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帝王級的人物中間,真正稱得上為詩人的,曹操必定得算一個。如果有帝王文學排行榜的話,曹操名列前茅,例屬三甲,是毫無疑問的,甚至有可能拔得頭籌。曹孟德的詩,可以用十二字來評價:一,有氣概;二,有聲勢;三,有深度;四,有文采。今天,總結曹操的4首經(jīng)典詩歌,一起體會其中的哲理與深情。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并起,戰(zhàn)亂不斷,生靈涂炭。后人有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曹操目睹了百姓在戰(zhàn)亂中的悲慘境況,寫下了這一首飽含同情的詩作。連年的征戰(zhàn),使得將士長期不得解甲,身上長滿了蟣子、虱子,而無辜的百姓卻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滿山遍野堆滿了白骨,千里之地寂無人煙,連雞鳴之聲也聽不到了,正是滿目瘡痍,一片荒涼凄慘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最后曹操感嘆道:在戰(zhàn)亂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這些慘痛的事實,簡直肝腸欲裂,悲痛萬分。在這首《蒿里行》里,體現(xiàn)的是曹操的憂國憂民之心。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和袁熙逃到烏桓,勾結烏桓,騷擾邊境。曹操不得不遠征烏桓,在一番對抗之后,曹操取得了勝利,鞏固了后方。曹操得勝歸來,在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下這首《觀滄?!?。曹操登臨碣石山,居高臨海,借著眼前大海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中原的雄心壯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笔沁@首詩中的名句。曹操說,太陽和月亮,燦爛美好的銀河星光,似乎是從這海洋中生出的。超凡的想像力體現(xiàn)的是曹操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意味著自己要像大海一樣,包容萬物。這首《龜雖壽》和上文的《觀滄海》同屬于曹操《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一首。曹操從烏桓得勝而歸,本應是非常開心的事情??纱藭r的曹操,已經(jīng)是五十三歲的年紀了,身體的衰老和壯志未酬,讓他感慨萬千。他說:一匹老馬,就算待在馬棚里,依然還有馳騁千里的想法,一個人,即使到了老年,依然充滿斗志,有為夢想奮斗的決心。決定一個人老的,從來不是年紀,而是那顆對夢想失去斗志的心靈。關于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學術界說法不一。較普遍的說法是,這首詩是曹操揮師南下,在赤壁大戰(zhàn)前吟誦的這首《短歌行》。不論這首詩是曹操什么時候創(chuàng)作的,其中求賢若渴的主旨,卻是十分明顯的。曹操渴望接納天下賢才,以期實現(xiàn)自己九合諸侯、一統(tǒng)中國的政治理想。他曾三次發(fā)布求賢令,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來幫助自己,成就一番大事業(yè)。他說:高山為什么高,因為他不拒絕細小的土石,所以,才有高山的巍峨形態(tài)。大海不拋棄細小的溪流,把他們盡收入其中,才有大海的廣闊。我愿像周公一樣,禮賢天下人才,愿天下的英杰都歸順于我,成就一番大事業(yè)。想要有大成就,就必須如高山、大海一樣,不拒絕小的石子、溪流,才能成就其大。而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必須吸納最廣泛的人才,才能有所成就。但世間的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很多時候不過是人的立場不同,書上的立場不同而已。所有人在歷史的長河中,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每一個人的命運早已被時代裹挾,無一例外。縱觀曹操一生,平中原,克北方,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廈之將傾。他的是非,爭論千年未曾休止;他的曲直,歷經(jīng)百世莫衷一是。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76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抵抗焦慮最好的方法:行為自律,心態(tài)松···
下一篇:
一個女人真正的不幸,不是嫁錯了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