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一門學問,在給別人泡茶的時候,注重禮儀,更是對對方的尊重和自身修養(yǎng)的一種表現(xiàn)。
泡茶中的肢體語言
行走:雙手交叉于小腹前行走。
站立:身體重心自然垂直,從頭到腳一條直線,注意面部表情,將美好、真誠的目光傳遞給品茶者。
坐姿:盤腿端坐的姿勢。
跪姿:雙膝觸地,臀部坐于自己小腿上。
行禮:主要表現(xiàn)為鞠躬,低頭、彎腰,慢慢地深深一鞠,表示深厚、真誠的敬意。
泡茶中的動作規(guī)范
泡茶時,身體要坐正,腰桿要挺直,保持美麗、優(yōu)雅的姿勢。兩臂和肩膀不要因持壺、倒茶、沖水而不自覺地抬得太高,使身體傾斜。
泡茶過程中,盡量不要說話,避免因口氣而影響到茶氣,影響茶性的發(fā)揮。
泡茶過程中,壺嘴不能朝向客人,最好朝向本人,以示對客人的尊重。
倒茶時,幅度不要太大,如手心朝上就會給人一種不雅的感覺,因此倒茶時不宜手心朝上。
1.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禮儀:第一、茶具一定要潔凈,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制或木制的茶勺,也可用不銹鋼或陶制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托著小茶碟底部,一手扶著茶杯,雙手捧上。
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茶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說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jié)M,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茶文化: 茶作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yǎng)顏的飲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后茶的時尚習俗,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br>
在法國人眼里,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范圍,發(fā)展升華為一種優(yōu)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拔娜似呒殻倨鍟嬙娋撇?,”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載體。
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
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guī)范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把思想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寓于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jīng)》中都明顯得到體現(xiàn)。
古代眾多的茶道專著,盡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xiàn)形式都是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為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國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須清洗潔凈;(二)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講求水沸適度。
(四)要求使用名貴優(yōu)質茶具,并規(guī)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于茶湯香氣充分升揚。茶道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xiàn)一定的禮節(jié)、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
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并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
“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2.有關茶道的知識及日常禮節(jié)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語:tea ceremony)烹茶飲茶的藝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 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笆恕睘橐粺o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3.中國的茶道禮儀,茶藝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以茶待客的六大禮儀
1、茶具清潔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
2、取茶之法
如果家里或辦公場所是用大袋子裝的一包散茶,取茶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抓茶,要用茶則或茶匙將袋中的茶取出倒入泡茶器中。
其次,茶葉要適量,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
3、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為敬;持杯時不能抓杯口;以防唾沫濺入杯中,不要邊奉茶邊說話。
4、奉茶之法
注意先后順序,先長后幼、先客后主,應依身份的高低順序奉茶;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從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時,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順手面比如右面,這樣有利于客人手拿茶杯的柄,并禮貌地請客人喝茶;如果房間里在開會或很安靜,奉茶時不要出聲,放下瓷杯子的同時要用小指墊在杯底以防瓷杯發(fā)出響聲。
5、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客人添茶,后再給自己添茶。
6、收茶之法
必須要等客人走后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干凈收好,以備下次待客之用。
現(xiàn)代倒茶禮儀
1.先說出預備好的茶品種,然后問喝啥茶。
2.茶一定要放在盤子上拿到客人面前。
3.擺桌的時分先把盤子放在桌子上,用兩手拿茶杯墊放在客人面前。
4.擺茶杯的時分茶杯的把手到客人的右側。
5.茶勺的憑據(jù)到客人的右側放在客人面前。
6.客人喝完茶后及時把杯子拿走。
7.不給客人看到自個的背部。
奉茶時應留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避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壞。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際,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帶微笑,雙眼凝視對方。
4.茶道禮儀有什么講究
泡茶技法(一):傳統(tǒng)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后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于刮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zhí)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
