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魂,在于品,想要品出最自然最原生態(tài)的茶香,就要選擇鐵壺來煮茶了。那么選擇一把好的鐵壺就尤為重要了。
挑選一把鐵壺,其實有很多小竅門。
一、看鐵壺材料
最好的是沒有工業(yè)污染的原生態(tài)鐵,拒絕工業(yè)鐵和回收鐵,因為后兩者制成的鐵壺存在重金屬超標的可能,其煮出來的水對人體有害。
二、掂重量
鐵壺以薄為美,以輕為上。鐵壺做厚做重容易,變輕變薄卻又要面面俱到最難,這其中考的是釜師在模具鑄造時的手感及其不可言傳的經(jīng)驗。
三、內(nèi)壁安全
最好是植物漆涂層或是無涂層。
四、提梁
鐵壺的提梁最好是熟鐵鍛造的。有的人認為鐵壺的提梁銅制的好,其實市面上很多銅制的提梁是由管材直接拉伸而成,遠遠比不上熟鐵鍛造的提梁,那樣完全由人工敲出來的提梁透氣、不燙手。
五、壺嘴形狀
壺嘴既要漂亮,也要出水流暢,斷水利落,即使煮沸了也不溢水。
六、壺型
鐵壺的外觀最好要看上去渾然一體,沒有分模線。另外,鐵壺外觀注重“拙”,圖案的設(shè)計不宜花哨,用料不宜華麗,但個人有個好,不能同一而論。
七、是否定制
物以稀為貴,所有存世量稀少的東西,價格都是比較昂貴的。同樣的,當我們選擇一把鐵壺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判斷一下,存世量多少。通俗點講就是,買的是量產(chǎn)的通貨,還是限量的定制貨?
八、是否蠟鑄
鐵壺的鑄造方法直接影響著鐵壺的品質(zhì),失蠟法鑄造的,相對較好,一壺一模。
九、是否手工雕刻
匠人們一錘一錘鏨刻而成的鐵壺勢必要比機器鍛造的細致美觀,更具有賞玩收藏價值,價格也相對較高。
通過以上9點考驗的鐵壺就不失為一把好鐵壺了,Get這些新技能后,你就是行家了!
1.鐵壺最初的雛形是鐵鍋(中國古代鐵釜)。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但鐵壺起源于日本巖手縣,第一個發(fā)明鐵壺的人是江戶時期的小泉仁左衛(wèi)門清尊,第一個發(fā)明用失蠟法鑄造鐵壺的人是江戶末期安之介。中國古代史上沒有出現(xiàn)過鐵壺這種器具,中國任何一個博物館都沒有這種器具的收藏,中國出現(xiàn)鐵壺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情,主要產(chǎn)地在浙江廣東兩省,為歐美市場代工的泡茶壺。鐵壺確實屬于日本發(fā)明的。中國古時候的鍋造型種類繁多,包括鼎、鬲、甑、釜、甗、鬶等。鐵釜在唐代隨茶道一起傳到日本。
2.戰(zhàn)國時期鐵釜。出土于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都城河北靈壽。解說:在生活用具方中山國大型鐵器和精工鐵器的鑄造很有特色。靈壽城二號遺址出土的大鐵釜系用八塊范組合澆鑄而成。釜身及肩部有凸弦紋,弦紋起到加固作用。此件大鐵釜通高34.7厘米、肩寬37.2厘米、口外徑24厘米、器壁厚0.5厘米,是目前戰(zhàn)國時期出土的鐵釜中最大的一件。
3.鐵釜此后不斷演變,在唐代發(fā)展出以下式樣:
鐵釜圖解
鐵釜傳到日本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日本人沒有對鐵釜進行改造,只是遵循他們在中國學到的方法制造和使用。
4.鐵釜是沒有壺嘴和壺把的,煮沸的水需要用小竹勺舀出來,用起來很不方便,直到大約四百年前,日本盛岡南部藩主,因為對茶道的熱衷,在他的南部轄區(qū)內(nèi),聘任了許多制釜師,開始嘗試自己制作茶具。后來就有聰明人把鐵釜的一面造出了一個向外倒水的壺嘴,俗稱為:流。又在釜的上面安了一個能將釜提起來的提梁。這樣再用鐵器煮水倒水清理釜底就大大便利了。這樣的鐵器就叫叫做手取釜,據(jù)史料記載手取釜最早出現(xiàn)在延慶2年(1309年)的室町時代,手取釜的用途多為藥用。手取釜是室町幕府時代的作品,與現(xiàn)在的鐵壺不同的是底部有三足為支撐點。
5.在1750年代,現(xiàn)代的鐵壺由三代小泉仁左衛(wèi)門設(shè)計制作成型,三代小泉也就成為了現(xiàn)代鐵壺的締造者。在日本江戶末期(1860年代),六代小泉制作了惠比壽大黑大入葉文鐵壺,這個作品是針對商家販賣而特別設(shè)計的作品。各商家也對此作品有著極高的評價,并且把六代小泉所制作的作品稱之為南部鐵壺。從此鐵壺在普通大眾間也不斷的普及,南部鐵壺也名聲大噪。
