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作為孕育、盛載茶的器具,茶具是我們鑒賞和品飲茶湯的媒介,“器具精潔,茶愈為之生色”,因此茶器具的選擇與安置對茶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和飲茶習(xí)俗的變化,茶具的種類、形態(tài)和內(nèi)涵都有了新發(fā)展,帶給大家的不僅有美味的茶湯,還有愉悅心神的效果。
煮水壺和火爐
“茶室四寶”中的玉書煨即是煮水壺,潮汕爐則是燒開水用的火爐。玉書煨為赭色薄瓷扁形壺,容水量約為250毫升。水沸時,蓋子“卜卜”作聲,如喚人泡茶。現(xiàn)代已經(jīng)很少再用此壺,一般的茶藝館,多用宜興出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壺,多作南瓜形或東坡提梁壺形。也有用鐵壺的,鐵壺古樸、耐看,煮出的水為軟水,口感較圓潤、甘甜,用來沖泡茶品,可有效提升口感,不過鐵壺提起來相當(dāng)沉重。銀壺煮的水,味道軟甜,壺也不重,只是價格比較高。
茶壺
茶壺是茶具的中心,壺的大小、泥料、形制等亦關(guān)系到茶湯的香氣和韻味。明代對壺器主張以小為貴,“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躲擱”;許次紓在《茶疏甌注》中指出,銀錫制壺有利茶湯,其次是內(nèi)外施釉的瓷壺,可惜老瓷壺大多不耐沸水驟澆,瓷身易裂。而江蘇宜興砂壺雖深受當(dāng)時的茶人推崇,仍需避免燒結(jié)溫度不足,土氣敗茶。
壺承
壺承本來的功用是為了保證席面的整潔干爽,承接淋壺的熱水。淋壺的目的是為壺加溫,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溫沖泡的茶葉,才用得上淋壺,此時須選用深腹的茶船,以便承接淋壺的熱水。使用深腹的壺承泡茶時,要記得隨手倒掉淋過壺的熱水,不要把茶壺久浸在已經(jīng)冷卻的涼水之中,否則,不但使壺溫下降,泡不出美味的茶湯,而且日久之后壺身會產(chǎn)生上下兩截色澤。
蓋碗
蓋碗亦稱蓋杯,是含蓋、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湯容量較多,具保溫功能的蓋碗便發(fā)展起來。蓋碗的口大,揭開碗蓋,茶湯、葉形都能觀賞得很清楚。飲時多以蓋撥茶,可直接啜飲,還可以拿起杯蓋,移至鼻端聞香。杯托則可以避免端茶燙手,托著杯托,使蓋碗看起來雅致大方。當(dāng)我們選購蓋碗時,要親自端起來試試,有時候過大的蓋碗口徑,手是無法負(fù)擔(dān)的。同時試試蓋子是否好撥動,這樣在撥茶葉時,才可方便使用。
茶盅
茶盅,又名公道杯,為求能濃淡均勻地分配每一杯茶湯而名之。也有稱其為“茶?!钡模都t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譏諷寶玉: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是什么?
選購茶盅應(yīng)注意茶盅的容量要比茶壺大,因為茶盅用來混合茶湯,有時必須裝入兩泡茶,所以茶盅的容量要比茶壺大,以免有裝不下的情形發(fā)生;茶盅的開口要選擇大的,這樣可方便茶壺往里注入茶湯;另外,如同茶壺一樣,茶盅的出水也很重要,在倒茶至茶杯時,要考慮茶盅的出水順暢,不會倒得到處都是。
茶杯
一杯令人感動的茶湯,是由各種微妙的因緣和合而成的,而茶杯的力量,足以改變茶湯的風(fēng)味。我們用不同質(zhì)地、顏色、形狀、大小、高低、厚薄的杯子來品茶,茶湯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氣質(zhì),有時差距大得令人驚訝。但不論什么茶,若以好的杯子來品飲,茶湯的香氣、湯色、滋味,都會更加細(xì)致、豐富而迷人。
那么該如何選購茶杯呢?
一是依所泡的茶種來選擇。二是依飲茶的季節(jié)或天氣來定。
杯托
杯托,古稱盞托。杯托之于杯子,一如淑女的鞋子與衣物的搭配:可以強(qiáng)勢,一如靴子;可以隆重,一如水晶高跟鞋;可以低吟,一如僧侶鞋。杯托的用途主要在于防止?fàn)C手,同時也有衛(wèi)生上的考量,為了避免直接觸到杯緣,茶主人以杯托的方式奉茶給客人,較為妥當(dāng),也顯得雅致。
選購杯托的重點(diǎn)是:杯托的比例要與杯子的大小、形狀、顏色等相稱;杯托的設(shè)計應(yīng)該要順手好拿。如果杯托本身過大、過小、過于低平,茶杯放在上面就不太穩(wěn)定,也就不是理想的杯托。茶席桌面若平整,杯型又穩(wěn)健,又若無大小適中的杯托時,可考慮直接使用軟質(zhì)杯墊。
茶則
取用茶葉的時候,最好使用茶則。我們的手上有手汗、護(hù)手霜之類的氣味,不要用手直接拿取茶葉,以免使茶葉吸附了雜味。茶葉的外形,有的成球狀,很緊結(jié);有的成條索狀,十分蓬松。球狀的茶葉很容易置茶,條索狀的茶葉就要準(zhǔn)備比較大的竹茶則才好取用。
茶匙除了掏取茶渣,尚有通壺之用,隨手截取春日發(fā)芽的嫩竹枝,稍加修整便可做出流線自然的茶匙,再枕以溪邊隨形的卵石,就是天然的茶匙與匙置了。也可選用纖細(xì)的香箸替代茶匙,可更自由地夾取渣葉。
茶罐
茶罐,用以貯藏茶葉的容器,忌光害避暑濕,因而多選用密度高的瓷罐或內(nèi)外施釉的陶甕,金屬容器則應(yīng)避免油垢鐵銹之氣。
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放茶壺、茶杯、茶寵乃至茶食的淺底器皿。其選材廣泛,常見的有金屬、竹木、陶土等材質(zhì),其中又以金屬茶盤最為簡便耐用,以竹制茶盤最為清雅相宜。此外還有用特殊石材如玉石、端硯石、紫砂制作的茶盤,古樸厚重,別有韻味。
水方
水方又稱水盂,納污,用于傾置溫壺清杯后的水和沖泡完的渣葉。水方的選擇,要依自己在泡茶時的空間來決定,選擇適當(dāng)?shù)拇笮?,才不會占去太多的空間,影響到泡茶時的動作。
潔方
潔方,即是茶巾,古為拭盞潔器之用,行茶時手邊隨時使用的潔方,一般不超過手帕大小,力求精致小巧。當(dāng)我們以高溫泡茶,淋過壺之后,可以把茶壺放在潔方的上面,吸去壺底的熱水,再出湯,淋壺的水就不會順著壺身而下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0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好茶配好器
下一篇: 傾巢之下的覆滅與堅守:日本鐵壺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