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紫砂壺恢復就用粘合劑粘合就好了,如果是名家的壺,拿回去到店里,就請專家?guī)兔π迯汀?/p>
紫砂壺的恢復方法:
如果是普通的壺,如果養(yǎng)的一般,就不要用了,直接養(yǎng)。如果缺口小,養(yǎng)久了顏色一樣就不怎麼顯眼了。如果是普通壺,但是養(yǎng)得很好的話,建議有兩部,一個先用牙膏,最普通的那種(記得不要用牌子的,因為牌子的打磨能力比較差),用棉簽粘一點牙膏,在邊緣用大圈的方式仔細的磨,但是面積盡量的小,只在磕破突起的邊緣打磨。一直摸到用手摸上去不刮手。然后用棉簽粘熱水將剛剛牙膏涂過的地方擦洗乾凈,記得不要整個壺的弄,只擦牙膏的地方。要不包漿都會洗掉的。清理乾凈以后,進入第二部,用養(yǎng)壺筆沾熱的濃茶水(一定要熱的)涂剛剛用牙膏清理過的地方。重復涂抹幾天,大概有個4.5壺茶水以后,基本就能和旁邊的顏色差不多了。這樣就可以繼續(xù)用了。如果不介意開始那幾天壺口顏色有點不協(xié)調(diào)的話,可以直接用於泡茶,但是這樣可能會導致最后有包漿不一樣的后果。
紫砂壺小知識
1.家用的飲用水是硬水煮成的!(就是包含鈣鎂等多種溶于水的金屬化合物的水。是不是這種原因就要看煮水的東西,不管是什么煲壺,有白色物質(zhì)覆蓋在煲的表面的。
2.就是紫砂壺表面的物質(zhì)和用的水反應生成白色物質(zhì)。
3.如果是新壺開壺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白色的,也不排除茶壺有打蠟的可能。
一些壺友們在長時間使用紫砂壺泡茶后,發(fā)現(xiàn)有的紫砂壺顏色越來越暗,還出現(xiàn)米粒大小的黑色點,擦洗也擦不掉。怎么回事?
紫砂壺出現(xiàn)這些黑點并不是壞了,而是俗稱的“吐黑”了?!巴潞凇焙筒韫覆煌氖?,茶垢會集中出現(xiàn)在某一部位,而“吐黑”分布并不規(guī)律,有的均勻遍布壺身,有的則主要集中在壺表局部,如壺口、壺底以及蓋沿處。
而吐黑最容易集中的地方,就是壺嘴和壺把。
紫砂壺“吐黑”是因為壺表的氣孔密度疏松,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孔隙。而紫砂壺在泡茶的過程中,茶葉含有的鐵離子經(jīng)氧化后是黑色的。這些鐵離子也容易在這些孔隙中聚積、沉淀下去,形成不同色調(diào)的黑色素。久而久之,“吐黑”也就形成了。
“吐黑”的紫砂壺對品茶沒有什么影響,不論是茶的口味還是飲茶的健康而言,都是可以繼續(xù)使用的。但有一些比較在意紫砂壺品相的壺友來說,“吐黑”確實會影響一把壺的美觀。
嚴格來講,只要是原礦紫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xiàn)吐黑現(xiàn)象。
有的壺制的時間比較早,早期的窯溫都比較低,由于燒制的溫度控制和時間控制有瑕疵,如果溫度不夠,會導致燒結(jié)溫度不足,也就是通常所說欠火的情況,致使泥料收縮沒有完全到位,壺身氣孔密度過松、過大則容易“吐黑”。
至于一些近期的壺,窯溫的提高易如反掌,達到較高結(jié)晶是很簡單的事情,那么“吐黑”就是泥料的問題了,比如致密度差、結(jié)構(gòu)疏松的段泥。
從純理論的角度講,因為是雙重氣孔結(jié)構(gòu),凡是紫砂壺,泡茶時間越長,壺體的顏色就會變得越深,一般都會“吐黑”。只是因為壺色深淺不同、“吐黑”部位不同、茶葉品質(zhì)不同、養(yǎng)壺經(jīng)驗不同,“吐黑”的程度就有了差別。
另外,一些模具壺,或者一些泥料都不是紫砂的壺,壓根都沒有透氣性,也不就存在“吐黑”了。
有的壺友介意因為“吐黑”而改變了紫砂壺的品相。所以怎么樣可以避免紫砂壺“吐黑”呢?
