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以生鐵為原料,用傳統(tǒng)鑄造工藝,以及通過后期的手工打磨,成型的茶壺。
日式鐵壺
老鐵壺起源于日本江戶中期(1780年代),而在明治時期則更加廣為流傳。大概都是昭和前后的作品,即1925年前后。大概有80年左右歷史的鐵壺,在臺灣就可當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謂古董的定義,可能得推到江戶之前即1868年前后。所以對于一般日本人而言,鐵壺算是早期家庭用具。一般使用的材質是生鐵,但大多數(shù)鐵壺的壺蓋是銅質所制。因為鐵蓋經蒸氣熏蒸容易生銹,所以才用銅來制造壺的蓋子。在壺蓋材質中,有一種由7種金屬熔鑄車制而成的壺蓋,俗稱七寶銅蓋。
歷史淵源
日本鐵壺來源于中國唐宋煮水器。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戶時期,距今已有數(shù)百年之遙。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xù)創(chuàng)作與生產,現(xiàn)今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zhàn)爭而斷絕,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制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
鑄鐵技術源于中國,傳到日本后,因當?shù)丶宀璧牢幕苌鲨F壺工藝,近年來中國茶壇也興起日本鐵壺收藏風潮,今天小編就從賞壺、用壺,帶你感受鐵壺之美。
會注意到鐵壺的人,通常都是被它或蒼勁、或樸拙、或古雅的造型吸引,目前市面上可見的日本鐵壺可分新制和老件兩種,功能上可概分家用煮水鐵壺,和造型別致的茶道用鐵壺。
家用鐵壺通常容量大、造型樸實、茶道用的鐵壺壺身可見許多細節(jié),特別是有歷史的老件,多為當年茶道盛行時,替貴族階層客制造的產品。手工制作的日本鐵壺宛如工藝品,需經設計、制作鑄模、按壓花紋、組裝鑄模、注鑄鐵漿、成型、脫沙、釜燒、著色、組合提把等多道工序,這些細節(jié)也成就了日本鐵壺值得欣賞的形貌。而老件經歲月洗禮,往往比新品多了難以比擬的沉潛氣韻。
壺的把、環(huán)付、鈕、流(壺嘴),和壺身的金銀措、圖文等裝飾,都是制壺職人表現(xiàn)技術之處。想認識日本鐵壺,就從欣賞鐵壺之美開始。
堂號
堂號代表鐵壺的出處,有的鐵壺還會刻有作者名,而有資格把名字刻在壺身的作者,至少需要有30年以上的制壺資歷。
其中也有將堂號刻于壺身的做法。
刻著平安光玉堂造的老鐵壺壺蓋
為煎茶道所用的鐵壺,容量小且重視細節(jié)的打造。
金銀措
金銀措本是起源于青銅時代的精細工藝,簡單說就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銀圖案,日本鐵壺上常用的金銀措技法有鑲嵌與圖畫兩種。鑲嵌技法難度高,故常見為圖畫的,新日本鐵壺就更難見了。
新鐵壺也多以山水、花草在壺身做金銀措的裝飾。
老鐵壺把上涂繪的金蝴蝶栩栩如生、花草姿態(tài)秀逸。
鑲嵌
環(huán)付
講究的鐵壺會有一對很搭配的環(huán)付(連接提把與壺身的耳朵)。傳統(tǒng)上有植物、動物、建筑等造型。
鈕與鈕座
鈕與鈕座除了具有提起壺蓋的實用功能,也是鐵壺極具玩賞性質的配件之一。