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jié)M一杯,至七分滿處為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為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后用:客人離去后,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一. 泡茶茶具 茶藝泡茶的工具種類繁多。
置茶器包括茶則、茶匙、茶漏、茶荷;理茶器包括茶夾、茶匙、茶針、茶槳;分茶器包括茶海、茶盅、公道杯;品茶器包括茶杯、聞香杯、杯碟;滌潔器包括茶盤、茶船、渣方、水方、滌方、茶巾、容則;其它還包括煮水器、香爐、奉茶盤等。 以上介紹了林林總總的茶具,但喝茶的用具絕非一定繁瑣復雜,而應由簡入繁,重在培養(yǎng)自己對茶葉的基本認識。
二、泡茶的注意事項 功夫茶一般一泡只沖四次:一為皮;二三為肉,四為極。四沖之后,茶湯基本轉薄。
四泡茶浸泡時間應依次增加。 出茶四字決:低、快、均、盡。
出茶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敬;快,使香味不容易散失,且可保持茶湯熱度;勻,表示對客人一視同仁;盡,茶水瀝盡,茶葉不浸泡過久,茶湯不會苦澀。 任何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茶湯應與茶葉分離,即泡即飲。
過濃的茶湯對身體不利,浸泡過久的茶湯會破壞茶葉特有的香氣和滋味。 三、泡茶用水 泡茶最好用山泉水,用江水最好用中間,用上茶濃,用下茶淡。
在古箏樂曲的伴奏下,主泡人熏香、凈手,先引茶入茶,請來賓賞茶,然后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zhèn)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燙杯溫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最后主泡人向客人答謝品茶,鞠躬退場。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廣東的今潮汕地區(qū)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致,泡工獨特,飲用程式亦相當講究。這不但是他們工余飯后的一種消遣,享受,也是他們交際往來的一種工具,更是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
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瓏,非??季?。一套茶具,一般為一壺三杯,也有兩杯和四杯的。
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為最佳。泡制工夫茶采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
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fā)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制時先將水燒開后沖茶。
沖時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即:“高沖”、“低灑”、“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后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后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
首先點火煮水,并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后蓋沫。
第一沖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后,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jīng)泡開,性味俱發(fā),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并圍一起,以沖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
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在”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5.茶道有哪些禮儀需要注意
茶道禮節(jié) 注意事項 1、二小時的茶會喝茶常喝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一個茶會以兩小時為度,比較剛好。
因為現(xiàn)今人的時間安排,都以兩小時為一單元,若拖過二小時以上,易耽誤別人的事情。 2、茶食與茶巾及零食一般是喝茶中段以后才安排,在情緒低落時可以拿出茶食;并奉上茶巾以清潔手及口。
吃油膩食物再喝茶,會有油味,茶湯上浮有一層油會破壞茶湯。用餐完,也是一樣,要先喝一杯水清潔一下口腔, 擦手拭嘴后再喝茶。
【奉茶次序】 長幼的原則,先遇到先奉的原則。 【【奉茶法】 從客人右側倒茶時,用右手。
從客人左側倒茶時,用左手。正面倒茶時;左右手皆可。
【【客人禮節(jié)】 主人倒茶時,用手扶杯或扥以表謝意,不要自顧聊天。
6.關于茶的知識及相關禮儀
茶道的禮儀有很多講究,最早由記述的就是中國茶道,說道茶,就要說到茶的禮儀,禮儀是茶道的一部分也是其基本要求之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為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為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同樣的茶道禮儀,因為理解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那么下面就同我一塊了解下茶道的基本禮儀。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一民俗。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干凈,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凈,然后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余茶洗凈,然后在用熱水洗凈茶筅,最后輕敲兩下后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嘗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為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并離開茶碗的正面后,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后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復。契踱啦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huán)境。在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奧登啡以上是茶道的一些基本禮儀的介紹,茶道的禮儀細節(jié)很多,喜歡茶道茶藝的人可以學習和借鑒一下,其實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戶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先請教客人的喜好,如有點心招待,應先將點心端出,再奉茶。
7.茶禮儀有哪些
1)奉茶者的禮儀
茶不要裝得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
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并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夕卜線。如有點心則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
上茶時應向在座的人說聲:“對不起!”再以右手端茶,從客人右方奉—上,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并說:“這是您的茶,請慢用!”奉茶時,應依職位的高低順序先端給不同的客人,再依職位高低端給自己公司的接待同仁。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2)飲茶者的禮儀
注視奉茶者,并誠懇地說聲:“謝謝?!?
