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壺或以朱砂壺為上品,用朱砂壺泡茶時間越長,色澤越漂亮,因為使用久了,大量茶油滲入壺胎,增加了砂壺表面的水色光澤而越發(fā)潤美。所有宜興砂壺在沖泡過程中都有茶油滲入,相對來說,密度低的普通泥料滲入茶油的量較大,但為什么就不會有明顯效果呢?就是因為不具備朱砂泥的一些特殊結(jié)構(gòu)。當然,紫砂泥壺、綠砂泥壺、普紅泥壺經(jīng)過長期泡養(yǎng)也都會顯得比原來好看。
朱泥西施紫砂壺
新的朱砂壺在開始使用前必須先經(jīng)過一番洗刷,而且最好是能用弱酸性溶液加熱洗滌。論朱砂泥泥料的pH值應(yīng)該是弱堿性,盡管經(jīng)過高溫燒成,但還是會有許多陽離子殘存。有許多行家曾經(jīng)說,新砂壺泡出來的茶有點澀膩味,要泡過一段時問才沒有,這里面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沒有經(jīng)過合理科學的洗滌。
泡茶時,多用茶水澆沖壺身是養(yǎng)壺的關(guān)鍵,因泡茶是用燒開的水,所以整個砂壺處在相應(yīng)的熱漲狀態(tài),此時氣孔就比較大,多沖洗就會增加壺體的光潔,泛出水色使砂壺越來越好看??墒?,正由于泡茶用沸水,故在天氣寒冷季節(jié)要注意壺體本身溫度低,用沸水沖下去會使砂壺因冷熱急變而開裂。因此冬天先要用溫水把砂壺預(yù)熱一下再行泡茶。這種現(xiàn)象在一般泥料砂壺上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其原因是朱砂泥密度、結(jié)晶度高的緣故。這是使用朱砂泥壺所必須掌握的一個物理現(xiàn)象。另外,由于朱砂壺表面光潔,使用時要注意避免滑落;再則,朱砂壺清脆、胎薄而易破損,使用時要輕拿輕放。
泡茶完畢后的朱砂泥壺,必須用清水洗凈再擦干存放。壺體周身要避免用硬的工具擦,否則會破壞表面釉層而露黑,因為表面在燒成時是氣化焰,里層是還原焰,還原焰是呈棕黑色。鮮艷美觀的朱砂壺露出一塊黑胎肯定會令人遺憾,所以用砂紙之類的東西來打磨朱砂壺就更不應(yīng)該了!而一旦表層破壞后就再也無法彌補,只能望壺嘆息。一把用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朱砂壺底部磨損變黑也就是這個原因,有的連壺身上也會久擦而露黑,所以在使用一把新的朱砂壺時應(yīng)注意以上幾點。
紫砂壺養(yǎng)壺需要經(jīng)常泡茶喝。
養(yǎng)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用來泡茶喝。泡茶次數(shù)越多,土胎吸水就越多,會透到壺表面發(fā)出潤澤如玉的光芒。平時喝茶,可以用干凈茶巾擦拭紫砂壺,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這樣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再擦拭以后就會有浮光。
紫砂壺用泡過的茶葉擦洗比較好,不僅可以清除一些新壺的異味,還會留下茶葉的清香。在泡養(yǎng)紫砂壺過程中,不要太心急。千萬不要用有細金剛砂顆粒的拋光布之類的材料擦,這樣很容易傷及表面,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zhì)感。
一把養(yǎng)好的紫砂壺,應(yīng)該呈黯然之色,光澤應(yīng)該是內(nèi)斂的。 喝完茶后,紫砂壺最好不要留茶葉,要及時傾倒洗凈。新買的紫砂壺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葉用滾水泡一下或者煮一下,多泡幾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凈,將壺內(nèi)殘留的砂粒徹底清除。
擴展資料:
紫砂壺的鑒賞:
