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生鐵壺的歷史
日本江戶時期(16151868),在幕府和平時代,南部28代藩主信直公,因為本藩盛產(chǎn)品質(zhì)很好的鐵礦石,于是在1659年的冬季招聘來自京都的高級工藝師小泉仁左衛(wèi)門清行和高級工程師鈴木,專門為藩主制作御用的煮水鐵鍋學名“茶釜”,如下圖:
至到江戶期間(16151868),由小泉家第三代的小泉仁左衛(wèi)門將茶釜附上手把和壺嘴直至改良成現(xiàn)今壺形的鐵壺。。
鐵壺最早是由鑄鐵所制成,而這鑄鐵必須經(jīng)由傳統(tǒng)日本爐煉制才能制成鐵壺,1868年后由于設在日本許多地方的西方爐也開始使用鑄鐵,提供了煉制歷史的發(fā)展延革。
日本鐵壺流行于一般家庭,大約是在江戶中期昭和期間盛行。當時的鐵壺是采用優(yōu)質(zhì)的日本鑄鐵打造,然而到了昭和初期,由于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391945)開打,戰(zhàn)爭需使用大量的鐵料,因此鐵制品都受到嚴密的管制,導致鐵壺的產(chǎn)量劇減,昭和二十年(1945年),民生用品鑄物鐵壺全面恢復生產(chǎn)。
二、日本鐵壺的產(chǎn)地
日本鐵壺產(chǎn)地分為兩個:“南部鐵器”及“京都鐵器”。
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訪問盛岡時參訪第八代小泉仁左衛(wèi)門制壺的過程,由于工法精湛獲得極高的評價,隨行的記者拍下,并在各大報報導,從此南部鐵器在全國打開知名度。
首代小泉仁左衛(wèi)門,這就是南部釜的起源。第三代佐衛(wèi)門創(chuàng)造了各個種類的鐵瓶,總稱為現(xiàn)在的“南部鐵器”,“南部鐵器”是地域的統(tǒng)稱,其實是泛指日本巖手縣的著名特產(chǎn),用傳統(tǒng)鑄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制品。主要特征是蓋子由鐵打造,壺體幾乎以黑色為主,沒有鳴金,以盛岡及水澤兩地為最主要的產(chǎn)地。如下圖:
“京都鐵器”是指在京都等地制作的鐵壺,亦叫關西鐵壺。其壺蓋由銅打造,蓋子上的壺鈕為梅等的造型,另外,壺底有鳴金(壺底的響片),茶具的把手形狀較多。
三、日本鐵壺的稱謂日本鐵壺稱為鐵瓶或急須。
鐵瓶一般是指容量在900cc(或700cc)以上鐵制煮水器具,一般是用來煮水。
急須一般是指容量在500cc(或700cc)以下的鐵制茶壺,附有濾網(wǎng),一般是用來泡茶。
四、日本鐵壺的堂號
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鐵壺的堂號大致可以區(qū)分為五十多家(不含南部鐵器及純粹名人作品),
分別有:龜文堂、銀秀堂、梅泉堂、五葉堂、龍文堂、龍云堂、龍虎堂、龍方堂、金龍?zhí)谩⑶帻執(zhí)?、金鳳堂、光龍?zhí)?、萬龍?zhí)?、昭龍?zhí)?、信龍?zhí)?、地龍?zhí)?、金壽堂、晴壽堂、正壽堂、松壽堂、龍壽堂、金陽堂、金光堂、金祥堂、金玉堂、金青堂、金金堂、金清堂、精金堂、光玉堂、松玉堂、云色堂、省鑄堂、鳳鳴堂、三德堂、菊光堂、光寶堂、紫金堂、榮青堂、鐵紫堂、英青堂、等等堂號。
主要分有龍文堂及金壽堂兩大體系,龍文堂風格花俏,相當于紫砂壺的花貨,因它的銅蓋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如下圖)。金壽堂風格高雅素潔,相當紫砂壺的光貨。十八世紀以后開始在壺體壺蓋落款。
五、日本的新、老鐵壺
新鐵壺:指日本現(xiàn)代制作的鐵壺,主要表現(xiàn)在壺體內(nèi)部涂有防銹漆或壺把涂有植物生漆。
老鐵壺:指明治到大正期間前后的作品遺留至今,技術精湛,以龍文堂,金壽堂,龜文堂為代表,如下圖,但因年代緣故,品質(zhì)有好有差,需具本分析。
六、壺臍、壺鳴,
“壺臍”指鐵壺外面的壺底的鑄鐵孔,有凹陷的單孔,有突出的肚臍孔,有三孔,甚至有較少見的“一字孔”。但應注意是否后來的修補孔。