在商務活動中,當別人奉茶時不要以手去接,以免增加奉茶者的困擾。但若是領導或長輩親自給你奉茶,則要起身雙手恭敬地迎接。受人招待奉茶時,如無法說感謝,要以和藹的眼神予以奉茶者回應,絕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如需調和糖與奶精,應在調好之后茶匙橫放在碟子上,再以右手端起杯子(除非你慣用左手)。
喝茶時,不需將杯墊一起端起,以單手端起茶杯,另一手輕扶杯墊,預防杯墊掉落即可。但若坐在矮茶幾旁,則必須連同杯墊一起端起,以免不慎打翻。喝茶時不可出聲,尤其是喝功夫茶時,不要因怕將茶葉喝人口中而用嘴濾茶,女口果發(fā)出聲音是十分不雅的,女士喝茶先用化妝紙將口紅輕輕擦掉些,以免口紅印留在杯子上。
8.茶道的基本禮儀是怎樣的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干凈,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凈,然后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后,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余茶洗凈,然后在用熱水洗凈茶筅,最后輕敲兩下后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
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嘗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為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并離開茶碗的正面后,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后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復。 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huán)境。
在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諸如此類的茶道禮儀作法,事實上是有相當?shù)囊饬x的。
喝茶的禮儀和忌諱
喝茶的禮儀和忌諱,茶文化的歷史在我國是非常悠久的,喝茶是中國人民日常生活習慣也是待客之道,所以喝茶有著很多的禮儀和忌諱,以下為大家分享喝茶的禮儀和忌諱有哪些?
喝茶的禮儀和忌諱1 喝茶的忌諱
1、放置或使用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
2、茶湯不宜倒入過滿、七分為佳。
3、需依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順序倒茶。
4、當客人的茶已喝去半杯時,應立刻給客人添上,及時添茶換水。
5、喝茶時不可發(fā)出怪異聲音、眼神。
6、頭泡洗茶,二泡飲用,不可將第一泡茶水倒入客人杯中。
喝茶禮儀規(guī)矩需要注意哪些
1、“壺嘴別沖人”
放置茶壺時茶嘴不能正對他人。茶嘴對著某人,就表示這個人是不受歡迎的人,有趕人離開的意思。這種說法源于舊時的“辭行酒(茶)”,舊時當有人要遠行時,大家以敬酒或敬茶的方式為其送別,把壺嘴沖著將要離開的那個人,故此壺嘴沖人有了此人將要離開的意思。
2、“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3、“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時,須要按照“先老后小”“先尊后卑”的順序來倒茶,到第二遍的時候,則可以不按此順序了。說完了喝茶的順序,再來說一說座次的順序。長輩或客人一般坐在泡茶人的.左側,斟茶時按照從左往右的方向進行。
喝茶的禮儀和忌諱2 喝茶的基本禮儀:敬茶禮儀
敬茶應雙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給桌上德高望重者。當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茶水,體現(xiàn)對賓客的尊重??腿藙t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tài)。
客人用拇指、食指捏起茶盅,觀色嗅味,放于鼻唇之間細體味,入定出神,微合雙眼,仰首深吸氣,放神品論。
喝茶的基本禮儀:讓茶禮儀
在以茶待客的過程中,為了表現(xiàn)對客人的尊重,主人要為客人不時的斟茶,續(xù)水,這種做法也是有寓意的,表示了慢慢喝,慢慢敘。
而我國古代講究以茶待客不過三杯,第一杯叫敬客茶,第二杯叫續(xù)水茶,第三杯叫送客茶,所以不論是喝蓋碗茶還是功夫茶,讓茶應該盡量的隨便自然。如果過一而再再而三的勸飲,就有暗示;應該要走了之意。
客人回禮
1、第一道禮儀:
所謂的第一道禮儀是在泡功夫茶中,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請客人品嘗時,客人要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以示回禮。
比較正式的回禮應該是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后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贊主人。
2、伸掌禮儀
伸掌禮儀是品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jié),是主客雙方都要使用的禮儀。伸掌是表示;請與謝謝!
