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套裝包含茶壺、蓋碗、紫砂壺、公道杯、茶杯(品茗杯)、聞香杯、茶洗、茶道六君子、茶盤、燒水器、茶荷、茶洗等,其中蓋碗和紫砂壺主要用來作為茶葉沖泡的盛湯容器,茶湯六君子為泡茶的輔助器具,而茶盤為泡茶的平臺,公道杯則為均衡茶湯、分茶容器。
介紹使用方法:
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里往外傾水;現(xiàn)代說到茶壺,泛指宜興紫砂壺。準(zhǔn)確的說是指泡茶的壺,從材質(zhì)分為紫砂壺、瓷壺、玻璃壺、鐵壺等。
蓋碗
蓋碗或稱蓋杯,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分為茶碗、碗蓋、托碟三部份。蓋碗材質(zhì)主要有三種:陶質(zhì)蓋碗、瓷質(zhì)蓋碗、玻璃蓋碗,陶質(zhì)蓋碗的優(yōu)點(diǎn)為隔熱,更不易燙手。
茶杯
茶杯的種類、大小應(yīng)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如今更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jù)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dāng)?shù)牟璞?,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
為便于欣賞茶湯顏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內(nèi)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淺色。對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適,"入口"順暢。
茶盤
盛放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
選材比較廣泛,以竹制茶盤最為清雅相宜。還有木頭的茶盤,有綠檀、黑檀、雞翅木茶盤等;也有紫砂的、陶瓷的。
茗爐
燒水的器具,現(xiàn)代泡茶都用電能燒水,有隨手泡、電瓷爐、紅外爐。
茶道六君子
含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茶筒。
茶夾,取放和清洗品杯用的。
茶勺,取茶葉用的。茶撥,用于將茶荷中的茶葉撥入茶壺中。
茶漏,置放在壺口,防止茶葉灑在桌上。
茶針,過去做的紫砂壺大部分是獨(dú)空壺,沒有球孔或網(wǎng)孔,所以需用茶針去通暢壺嘴。
茶筒,置放茶夾、茶勺、茶撥、茶漏、茶針的類似筆筒的工具。
煮水茶具
①電熱水壺:燒水快,但沸騰不均勻。
②陶壺:煮水、煮茶兩相宜。
③玻璃壺:便于觀看水的狀態(tài)。
④鐵壺:改善水質(zhì)、提升泡茶口感。
⑤銀壺:煮水鮮活,泡茶提香。
雜件
為表演茶藝常用、生活中少用的茶器。正常喝茶用的少、但必需要備上的茶器。
比如:公道杯、茶巾、網(wǎng)架、漏斗、茶寵、茶托、茶洗、茶葉罐、香爐、茶荷、養(yǎng)壺筆、普洱刀、養(yǎng)壺袋、壺托等等。
如何挑選一把好的紫砂壺應(yīng)具備什么條件?除了依個人主觀的偏好(有人愛花貨,有人愛方壺)為出發(fā)點(diǎn)外,可以以下幾個標(biāo)準(zhǔn)來判斷:x0dx0a壺的造型結(jié)構(gòu):一把壺的完成需由多部分相組合才行。其組合是否合乎理想,合乎物理性質(zhì),是評斷這把壺的基本要件。以下就茶壺三要素壺嘴,壺把,壺身三個部分的組合加以敘述。x0dx0a三點(diǎn)成一直線,:壺的嘴(出水口),壺把,鈕必須成一直線,換名話說,就是三點(diǎn)要對直(少數(shù)特殊造型除外)。x0dx0a比例要勻稱:各部分組合比例,應(yīng)力求勻稱,同時要展現(xiàn)出落落大方的空間感。x0dx0a出水順,握感輕:壺嘴的出水務(wù)必順暢,手握壺把時,握感應(yīng)力求輕盈,不費(fèi)力。x0dx0a一體成型感: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x0dx0a茶壺的外觀:x0dx0a茶壺的外觀可從多方面加以考慮。x0dx0a美觀:近年來,市面上推出的茶壺形式琳瑯滿目,或高或矮或圓或扁,或幾何形狀或瓜果形狀。然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審美觀點(diǎn),因此,所謂的美并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可言,只要合乎您的心意即可。x0dx0a重心要穩(wěn):用手提起茶壺是否感覺順手?重心是否恰到好處?端看該壺壺身與壺把的設(shè)計是否精準(zhǔn)。購買新壺時,不妨要求賣主在壺中裝入約壺容量3/4的水。用手平平提起茶壺,緩緩倒水,如果感覺很順手,即表示該壺重心適中,穩(wěn)定,是一把好壺。如果提壺需用國緊握壺把才得以平穩(wěn)的話,即表示此壺的重主位置不對。除了重心要穩(wěn)之外,左右也需勻稱。抓起壺蓋時,壺口要平,要圓。x0dx0a出水需急,長,圓:出水首先要剛直有勁,水束又長又圓,同時,傾倒壺水時,若能使壺中滴水不剩,即表示是一把好壺。x0dx0a壺蓋,壺身緊密吻合:壺蓋與壺身的緊密度愈高,愈不會使茶香流失,壺蓋與壺身緊密吻合的茶壺才是一把好壺。壺蓋與壺身緊密度的測試方法是,茶壺裝水約1/2-3/4,用食指緊壓蓋上氣孔,傾倒壺水看看,若滴水不流即表示兩者緊密度極高;另外,用食指緊壓茶壺壺嘴,顛倒壺身,若緊密度夠,則壺蓋不會掉落。x0dx0a其次,壺底壺面平滑工整,落款也工工整。通常一把壺至少會有二個以上的印章,大抵是在壺底,壺蓋,或把手上。x0dx0a茶壺的品質(zhì):x0dx0a茶壺的制作方法有手手拉,挖塑及灌漿三種,每一種的價值多少有些差異。外行人很難從外觀判斷是屬于何種。此時,不妨抓起壺蓋,仔細(xì)端詳壺身內(nèi)部情形即可明白。一般而言,手拉壞較為粗糙,挖塑壺會留下刀刻的痕跡,灌漿壺則會有模痕。