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從唐時“烹茶”到宋時“點茶”,再到明清以來的“泡茶”,我們對于茶的飲用方法,一直在演變,甚至是綠白黃青黑紅六大茶類的沖泡都各有講究。進入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社會來,茶友們也在追求更加簡潔的泡茶方法。“干泡法”在逐漸分占“濕泡法”的光彩。
干泡法:干泡法一般使用的茶盤,不像濕泡法一樣可以直接淋水,而是把廢棄茶水直接傾倒在垃圾桶里,這樣可保持桌面干凈且易收拾,還可以隨心更換茶席和茶巾,增添了布置泡茶空間的樂趣。相對于濕泡,干泡法省去了一些較為厚重的茶道用具,使茶道變得更簡潔、方便、更有適應(yīng)性,出門在外旅行時都可以隨地布置開來。
上期為大家介紹的是濕泡茶盤,本期為大家介紹干泡茶盤,干泡茶盤更多的是簡潔、輕便的款式,可提供茶友外出旅行,隨身攜帶。想要回顧濕泡茶盤,請點擊中詳細介紹。
一、茶盤按照材質(zhì)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木材制
花梨木
關(guān)鍵詞:耐腐、耐磨
花梨又名降香黃檀,耐腐耐磨,不裂下翹,且散發(fā)芳香,經(jīng)久不退,是制作茶盤的上等材料。
黃楊木
關(guān)鍵詞:木質(zhì)光潔、紋理細膩、色彩莊重
黃楊木木質(zhì)光潔、紋理細膩、色彩莊重,此茶盤取黃楊木自然形態(tài),時間愈久其顏色由淺而深,給人以古樸典雅的美感。
雞翅木
關(guān)鍵詞:價格實惠、實用性強木材
雞翅木是價格實惠、實用性強的木材,幾乎所有木制茶具都可以用雞翅木制作。
黑檀木
關(guān)鍵詞:堅硬、美觀、耐用
黑檀木是珍貴樹種,用黑檀木做的茶盤不僅堅硬,還美觀耐用。
火燒實木
關(guān)鍵詞:火燒工藝、美觀、天然工藝
采用火燒工藝處理,天然工藝紋理不上漆,環(huán)保又美觀。
榆木
關(guān)鍵詞:不怕水浸、不開裂、極具收藏價值
老榆木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風(fēng)吹日曬,形成特有的風(fēng)化紋路,不怕水浸,不開裂,極具收藏價值。
二、石材制
烏金石
關(guān)鍵詞:金屬、閃耀
烏金石色呈烏黑,似有金屬結(jié)晶之閃耀,俗稱烏金石,屬火成巖。是一種可以長久做茶盤的好材。
火山石
關(guān)鍵詞:水性好、堅如金剛、環(huán)保
火山石堅如金剛,親水性好,有穩(wěn)定水質(zhì),活水環(huán)保的作用。
木化石
關(guān)鍵詞:樹木、二氧化硅
木化石是幾百萬年或更早以前的樹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樹木化石。
綠玉石
關(guān)鍵詞:礦物成份、翡翠
綠玉石因本身的礦物成份與硬翡翠相似而得名,在此不做多介紹,想要了解詳細的綠玉石可在《茶盤圖鑒大全(上)》中閱讀。
三、竹制
以竹之清寂、謙恭、直而有節(jié),歷來為中國文人所推崇?,F(xiàn)在的竹制茶盤也在力求美觀、環(huán)保、無污染的前提下,成為茶友們喜愛的材料之一。
新竹
重竹
湘妃竹
碳化竹
紫竹
四、陶、瓷、土材質(zhì)
紫砂
關(guān)鍵詞:香味皆蘊、不奪茶香
紫砂是從砂錘練出來既不奪茶香氣又無熟湯氣,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蘊。
白陶
關(guān)鍵詞:堅硬、潔凈、美觀
白陶是以瓷土和高嶺土為原料,在1200度左右的溫度中燒成的陶器,用白陶做茶盤,不僅堅硬且潔凈美觀。
粗陶
黑陶
青瓷
青花瓷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
白瓷
汝窯
陶土
陶泥仿舊木
五、其他材質(zhì)
民國錫制
藤編
六、茶盤按照工藝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雕刻工藝
荷雕
龍雕
鏤空花
窗花紋
圖騰
2,陶瓷工藝
粉彩
粉彩瓷是琺瑯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chuàng)燒的彩瓷。粉彩一般都是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
黃地粉彩