兩人對坐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并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是將手斜伸在茶杯旁邊,四指自然并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隨便。
3、續(xù)茶禮儀
往高杯中續(xù)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腳一前一后,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xiàn)舉止的文雅。
喝茶的禮儀和忌諱3 喝茶有什么講究
喝茶的講究有很多,喝茶講究季節(jié)。在不同的季節(jié)適合喝不同的茶,春天適合喝花茶,夏天適合喝綠茶,進入秋天以后適合喝清茶,而冬季則適合喝具有暖身效果的紅茶。喝茶的數(shù)量也有一定講究,每天喝茶的數(shù)量應該在5~10克之間,過多的喝茶會影響身體多器官功能。
喝茶的注意事項
1、平時喝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多喝茶,因為有些人為了減肥會大量的喝普洱茶,這時就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良影響,因為普洱茶中含有的鞣酸會與人體內的微量元素鐵相結合,會生成一些人體不能吸收的物質,容易讓人體出現(xiàn)缺鐵性貧血。
2、在喝茶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能用泡好的茶湯送藥。因為茶葉中含有多種能分解毒素的物質,它會讓藥物的藥用功效受損,如果喝茶送藥會影響藥物的藥效,會讓藥物功效下降對人們的病情恢復不利。
3、喝茶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能在睡前喝茶,不然身體吸收茶堿咖啡堿以后會讓神經(jīng)興奮,容易出現(xiàn)失眠,另外還要注意在空腹狀態(tài)下不能喝茶,因為空腹狀態(tài)下喝茶會傷胃,而且會讓人們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類似于醉酒的狀態(tài)。
茶席上的禮儀其實挺多的,當然,我們可以說喝茶其實就是簡單的事,沒必要講究那些繁文縟節(jié)。沒錯,那些繁瑣的禮儀確實沒必要,別把喝茶變得復雜了。但是,喝茶時,一些基本的禮儀,還是需要注意的,否則會現(xiàn)在我們很修養(yǎng),或者有點low,哈哈。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茶席上的一些禁忌,喝茶時千萬別踩這10個雷,否則就丟人了。
主人篇
1、泡前不介紹茶
在泡茶前,主人要先了解客人的身體狀況、適宜飲什么茶、平時的飲茶習慣、喜歡的茶類和濃淡等,然后做好準備?;蛘叨鄿蕚鋷卓畈瑁瓤腿藖頃r,讓客人進行挑選。
在沖泡之前,可以簡要地介紹一下準備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征等;如果客人有看干茶的要求,要讓客人欣賞干茶的外形、色澤和干香。
2、個人儀表
在沖泡前,主人要確保自己手上無異味。女孩子要避免使用香氣太重的香水或化妝品,否則容易干擾對茶香氣的欣賞。
當感冒、咳嗽時,不宜泡茶招待客人。
泡茶時也盡量不要說話;賞茶、聞香時,等移開茶葉后再說話;聞香時吸氣,挪開茶葉才吐氣。
3、徒手拿茶葉
用手直接拿茶葉,手上帶有的汗?jié)n或者水,容易讓茶葉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氣味也容易沾染到茶葉上,不僅會影響到茶的品質,也給人不衛(wèi)生的感覺。
應該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
4、泡茶前不溫杯
喝茶前不溫杯,會給人造成不衛(wèi)生的印象。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xiàn)。
用開水溫杯燙壺,不僅可以除去茶具異味,而且提高茶具溫度,對于茶湯的表現(xiàn)也會更好,給客人更好的品飲體驗。
正確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開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品飲效果也好。
5、壺嘴、杯嘴對向客人
壺嘴、杯嘴對向客人,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其實不僅是壺嘴、杯嘴,一切尖銳、危險的物品都是不能對著他人的。
燒水壺如果對著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銳的東西對著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著自己,也是禮貌和素質的體現(xiàn)。
6、倒茶倒?jié)M
在客人倒茶時,不宜過滿,七分最佳。
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酒桌上敬酒時,酒要倒?jié)M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不小心摔破茶杯,造成難堪,有趕客人走的意思,所以茶倒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客人篇
1、叩指禮
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不需要說謝謝,只需要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并攏曲指叩打桌面,以示感謝,這一動作俗稱為“叩指行禮”。
這一動作可以避免在喝茶時,因反復道謝而破壞談話的節(jié)奏和喝茶的氣氛。
2、一口悶或亮杯底
我們在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口朝下亮杯底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喝茶可以發(fā)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贊賞。
不過和喝酒一樣,主人給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實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里,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3、喝茶時隨意抽煙