做工講究的鐵壺老件,通常以銅制的鈕與鈕座搭七寶銅制的壺蓋。
包金的鈕與鈕座,替鐵壺在質樸中增添一絲華貴氣質。
圖紋
在砂模上印刻出圖紋,注鑄鐵漿后等冷卻、成型、脫砂,在鐵壺表面就會形成圖紋,圖紋的精致程度和神韻也是工匠技術的展現(xiàn)。
老鐵壺壺身上的龍紋因為歲月熏陶而更顯光滑溫潤。
新制的鐵壺也常以花草圖紋展現(xiàn)秀麗清細的一面。
喝茶怎么選擇茶具
喝茶怎么選擇茶具,一套好的茶具能大大增加了喝茶的趣味,同時,不同的茶具能給飲茶人帶來不同的飲茶的意境,但很多人都不清楚茶具選擇的方法,本文講述喝茶怎么選擇茶具。
喝茶怎么選擇茶具1 一、燒水器具
按老一輩的說法,大家一致認可的是燒水泡茶。
泡茶,離不了熱水。
所以在布置泡茶桌時,少不了準備一把趁手的燒水壺。
通常而言,選食品級不銹鋼材質的燒水壺,電動加熱的那種,就已經非常的方便。
當然如果是專門的茶室、茶葉店、或者平時需要頻繁的泡茶接待,那么建議選擇功能比較全一點的電磁燒水壺。
可以實現(xiàn)一鍵加水,自動加熱,保溫恒溫,還有帶溫度顯示的屏幕等,功能齊全,便捷省心。
在泡茶招待客人的過程中,可以省掉燒水的心,讓人專注在泡茶品茶這件事上。
遇到一款異常耐泡的茶葉時,不必擔心泡茶到一半得重新接水,再次加熱,打斷喝茶的氣氛。
另外有了顯示溫度的屏幕,可以更科學的留意自己用于泡茶時的水溫。用的是沸水泡茶,還是80℃的溫水沖泡,一目了然。
最后,秋冬季節(jié)天氣比較寒冷時,一把可以實現(xiàn)保溫的燒水壺其實很貼心。
讓你不必擔心一款茶泡到最后時,溫度大幅度的降了下來,需要不時的摁下加熱才能實現(xiàn)保溫。
科技改變生活,用過一把好用的全自動燒水壺后,再來看傳統(tǒng)古樸式的鐵壺、銅壺燒水,總感覺美則美矣,但不夠實用。
尤為是對于一個忙碌的現(xiàn)代人而言,鐵壺易銹,銅壺容易帶銅綠,平時養(yǎng)護起來并不輕松。
所以,若非為了追求古樸的喝茶意境,燒水盡量選現(xiàn)代化的、帶牌子的、可靠性高的不銹鋼自動燒水壺,特別的好用!
二、泡茶器具
泡好茶,茶具很關鍵。
縱觀而言,泡茶桌上的主泡茶器,包括了三大類。
1、蓋碗
2、茶壺
3、玻璃杯
蓋碗泡茶,實用性很廣,適合所有茶葉的沖泡。
每一沖泡茶出湯,可以快速、干凈、利落的倒出湯水,能完整客觀的展現(xiàn)一款茶葉的香氣滋味。
并且由于蓋子是自由活動的緣故,蓋碗的清洗難度低,在洗茶具方面比較省心。
但在新手入門時,剛開始使用蓋碗泡茶的過程中,容易遇到一件尷尬事——燙手。
為此,除了要選擇容量大小適中,一手拿起來趁手的蓋碗外,還要留意拿蓋碗的姿勢和手法,以免得在泡茶過程中燙傷了手。
茶壺,在不少茶友家里常備。
相比蓋碗,新手在使用茶壺的時候,門檻更低。
不管會不會泡茶,用一個帶著把手的壺沖泡總不至于平白的燙到手,但這建立在犧牲茶味的基礎之上。
因為茶壺泡茶,特別是材質特殊的紫砂壺,容易吸附茶香,導致茶湯變味。
同時,壺身容量大,而壺嘴偏小的壺,倒出茶湯時存在出湯慢、難瀝干的問題,茶葉長時間的浸泡在壺內的湯水里,容易讓泡出來的茶湯偏澀味和苦味。
玻璃杯的存在,不管是喝水或者泡茶,在家居生活里常見。使用透明的玻璃杯泡茶,方便欣賞杯內的茶葉舒展。
另外,玻璃杯泡茶比較簡單輕松。
如果是喜歡喝綠茶的朋友,不妨額外準備幾個杯子。
不論是居家休閑,還是辦公差旅,玻璃杯泡茶都特別的適用。
三、品茶器具
概括來看,品茶的器具主要分為三大類。
1、茶杯
2、茶碗
3、茶盞
總體而言,茶杯的選擇更為豐富多樣,選一個符合個人審美的即可。
