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書》是史類文學作品,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學家李百藥撰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史書。該作品共50卷,紀8卷,列傳42卷。《北齊書》成書于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經歷了三個朝代(北齊、隋、唐)、共六十多年時間。作品以記載北齊歷史為主。
作品記載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續(xù)北魏分裂、東魏立國、北齊取代東魏,下迄北齊亡國,前后五十余年史實,而以記載北齊歷史為主。它雖以記載北朝北齊的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后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列傳·卷四十一》
土相扶為墻,人相扶為王?!侗饼R書·列傳·卷十五》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北齊書·列傳·卷四十二》
半面不忘
“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薄侗饼R書·楊愔傳》
策無遺算
“以策無遺算,乃益驕縱。”——《北齊書·幼主紀》
風流蘊藉
“學識有風訓,生九子,并風流蘊藉,世號王氏九龍?!薄侗饼R書·王昕傳》
鶻入鴉群
“爾擊賊如鶻入鴉群,宜思好事。” ——《北齊書·南安王思好傳》
驚惶失措
“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yè)神色自若?!薄侗饼R書·元暉業(yè)傳》
不甚了了
“文宣末年多酒,浚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識解頓進?!?——《北齊書·永安王浚傳》
腸肥腦滿
“瑯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長大自不復然,愿寬其罪?!薄侗饼R書·瑯邪王儼傳》
持衡擁璇
“昔放勛馳世,沉璧屬子;重華握歷,持衡擁璇?!薄侗饼R書·文宣帝紀》
李百藥自身經歷過朝代更迭之時的盛衰變化,對于總結政治得失的經驗教訓是很有一些看法的。他在書中集中揭露了以高洋為代表的北齊統(tǒng)治者的淫逸殘暴,總結了北齊滅亡的教訓。《北齊書》詳記了當時階級斗爭的情況,也有很突出的借鑒意味。記載雖稍簡略,卻是研究東魏、北齊時期有關農民起義的重要史料。
在科學技術方面,書中記載了信都芳和綦母懷文的事跡。信都芳著有《器準圖》3卷,書中把古來渾天、地動、欹器、漏刻等發(fā)明匯編在一起,配上圖樣及文字說明,是一部可貴的古代科學發(fā)明史專著。綦母懷文是灌鋼技術的發(fā)明者。他總結勞動人民的經驗,發(fā)明了用生鐵灌注熟鐵之中的灌鋼冶煉法。
在學術思想方面,書中記載了佛、道二教在當時的流傳情況,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此的一些看法。這樣的思想材料是很寶貴的。作品中的《杜弼傳》反映邢邵反對佛教唯心主義的論辯,具有理論性質,對生死輪回的說法加以否定。
《北齊書》在本紀中首列《神武本紀》和《文襄本紀》,追敘北齊建國前的史事,既可交待清楚北齊建國的歷史起源,又可補充北魏晚期的歷史事實,是很得史學要領的。李百藥把它運用于《北齊書》的撰寫之中,體現(xiàn)了他歷史見解的卓越。
李百藥修史態(tài)度認真,下筆不茍,敘事簡要,語言通俗,摻有很多當時的白話文,對于瑣言碎語及一些荒誕不經的史實,作了大量刪削,利于閱讀。
在唐初同時編寫的各史中,北齊書對當時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丑事記載較多。北周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從所謂道義上支持自己攻滅北齊的行為,渲染史書中北齊君主的所謂暴行,忌諱在北齊史書中對其正面描寫,導致后世對北齊統(tǒng)治者的評價多為“荒淫無道”“衣冠禽獸”,這種負面影響直至近現(xiàn)代仍未消除。對于北齊政權的建立,書中作了一些神異的描寫,如寫高洋出生前有赤光照室,出生時“鱗身、重踝”,即位時“京師獲赤雀”等等,以此證明封建政權的建立是天命所歸,這是書中最主要的糟粕所在。
在唐初同時編寫的各史中,北齊書對當時封建統(tǒng)治者的丑事記載較多。這是由于隋唐兩朝繼承北周,北齊是一個被戰(zhàn)敗滅亡的割據(jù)政權,被認為是“僣偽”,隋唐編寫北齊史就相對地較少忌諱,同時也藉此證明周滅齊是所謂“有道伐無道”。北齊書之較多揭露性的記敘,也是同吸收王劭齊志的記載有關。
《北齊書》共五十卷,包括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無表無志。在流傳過程中,《北齊書》散失非常嚴重,北宋時即只有一卷本紀、十六卷列傳是李百藥的原文,其余三十三卷都是后人根據(jù)李延壽《北史》和高峻《小史》等書陸續(xù)訂補而成的?!侗笔贰返谋饼R史部分本來就多采自《北齊書》,后人據(jù)以補《北齊書》,雖已非原文,但也可恢復一些《北齊書》的本來面目。
北齊書校議 (清)羅振玉撰
北齊書校證 四卷 愿學齋主人撰 稿本
北齊書旁證 五卷 愿學齋主人撰 稿本
補北齊書疆域志 佚名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uzibaijia/1582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漢書》
下一篇: 《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