鐵壺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壺鳴,在煮水過程中,鐵壺的聲響有的像風吹松的聲音,有的是波濤洶涌,有時似聳入云霄的瀑布,有時是拍打撞擊巖石的海浪,或是吹拂竹林的風雨,或是風吹聳立山丘上的扁柏,都是難得的混合了自然的聲音,你得用心,用心去聽,從它的旋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聲音,輕閉雙眸感受騰波鼓浪后那撥動心弦的低鳴蓋鳴除外,這也是引領進入品茶氛圍的方法之一。
“壺鳴”分有兩種,“蓋鳴”及“鳴金”
“蓋鳴”稱為技罩法,壺嘴的根部較低,壺體感覺上呈圓筒狀,其中壺底比蓋口寬,蓋子較薄,如此,水沸騰時內(nèi)部會產(chǎn)生壓力水蒸氣會往上升,然后從蓋口噴出,此時壺蓋就會與壺體產(chǎn)生敲打的響聲。此技法主要表現(xiàn)在“南部鐵壺”。
“鳴金”是指鐵壺里面的底部會有三或四片左右的鐵片,也叫“響片”,是釜師精心的制作,因為有罩響片所以鐵壺才會有悅耳的聲音。此技法主要表現(xiàn)在“京都鐵器”。
七、日本鐵壺的保養(yǎng)及注意事項
鐵壺不能用清潔劑洗清潔,壺體不能用尖硬物質(zhì)擦拭,鐵壺不使用時保持干燥。
注水時不要注滿,6、7分滿為宜,煮水沸騰時,水蒸氣會從壺口或壺蓋噴出,注意灼傷。
放置冷卻,嚴禁用
前面兩個回答的有病吧。。。好好問收藏的事情發(fā)什么神經(jīng)。。。
1. 底部裝響片
注意看有些鐵壺底部會有三片左右的鐵片,可能還有點生繡,不過您不要嫌它臟,因為這正是釜師精心制作的響片,因為有這種響片所以鐵壺才會有悅耳的聲響.
2. 底部故意有凹陷
感覺上這比較像現(xiàn)代的技法,一般而言具有傳統(tǒng)的鑄廠或是由釜師手工制作的鐵壺底部都會故意留點凹陷,所以您也不要以為底部破了,就是因為有這個凹陷,所以依火的大小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聲響,十分有趣。
3. 蓋的鳴叫
一般而言,這種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鐵壺出現(xiàn),有個規(guī)則,首先壺嘴的根部較低,壺體感覺上呈圓筒狀,其中壺底比蓋口寬,此外,蓋子較薄,有這幾個條件后,水沸騰時內(nèi)部會產(chǎn)生壓力水蒸氣會往上升,然后從蓋口噴出,此時壺蓋就會與壺體產(chǎn)生敲打的響聲,不過此種壺打開壺蓋時要小心,因為水蒸氣上升,所以容易燙手,壺主曾經(jīng)有過痛苦經(jīng)驗,差點打破鐵壺。
老鐵壺的收藏
此問題有許多因素需考量,例如對古董品的認定,對鐵壺的喜好程度等。
首先,關于古董品的認定,目前臺灣市面上所標榜的老鐵壺,大概都是昭和前后的作品,即1925年前后。大概有80年左右歷史的鐵壺,在臺灣就可當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謂古董的定義,可能得推到江戶之前即1868年前后吧。所以對于一般日本人而言,鐵壺算是早期家庭用具。此外,日本茶道界雖然有時會有用鐵壺的作法,但主要是以茶釜在泡茶,所以茶道界在收集古茶道用具時,大部份也是以茶釜為主。
至于對鐵壺的喜好程度,雖說鐵壺年代不長,但還是有人把它當作古董品,在古董書里,有時也會把鐵壺擺進去,不過大部份是名釜師作品如大西家的作品或龍文堂等,也是有不少人在收集鐵壺。
鐵壺的使用方法
新的鐵壺,在使用之前,先將一小杯茶葉用布包好放入鐵壺內(nèi),煮沸約10分鐘,如此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份,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將更不容意生繡。此外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讓水垢能迅速付著,但使用后記得保持乾燥。
開始使用后約5天左右,內(nèi)部會出現(xiàn)紅色像銹斑一樣的東西,10天左右會出現(xiàn)白色的水垢,長期使用后,內(nèi)部會全部變紅,只要水不會變濁這是沒關系的,請勿清除它,不要以為是生銹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時除煮沸時,盡量不要讓壺內(nèi)有水份,煮沸后將熱水倒到熱水瓶等讓內(nèi)部保持乾燥,在鐵壺完全冷確以前,請不要蓋上蓋子,并用乾布擦乾壺蓋,此乃因在把煮開的水裝入熱水瓶或其他容器后,立刻蓋上蓋子的話,壺內(nèi)的蒸氣會隨著溫度下降而變成水滴流入壺內(nèi),而導至生繡。