明治時期以后,南部鐵器(盛岡,水澤)的鑄造業(yè)有著飛速的成長,在昭和31年(1956)鐵壺的產(chǎn)量到達了頂峰,月生產(chǎn)量達到了5000個。但由于需求減少,整個鑄造產(chǎn)業(yè)也面臨了極大的考驗。京都的龍文堂在江戶中期(1715~1845),使用了蠟型制作法來制作鐵壺,所制作的鐵壺細致精美,紋理清晰,但由于戰(zhàn)爭原因,產(chǎn)業(yè)受到了極大的沖擊而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山形鐵壺是在明治維新時期(1868~1911)逐漸開始制作鐵壺,鐵壺制作始于盛岡(南部鐵器)的委托制作。在1945年戰(zhàn)后時期,山形鐵壺受到了釜師長野垤志的指導使鑄造技術(shù)得到了提升。
都說聽歌嘆人生,品茶也能品出人生的滋味。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guān)于贊美茶的優(yōu)美句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描寫茶的好詞摘抄
1、不茶不飯:不思飲食。形容心事重重。
2、殘茶剩飯:殘留下的一點茶水,剩下來的一點食物。
3、粗茶淡飯: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
4、三茶六飯: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5、三茶六禮: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6、挑茶斡刺:指尋事生非。
7、茶飯無心:沒有心懷喝茶吃飯。形容心情苦悶。
8、茶余飯飽:泛指閑暇之時。
9、茶余飯后: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10、浪酒閑茶:指風月場中的吃喝之事。
11、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稅。亦泛指苛捐雜稅。
12、茶余酒后:泛指休息或空閑的時候。
13、家常茶飯:家庭中的日常飲食。多用以喻極為平常的事情。
14、酒后茶余: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15、酒余茶后: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描寫茶的好句摘抄
1、“首屆國皓杯廣東茶文化攝影大賽”啟動,旨在傳承茶道精髓,弘揚中國古典文化,通過攝影藝術(shù)傳播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和魅力。
2、此次文化節(jié)還展示囊括了原汁原味的臺灣樂園文化,如臺灣傳統(tǒng)原住民文化的歌舞秀、手做串珠、原住民服飾、杉林溪高山茶文化等。
3、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淡定的人生,一種不可釋懷的人生,一種笑看風輕云淡的人生。
4、重溫茶葉絲綢之路,引領(lǐng)茶文化、茶消費新時尚,首屆內(nèi)蒙古茶文化節(jié)暨品牌茶葉產(chǎn)銷對接會將于8月8日在包頭開幕。
5、這些外國留學生來參加“婺綠青茶品嘗晚會”,學習中國茶文化這一課。
6、4月日上午,“中國茶鄉(xiāng)”遂川第二屆國際狗牯腦茶文化旅游節(jié)在遂川縣隆重開幕。
7、龍井路號的清風閣,前身是一家餐館,轉(zhuǎn)型后主推喝茶、茶文化。
8、素有“貢茶”美名的湖北竹山綠茶將在茶文化節(jié)亮相八大處公園,位來自民間的手藝精湛的制茶能手將現(xiàn)場炒制春茶供嘉賓品飲。
9、今年國慶,“龍井八詠”詩碑廊和乾隆茶文化陳列室將在“龍井八景”區(qū)域建成,屆時游客可以從中體味乾隆下江南的點滴。
10、在我茶文化苦旅過程中,有一件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那就是在陜南著名茶鄉(xiāng)寧強縣,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條茶馬古道。
11、西湖龍井茶文化景區(qū)整合工程將整治龍井寺、老龍井村、龍井山園、靈石樵歌和南高峰五個景觀群,到時大家到龍井喝茶就更有味道了。
12、六一兒童節(jié),北京陽臺山古代皇家寺院大覺寺明慧茶院舉辦"兒童古琴及茶文化體驗與分享"活動。
