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從北宋走來,明清是它的盛世?!靶∈淙粼缥?,紫泥新品泛春華”,紫砂壺淳樸古雅,多數(shù)有著砂粗、質古、肌理勻的特點。
及至現(xiàn)在,紫砂壺已經不僅僅作為喝茶的工具,悠久的制作歷史和古樸而精美的藝術造型使得它成為目前收藏品中一種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一、魚化龍壺
典型傳統(tǒng)壺型,邵大亨初創(chuàng),一面波浪中伸出兇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fā)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涌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傾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里又伸出一根細的舌頭。傾茶畢,壺持平,龍頭縮回,舌頭也隱入龍頭不見。
二、景舟石瓢
顧景舟對這個歷史上的經典之作進行了顧氏化的處理。可以說,這已經是一把顧景舟的石瓢壺,而不再是臨摹古代的曼生石瓢壺、子冶石瓢壺?!毒爸凼啊贩€(wěn)重端莊,圓潤中見骨架、有骨有肉、柔中帶剛、收放自如、渾然一體,充滿著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同時表現(xiàn)出顧景舟在造型上的自信和對工藝的駕馭。
黃達君制
三、洋桶壺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里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chuàng)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攜,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為大多數(shù)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tǒng)作品之一。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藝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顧景舟制
四、西施壺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壺”,文旦壺中的格調高雅者,原先叫“西施乳”,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確實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采用截蓋式,壺底近底處內收,一捺底,后人覺得“西施乳”不雅,改稱“倒把西施壺”。
五、仿古井欄壺
井欄壺是傳統(tǒng)款式之一,以石井欄為造型基礎,并借鑒井欄刻字之美而成為壺銘之美,樣式古樸而文辭優(yōu)雅。經過漫長歷史的考驗,井欄壺已成為紫砂壺收藏家們特別看重的經典壺型?,F(xiàn)存較早的井欄壺名品,為清代嘉慶年間陳曼生所創(chuàng),制壺高手楊彭年制作。由于器型的變化,井欄壺又有“高井欄”和“仿古井欄”的區(qū)別。陳、楊之后,各個時期的制壺藝人都對井欄壺情有獨鐘,顧景舟、呂堯臣、徐漢棠等現(xiàn)當代工藝美術大師更是設計制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井欄壺。
清嘉慶陳曼生銘楊彭年制曼生十八式之外的仿古井欄現(xiàn)藏于南京博物館
六、掇球壺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tǒng)圓壺式,也是最優(yōu)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復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民國程壽珍
七、水平壺
舊時南方人喜好用小點的紫砂壺泡茶,但小壺泡茶也有不便,茶水易涼,茶葉在壺中不易發(fā)泡,故在泡茶時要將茶壺放在瓷碗中,再在碗內沖入開水,這樣不僅起到保溫作用,同時使茶葉在壺中發(fā)泡充分,達到最佳狀態(tài)。
然而,由于茶壺壺嘴比較低矮,開水倒入后易進入茶壺中,影響茶水質量,再則如果茶壺在設計制作中比例不當,茶壺在碗中就不穩(wěn)定,易側翻。一壺好茶前功盡棄,為保證茶壺在碗中的穩(wěn)定,同時壺嘴的孔不易進水,藝人們根據(jù)這一要求,設計制作了水平茶壺,即壺嘴孔朝天,與壺把重量相等,壺嘴孔的平面與壺身口的平面和把的頂部在一個水平線上,且嘴、把、的在一直線上。這樣壺外的水不易進入壺內,茶壺在碗中比較穩(wěn)定,人們把這種茶壺稱其為“水平壺”。80~90年代一廠這種壺生產的最多。
秦巡全手工制作選用小煤窯朱泥
八、合歡壺
曼生初創(chuàng),也是他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顧景舟制
九、仿古壺
一說清代邵大亨初創(chuàng),原意是壺體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這種壺形就成了仿古代壺型的意思了。另說最早見于近代趙松亭按吳大徴授意所作。仿古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于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顧景舟制
十、供春壺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人物。他姓龔,名供春。明代正德年間,供春作為書僮隨進士吳頤山來到金山寺伺讀,閑暇時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shù)靥赜械淖夏嗄笾撇鑹兀嫴鑵⒍U,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于好奇吧,他就取了老和尚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洗手泥,參照寺院內大銀杏樹的樹癭,做出了“指螺紋隱起可按”的供春壺。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于金玉。
博寶寶珍商城匯集了包括紫砂工藝師精品作品在內的各種紫砂壺工藝美術師作品,
做紫砂壺工藝美術師名單(很全)
工藝美術員(212人):
蔣守衛(wèi) 李經強 錢鳴正 周躍鋒 潘文嬌 黃夕娟 儲國峰
毛愛中 周虎 黃麗萍 范伯良 郭彩華 盛英杰 闞煒
翟紅芳 譚海鷗 潘云燕 吳才君 沈華軍 肖俊偉 鄭春娣
賈維 陳玉琴 許美云 周萍 任獎恩 毛方榮 周瑩
楊義濤 朱榮強 許濤 趙斌 陸亞英 周俊南 郭余華
尹雪強 周建磊 許健 徐俊 徐季芳 鮑明 杭海
顧建芬 徐卿 王利豐 王慧平 陳春燕 田亮 余麗黎
徐靜皎 向林 黃臻 陳增育 方鑒明 蕭明峰 尹幼勤
陳小明 范亞春 許晴 周群芬 王杰 邵國中 秦玉華
陳俊 周益芳 范益華 許秀敏 張萍 欒自瓊 薛文華
徐泉鋒 丁杏群 婁艷芳 王琰 連士舫 鄒杰 范勤芳
尹燕芳 朱碧霞 江曉燕 嚴麗平 陳靜 翟正君 楊琴
徐萍 尹文雅 張俊 俞科 談英 范貞 朱建平
許偉英 范亞萍 唐俊芳 徐建青 陶紅月 張立偉 杜益君
潘玉蘭 焦寅 朱俊陶 占牡丹 范娟 蔣占峰 許東迪
紫砂壺泥料排名是:天青泥、紅泥、墨綠泥、紫泥、本山綠泥、黑金砂/黑星砂。每種泥料都有品質的高低。
1、天青泥
明周高起在《陽羨名壺系》中說道天青泥“出自蠡野,陶之變黯肝色”,也有些人認為燒出來的茶壺顏色像天青色,才是天青泥的顏色。據(jù)采礦人介紹,天青泥是紫泥中的一個品種,是龍骨上的一個夾層,只是比較嫩而已。開采出來時,的確像天的顏色一樣,其燒出來的顏色確實呈暗紅色,也就是“黯肝色”,質地細膩溫潤,據(jù)說是歷代紫泥中最好的一個品種。
2、紫泥
泥是三種紫砂泥(紫泥、朱泥和本山綠泥)中產量最多的一種。紫泥是甲泥礦層中的一個夾層,含量3%-----4%,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厘米到一米左右。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并帶有淺綠色斑點,燒成后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云母屑及鐵質等。綜合分析紫泥屬于粒土。
段泥、本山綠、淡色泥料的壺不太合適用紅茶、普洱茶、黑茶,特別是用黑茶泡過后壺壁吸取黑色茶垢,出現(xiàn)人工吐黑。
朱泥、大紅袍、紅泥的壺:都可以用 ,泡鐵觀音等烏龍茶效果更佳,養(yǎng)壺效果特別好。
紫泥、底槽清、清水泥的壺:對任何茶葉均比較適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77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簡單的便攜茶具也有山水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