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使用不同的茶器,對于不講究的人來說是多此一舉,對于有喝茶習慣的人來說是平常事。雖然泡出來都是茶水,但與用工夫茶具泡出來的相比,有些可惜了。
為什么喝不同的茶要用不同類型的茶具?
綠茶:綠茶用玻璃杯沖泡可以觀茶葉在熱水中漸漸舒展開,在水中游動,很美,算是一種茶趣吧。玻璃杯出來的茶湯口感,比較清、鮮、甜。
但用蓋碗或紫砂壺沖泡,就看不到那美美的芽葉,還有這二者的容量都沒玻璃杯大,所以沖泡出來的茶湯會玻璃杯出來的茶湯濃郁些,而且三泡之后就會變淡許多。
紅茶:很多人喜歡那種帶有過濾膽的玻璃茶具,至于為什么,我想還是圖它方便吧,適合在辦公室飲,一個玻璃茶具+一個杯就可以喝了。
如果用蓋碗泡紅茶,出水快,看葉底看的清楚,聞葉底能聞的準。至于口感,用玻璃杯與用蓋碗出來的茶湯,玻璃茶具入水量比蓋碗多,前兩沖會濃郁些,后面加水就沒前面濃郁。
而用蓋碗,從濃至淡,起碼得五沖,好茶是需要慢飲的。說到紅茶,一些店家很喜歡告訴客人泡紅茶要多少多少度水。其實只要制茶工藝到位,根本不怕開水沖泡。
我們審評紅茶時,基本是幾個蓋碗同時沖泡,開水沖泡,好的紅茶不怕開水。只有那些做的不好的紅茶才怕開水泡。因為沖下去,各種缺點就出來了。所以店家會告訴要用什么80度,90度的開水泡,無非是為了掩蓋缺點罷了。
鐵觀音、巖茶、鳳凰單樅:沖這三種茶基本是用紫砂壺或蓋碗。
紫砂壺散熱慢,所以保溫性強點,茶湯味道更加醇厚些,但香氣被蓋子吸收,還有需要注意的是,紫砂壺容易把茶悶了,時間把握不好,會影響口感。
用蓋碗,能泡出它原味的口感,各方面層次分明,所以我們在試茶樣時,都是用蓋碗,方便聞香,能夠準確的評出一泡茶的優(yōu)缺點,但保溫性沒有紫砂好。有心情有情趣養(yǎng)壺就用紫砂,想專注于茶,就用蓋碗。
普洱:蓋碗和紫砂壺同樣適合泡普洱,各有特性。但我個人覺得普洱還是用紫砂沖泡適合些,前面說了,紫砂散熱慢,保溫性強。
普洱,尤其是多年的普洱,需要用高溫的水沖泡,才能發(fā)揮出普洱茶湯的魅力,而且紫砂會有點“修飾”的作用,把那些不好的雜味去掉。
不過如果要試一泡普洱,用蓋碗能確切的反應(yīng)出茶的好壞,不失真。有的人比較挑剔,生茶用蓋碗,熟茶用紫砂。還有的茶客喜歡用鐵壺或銀壺來煮茶。
說完沖泡的茶器,現(xiàn)在說杯子。杯子不過是盛茶湯的物件,用什么杯子其實都一樣。但如果你喜歡觀湯色,用白瓷杯,追求清透用福建德化高白瓷,追求精致美感用景德鎮(zhèn)。
如果你有心思養(yǎng)杯子,就用汝瓷。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喝茶,又喜歡大碗喝,用建盞。
很多時候覺得泡茶很像廚藝,從對食材的了解、器具的運用、精心的炮制,加上品嘗所用的環(huán)境、所用的盛器,最后融入泡茶者的心境。
喝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不需要太刻意。更別被那些所謂專家口中的茶文化忽悠。他們能把茶講的云里霧里,茶在他們口中能被神化。
我眼中的茶文化是讓茶與生活應(yīng)該越來越近。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有好茶,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啊。
青瓷茶具 用來沖泡綠茶,更有益湯色之美。不過,用它來沖泡紅茶、白茶、黃茶、黑茶,則易使茶湯失去本來面目,似有不足之處。 白瓷茶具 適合沖泡各類茶葉。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裝飾典雅,其外壁多繪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或綴以名人書法,又頗具藝術(shù)欣賞價值,所以,使用最為普遍。 彩瓷茶具 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供民間飲茶使用。 選擇茶具,除了注重器具的質(zhì)地之外,還應(yīng)注意外觀的顏色。