對于紫砂壺的鑒定,首先要明確各個時期紫砂壺造型的特點,以及演變發(fā)展的規(guī)律。其造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不帶裝飾的光貨,這是最見設(shè)計者功夫的作品;第二類是仿動物、植物的花貨;第三類是筋紋造型,其特點是在光貨的基礎(chǔ)上有各式的棱角,多在嘴和把手處出筋。
在明代,紫砂壺的造型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風格古拙、圓渾。壺體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紫砂壺造型出現(xiàn)了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細琢的宮廷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
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紫砂壺造型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chuàng)新。紫砂壺的胎質(zhì)具體地說就是泥料。不同時期的泥料有著不同的泥質(zhì),而不同的泥質(zhì)呈色、肌理都是不盡相同的。
參考資料:人民網(wǎng)——紫砂壺“新手上路”
紫砂壺的保養(yǎng)重在日常保養(yǎng),買一把好壺,除了要泥胎好之外,日常保養(yǎng)是且不可少的。保養(yǎng)好的紫砂壺從內(nèi)之外都呈現(xiàn)出溫潤細膩的品質(zhì),如謙謙君子,端莊穩(wěn)重,溫文內(nèi)斂。那么紫砂壺的保養(yǎng)要注意什么呢?今天土巴兔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紫砂壺的保養(yǎng)。
一、紫砂壺的保養(yǎng):開壺篇
買一把自己心儀的紫砂壺,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開壺,這是紫砂壺的保養(yǎng)要走的第一步。新出爐的紫砂壺是沒有光澤的,火氣比較大,不用直接用來泡茶,這種紫砂壺需要經(jīng)過一系列才處理之后才能使用,行家稱之為“開壺”。開壺工作做的好,日后紫砂壺的保養(yǎng)會事功半倍。
1.熱身
所謂是熱身,就是將新買回來的紫砂壺用水內(nèi)外沖洗一遍,將表面的灰塵沖洗干凈。將壺蓋和壺身分開,冷水入鍋,文火煮沸至少一個小時,這時候戶氣孔中的雜質(zhì)和土氣會因熱脹冷縮而被釋放出來。
2.降火
通常認為新壺出爐,火氣是很重的,給紫砂壺去火能使壺的特性平衡。去火就是要在壺中放上一塊豆腐,壺身壺蓋繼續(xù)冷水入鍋,文火煮一個小時。豆腐中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能消除壺中殘留的雜質(zhì)。
3.滋潤
滋潤就是讓壺的胎質(zhì)更加溫潤。具體做法是將甘蔗頭和壺一起放進鍋中,冷水入鍋,文火煮一個小時。甘蔗中的糖分能使壺粗糙的部分得到滋潤。如果沒有甘蔗,可以使用糖和紫砂壺一起煮。
3.重生
到這一步之后就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茶葉和紫砂壺以及蓋,放進鍋中煮一個小時。讓壺吸收茶水的精華,從而達到脫胎換骨,煥然重生的目的。一般來說,你打算這個壺以后泡什么茶,就用這種茶來煮。
二、紫砂壺的保養(yǎng):日常篇
紫砂壺的日常保養(yǎng)是紫砂壺保養(yǎng)的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這需要壺主人的耐心和細心。經(jīng)過經(jīng)年把玩保養(yǎng)的紫砂壺,會呈現(xiàn)出溫潤細膩的品質(zhì)。那么紫砂壺的日常保養(yǎng)是怎么保養(yǎng)的?
