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蓋碗沖泡中茶具有哪些:茶盤
No.1主泡器
蓋碗:
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蓋碗有過這樣的描述:“蓋碗的蓋意為天
使用蓋碗泡茶
,能夠使茶葉沉積于底,注水時茶葉翻滾,易于泡出茶汁。在禮節(jié)上也有“端茶敬客”的作用。No.2 公道杯
公道杯最早作為酒器出現(xiàn)在元代和遼代,經(jīng)歷了歷史的變遷后
,如今公道杯又被稱為茶海、公杯,是茶席上不可或缺的必備茶具之一。使用公道杯
二來
在泡茶時
,通常將泡茶壺中的茶水先倒入公道杯中,而后再分別倒入品茗杯中給客人品飲,保證每個人茶杯中的茶湯口味相同。No.3 品茗杯/主人杯
品茗杯
,是用來品飲茶和觀賞茶湯的專用茶杯。而大多數(shù)愛茶的人,都會選擇專屬于自己的主人杯。品茗杯的選擇是有講究的
。選擇不相匹配的品茗杯,會破壞了品茶的樂趣。挑選品茗杯,一般容量在三小口最佳,且遵循“小、淺、薄、白”四個原則最宜。常言道“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在斟茶時
,品茗杯中的茶,應(yīng)斟入2/3的為宜。No.4 茶道六君子
茶道六君子
,顧名思義,是六樣茶道用具。分別是——茶則材質(zhì)較多以竹木為主
,在選購時,要看清竹木的紋理。使用完后,要擦干或者晾干,避免沾染、滋生細菌。收納到茶筒時,應(yīng)避免沾水。茶筒:用于盛放”茶道六君子“其他五樣用具
,也可放置其他茶藝用品。茶則:又稱為茶勺
,用于茶罐量取茶葉,置于茶荷或茶壺時使用。可確保投茶適量,避免因茶葉過多、或過少影響口感茶漏:是置入茶時,放在主泡器口上的器皿
茶匙:又稱茶撥
茶夾:也被稱為“茶筷”
茶針:顧名思義,如針一般細小
。一般用于疏通茶壺內(nèi)的茶渣,以保證茶壺出水流暢,防止壺嘴被茶碎堵住。除此以外茶具的使用方法:
1、茶杯的使用方法
茶杯的種類
2
茶漏用于置茶時
3、蓋碗的使用方法
蓋碗或稱蓋杯
4
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5
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制
。6、茶挾的使用方法
又稱「茶筷」
,茶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7、茶巾的使用方法
茶巾又稱為「茶布」
8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nèi)網(wǎng)(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
9
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
10、茶葉罐的使用方法
儲存茶葉的罐子
11
、茶船的使用方法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
,茶壺里塞入茶葉,沖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為: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12、茶海的使用方法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
。茶壺內(nèi)之茶湯浸泡至適當濃度后,茶湯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內(nèi)13、茶匙的使用方法
茶匙又稱「茶扒」
,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nèi)茶葉,茶葉沖泡過后,往往會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wèi)生,故皆使用茶匙。14、茶荷的使用方法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
、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制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shù)品,一舉兩得茶具的挑選技巧:
1、茶壺:
選用紫砂或朱泥的制作的茶壺
2
最好用寬,平
,竹制茶盤,木制茶盤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異味。茶盤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3
、茶匙和茶荷:竹木石骨都無所謂
,紫檀的不錯。茶量的合適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和氣,味,必須準確,泡多了就會知道一粒干茶的多少都有影響。4
、爐和水壺: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fā)熱時不生異味就行
5
白瓷薄壁的最佳,不影響茶色和茶味
6、茶罐:
用來儲藏茶葉的罐子
以上內(nèi)容就介紹到這里,看完這篇文章我相信大家對功夫茶具應(yīng)該有所了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34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茶具從材質(zhì)上可分為哪幾種
下一篇:
茶具里有個沒底的杯子叫什么
,大家了解多少?)" onerror="nofind(this)" >
,各有何特點)"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