只有將茶具的功能、質(zhì)地、色澤三者統(tǒng)叫協(xié)調(diào),才能選配出完美的茶具。 陶瓷器的色澤與胎或釉中所合礦物質(zhì)成分密切相關(guān),而相同的礦物質(zhì)成分因其含量高低,也可變化出不同的色澤。陶器通常用含氧化鐵的粘土燒制,只是燒成溫度、氧化程度不同,色澤多為黃、紅棕、棕、灰等顏色。而瓷器的花色歷來品種豐富,變化多端。 茶具的色澤主要指制作材料的顏色和裝飾圖案花紋的顏色,通??煞譃槔渖{(diào)與暖色調(diào)兩類。冷色調(diào)包括藍、綠、青、白、廠、黑等色,暖色調(diào)包括黃、橙、紅、棕等色。茶具色澤的選擇主要是外觀顏色的選擇搭配。其原則是要與茶葉相配。飲具內(nèi)壁以白色為好,能真實反映茶湯色澤與明亮度。同時,應(yīng)注意一套茶具中壺、盅、杯等的色彩搭配,再輔以船、托、蓋置,做到渾然一體。如以主茶具色澤為基準配以輔助用品,則更是天衣無縫。各種茶類適宜選配的茶具色澤大致如下: ●名優(yōu)綠茶:透色玻璃杯,應(yīng)無色、無花、無蓋。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蓋碗、蓋杯、壺杯具。 ●黃茶:奶白或黃釉瓷及黃橙色壺杯具、蓋碗、蓋杯。 ●紅茶:內(nèi)掛白釉紫砂、白瓷、紅釉瓷、暖色瓷的壺杯具、蓋杯、蓋碗或咖啡壺具。 ●白茶:白瓷或黃泥炻器壺杯及內(nèi)壁有色黑瓷。 ●烏龍茶:紫砂壺杯具,或白瓷壺杯具、蓋碗、蓋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壺杯具
“是中國古人遺留下來的文化傳統(tǒng),也為了更好的品味茶的味道。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fā)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jīng)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 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chǎn)生了相應(yīng)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fā)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jù)?!?br>有位書法家對一位用廢報紙練字的人說:“如果你用最好的紙來寫,你可能會寫得更好。”那人覺得奇怪:“寫字和用紙有什么關(guān)系?”不過那人還是照做了,果然進步飛快!這說的是人的潛力要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被激發(fā)——正因為那人惜紙,才會在每下一筆的時候都斟酌萬分,而也是這份斟酌,讓他快速進步。
我深信,你隨隨便便喝個茶,喝的也就是個水飽。以“隨便”的心態(tài)試試,你得到的結(jié)果也只能很隨便。這也就為什么很多人喝茶很講究茶具的使用!但也有人隨便拿個碗拿個杯來喝茶也覺得無所謂!
不同茶葉適合不同的茶具,茶葉與茶具搭配如下:
綠茶適合用玻璃杯沖泡,可以觀賞綠茶的動態(tài)美。
2.鐵觀音、巖茶適合用陶瓷蓋碗沖泡,可以保持烏龍茶的清香和韻味。
3.熟普可以用紫砂壺沖泡,可以保持茶葉的品質(zhì),又能體會茶湯之美。
擴展資料:綠茶的沖泡方法
選購合適的玻璃茶具,用來沖泡綠茶。
2.把水燒開,然后清洗一下茶具,把水倒掉。
3.放入綠茶,然后可以采用上投法,中投法或者下投法進行沖泡。
注意事項:
沖泡茶葉應(yīng)該選擇品質(zhì)較好的水,比如山泉水或者純凈水,不要用自來水。
沖泡時要控制好投茶量,太多茶葉,太濃了也不好喝。
要控制好水溫,太高太低都不行,出水時間也要控制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64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