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有關(guān)茶的名字大全,醉倒在這些有詩意的茶名里。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茶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得名于西湖之西一個叫“龍井”的泉池。
西湖龍井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diǎn)。
.
【 峨蕊 】
傳說峨眉山峨蕊崮中,住著一位峨蕊仙子,她是一株得道萬年的茶樹,在峨眉山上種仙茶。
一日,一位勤勞善良的茶農(nóng)偶遇仙境茶林,不料驚動仙子,仙境茶林瞬間消失,化為一捆沾露的茶苗。
茶農(nóng)將茶苗帶回,種在峨眉山中就是峨蕊茶。峨蕊茶葉子微微卷起,像花瓣,而內(nèi)中吐露出來濃香,就像被花瓣包裹著的花蕊在吐露芬芳一樣。
.
【 眉茶 】
眉茶,因其條索纖細(xì)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又可分為珍眉、針眉、秀眉、貢熙、蝦目五個花色。
眉茶外形條索緊結(jié)、勻整、灰綠起霜、油潤、香高味濃,且有清涼解毒,明目降火的奇效。
【 碧螺春 】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歷史,當(dāng)?shù)孛耖g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
相傳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后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
后來康熙帝視察江南時品嘗了這種湯色碧綠、卷曲如螺的名茶,賜名為碧螺春。
.
【 雨花茶 】
南京雨花茶的誕生形似松針,翠綠挺拔,寓意中華革命英烈忠貞不屈、萬古長青。
雨花茶以碧綠的茶色,清雅的香氣、甘醇的滋味聞名,入水即沉沖泡后茶色碧綠、清澈,香氣清幽,品飲一杯,沁人肺腑,齒頰留芳,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
【 太平猴魁 】
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
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猴韻明顯,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
【 竹葉青 】
竹葉青外形扁條,兩頭尖細(xì),形似竹葉,內(nèi)質(zhì)香氣高鮮,湯色清明,滋味濃醇。
其茶名是由陳毅元帥所起,因其“形似竹葉,青秀悅目”而得名。
.
【 江山綠牡丹 】
江山綠牡丹茶葉呈條直形狀,條直似花瓣,猶如牡丹,白毫顯露,色澤翠綠誘人,香氣清高。
滋味鮮醇爽口,湯色碧綠清澈,芽葉朵朵分明,葉色嫩綠明亮。蘇東坡曾稱之為“奇茗極精”。
【 大紅袍 】
明朝年間,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一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
丁顯考中狀元之后,前來致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后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將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
大紅袍最突出的品質(zhì)就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
.
【 不知春 】
學(xué)名“武夷雀舌”,“不知春”是根據(jù)立春這一節(jié)氣得名,茶芽在立春前后始生長。
“不知春”茶湯色橙黃透亮、清澈無瑕,口感柔和豐滿中帶有清遠(yuǎn)的花香,口味醇厚綿長。
【 透天香 】
又名黃金桂,因湯色呈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而得名。
傳說清咸豐年間,一位茶農(nóng)在路邊的石縫中看到兩株奇異茶樹,便折下枝條帶回家植于盆中。
精心培育后單獨(dú)采制,請鄰居品嘗。眾人見此茶未揭杯蓋已奇香撲鼻,遂盛贊為“透天香”。
.
【 祁門工夫 】
國外把“祁紅”與印度大吉嶺茶、斯里蘭卡烏伐的季節(jié)茶,并列為世界公認(rèn)的三大高香茶。
祁紅工夫茶條索緊秀,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
內(nèi)質(zhì)香氣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蘊(yùn)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艷,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微軟紅亮,是紅茶珍品。
.
【 貢眉 】
貢眉,又被稱為壽眉,茶葉酷似壽仙眉毛,俗稱壽眉白茶。
優(yōu)質(zhì)的貢眉成品茶毫心明顯,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澤翠綠,沖泡后湯色呈橙色或深黃色,葉底勻整、柔軟、鮮亮。
葉片迎光看去,可透視出主脈的紅色,品飲時感覺滋味醇爽,香氣鮮純。
【 白牡丹 】
白牡丹因其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
其香氣清新,湯色淡黃,滋味鮮爽,是白茶中的極品。
.
【 東方美人 】
東方美人茶是中國臺灣獨(dú)有的名茶,又名膨風(fēng)茶,據(jù)聞早年英國茶商,將此茶獻(xiàn)給維多利亞女王,黃澄清透的色澤與醇厚甘甜的口感,令她贊不絕口,既然來自東方福爾摩沙,就賜名“東方美人茶”了。
.
【 碧潭飄雪 】
書畫名家黃純堯教授飲此茶即賦詩:“天生麗質(zhì)明前芽,清香入骨窨制花,葉形湯色皆佳品,異軍突起徐公茶?!?/p>
此茶叫何名,青年畫家鄧岱昆藏頭詩即是:“碧嶺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飄飄何所似,雪梅散人間?!?/p>
沖泡時,白色的茉莉浮在水面,而綠茶葉沉在杯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91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沖泡潮汕工夫茶時的潮汕四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