1.專茶專壺,喝什么茶就用什么壺,這樣跑出來的茶不會串味,紫砂壺的品質(zhì)也能一如既往,不相混淆。如果同一把壺泡不同的茶,這會使茶水的味道變了,對壺也不好。通常來說,花茶、紅碎茶、工夫紅茶可用壺來泡,如較嫩的龍井、碧螺春、毛尖等宜用玻璃杯沖泡。
2.每次使用紫砂壺后,壺身要用茶巾擦干凈,里面剩下的殘茶不必立即倒掉,放置一會讓壺吸允,天長日久紫砂壺會呈現(xiàn)出古樸透亮的感覺。
3.養(yǎng)壺就要實實在在的泡茶養(yǎng)壺,不可輕易荒廢。泡茶的次數(shù)越多,壺吸收到的茶湯就越多,紫砂壺的土胎吸收到一定程度,就會呈現(xiàn)出潤澤如玉的光彩。
4.保養(yǎng)紫砂壺要注意擦洗壺身,但是擦和搓的度一定要適當,壺表淋到茶汁后,用茶筆將壺中積茶銷銷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飲茶時可用茶巾撫摸壺的全身,切不可大力地推搓,更不可能盲目擦洗,用砂紙或者磨砂布擦。
5.不宜沾染油污。紫砂壺的保養(yǎng)切忌沾染油污,不宜沾染蠟。紫砂壺沾上油污后很容易在壺身表面留下痕跡,不利于茶水的吸收,也不美觀,若不慎沾上油污,應(yīng)立即清洗干凈。
6.用完紫砂壺之后要清理晾干,不宜隔夜清洗,以免產(chǎn)生異味,難以清除。
7.讓壺有休息的時間,使用完紫砂壺不要過于頻繁,在使用一段時間要讓壺休息一段時間,讓壺中的泥質(zhì)氣孔晾干,以便以后能更好的吸收茶水,通常要晾5到7天。
8.不易密封收藏。紫砂壺不宜密封收起來,因為壺的氣孔是有呼吸性的,如果密封收藏,壺容易產(chǎn)生色斑。用完后壺蓋應(yīng)側(cè)放,不宜將壺密蓋住。
9.不要用洗潔精等洗滌劑洗壺。洗潔精以及化學物質(zhì)很容易將壺上的包漿清洗去除掉,這樣壺會失去光澤。
三、紫砂壺保養(yǎng)注意事項
總的來說,只要日常用心細心,保養(yǎng)紫砂壺也不是很難的事情,紫砂壺的保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是需要每日的細膩呵護,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讓紫砂壺變得光彩動人的。紫砂壺的保養(yǎng)要注意以下三點:
1.紫砂壺的保養(yǎng)切忌心急。
2.紫砂壺的保養(yǎng)切忌剩茶陳湯。
3.紫砂壺的保養(yǎng)切忌一壺多用。
四、紫砂壺名家
1、明代紫砂壺名家排名
金沙寺僧?供?春?元?暢?時?朋?董?翰?趙?梁?李茂林?時大彬?徐友泉?李仲芳?陳仲美?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邵?蓋?陳信卿?陳正明?閔魯生?沈君用?徐令音?徐?展?陳子畦?陳光甫?沈君盛?項?真?陳和之?陳挺生?承云從?周季山?徐次京?陳用卿?惠孟臣?沈子澈?項圣思?邵旭茂?陳?辰?梁小玉?蔣時英?邵二孫?閔?賢?項子京?陳煌圖。
2、清代紫砂壺名家排名
王友蘭?華鳳翔?陳鳴遠?袁郁龍?金士恒?許龍文?陳漢文?范章恩?惠逸公?潘大和?陳鴻壽?壺?癡?范莊農(nóng)家?味清老人?元?茂?許伯俊?繼?長?徐飛龍?漢?珍?王南林?陽友蘭?楊履乾?邵盤珍?萼?圃?楊彭年?楊鳳年?瞿應(yīng)紹?葛子厚?楊寶年?邵大赦?吳玉亭?邵景南?鄭寧候?馮彩霞?邵大亨?申?錫?蔣德林?何心舟?王東石?文?旦?范鼎甫?古蓮子?礦?成?鄧?奎?梅調(diào)鼎?潘虔榮?邵梭根?邵維新?史維高?楊季初?朱?堅?趙松亭?瞿子冶?陳伯芳?朱石梅?邵行然?范勤芬?張春芬?吳大澄?汪?淮?周永福?王東石?陳光明?方曾三?楊繼光?蔣禎祥?陳介溪?邵基祖?張懷仁?江案卿?吳月亭?圣?和?師蠡閣?思?亭?柏?原?黃彭年?謙?六?潘仕成?邵陸大?汪生義。
3、當代紫砂壺名家排名