喝茶是在很干凈的環(huán)境下進行的,煙味會影響品茶的體驗,何況同茶桌會有不吸煙的人,這時抽煙的人要照顧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喝茶時,未經(jīng)主人或在場客人的允許,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在想抽,可以喝幾泡茶后,和大家說一聲,去外面抽煙。另外,才坐下就遞煙的行為,也很失禮。
4、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主人的茶桌上,總會擺放很多可愛的茶寵,在觀看之前,要詢問主人,經(jīng)過允許后再拿到手里仔細欣賞。
桌上的茶寵,在每次泡茶時也會“喝茶”,沒經(jīng)過主人的同意,不要隨意就將自己喝剩的茶水澆淋茶寵。
茶藝禮儀有哪些
中國人都習慣以茶代客,并且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那么茶藝禮儀都包括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茶藝禮儀有哪些,歡迎閱讀與收藏。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1茶藝禮儀,主要體現(xiàn)在泡茶者的容貌、姿態(tài)、風度禮節(jié)等細節(jié)上。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儀容
泡茶者著裝必須得體、發(fā)型要整理整齊、舉止要優(yōu)雅。茶人的站姿、坐姿和行姿都要自然、優(yōu)美。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jié),主要用于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并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著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2 【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為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于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后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著事茶,侍女捧案于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為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于一瓶里;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yōu)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為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于腹前掩于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參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布置,并請客人點評,作為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后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凈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凈手(象征性)然后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后主,主客也需凈手。古代人認為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凈手無疑已等于凈心)然后茶師點燃香爐,一放于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于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于調節(jié)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于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lián)系交流。
展示茶具——然后茶師將茶具放于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fā)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飲茶禮節(jié)】
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jù)彎腰的不同,分為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草禮用于說話前后。
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準備,將相搭的兩只手逐漸分開,貼著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為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xiàn)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于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xiàn)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xiàn)出150℃的夾角。
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雙手搭于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xiàn)出弧形的狀態(tài)。
行禮以坐姿為準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為準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著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抬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65℃。
