病。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肩周炎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幫到你。
肩周炎的中藥方劑
通絡(luò)止痛治肩周炎
◎桑枝、雞血藤各30克,丹參、威靈仙各15克,桂枝、川芎、橘絡(luò)、絲瓜絡(luò)、香附各12克。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絡(luò)止痛。
散寒祛濕治肩周炎
◎黃芪桂芍湯:黃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防風10克,當歸12克,威靈仙10克,羌活10 克,桑枝12克,甘草6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若痛甚者加乳香9克,沒藥9克。
功效:補益氣血、祛風勝濕散寒,適用于寒濕阻滯,患側(cè)肩部疼痛,遇寒加劇,活動時加劇,甚至不能梳頭、穿衣。(侯振民.古今特效單驗方)
益氣活血治肩周炎
◎黃芪30克,桂枝、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片姜黃10克,嫩桑枝10克,威靈仙12克,當歸10克。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益氣通絡(luò)。[中醫(yī)雜志,1986,27(10):29]
中藥熏洗治肩周炎
◎桑枝90克,槐枝、柏枝各60克,柳枝、松枝、艾葉、桂枝各30克。水煎去渣,加白酒50毫升,熏洗患處。
功效:溫經(jīng)通絡(luò)止痛。[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889(1):16]
中藥外敷治肩周炎
◎鮮姜20克。搗如泥,敷患處,每日1次。
功效:溫經(jīng)止痛。(《河北驗方選》)
藥枕治肩周炎
◎川芎、細辛、丹參、羌活、黑附片、乳香、沒藥、桑枝、桂枝、紅花各200克。上藥分別烘干,共研粗末,裝入枕芯,制成藥枕。令病人枕于頸肩之下。本枕要比一般藥枕長一些。(《中國中醫(yī)獨特療法大全》)
桑枝雞湯治慢性肩周炎
◎老桑枝60克,老母雞1只,鹽少許。將桑枝切成小段,與雞共煮至爛熟湯濃即成,加鹽調(diào)味,飲湯吃肉。具有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補氣血之效。適用于肩周炎慢性期而體虛風濕阻絡(luò)者。
-
姜齊
回復請問是否患有肩周炎?如果是肩周炎根本不需要貼膏藥膏和吃中藥以及別的藥物,僅僅從預(yù)防入手就可以治療好。請說。
肩周炎得病的主因是受風寒,
一般都是因為睡覺被子不蓋肩部長期受涼,所引起的血脈不通,故而肌肉逐漸僵硬,疼痛;粘聯(lián);萎縮;功能性障礙。例如肩劇痛,胳膊疼,握力下降,胳膊抬不起來,聯(lián)梳頭的一個動作都做不到,如果是雙肩疼痛平常生活嚴重受影響。肩周炎的治療我告訴你一個最簡便的方法;晚上睡覺穿上兩件秋衣,在倆肩處倆秋衣間放上一塊太空棉,把疼痛的肩膀和胳膀包住,使雙肩不再受涼,又不影響睡覺。再有就是堅持做拉伸動作:坐在高約25公分的小凳子上,右手肘放在左腿膝蓋上,上身用力向下壓,左手肘放在右腿膝蓋上,上身用力向下壓,使雙肩粘聯(lián)的肩肌得到拉伸。一般一個月左右就好了。方法簡單又適用,效果非常好。什么藥也不用吃,吃了也沒有作用,還會把胃腸吃出病來。
-
姜齊
回復中醫(yī)治療肩周炎主要通過針灸、拔罐、電針、穴位注射等方式。
中醫(yī)治療肩周炎可以針刺局部阿是穴(酸麻脹痛感覺明顯的穴位)、條口、肩髃、肩髎、肩貞穴等。還可以根據(jù)病情加用合谷、后溪、外關(guān)、風池、內(nèi)關(guān)、膈俞、足三里、氣海等。配合加用電針也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式。
除針灸外還可在阿是穴部拔罐放血治療,以疏通經(jīng)絡(luò),活血止痛(通過祛除瘀血來緩解疼痛),還可以選用阿是穴局部注射藥物等。
肩周炎的治療在后期可配合推拿按摩,可提高療效。疼痛緩解后應(yīng)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行自主鍛煉肩部功能,并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出現(xiàn)不適后應(yīng)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治療。
-
成都-陳**
回復講一味中草藥,能夠化解肩膀疼痛沉重麻木的情況。
它是什么呢?就是姜黃,姜黃味辛,入肝經(jīng)和脾經(jīng),一般臨床上用來破血行氣以及調(diào)治淤血,所以很多痹痛的朋友就可以適用此草藥。
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明確指出," 治風痹臂痛”。
自此,姜黃治療肩臂疼痛,作為一條重要的用藥經(jīng)驗,為醫(yī)家所共識。也就是說,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姜黃藥性就善于往人的上肢、肩膀、手臂的方向走;竄。而這就是姜黃的藥性。
當然,還有人認為姜黃,可治全身肢痛,只不過在.上肢部位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一些。
總體來說就是,姜黃善治,上肢病。
秘姜黃要如何用?
風寒性肩臂痛
姜黃和海桐皮各9克,水煎服。能應(yīng)對風寒性肩臂痛。這其中,姜黃,辛溫行血,破氣散瘀。海桐皮可以祛風濕、通經(jīng)絡(luò)。此外,這類人主要表現(xiàn)為肩膀冷痛,不敢著涼,-般痛感明顯,痛處固定。
肩膀冷痛,或是酸麻,屈伸不利
若是肩膀冷痛,或是酸麻,屈伸不利。還可以取姜黃、桂枝各6克,沸水沖泡代茶。桂枝可以溫通血脈,行陽化氣。姜黃可以,散寒、通經(jīng)、活絡(luò)。兩者搭配就可以讓肩膀舒服起來。
肩膀在陰雨天麻木、酸痛、屈伸不利
若是肩膀在陰天下雨時,總是麻木、酸痛、沉重、屈伸不利,或是上肢關(guān)節(jié)來回竄疼,痛處不定,同時還不敢受涼、受風。此時就可以取羌活、姜黃各6克,開水沖泡代茶。因為羌活可以祛風、散寒、除濕,祛風濕。再配合姜黃將其效果放大。
總的來說,姜黃幾乎無毒。臨床用姜黃,內(nèi)服量不超過10克,研末服用量不超過3克。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準媽媽忌用,若是年老體衰氣血非常虛弱的人、或是肝腎功能不全的人、抑或是陰虛火旺的人,一定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