品茶的杯子,造型五花八門,有壓手杯、四方杯、海棠杯、斗笠杯、高足杯……
但對于愛喝功夫茶的福建人而言,茶杯的選擇容量不宜過大,以小巧為佳。
若不然用蓋碗泡茶時,即沖即飲。遇上三五位用大茶杯喝茶的客人,泡出來的茶湯沒人的杯中只能分淺淺的一層,著實尷尬。
而茶碗和茶盞,不及茶杯有普遍性。
對喝功夫茶而言,主豪邁風的茶碗,肯定是不匹配的。
如果茶友們平常煮茶較多,那倒是可以用茶碗,體驗大口喝茶解渴的暢快感。
至于茶盞,它的歷史已久,從唐人宋人在喝茶時就一直延續(xù)至今。
若是為了體驗養(yǎng)盞的樂趣,茶友們平常在個人喝茶時,可以用盞喝茶,自得其樂。
而在泡茶招待客人時,還是建議用瓷質的茶杯,更為周到周全。
四、分茶器具
分茶的器具,主要是公道杯,又稱茶海。
公道杯的存在,主要是為了便于分茶,同時還可以觀賞茶湯。
沸水泡茶時,將沖泡出來的茶湯倒入公道杯內靜置。
這個過程可以讓湯水稍微的冷卻,避免分茶時溫度太高。
另外,如果是泡出來的茶湯,帶有碎茶末等情況,也可以在靜置的過程中自動沉底(不至于將碎茶分入杯內)。
挑選一個好用的公道杯,方法比較簡單。
從材質上,公道杯的材質主要有瓷質和玻璃材質。
瓷質的公道杯,可以與茶桌上的瓷質蓋碗、茶壺等,搭配成套,更加美觀。
而玻璃材質的公杯,則能方便觀察茶湯的清透度,以及湯色的深淺等。
從實用性看,趁手的公道杯在分湯時,斷水要干凈利落,不能拖泥帶水。
更不能在倒出茶湯時,湯水會順著公道杯的外壁,滴灑在桌面上。
對于這種出水口不暢的公道杯,哪怕再美觀,也不值得入手。
最后,對于第一次接觸茶具的朋友們而言,這里要先提個醒:市面上個別的公道杯,乍眼一看像是個沒有蓋的茶壺。
但在外面喝茶時,可別將這樣的公道杯當做茶壺來使用。
不然,鬧出了尷尬,可就不好了。
五、茶盤/泡茶臺
茶盤,就是泡茶時的施展空間。
泡茶過程中用到的主泡茶器,公道杯,若干茶杯等,一應是擺放在茶盤上。
通常而言,茶盤按照實用的功能,分為干泡臺和濕泡臺。
其中,干泡臺因為占地小,布置簡單,快捷方便等原因,在當下茶圈較為流行。
從“干泡”的定義看,不難看出使用干泡法泡茶時,臺面基本上是干的,遇到茶水滴灑的情況要及時擦拭干凈。
而濕泡則在傳統(tǒng)風格的茶葉店里,較為常見。濕泡的茶臺可以直接將清洗茶具和泡茶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直接倒在臺面上,順著一根橡皮管,能自動匯入到臺面下的茶水桶內。
總體而言,干泡茶盤和濕泡茶盤,各有優(yōu)點。新手入門在選擇茶具時,可以根據個人的茶室布置情況來挑選。
但論茶盤的材質上,又是另有千秋,分竹質茶盤、木質茶盤、還有各種硯石、石制茶盤等。
竹質的茶盤,輕便文雅,性價比高,但養(yǎng)護過程較為麻煩。
南方的潮濕天氣下,容易長霉。而北方天氣干燥,竹編易開裂。
木質的茶盤市面上有許多,有分雞翅木、黑檀木等多種類型,任君所選。
村姑陳此前喜歡用一塊老船木當做泡茶,也非常的趁手。
最后,石質的茶盤,高端大氣,用久后還能養(yǎng)出光澤。
不過要留意的是,在硯石等材質的茶盤上泡茶時,動作要盡量輕柔。
以免將瓷器、玻璃材質的茶具磕裂碰碎,導致?lián)p耗。
喝茶怎么選擇茶具2 常見的燒水用具
不銹鋼自動上水壺。這是日常用最常見的燒水用具,簡單方便,可以控制水溫。同時解決了取水和燒水兩個事情,實用性高。除此之外,還有單獨的不銹鋼燒水壺,基本類似。
玻璃蒸茶器/煮茶器。這種茶壺最根本的`作用是蒸/煮茶,但是偶爾也可以作為燒水壺用一下。這種壺燒的水溫度高,會一直保持沸騰。個人覺得,作為燒水壺,不是很方便。蒸茶器和煮茶器中,我更喜歡蒸茶器,茶水分離,既可以更好的汲取老茶中的內質,茶湯又不會太濃。
