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懂得包容
秦朝
,刺殺始皇失敗的張良來到下邳。途經(jīng)一橋時
,有一老者故意把鞋甩到橋下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幫他撿上來
,老者又說:“給我穿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老者又跟張良相約五天后天剛亮時相見。
結果
,老者連續(xù)兩次故意早到,遲到了兩次的張良只好在第三次時,半夜就趕過去了。老者很高興,送給了張良一本書
,告訴他:“讀此則為王者師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后來
,張良潛心研讀此書,助劉邦取得天下。這本“王師之書”相傳就是隱士高人黃石公所著的《素書》。
書中雖然只有短短132句
、1360字,卻包含了治國安邦的謀略和為人處世的智慧01
書中有言:“怨在不舍小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一個人之所以不受歡迎,甚至招人怨恨,不是因為過命要緊的事情,而在于不能寬容別人的小過和短處。
春秋初期
,衛(wèi)國有一個叫甯戚的人,他飽讀詩書,卻懷才不遇,聽說齊桓公招攬人才,就想在齊國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又因家境貧窮,路費不夠,無法前行。一天,甯戚給一個商人當車夫
,隨車到達齊國,夜幕降臨,城門關閉,他們便在齊國都城大門外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來。碰巧
,當天晚上齊桓公到郊外迎接貴客歸來,只見城門大開,車水馬龍,燈火通明,一行浩浩蕩蕩齊桓公被歌聲吸引
于是
齊桓公召見甯戚
。第一次見面,甯戚向他論述治理齊國的舉措,齊桓公沒有表態(tài)。第二天又見
,甯戚暢談治理天下的大道理,桓公大喜,準備賜他高官厚祿。這時,群臣紛紛站出來阻撓說:“他只是一個來自衛(wèi)國的貧賤之人
桓公答道:“不用了 就這樣,甯戚成為了齊國大司田 明代學者薛瑄說:“唯寬可以容人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 與人相處 02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到一些貴人 一個人 因為善待別人 正如書中所言:“聞善忽略 梅蘭芳15歲的時候,不幸染上了白喉病 在當時的醫(yī)療條件下,如果醫(yī)治不及時 當時被人稱“三爺”的李宣倜得知情況后,立即對梅蘭芳的家人說 歲月沉浮 后來梅蘭芳名滿天下 富貴時的朋友早已消散,別人對他唯恐避之不及 但梅蘭芳沒有忘記舊恩 梅蘭芳自己到上海演出,也必先把李宣倜接來吃飯 1961年,李宣倜病重 李宣倜聞言,潸然淚下 梅蘭芳說到做到,李宣倜身后事他親力親為 兩個月后 篆刻大師陳巨來在回憶錄中提起此事,感嘆:“茍梅先死二月 李宣倜當初資助梅家每天8吊錢的時候 《菜根譚》有言:“人有恩于我不可忘 常記人好 03 《素書》中有言:“樂莫樂與好善 生活不易 當你在別人進退維谷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你就會發(fā)現(xiàn) 錢鐘書在上海寫《圍城》的時候,生活很窘困 那時候錢鐘書的學術稿沒有商人愿意出版 朋友黃佐臨得知后,主動找到錢鐘書 多年后 黃佐臨當年的仗義相助,在幾十年后助力了女兒的事業(yè),這是當年誰也沒有想到的。 明代呂坤有言:“恩若救急 ▽ 楊絳先生說:“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 你的處世方式 當一個人懂得包容 這樣的人也能夠為身邊的人帶去溫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388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成年人相處最舒服的3種狀態(tài)
,但你溫暖有光.png" alt="你未必萬丈光芒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