黃玉麟?程壽珍?俞國良?范大生?陳光明?汪寶根?汪寶洲?嚴光芝?魏忠明?葛寶林?鮑明亮?戈根大?彭再生?秦根林?諸葛伯勛?沈孝鹿?馮桂林?鮑六芝?邵全章?陳少亭?胡耀庭?范?占?李寶珍?陳經(jīng)耕?范錦甫?談堯坤?范澤林?邵寶琴?蔣祥元?顧德根?范林源?吳純耿?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吳云根?任淦庭?施金庭?施福生。
五、紫砂壺鑒別
如何鑒別老紫砂壺
越古老的文物越難鑒別,再加上古老的文物一般都很貴重,而現(xiàn)在科技的發(fā)達造成真假難辨的贗品越來越多,所以鑒別老紫砂壺必須對于紫砂壺的歷史和特點要有一定的了解,這里強烈建議新壺友不要嘗試去淘老壺。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初步判斷一款老紫砂壺的年代:
1、從時代風格韻味以及款識;2、從造型特征及名家的制壺形制;3、從不同時期的胎質(zhì)差異;4、從不同時期工藝技法的差別。
由于“古董級”紫砂壺的鑒別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明白的,還是需要壺友有很深的把玩經(jīng)驗后,再考慮吧。
如何鑒別名家印款紫砂壺
鑒別紫砂壺少不了接觸印章款識,通過印章款識是鑒定一款紫砂壺的年代以及價值的最好佐證,但卻也是最容易造假的、最容易擾亂鑒定過程的地方。一般來說在鑒定名家印款的時候會碰到以下三種情況:
1、真壺假款
這個是最尷尬一種情況,指紫砂壺經(jīng)鑒定后確認為某個名家制作,但名家因某種原因,忘了刻銘印,后來擁有者為了提高紫砂壺的身份,而特意的刻上名家的款識,但卻因后加的款識與原壺的風格很難達到一致,因此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現(xiàn)在一般都不會采用了。
2、真款假壺
制壺者的印章因過世或某種原因被其他人使用,但使用者因水平有限,做出來的紫砂壺達不到原作者的標準,破綻百出。
3、假款假壺
這個就是造價者通常采用的一種方法,但只要有經(jīng)驗的壺友一般都能鑒別出來。
而制壺高手、名家,對用印鈐款都非常講究,名家的款識不僅能夠體現(xiàn)很高的藝術(shù)素養(yǎng),并且在印章的造型和格局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這就可以作為鑒定名家款識的一個重要因素,壺友們鑒別名家款識的時候,可以關(guān)注以下特點:
印章制作十分考究
名家的印章,要么是本人所制,要么就是請篆刻名家專制,明顯有藝術(shù)品位和靈韻。而偽印章則難以體現(xiàn)那種藝術(shù)和靈韻,多呆滯無神。
印章形式使用合理
有的名家在同一個紫砂壺上會使用兩方甚至兩方以上,不同形式的印章,除了印章的設(shè)計很考究以外,鈐印的位置也是十分講究,就算數(shù)量多,樣式不一樣,但整體上卻還是顯得非常和諧統(tǒng)一。
如何鑒別紫砂壺
在熟悉掌握了紫砂壺名家款識的各項特點后,相信壺友對鑒別紫砂壺的款識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然而,鑒定壺的真?zhèn)?,除了要從壺的款識上鑒別,還得從壺的造型風格、制作標準、泥料的特征等各個方面綜合考辨。
形:指紫砂壺的形狀款式。紫砂壺的造型千姿百態(tài),它匯集了歷代名家們的智慧和結(jié)晶。紫砂壺的形體現(xiàn)出制壺者的思想和文化底蘊,審美觀念,是一種藝術(shù)的意境。一般來說,壺的嘴、蓋、把、身、流等各個部位都應(yīng)比例協(xié)調(diào),百看不厭。
款:鑒賞紫砂壺款有兩層意義:一是鑒別壺的作者是誰,二是鑒賞鐫刻詩詞的書畫及印款。壺款不但能夠體現(xiàn)紫砂壺的流派和風格,還是鑒定壺的價值的重要依據(jù);一把好紫砂壺,壺身上的詩、詞、書、畫都能給人帶來藝術(shù)的享受。
泥:紫砂壺的好壞和用泥的品質(zhì)、品種都有很大關(guān)系。紫砂泥細分品種有很多,差別也很大,很多名家制壺的泥料在市面上是很難見的,名家用的泥料都是經(jīng)過自己特殊加工而成,有些甚至是祖?zhèn)髁粝碌莫氶T泥料,所制的紫砂壺都有獨特的質(zhì)感。
