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王迎新《人文茶席》書影()
網(wǎng)編者按語:以下內(nèi)容摘自王迎新《人文茶席》一書,其書第二章第一節(jié),原題《基礎(chǔ)茶席的設置》。本篇文章介紹基礎(chǔ)茶席的設置之“席布”篇。
席布
席布在茶席中如同大地,承載著茶席色彩基調(diào)確定、烘托器皿,以及劃分事茶區(qū)域的功能,從較遠的角度看過看來,我們一定是先看到席布的色彩,所以主布或輔布的色調(diào)。席布的質(zhì)地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若桌面是一塊紋理適茶的木面或石板,可以取消主席布。
席布的大小與質(zhì)材一定是可以千變?nèi)f化的。絲、棉、麻、紙張、樹脂以及各種復合材料假如與你的茶席可以有一個有趣的呼應,不妨都做一點嘗試。
2013年秋天,在云南建水文廟的茶會中,為了暗喻廟堂之氣,用了明黃的絲織宋錦手縫了一方35*50公分長方型的席布,襯托柴燒壺上金飾的山子;
2014年,峨眉山茶會,一塊小油畫板又方便又輕巧,和乳色的壺、雪白的棉花做了席,油畫板且不宜吸水,偶落的水珠也絲毫不礙事。
杜邦紙、云南手工紙也是經(jīng)常用來茶席上做調(diào)劑的角色,宣紙和絹反而因為水痕明顯不適合做席布。
以前有的茶人喜歡在棉布上彩繪花卉、人物或繡裝飾紋樣,單獨看是一件作品,其實茶具擺放上去一看,反而復雜了,不知道是茶具多余還是圖案添足。所以,簡素的底席“布”可以不拘一個,但也同樣不能“用力過猛”。
1、廣義的茶席指的是由庭院、茶室、音樂、字畫、香、花、茶等綜合元素組成的喝茶場景布置,而狹義的茶席指泡茶和喝茶的茶臺。
2、茶席包含的元素有煮水器、泡茶器、勻茶器、茶盞、茶葉、蓋置、盞托、茶則、茶匙、水盂、茶巾、席布、花器、茶花、香器。
3、將一種古茶器視為人類味道鮮明的殘留,這是一種沖擊性的味道。茶席中的茶與器處于對稱性的支配,如果現(xiàn)代人在生活中能對茶器傾心投入,那么茶席所給予人的親切就不只是為了喝茶。
4、以茶席的桌布看,所用的顏色令人想起一種親密的附和,用對顏色,會給茶席參與者帶來不可思議的安定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3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云龍鐵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