鐵壺。前幾年比較流行,入手后很快束之高閣。鐵壺外形古樸,有返璞歸真的感覺。相信許多去過日本的茶友都會被鐵壺種草,鐵壺是日本茶道中的重要部分。雖然很多人宣傳鐵壺的養(yǎng)生作用,但是個人感覺實用性不強。并且鐵壺的質量不好把控。觀賞價值大于實用價值。
陶壺等。最古樸的陶壺是下面有爐子,上面是陶壺,這種應該只適合戶外實用。同樣的觀賞價值大于實用價值。另外一種是使用陶爐的現(xiàn)代家用陶壺,其實與不銹鋼的燒水壺類似,只是材質不同,這種日常使用的也比較普遍。
常見的泡茶用具
蓋碗??梢运愕蒙嫌猛咀顝V的泡茶器。用蓋碗泡茶,容易控制水溫和出湯速度,可以聞香、品茶,茶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一目了然。而且沒有過多講究,一個蓋碗就可以泡所有茶。蓋碗器型多,材質多,同時也可以滿足收藏的需求,顏值和能力同時在線。
壺。壺的材質有很多,陶瓷、紫砂、玻璃等等。其中紫砂壺最為講究,也最具學問。想要研究明白紫砂壺的泥料、壺型、保養(yǎng)等,需要花費一些功夫。紫砂壺具有收藏價值,價格差也很多。如果是新手,建議從天然泥料的入門款入手。紫砂壺的收藏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需要仔細研究。
飄逸杯。名字很好聽,其實壺沒什么特色,就是最方便使用的茶水分離泡茶器。茶壺形狀,通常造型比較簡單,價格也不貴。
玻璃杯/保溫杯等。最簡單的泡茶器具,有些可以做到茶水分離,有些就是最簡單的直筒杯。沖泡綠茶,可以使用玻璃杯,可以觀形賞色。這些杯型比較適合辦公室上班族使用,簡單方便,占空間小,不夸張。
常見的分茶用具
分茶用具就是分茶器,只是造型、材質不同而已。最常見的有玻璃和陶瓷兩種材質,造型比較多樣,有些分茶器制作精美,同樣適合把玩。
家用分茶器,我更喜歡玻璃材質,可以看湯色、茶毫和茶湯的干凈程度。而且性價比高。
飲茶用具
如果用蓋碗或者茶壺泡茶,就需要使用茶杯。說起來,這個不起眼的小東西可能是占據茶桌位置最多的用具。
茶杯又分為主人杯、品茗杯、聞香杯等等;根據造型不同,茶杯又分為斗笠杯、圓融杯、鐘形杯、茶盞等多種;根據材質不同,又有玻璃、陶、瓷、紫砂等多種……
一個好的茶杯,可能會影響喝茶的心情,進而影響茶的滋味。許多茶友都喜歡收集各種樣式的茶杯,除了品茶的需要,也是一種樂趣。
其他用具
泡臺。主要分為濕泡臺和干泡臺兩種,如果茶室空間足夠大,且經常與他人同飲,則選擇濕泡臺,泡茶可以更灑脫。如果日常家用,自用或兩三人使用居多,則可以選擇干泡臺,占空間小,移動方便。不論是濕泡臺還是干泡臺都有許多材質和造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席布。如果使用濕泡臺則不必使用,如果是干泡臺或是茶桌,則可以選擇。席布有多種形狀,多種花色,多種尺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
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夾、茶匙、茶則、茶漏、茶針。日常喝茶,茶道六君子中使用最多的應該屬于茶匙和茶則。茶漏可用可不用,現(xiàn)在我更喜歡不使用茶漏的泡茶方式。
茶墊。茶墊有多種造型和材質,我常用的是絲瓜絡、木質和鍍銅杯墊。絲瓜絡適合放在茶壺、蓋碗、分茶器下面吸水,不易生異味,且可以保護茶壺蓋碗,另可以做養(yǎng)壺之用,實用用性強。