13、除了祈福外,還可以在靈光寺體驗品禪茶文化,并在吉祥天客舍享用素食。
14、在花茶中,茶葉滋味為茶湯的味本,花香為茶湯滋味之精神。
15、時至今日,除了日本南部鐵壺仍有創(chuàng)作和生產(chǎn),一直備受關(guān)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年間因日本茶文化的發(fā)展和戰(zhàn)爭而銷聲匿跡。
16、9月5日,記者從山西工美獲悉,本屆文博會將集中展示包含中國香道文化、禪茶文化、禪宗文化在內(nèi)的禪茶香道文化。
17、西湖職高校長張德成也是本地人,他對當?shù)鬲毺氐牡赜蛭幕兄厥飧星?,尤其是在如何傳承和發(fā)揚茶文化方面,他想了很多辦法,做了很多實事。
18、讀曹雪芹的紅樓原著,附識柴奇彤的《紅樓夢中茶》,對茶文化的認知更加立體和人性。
19、中國古代的茶文化深厚而奇妙,無論你走到中國各地,總會有茶的身影出現(xiàn),人們對茶文化也一直津津樂道。
20、中國的飲茶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宋兩代,飲茶品茗已經(jīng)成為一種風尚。
21、摘要茶文化雅俗共賞,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22、研究藏族茶炊茶具,既可以從中透視藏族茶文化豐富的內(nèi)容,又可以加深對藏族風俗習慣及其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
23、讀書就像品茶一樣,囫圇吞棗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細細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24、茶韻悠長,淡淡的暖意浮上心頭,這與自己單個兒品茶孤僻寧靜的感覺截然不同。
25、縉云也是傳說中軒轅黃帝品茶羽化飛天的所在,別名“仙都”,當?shù)厮a(chǎn)的“仙都筍峰”,已成為中國茶葉博物館館藏標準名茶之一。
26、但這里的極品茶是羊巖鵝黃,據(jù)說每斤可賣到2萬元以上,數(shù)量少,若有幸品到,口福不淺吶。
27、消費者更加理性,早茶趕早兒的人不僅少了許多,而且購買禮品茶葉的人也越來越少。
28、進得莊園,穿廊過亭,進得一大堂中,一個長須中年男子正面色淡然坐在桌子邊品茶,看也不看進來的沐月琦一眼。
29、不說我中華人文化成煙波浩淼,便是素常吃酒品茶,行動坐臥,皆夠的上你學一輩子。
30、茶館后面有露天喝茶的場所,緊挨著紅山腳下,樹影婆娑,微風拂面,低頭品茶,坐望布宮,休閑愜意。
31、是品茶、愛茶及高雅人士的首選茗具。
32、云霧泉雖然對所有人開放,但那一般是指坐在泉邊或者樓臺里品茶觀泉,可不包括泡泉。
33、第四十一回殘抄本作“賈寶玉品茶攏(“攏”字原抄如此)翠菴,劉姥姥臥醉怡紅院”。
34、陸雪琪看著張小凡,心內(nèi)不禁微微一嘆,果然是個行家,知道品茶是需要讓茶湯在舌內(nèi)味蕾左右來回流轉(zhuǎn),以品其真味的。
35、但是現(xiàn)實的情況卻令人痛心疾首,會喝茶,或者說能夠沉下心來品茶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36、廳后還有棋室和茶室,可以在內(nèi)品茶論道。
37、雨天更宜躲進小樓,隱于陋室,約三五知己,或品茶敘舊,議論風發(fā),談大俠之傳奇,侃世道之滑稽;或雨中聽絲弦,江南風情曲中論,大弦小弦皆有意。
38、后來自己下苦功夫,不僅學會了品茶,還被鹿谷鄉(xiāng)凍頂生產(chǎn)合作社聘為評鑒師,擔任春、冬茶比賽評委。
39、楊辰在宿舍養(yǎng)傷的時候,湘府內(nèi),一間布置典雅的房間內(nèi),韓湘學著楊辰泡茶的步驟,嘴角帶著優(yōu)雅的笑容,沉醉在了泡茶和品茶的樂趣之中。
40、五龍?zhí)毒皡^(qū)將舉行登古祭龍壇、觀五龍飛瀑等生態(tài)旅游活動,游客可在這里可以品茶賞花、品味山村風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58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美銀壺集凈美禮寓于一身
下一篇: 蓋碗茶:茶桌上的天地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