功:指兩個方面,一是制壺者的功力,二是紫砂壺的實用功能。前面說過鑒別紫砂壺的好壞決不能僅注重造型之美,而忽視功能為用之美。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飲茶,在制作的過程中表達不出紫砂壺獨有的特性,所制的壺甚至能敗壞一壺好茶,成為中看不中用,這樣的壺為行家里手所不能接受,形再美也算不上是一把好壺。
如何鑒別全手工紫砂壺
價格方面,很多賣家把幾百元的紫砂壺都標為全手工壺。大家可不要上當啊,這樣的價格是不可能買到全手工紫砂壺的,?一般價格在?1000元以下的紫砂壺除個別小品壺以外,基本都不是全手工壺。
印章位置,有些制壺者為了讓藏家更容易區(qū)別全手工壺,特別印章做在壺的內(nèi)壁(如下圖所示),這樣的紫砂壺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全手工壺。
工藝方面,全手工壺是由泥片打平后,根據(jù)壺的形狀切好后再圍起成壺身(也叫身筒),所以壺的身筒上會有泥片接頭。因為壺身外的接頭可以通過手工處理掉,壺里面因為有的地方看不到,一些工具也用不上,所以很難處理平整。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眼睛去看、用手去摸。(如下圖所示部位)越往上看不到的部位,會越明顯,用手一摸至上而下會有個條狀的皺折突起。
壺內(nèi)的處理,全手工壺的壺內(nèi)壁如果不多加處理的話會出現(xiàn)一種自然的皺折,而半手工壺通常是?一些人工刮的痕跡。但有時候為了讓壺內(nèi)顯得更平整、好看一些,制壺者在制作全手工壺時也會刮一下,這樣的話這點就沒辦法區(qū)分了。下面有兩張圖作為對比。
六、紫砂壺的好處
1、能持久保持茶香濃郁。
紫砂茶壺嘴小,壺蓋緊密地貼著壺身,加上壺的內(nèi)壁較粗糙,這都能有效地防止香氣過早消散。
2、能稍微延緩茶湯的霉敗變餿。
紫砂茶壺里外都不施釉,保持微小的氣孔,透氣性能好,但又不透水,并且有較強的吸附力。所以保持茶葉中芳香油遇熱揮發(fā)而形成馨香,提高茶湯的晚期酸度,起到殺菌作用。
3、保溫時間長。
紫砂茶壺由于壺壁內(nèi)部存在著許多氣泡,氣泡里又充滿著不流動的空氣。這些空氣形成了一層絕緣體,能有較地保持溫度。
4、不易因溫差而爆裂。
紫砂茶壺適應(yīng)冷熱急變能力佳,有緩慢的傳熱性,不易因突變而爆裂。
?
七、紫砂壺如何開壺
紫砂壺開壺之水煮法(首推)
水煮法運用于泥土味重的紫砂壺,水煮法的步驟比較復雜。但是效果很好,一般好的紫砂壺都會用這個方法開壺。
1、熱身:清水煮壺
首先徹底清理紫砂壺的污漬(包括遺留的金沙、沙粉等),用沸水內(nèi)外沖洗一次,然后干凈的壺巾沾清水細細擦凈,然后待壺自然風干。然后將茶壺放進沒有油漬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清水的量以淹過壺1寸許即可)煮兩小時,這樣茶壺的泥土味及火氣都會去掉。
2、降火:豆腐煮壺
將壺撈出來后,待壺體及茶配件自然冷卻至常溫之后,將豆腐放進茶壺內(nèi)(建議用老豆腐因為吸附性強),填裝時稍微壓緊,避免豆腐在水煮沸之后跑出壺體。填裝完畢后,放入冷水內(nèi),加熱至沸騰,大概煮1小時直至廚房內(nèi)充滿豆腐香氣后,再等待約5~10分鐘即可。
因為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此步驟目的就是去紫砂壺的火氣(因為窯燒的關(guān)系,有人認為壺的“火氣”很大,在正常使用之前,應(yīng)該給紫砂壺降火清火),而且可以將茶壺殘余的物質(zhì)分解。
3、滋潤:甘蔗煮壺
將豆腐煮好的紫砂壺撈出來,用清水洗凈,自然冷卻到常溫。將甘蔗切開后,放在煲內(nèi)(沒有甘蔗,可以放些糖),然后再煮1小時,直至空氣彌漫甘蔗香味5~10分鐘即可。甘蔗的天然糖分,能夠讓茶壺得到前所未有的滋潤。