茶寵。茶桌上的個性體現(xiàn),茶寵的材質以陶、紫砂為主,是茶桌上的寵物,給喝茶增加樂趣。
中國人都愛喝茶,泡制茶葉的茶具也有很多,陶瓷的、紫砂的,那您有沒有聽過生鐵壺泡茶呢?生鐵壺是一種非常好的泡茶工具,喝用其泡出來的茶,還能補充身體的鐵元素,十分的健康養(yǎng)生。但是您知不知道,生鐵壺在買來之后是要進行開壺的,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要充分的進行保養(yǎng),這樣才能使用比較長的時間。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開壺方法:
投入5-10g茶葉到壺內,加水7分滿,煮開后小檔煮15min,然后倒掉清洗內部,壺內加水7分滿,建議使用自來水、井水或礦泉水,這樣可以很快形成礦物質結晶體包漿,一壺水燒到剩下小半壺水的程度再加水再煮,一直煮水6壺左右就好了。建議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讓自然包漿水垢能迅速附著,防止鐵壺生銹。
適合熱源:
鐵壺為平底,可用電磁爐、電陶爐、炭爐、瓦斯爐加熱,不可用微波爐。
注意事項:
1、鐵壺燒水宜裝7分滿,以避免沸騰后溢出。
2、壺內不要長時間泡水,特別是剛剛使用的那幾個月,內部包漿還不夠厚就很容易生銹。
3、前期盡量不要使用純凈水,因為過濾掉礦物質的水不利于在鐵壺內部形成包漿。
4、不要干燒后加冷水,會導致鐵壺熱脹冷縮后開裂,如果壺內有水是可以加冷水的,因為壺身的溫度還不夠高。
5、如果發(fā)現(xiàn)鐵壺生銹不需要擔心,把茶葉放里面煮下,用我們喝剩下沒味道的茶渣放進去煮就好,茶可以抗氧化,銹斑會變成黑色,就不會再擴大了。
6、不能煮茶喝,這是因為鐵和茶接觸會產生反應形成鞣酸,茶湯變黑,產生異味,原鐵氧化內膽適合燒水泡茶。
7、鐵壺使用完畢應該把壺內部水燒開倒掉,打開銅蓋讓水蒸氣蒸發(fā)出來,然后把鐵壺輕微干燒下,干燒的程度應以壺內底部沒有水漬即可,不要干燒過度,在壺體未冷卻時不要蓋上銅蓋。
8、由于全國各地的水中含有的礦物質不同,有的地區(qū)水質富含碳酸鈣,有的水中含鐵比較多,礦物質不同在壺內部有可能形成不同的顏色,如含鈣量大的水放壺內煮就是白色像細鹽巴一樣的礦物質結晶體包漿,如含鐵較多的水放壺內部煮就是紅色的水垢層,還有其他的淡黃色的等等基本都是水中的礦物質所形成。
生鐵壺的開壺以及保養(yǎng)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您不能心急想一下子就把它開好,心平氣和的將其開好,才能品嘗到更美味的茶,這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比較特殊的歷練。養(yǎng)護的過程也要有耐心,有毅力,不能保養(yǎng)了一兩次就不保養(yǎng)了,這樣子生鐵壺不能得到很好的呵護,也就慢慢的失去它的價值了。如果您對生鐵壺產生了興趣,不妨買一個來品味一下。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74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多圖|史上最全茶船圖鑒
下一篇: 民國紫砂壺制作大師你認識幾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