黃地粉彩為皇家御用之物,因為除非皇家,一般人家是不敢用黃色的。
琺瑯彩
瓷胎畫琺瑯,是國外傳入的一種裝飾技法,后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chǎn)品也用于犒賞功臣。
3,其他工藝
竹鑲紅木
樹脂牡丹
七、茶盤按照功能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所謂功能型就是根據(jù)現(xiàn)代人不同的需求,以求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
干濕兩用
八、茶盤按照形態(tài)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正方形
長方形
圓形
橢圓形
八角形
異形
北斗七星
扁舟形
荷葉盤
葫蘆形
扇形
金蓮花
蓮葉
葡萄葉
太極八卦
Tips:干泡法和濕泡法
有人說,干泡法更為藝術(shù)和雅致,“濕泡”與“干泡”,一個像土豪,一個是雅士;一個水汽淋淋,到處茶水橫流;一個用水盂,收集多余茶水茶渣,溫文爾雅。泡茶喝茶是一件講究個人心理體驗的事情,無須墨守陳規(guī)或是追趕潮流,只要不失茶的“健康、友信、美韻”要義,無論如何變化,輕簡易控也好,繁器古法也罷,都有它們各自存在的魅力。
我是做石材的,給你個客觀的回答。烏金石其實不是烏黑的,這個是臺灣人引入的一種茶盤工藝,原來是叫黑玉石,這種石頭其實是灰黑色的。茶盤商之所以用這種石頭做茶盤,一個是因為它好雕刻,可以面雕,可以浮雕,一個是因為這種石頭在不同的工藝下會有不同的顏色,行業(yè)內(nèi)稱之為“善變的石頭”,比如火燒面是有石頭感,但有點灰色,你得平時護理才會變黑,還有一種是亞光面,這個是高轉(zhuǎn)數(shù)做出來的,這樣出來的表面是黑色的。。說下你關(guān)心的價格問題:我大概了解了下現(xiàn)在的市場行情價,一塊長70左右的茶盤,大概零售價在700左右。一些很便宜的茶盤你就可以直接忽略過去了,我看到過一個生產(chǎn)商拿著普通的石頭在高溫下加顏料下去,真的是很惡心,100左右的你就真的不用看了,就是這貨色。樹脂做的其實是少數(shù)啦。。根據(jù)我和你說的,你買的時候只要問問銷售商以下幾個問題:1.這個原色是不是黑色的。2.用的過程中會不會把茶具染黑了。3敲擊過程中有沒有鏗鏘的石頭聲。
金絲楠木茶盤家正好有一個,也是上個月剛?cè)ベI的,在這邊就簡單介紹一下,現(xiàn)在金絲楠越來越火爆,金絲楠制品除了手串,雕件。茶盤也開始有金絲楠做的了,其實金絲楠大料不貴,但最主要的還是看品質(zhì),當(dāng)然那種擁有極品紋路熒光的,價格也不會很便宜,一般金絲楠料做的茶盤品質(zhì)普通的,尺寸在長30公分左右的價格在500元左右,品質(zhì)好一些的也會到1000元。
再說陰沉木金絲楠茶盤,陰沉木金絲楠大料就貴了,如果是打磨出很強的熒光,水波紋等華麗的紋路,那種大料就貴了,一般長40cm左右的茶海,價格在8000元左右,市場上更是賣到上萬的商家都不在少數(shù),不過確實那種陰沉木金絲楠收藏價值是非常高的。
您好,茶盤變形后,能否壓回去取決于變形的程度和材質(zhì)的彈性。如果變形不是很嚴(yán)重,例如只是輕微的彎曲或扭曲,那么可以嘗試用手輕輕地按壓和扭曲,嘗試恢復(fù)原來的形狀。但是如果變形太嚴(yán)重,例如裂開或破碎,那么就無法壓回去了。
此外,材質(zhì)的彈性也是影響能否壓回去的因素之一。如果茶盤是由較硬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屬或陶瓷,那么可能比較難壓回去。相反,如果是由較柔軟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膠或塑料,那么可能比較容易壓回去。
總之,如果茶盤變形了,可以嘗試用手輕輕地按壓和扭曲,看看能否恢復(fù)原來的形狀。但是如果變形太嚴(yán)重或材質(zhì)太硬,就無法壓回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79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紫砂壺:養(yǎng)壺巾雖小作用卻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