4、重生:茶葉定味
確定你以后要用此茶壺泡的茶,一把壺只泡一種茶葉(原因下面會注釋),重新在鍋內(nèi)加入冷水一同放上選定的茶葉和壺,再次煮沸,等空氣彌漫茶葉香味后約10分鐘,將壺撈出,用鍋內(nèi)的茶葉稍稍用力去摩擦壺體和壺蓋數(shù)分鐘,最后用溫水把壺洗干凈即可。
此步驟的目的就是“定味”,確定今后該壺所泡的茶種類。這樣茶壺便不再是“了無生氣”的死物,脫胎換骨后,吸收了茶葉精華,第一泡茶已經(jīng)能夠令茶人齒頰留香。
紫砂壺開壺之澆淋法
1、清理污漬:將壺里壺外、壺配件清理干凈,后沖淋熱水,可兼具去霉、消毒與暖壺三種功效。
2、開始泡茶:趁熱擦拭壺身泡茶時,因水溫極高,茶壺本身的細孔會略微擴張,水氣會呈現(xiàn)在茶壺表面。此時,可用一條干凈的細棉巾,分別在前面幾泡的浸泡時間內(nèi),分幾次把整個壺身拭遍或者持軟毛牙刷沾上牙膏,將全壺內(nèi)外徹底刷上幾遍后,以熱水沖去泡沫,即可去除土味及蠟質(zhì)。這種方法可利用熱水的溫度,使壺身變得更加亮潤。
3、反復沖泡:前幾泡沖倒掉,不宜飲用。沖倒數(shù)泡后紫砂壺的火氣都幾乎除盡(雖然沒辦法像第一種方法那么徹底),接下來就是日常保養(yǎng)啦!
澆淋法的優(yōu)點是簡單方便,在茶桌上即可操作,不必“動鼎動灶”,缺點是效果不如水煮法徹底。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時間和把握度,不要輕易的使用第一種方法,而應(yīng)該選擇澆淋發(fā)。
但對待十分貴重的紫砂壺,在開壺的時候更是應(yīng)該格外的謹慎對待,建議選擇第一種水煮法。下面再介紹一種簡易法,用于那些價格不貴、不名貴的紫砂壺開壺就好,并且這種方法也可以鑒別紫砂壺是否被打過蠟、皮鞋油或壺的泥料中是否摻了假。
紫砂壺開壺之簡易法
1、用清水、牙刷洗凈新紫砂壺表面的塵灰和壺內(nèi)里的陶屑,切記不可使用任何洗滌劑和消毒劑。
2、把壺放到平底鍋的溫水中,然后用小、中火把溫水煮沸,沸騰5分鐘后放入1-3兩茶葉,最好是你準備這把壺喝什么茶就用什么茶葉,等待10分鐘后就可熄火。如果壺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面有油花或聞到異味,說明此壺可能被打過蠟、皮鞋油或壺的泥料中摻了假。注意:過程中一直要保持水面漫過壺且不要讓壺碰撞到鍋壁。
3、待熄火冷卻5分鐘后,可再次點小、中火將此茶水煮沸,茶水沸騰15分鐘后即可熄火,用余熱燜壺10分鐘。然后再重復一次,將壺和茶水一起冷卻3-5個小時,再取出壺用清水沖洗,用干凈布擦干壺身,新壺自然晾干后即可以正常使用了。
這樣的最發(fā)可使新壺泥土味去盡,也可以去掉壺的“爐火”,同時也使新壺初次受到比較徹底的滋養(yǎng),可打通壺身氣孔。但是使用簡易法開壺后的壺,頭6天泡茶味道不怎么好是屬正?,F(xiàn)象。另外無需在開壺過程額外加豆腐、甘蔗等東西。因為此類東西一起煮會讓你無法判斷此壺是否有被打過蠟、皮鞋油或壺的泥料中是否摻了假。
總的來說,紫砂壺的保養(yǎng)是需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以上內(nèi)容就是今天土巴兔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紫砂壺的保養(yǎng)的主要內(nèi)容了,更多有關(guān)“紫砂壺的保養(yǎng)”的資訊文章,請繼續(xù)關(guān)注土巴兔裝修網(wǎng)。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shè)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lǐng)取哦~
砂壺的養(yǎng)護有好多種方法,先給樓主講講復雜的程序吧。
一、開壺
新壺在使用之前,需要處理,這個過程就叫開壺。開壺也有好多種方法,下面介紹一種
