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友們對于商家的全手工或者是純手工的理解有些誤解,「全手工并不是說完全靠手捏制出來的」,而是需要借助工具的。
「全手工」是相對與「半手工」(模型)而言的。
▲手工拍打定型
全手工:指借助工具通過拍打身筒、捏制壺流把,通過滋泥連接各部位,最后明針修整后完成壺坯。
▲借助模具定型
半手工:指拍簡單打身桶后,放入模具,直接借助模具完成身桶的定型。
流把鈕也借助模具完成后修整,而后用滋泥連接各部位,最后明針修整完成壺坯。
從上述看出,兩者的成型工藝區(qū)別就是借助模具,整體的工藝流程都是相對復(fù)雜的,明針修整也是必不可少的。
▲皆要明針修整
其中全手工是完全通過手工拍打完成定型,其難度要比借助模具的半手更高,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要更多。
半手之名
很多壺友對一聽「半手工」(模型),可能就有一些偏見,這里還要說一下,所謂的半手模型并不等同于灌漿的模具。
▲顧景舟 半手 洋桶
壺友們認(rèn)為半手之所以不好,是形制一樣的,千篇一律,頗有匠氣,沒有收藏把玩價值。
但是并不絕對,全手壺遠比大家想象的難做,做的不好的全手,線條、力度有的還不如工藝達標(biāo)的半手。
▲汪寅先 半手 曲壺
并且如顧景舟的洋桶、汪寅仙的曲壺也都是半手工,半手壺借助了工具,有的是為了提高產(chǎn)量,有的是為了更好定形。
所以我們看待全手、半手壺一定要理性,全手固然好,每把壺都是經(jīng)細(xì)細(xì)打磨而出的,但是也不要無端貶低半手。
作為實用器來說,全手和半手的價格都是有明顯差別的,這也是工藝成本的體現(xiàn)。
還是那句話,一把壺的好壞是看其精氣神韻是否充足飽滿,壺型是否做的規(guī)整、比例是否和諧、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細(xì)致。
只要滿足以上幾點,無關(guān)成型方法,那就是一把好壺。
好了,希望此文能幫大家更好地理解全手和半手壺。
從目前的紫砂市場情況看,全手工的茶壺遠比模具成型的茶壺更具工藝性。對于壺藝愛好者,收藏家或有經(jīng)濟實力預(yù)購特種工藝茶壺的人來說,要注意手工制作和模具制作的區(qū)別,要注意制作者的水準(zhǔn)與所制壺的整體質(zhì)量。這也是選壺時要注意的。全手工制作的圓壺,因為是采用打泥片的成型法,只有一道泥接頭,故在壺身的裝把處有一條并不明顯的豎的接線,不細(xì)心觀察就看不易出,而用模具制作燒造出來的壺,在壺嘴和壺把處各有略明顯的一條接縫。這種接縫不論在燒造前如何用刀修平,出爐后均會從里向外顯現(xiàn)出來。要說明的是,一些異形復(fù)雜的壺,借助模具作雛形,這是屬技術(shù)發(fā)展的進步。對模型的應(yīng)用也不能絕對化,生搬硬套地作賞壺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否則又要鉆牛角尖里去。歷史作品沒有模子,全是手工的,連最普通的日用品,也是用全手工制作的。模型的使用應(yīng)該說對紫砂壺的造型準(zhǔn)確起到了規(guī)范的作用。不過應(yīng)該肯定制作技藝水平的高低,倒在于有沒有手工制作技能,如果只能用模制作,這說明制作者技藝低下,故現(xiàn)在論壺藝的標(biāo)準(zhǔn)在于制作者的實際水平檔次,這個檔次又不全等于個人的職稱,又不等于全憑廣告宣傳亂吹擂的“大師、奇才、神手、名人、名作”。
區(qū)分全手工紫砂壺要綜合起來看,接下來陳壺分條介紹全手工壺的大概鑒別方法:
一、 看身桶。全手工與半手工的區(qū)別,就在于是否借助模具定型。
對于做壺時間不長的工手來說,身桶會不太規(guī)則,特別是在反光的角度,會看出凸凹以及棱角。由于人腦對影像的反映滯后,所以看這樣的壺,似乎感覺壺的大小在變化,這就是所謂“全手壺有張力”。此外,由于技術(shù)不熟,不熟練的工手每個壺都會有些差異,百壺百樣。這并非為工手故意所為,而是其功力有限,做不到完全一樣而已。
二、 看底與壁的過度角度和泥片接縫。
半手的成型工藝手法與全手不同,全手是由外往里受力(拍身筒),半手是由里向外受力(擋坯刮壓)!這樣,半手工壺的內(nèi)壁就會平整,底與壁的過度就會圓滑,不會像全手鑲接片那樣留下銳角。
全手和半手都需要打泥片圍身桶,但半手壺的泥片接頭在刮壓的過程中會處理掉,雖然燒制時接頭處也可能會留下痕跡(糍泥密度小,燒制時收縮較大,留下痕跡),但這樣的痕跡會凹,而不是凸。而全手的泥片接頭是可以保留下來的(除非接頭處糍泥太多,不得不刮掉一些),燒成后成品在接片處會有明顯的凸出痕跡。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壺藝人是在接頭處安裝把子,但也有不在接頭處安裝把子的,這種情況多為身桶內(nèi)壁或過于粗糙或過于整潔,又沒做記號,按把子的時候找不到接頭處了。
三、 看內(nèi)壁章。
在內(nèi)壁嵌章,是最流行的全手壺證明方法。因為很多人迷信,所以用這種方法偽裝全手壺,是半手壺最常見的方法。
一般來說,印章是印在泥條上的(因為印章的字面是平的),泥條圍起來,印章會變形,身桶弧度越大、印章越深,變形越大。但如果印章的弧度與身桶的弧度一致,就可以在身桶做好后(刮壓完畢),在內(nèi)壁嵌章了。但這樣的嵌章與泥片上嵌章的效果不同,一是不變形,二是筆畫溝槽直上直下,而在泥條上嵌章,圍身桶后一定是變形明顯,并且筆畫溝槽底下寬,上面窄。
四、 看內(nèi)壁手寫字。
這是目前最有效的全手壺證明方法。但這個方法廣而告之(特別是被廣大的壺藝人們知道),也就沒有效了。因為完全可以身桶做好后,伸手進去寫字。但是仍不失為私人訂制全手工壺最簡單安全的方法!
五、 看壺內(nèi)口的褶皺。
全手壺拍打成型,壺口是擠壓收縮而成,這勢必會形成褶皺??诘耐庋伛薨檿馀髅麽樳^程中消除,但口的內(nèi)沿是不會處理的,褶皺痕跡必然會被留下。也有褶皺的作假方法,就是用較粗糙、皺紋較為明顯的衛(wèi)生紙壓出來。但自然收口的褶皺和衛(wèi)生紙的褶皺痕跡不同,前者是疏密(挨近口的地方較密)的紋路,后者是平行的紋路。這種方法較為準(zhǔn)確,但需要借助牙醫(yī)的小反光鏡觀察。
六、 看作品價格。
我相信很多人沒見過模具高仿全手的制作過程。如果你看過,你絕對不會迷信成型方法,因為模具高仿全手的作品,即使絕對的專業(yè)人士,憑單個作品,也絕對無法識別。因為內(nèi)壁經(jīng)過只壓不掛的方法處理,上下底也是鑲接上片。這時,只能根據(jù)作品的價格判斷了。但這也僅僅對高職稱、高價位的作品適用。工藝師(特別是高級工藝師)自己做的全手壺,市場價格不會低于五千,如果你二三千元就能買到,不是高仿就是代工!
七、 終極方法。
頂級制假高手可以仿到上面六條你都看不出來!所以,驗證全手工的終極方法就是:盯著他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31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蓋碗和紫砂壺泡茶的口感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