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姓簡介
“甘”字拼音:gān,“甘”屬于常用字,“甘”字部首是:甘,構(gòu)造是:甘,繁體字和筆畫為:甘:5;甘的五行屬性是木
甘姓全國人口約 100 多萬,屬常見姓氏,最新統(tǒng)計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65位,本姓氏人口在歷史的排名位置
甘姓各個時期人口排名走勢圖
說明:本統(tǒng)計根據(jù)網(wǎng)友訪問查詢名字測試排名進行的統(tǒng)計,和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不完全一致,本數(shù)據(jù)每周更新一次。
甘姓人口在各個省市的最新分布
《說文解字》:“美也。從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從甘。古三切”??梢?,甘姓來源于職業(yè)。甘姓祖先是上古巫師,以占卜為業(yè),所以說出來的話都是“道”。黃帝戰(zhàn)勝炎帝、蚩尤,一統(tǒng)天下后,利用上天賜予的寶鼎,測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guī)律,制作干支;用占卜用的蓍草推算歷法,預知節(jié)氣日辰。按照節(jié)氣教導百姓播種百谷草木,馴養(yǎng)鳥獸魚蟲。黃帝將掌管天文歷法占卜這一重大事件交給第十三個兒子,并封他在甘。后來子孫繁衍,以國為姓,是為甘姓祖先,研究天文歷法占卜事。
甘姓起源(來源)
甘姓主要源自:姒姓、子姓、姬姓。
甘(Gān)姓源出:
1、出自姒姓,以國名為氏。夏朝時,有諸侯國甘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其君主家族在亡國后散居各地,以原封國名為姓,成為甘姓的一支。
2、出自子姓,以祖字為姓。據(jù)《姓纂》、《姓譜》所載:“甘,武丁臣甘盤之后?!鄙坛瘯r,高宗武丁曾就學于甘盤,后武丁為商王,遂用甘盤為相。甘盤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為姓,遂成甘姓。
3、出自姬姓,以地名為氏。據(jù)《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載:“周武王同姓,于畿內(nèi)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即周武王時,封同族人于畿內(nèi)為諸侯王,其中有封于甘地者,稱甘伯。后有甘伯恒公,其后代亦為甘姓。這一支甘氏,最初的發(fā)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內(nèi)。當時所謂的王畿,是指現(xiàn)在以陜西長安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據(jù)考證,現(xiàn)在陜西省鄠縣的西南,當時就是以甘為名,因此,陜西鄠縣一帶,一向就認為是甘氏的發(fā)源地,跟每一個甘姓人的關(guān)系,都極為深長。
4、出自春秋時甘國昭公之子帶,其后人以甘為氏。
甘姓郡望
渤??ぃ何鳚h時置郡,相當于今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灣沿岸一帶。
丹陽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郡,相當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區(qū)。
甘姓堂號
舊學堂:商代甘盤為商王老師,被封為”舊學“。
五城堂:戰(zhàn)國時期,秦國甘羅12歲被派出使趙國。趙王郊迎。通過甘羅的外交活動,趙國割了五城給秦,秦國封甘羅為上卿,并把他爺爺甘茂當左丞相的田都賜給甘羅。
甘姓源流
一、甘gān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河北之景縣,山東之平邑、龍口,內(nèi)蒙古之烏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廣東之高要,廣西之田林,云南之隴川、河口,四川之合江、峨邊等地均有分布。漢、壯、傣、彝、土、侗、土家、布依等多個民族有此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肥蛰d。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夏時侯國。酈道元云:‘甘水東十里。洛陽南有故甘城,世謂之鑒城?!逼浜蠡蛞試鵀槭?。
2、《姓氏考略》注引《姓譜》云:“武丁臣甘盤之后?!?/p>
3、鄭樵又注:“周武王封同姓於畿內(nèi),因氏焉?!薄吨袊沤裥帐限o典》引《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亦云:“(甘),周武王同姓。于畿內(nèi)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
4、《姓氏考略》注引《史記·索隱》云:“出春秋時甘昭公子帶之后?!?/p>
5、為清代滿族姓甘佳氏所改。見《滿族姓氏錄》。
6、壯族之甘姓,本“巖洞”之意。此以地居為姓。
7、土族之甘姓,因名改姓。元末百戶“諾延”(官人)貼木錄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率部歸附明朝,其孫甘肅,依漢族習慣稱呼,取名之首字以為姓,稱甘土司。
甘姓起名的基本原則和起名原理
1、甘姓用字只有1個讀音gān,起名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讀音,避免甘姓和名字中發(fā)音相同或相似的聲母韻母放在一起作為名字,這樣讀起來很拗口,比如:南蘭倪、孫存春等。
2、甘姓中甘字筆畫只有5畫,筆畫較少,適合的漢字較多,會比筆畫多的姓氏更容易取名字。
3、甘姓五行屬木,甘姓吉兇寓意為吉,甘姓寶寶起名字應該從寓意出發(fā),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
4、甘姓寶寶起名字最好結(jié)合孩子的生辰八字,這樣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數(shù)理,如需根據(jù)生辰八字免費起名,可以參考“生辰八字起名”。
總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則是:念著好聽、寫著好寫、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數(shù)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baijiaxing/28449.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據(jù)文獻記載,最開始收集了411個姓氏、后補充道568個,包含單姓444個,復姓124個。該文章采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整齊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韻,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盡管百家姓內(nèi)容沒有文理,但是對于中國的姓氏文化的認識有很大作用,所以才會流傳成百上千年。《百家姓》與《三字經(jīng)》、《千字文》并稱“三百千”,是我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