1、用白水煮至少一個小時。具體方法是將壺蓋與壺身分開,放入涼水鍋中,將鍋置于爐子上,以文火慢慢加熱至沸騰。1小時后關(guān)火。這一步可以藉熱脹冷縮讓壺身的氣孔釋放出所含的土味及雜質(zhì)。
2、將白水煮過的壺與一塊老豆腐,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個小時。這個步驟叫做去火氣,目的是為了褪掉制壺時高溫煅燒帶來的火氣。
3、將上面的壺與一段嫩甘蔗頭,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個小時。
4、將上面的壺與茶葉一同放入清水中去煮,方法同上,至少一個小時。
完成上面四個步驟后,紫砂壺才可以正式開始使用。
二、養(yǎng)壺
新壺經(jīng)過開壺程序后,就可以正式使用了,使用的過程也就是養(yǎng)壺的過程。相對于開壺,養(yǎng)壺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很好的耐心。
一定要在品茶的過程中養(yǎng)壺,而不是在養(yǎng)壺的過程中品茶。
養(yǎng)壺如養(yǎng)性。一把養(yǎng)好的壺,應(yīng)該呈“黯然”之色,光澤“內(nèi)斂”,如同謙謙君子,端莊穩(wěn)重。
養(yǎng)壺的方法更是五花八門,究其宗旨,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外乎以下六點:
1、徹底將壺身內(nèi)外洗凈:
2、切忌油污接觸;
3、用茶汁滋潤壺表;
4、適度擦刷;
5、用畢清理晾干;
6、讓壺有休息的時間。
說起來好像挺嚇人的,其實做起來也沒什么,主要是平時一點一滴的細節(jié)上的注意。具體說來,要注意幾個細節(jié):在養(yǎng)壺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壺的清潔,尤其不能讓紫砂壺接觸油污,保證紫砂壺的結(jié)構(gòu)通透;在沖泡的過程中,先用沸水澆壺身外壁,然后再往壺里沖水,也就是常說的“潤壺”;常用棉布擦拭壺身,不要將茶湯留在壺面,否則久而久之壺面上會堆滿茶垢,影響紫砂壺的品相;紫砂壺泡一段時間要有“休息”的時間,一般要晾干三五天,讓整個壺身(中間有氣孔結(jié)構(gòu))徹底干燥。
三、常見誤區(qū)
由于宣傳等的影響,有些人對養(yǎng)壺有幾個誤解,樓主千萬注意!
1、切忌心急,養(yǎng)護是個漫長能夠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決不能用細砂布砂紙拋光布等擦拭紫砂壺,這樣做會損傷壺的表面,使壺失去自然光澤、留下劃痕,從而破壞紫砂質(zhì)感。
2、切忌剩茶,有些養(yǎng)壺的人,認為飲生的茶汁留在壺里有助于壺的養(yǎng)成,這是錯誤的認識。雖然紫砂壺確實有隔夜不餿的特點,但隔夜茶會有陳湯味,對紫砂壺損害很大!而且不衛(wèi)生,對身體不利。
3、有些人喝什么茶都用一把壺,這是絕對錯誤的!一定要做到飲什么茶用什么壺,必須嚴加區(qū)別,不能混淆。
養(yǎng)好一把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需要用壺之人有一個好的習慣,但歸根到底,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壺,否則是養(yǎng)不出來的。也就是:
好泥料的壺+好的養(yǎng)壺方法=一把好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42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養(yǎng)壺,養(yǎng)心,養(yǎng)氣度
下一篇: 壺友談養(yǎng)壺藝術(sh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