壺內(nèi)部請勿用乾布或毛刷擦它,此外也請不要用清潔劑洗它。
壺外部的保養(yǎng),請在鐵壺仍有余熱時,拿布沾一點茶水輕輕擦拭,久了之后就會產(chǎn)生獨特的光澤。
此外老鐵壺剛開始使用時,內(nèi)部可能會有鐵繡或像銹斑的東西,使用方法也是多煮它,等煮出來的水不會變濁時,就可以開始使用。
此外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鐵壺比較適合的熱源是炭火,但臺灣現(xiàn)在應該沒有用炭火的習慣,所以若使用煤氣灶爐火時,請記得開小火,以免對鐵壺產(chǎn)生損害。
另外關于生銹問題,在許多鐵壺制造商的網(wǎng)頁,都說明鐵壺內(nèi)部即使生銹,只要煮水不會變濁,都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為其為生鐵所做,所以沒問題吧。不過這也見仁見智,像我有些朋友就很難接受我拿有銹的鐵壺泡茶,而在日本在茶道界,對于老的茶釜或鐵壺,若生銹太多,都會請釜師對內(nèi)部重新作整理。
鐵壺的后期使用效果不僅僅和尺寸型號、外觀設計有關,并且與品牌的選擇也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比如日本鐵壺中比較有名氣的是龍紋堂和龜文堂的產(chǎn)品,它們制作精良,價格實惠,并且外形設計還頗具有藝術感,是備受青睞以及好評的產(chǎn)品之一。除此之外市面上不乏其他一些同樣值得信賴的產(chǎn)品,包括山水地紋銅蓋銀摘鐵壺、金銀布目鑲嵌萬代屋砂鑄鐵壺等等。
一、鐵壺什么牌子好
日本比較有名氣的是龍紋堂和龜文堂的,在他們的壺上都會留印。如果想要使用加收藏的話建議倆家都好。如果只是使用的話,不建議買日本鐵壺,都很貴,而且國內(nèi)好像不太有渠道買到真貨,最好買臺灣的鐵壺,他們都是代加工的日本壺,技術工藝和日本鐵壺一樣,就是鐵料原產(chǎn)地不同,再加上沒有日本壺有名氣,所以價格上比較實惠又有一定的藝術感。
再介紹一些比較好的鐵壺品牌:
1.??山水地紋銅蓋銀摘鐵壺
2.?肩沖龜甲砂鑄鐵壺
3.?平丸筋入砂鑄鐵壺
4.?金銀布目鑲嵌長閑菊砂鑄鐵壺
5.?金銀布目鑲嵌萬代屋砂鑄鐵壺
6.?龍文堂鶴首形金銀秋草鐵壺(極品)
7.?達摩形縱筋燒型鐵壺
8.?虎山工房砂鐵筋紋急須/鐵壺
9.?巖戶賢一郎丸龍銀摘銅蓋砂鑄鐵壺
10.?滿工嵌金八角茶磨形鐵壺
二、如何選鐵壺
選購鐵壺可從以下幾個方向來著手:
1、外型:選鐵壺就如同挑選老婆,外型一定要順眼,真心喜歡它,進而學會與壺對話的樂趣。
2、破損程度:老鐵壺經(jīng)過時間的淬煉,必定會留下歲月的痕跡。從鐵質(zhì)崩解的程度以及皮売是否完整,可以決定一把鐵壺的生與死。些微損傷多還能補救,但是如果壺身已崩解松散或大面積破損,就只能當場宣告急救無效。
3、落款:龍文堂、龜文堂皆為代表,但由于落款真?zhèn)伪娬f紛紜,也可能因年代久遠而消失,因此不可一昧追求落款,需搭配其它方向來判別(如鐵壺的圖案、造型、細致度等)。
4、厚薄度:雖然說壺底并不是越厚越好,但是仍建議初學者選購壺底較厚的鐵壺。因為老鐵壺經(jīng)由長期的燒煮過后,鐵質(zhì)容易崩解或是轉(zhuǎn)薄,因此在經(jīng)驗缺乏的狀況下,厚底的鐵壺是較為安全的選擇。
5、工藝:可從壺把、壺鈕的造型特色、镮付的完整與否都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鐵壺雖然制作材料是堅硬的鋼鐵,但是特殊的工藝設計往往會使得產(chǎn)品具有一種剛?cè)岵拿栏?,這一點十分受消費者喜愛,也使得產(chǎn)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那么上文就為大家推薦了幾款知名品牌旗下的鐵壺,包括龍紋堂和龜文堂的產(chǎn)品,除此之外更進一步還有給予購置方面給出的建議,比如外型、破損程度等等都是應該著重考慮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76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漏雖小講究卻不少
下一篇: 茶杯上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