1. 從選壺上避免。
不同泥料和顏色的壺,“吐黑”表現(xiàn)不一樣。如深色的朱泥壺,吐黑幾乎看不見,而淺色的紫砂壺如綠泥、段泥、白泥等看起來就非常顯眼。
現(xiàn)在各種先進的窯爐比以前進步不是一點半點。因此現(xiàn)在的紫砂壺大部分吐黑已經(jīng)不明顯了。
2. 從選茶葉上避免。
如果確實喜歡淺色的紫砂壺。那么就需要在茶葉上做一點文章,不同的茶葉對紫砂壺的“吐黑”效果不一。茶湯顏色淺,“吐黑”就輕;茶湯顏色深,“吐黑”就重。一般情況下,段泥壺應該泡湯色淡一點的,如鐵觀音、生普之類,不應泡熟普、黑茶等。
那么,假如自己心愛的壺“吐黑”了,又想恢復原狀,怎么辦呢?
一般的清洗時不能消除的,只能送回窯里面再燒制一遍。但從業(yè)界多位大師和工人的經(jīng)驗來看,用過的壺回爐重新燒制有燒壞的風險,因為這種壺氣孔中含有水分,如果沒有充分風干再燒,容易炸裂。
在充分烘干后,達到相應的溫度重燒,紫砂壺就有機會恢復原來的面貌。
但回爐有風險,回爐的燒損率約在5%-10%左右。但再次泡茶后,仍會吐黑。
所以如果不影響使用,不建議回爐重燒。
歡迎關(guān)注壺友網(wǎng)紫砂江湖,我們有278363位壺友聚集在此交流。
可以考慮一下鋸瓷。鋦瓷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主要是采用金剛鉆在瓷器上鉆孔、然后用鋦釘抓牢修補——我們常說的“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正是來源于此、可以在壺史名錄里看看
紫砂壺串味了如何補救?這個還是要看具體情況的,有的串味的比較嚴重,有的就只是輕度串味,解決的方式還是有所不同的。
一、輕度串味:
只是一不小心投入了其它茶葉,反應過后,馬上取出來餅清洗干凈,如果聞了之后其它茶葉的香味并沒有很濃的話,這樣就只是輕度串味。精心再養(yǎng)護一段時間之后還是可以恢復的。下面是要注意的一些情況:
1、每次泡茶結(jié)束后,要及時清理茶渣,保持壺內(nèi)清潔,避免吸附更多的異味,防止滋生細菌。
2、每次養(yǎng)過之后,需要用柔軟的細棉布將壺身擦拭干凈,以免壺身的顏色深淺不一。
3、要給壺留足休養(yǎng)的時間。連續(xù)使用幾天后,需要將壺閑置兩三天,讓壺有一個干燥的過程,自己進行茶汁吸收,以達到滋養(yǎng)壺質(zhì)的目的。
4、每次養(yǎng)壺結(jié)束后,注意將壺放在通風、干燥、清潔、無異味的地方,以免茶壺吸附到異雜味。
一般如果只是輕度串味的話,這樣養(yǎng)上一個月就能恢復正常了。
二、嚴重串味:
之所以會發(fā)生嚴重串味的現(xiàn)象,一般是不小心錯泡了其它茶之后,還沒有及時清洗干凈。這樣實在是太可惜了!比如原本是用來泡生茶的紫砂壺,一旦泡了熟茶之后,熟茶的香氣會蔓延于整個壺內(nèi),掩蓋住生茶的氣息,茶香混雜,對壺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不管再泡生茶還是熟茶,都難泡出其滋味。
當然,如果只是錯泡了一次熟茶,雖然熟茶味在壺中比較重,但還是能拯救的。具體方法如下:
先把壺洗干凈,晾干,再連續(xù)一個月用干的生茶置于壺內(nèi),然后每次泡生茶時都用生茶湯浸泡2個小時左右,后將壺洗干凈,擦拭干,這樣連續(xù)養(yǎng)3個月后,壺還是能夠恢復的,只不過這一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有些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8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紫砂壺怎樣保養(yǎng)(紫砂壺的保養(yǎng) 最正確···
下一篇: 紫砂壺如何養(yǎng)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