至于要判定其好壞,可從兩方面著手,即看色澤與聽聲音。x0dx0a看色澤:據(jù)行家的說法,茶壺的色澤以滑潤為佳,一把好茶壺,其土胎色澤所呈現(xiàn)之滑潤感,的確很迷人。x0dx0a聽聲音: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并無一定標(biāo)準(zhǔn)。不過,根據(jù)多數(shù)行家認(rèn)為,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fā)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fā)酵,韻味低沉的茶。x0dx0a辨別壺身的方法是,將壺平放左手手掌上,以右手食指輕彈壺身。x0dx0a在此必須特別強(qiáng)調(diào)的一點(diǎn)是,宜興陶土因含有石英成份,故制成茶壺后,放在燈光照照看,可看出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金光,這是其他地方陶土所沒有的特點(diǎn)。答案補(bǔ)充茶具最主要還是看做工,比如說接縫處沒有比較明顯的手工痕跡。我最初買了一套茶具,那時候一點(diǎn)都不懂,到現(xiàn)在看看接縫處竟然有手工者的拇指指紋.
一、茶杯: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從茶壺而來,倒進(jìn)茶杯,之后給客人品嘗茶水。茶杯分大小兩種:小杯亦叫品茗杯,是與聞香杯配合使用;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級細(xì)嫩名茶的品飲。二、茶漏:常用沖泡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dǎo)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三、蓋碗: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漢族茶具。蓋碗茶,須用滾燙的開水沖一下碗,然后放入茶葉盛水加蓋,沁茶的時間看茶葉數(shù)量和種類約為20秒至3分鐘。在清雍正年間,盛行使用蓋碗。四、茶盤:茶盤就是放置茶壺、茶杯、茶道組、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形狀可方可圓或作扇形;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夾層,夾層用以盛廢水,可以是抽屜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單層以一根塑料管連接,排出盤面廢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五、茶則:茶則是漢族茶道六用之一,是漢族民間烹試茶時量取茶末入湯的量具。在茶道中,把茶從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壺時,需要用茶則來量取。六、茶挾: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wèi)生。七、茶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壺,于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八、茶針:一般是木質(zhì)、角質(zhì)材料制作而成。另外喝普洱茶的習(xí)慣把撬茶的茶刀放在茶桶中。茶匙,茶針,茶夾,茶則,茶海,連同茶筒,六個器具又稱為茶道六君子。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或放入茶葉后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九、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fēng)爐,目前較常見者為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fàn)t及電子開水機(jī)。十、茶葉罐:茶葉是一種干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chǎn)生質(zhì)變,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qiáng),而香氣又極易揮發(fā)。從質(zhì)地上區(qū)分,茶葉罐的一般有錫制、鐵制、陶瓷、玻璃、紙制等,其中以選用有雙層蓋的鐵制彩色茶罐和長頸錫瓶為佳,用陶瓷器貯存茶葉,則以口小腹大者為宜。十一、茶船:古代漢族民間流行的一種置茶盞的承盤。始于南朝。其用途以承茶盞防燙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十二、茶海:茶壺內(nèi)之茶湯浸泡至適當(dāng)濃度后,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內(nèi),以求茶湯濃度之均勻。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濾網(wǎng),以濾去茶渣、茶末。沒有專用的茶海時,也可以用茶壺充當(dāng)。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淀茶渣。十三、茶匙: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nèi)茶葉,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30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景瓷宜陶是哪個朝代茶具代表
下一篇: 紫砂壺和蓋碗用誰泡茶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