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于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并攏,虎口分開,側斜于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復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著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于客人取用,放置于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著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后,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茶道注意事項】
1、茶具要清潔
家里賓客來訪,先讓坐,后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凈。清洗干凈后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guī)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jù)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tǒng)習慣是只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
茶藝禮儀有哪些 篇3 禮儀的原則
禮儀時對禮貌、理解的統(tǒng)稱。禮儀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行為科學,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自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xiàn)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時一個表現(xiàn)禮貌的系統(tǒng)而完整的過程。茶事禮儀概括了一下原則:
1、遵守于自律的原則
在茶事活動中,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自覺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還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
2、敬人于寬容的原則
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上海他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反人格,敬人之心長存;在茶事后動中既要嚴于律己,更要寬以待人。要更逗地容忍他人,不要求全責備。
茶藝禮儀基本姿態(tài)
做為茶藝師,應該具備有交割哦的文化修養(yǎng),得體的行為舉止,熟悉和掌握茶文化知識以及泡茶技能,做到以神、情、技動人。也就是說,無論在外形、舉止乃至氣質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一、儀容儀態(tài)
1、得體的著裝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泡茶師的關裝以整潔大方為好,不宜太鮮艷,女性切忌濃妝艷抹,大膽暴露,男性也應避免乖張怪誕,如留長發(fā)、穿乞丐裝等,總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應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要與環(huán)境、茶具相匹配,言談得體,彬彬有禮,體現(xiàn)出內在文化素養(yǎng)來。
2、整齊的發(fā)型
要求發(fā)型原則上要根據(jù)自己的臉型,適合自己的氣質,給人一種很舒適、整潔、大方的感覺,不認長短,都要按泡茶時的要求進行梳理。
3、優(yōu)美的手型
作為茶藝人員,首先要有一雙纖細、柔嫩的手,平時注意適時的保養(yǎng),隨著保持清潔、干凈。
4、嬌好的面部
茶藝表演是淡雅的事物,臉部的化妝不要太濃,也不要噴味道強烈的香水,否則茶香被壞,破壞了品茶時的感覺。
5、優(yōu)雅的舉止
一個人的個性很容易從泡茶的過程中表露出來。可以借著姿態(tài)動作的修正,潛移默化一個人的心情。做茶時要注意兩件事:一是將各項動作組合的韻律感表現(xiàn)出來,二是將泡茶的動作融進與客人的交流中。
二、服務姿態(tài)
行茶禮目和在于自省修身、追求完美、提升生活品味。
行茶禮儀動作:多采用含蓄、溫文、謙遜、誠摯的動作。
基本要求:站勢筆直,走相自如,坐姿端正,挺胸收腹,腰身和勁部須挺直,雙肩平正,筋脈肉放松,調息靜氣,目光祥和,表情自信,侍人謙和,行禮輕柔而又表達清晰,面帶微笑。
1、站姿:優(yōu)美而雅觀的站姿,是體現(xiàn)茶藝人員儀表的起點和基礎。男性站姿,身體直立站好,正面看,腳跟相靠,腳尖分開,呈50—60度雙手指自然伸直。并攏,左手放在右手上,貼于腹部,雙目平視前方;女性與男性不同的是,雙服并攏,雙手手指自然伸直后,右手張開虎口略為握在左手上貼于腰部。
2、行姿:人的正確行姿是一種動態(tài)美,男性行姿雙手自然垂,呈半握拳狀,頭部微微抬起,目光平視,肩部放松,手臂自然前后擺動,身體重心稍向前傾,腹部和臂部要向上提,由大腿帶動小腿身前邁進,一般每一步后服之間的距離20—30CM,行走路線為直線。女性行姿,雙手放于腰部不動,或雙手放下,手臂自然前后擺動,勁直,肩平正,腳尖身正前方,自然邁步。
步帶和步幅也是行走姿態(tài)的重要方面,由于茶藝人員的工作性質決定,在行走時,要求保持一定要步速,不要過急,步幅不可以過大,否則,會給客人帶來不安靜和舒服的感覺。
3、坐姿:茶藝人員在客人沏泡各種茶時大多需要坐著進行,因此,良好的從姿態(tài),顯得十分重要。國性坐姿,雙腿自然相靠,腳尖朝正前方,雙手自然平放在大腿上,指尖朝正前方,盤腿坐姿態(tài)為右腿在前,左腿在后,曲膝放松,雙手自如地放于雙膝上。女性坐姿與男性不同的是,雙手微微相握,貼于腰部。
做茶時,要求頭正肩平,肩部不能因為操作動作的改變而左右傾斜,雙腿并攏,雙手不操作時,平入在操作臺上,而部表情輕松愉悅。
4、跪姿:男性雙腿并攏,跪下后,左腳尖放在右腳尖上。自然坐落,胳膊肘略彎,雙手放在大腿上,頭部微微向上抬,女性和男性不同的是,雙手稍握,入于腰部,頸項挺直。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qi/91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