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茶壺口不能對著客人,很多剛學泡茶的人可能還是不太能理解這里面的意義的。
因為說茶壺口對著客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相信現(xiàn)在很多人也是沒什么感覺的。
這畢竟是老一代人的禮俗講究了。
不過掌柜有時候對這些老禮俗還是蠻感興趣的,就像《智取威虎山》里的黑話一樣,其背后往往凝聚著人文故事。
那么,在茶桌上都有哪些傳統(tǒng)的禮俗規(guī)矩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進門遞茶
中國人喜愛以茶待客。
進門上茶一般有三層意思:
一是表明主人對客人的尊重,茶里含有一種敬意。
二是表明主人好客,中國有句古語:君子之交淡如水,主人與客人的交情,主人對客人的厚意都在這杯茶里。
三是調節(jié)一下氣氛,使主人和客人不至于拘謹局促或尷尬。
上茶,喝茶,實際上帶有心理上相互溝通一下的意思。
茶杯與茶壺應該如何擺放
1、擺放茶壺和茶杯的過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盡量不要有遮擋;
2、如果有遮擋,則要按由低到高的順序擺放,將低矮的茶具例如茶杯放在客人視線的最前方;
3、為了表達對客人的尊重,茶具即茶壺和茶杯上的圖案要正向客人,擺放整齊。
而在放茶壺的時候,應該壺嘴向外,千萬不能對著客人。
特別是老北京人的講究,最忌諱把壺嘴對著人。
因為,壺嘴對著誰,表明誰是主人不歡迎的人。
那意思是趕你走呢。
像老天津人也愛喝茶,給客人續(xù)茶水以后壺嘴也不能對著客人,否則是失敬。
斟茶、敬茶的講究
斟茶,由于各地所使用的飲茶器皿不同而各有講究。
用茶壺倒茶時,應先倒給長輩和客人,右手拿茶壺,左手輕按壺蓋,讓茶水慢慢倒出,不能倒?jié)M,七八成即可,倒完后壺嘴不要對著客人。
如果用蓋碗喝茶,每位客人各使用一個墊碟和一個蓋碗,沏茶時不能沏得太滿,以七成滿為宜。
若是議事評理的“喝茶”,將壺嘴指向對方,就成了一種挑釁。
這種場合,執(zhí)茶壺的多是居中的調解人,通常是壺嘴對著自己。
事理評定之后,一方主動接過茶壺,向在座的各位倒茶,那就是承認自己理屈,向對方賠禮了。
當然了,現(xiàn)在我們平時泡茶的時候都比較隨心。
雖然不會刻意去講究壺嘴是不是會對著客人,但從自己泡茶的手勢習慣來說,也很難將壺嘴擺向客人的方向。
雖然沒有了那么多講究,不過將壺嘴擺向沒有人的地方,也方便客人可以欣賞到完整的壺型形態(tài)。
這樣對客人來說,也是體驗感比較好的一個小細節(jié)。
因此,通常還是會注意一下茶壺的擺放位置的。
品茶要注意什么-品茶時必須要注意的十大禮節(jié)
喝茶,是一件輕松休閑的事情,但一些必須知道的禮儀還是應該注意的,否則容易給他人造成不快。下面,我為大家講講品茶時必須要注意的禮節(jié),快來看看吧!
主人要主動介紹茶
主人要先說出準備好的茶種類,然后問客人喝什么茶。然后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征、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干香。
忌徒手抓茶葉
取茶時應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
倒茶前要溫茶壺、茶杯
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開水沖燙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wèi)生,又顯得彬彬有禮。溫壺不僅要溫茶壺,還要溫杯。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中國人講究“七茶八酒”,倒酒時可以倒?jié)M,但斟茶時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合情合理,這便是中國人的茶桌之禮!
送茶杯時忌碰杯沿
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
端至客人面前,應略躬身,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說“請”。
茶壺嘴不能正對他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因為,正對他人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左手持杯,右手托杯
喝茶人應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是對主人的尊敬。
論資排輩敬茶,煮茶者最后飲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
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忌“一口悶”或“亮杯底”
中國人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緩緩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不過和喝酒一樣,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嚴禁隨意抽煙、遞煙
喝茶時,在未經主人或在場客人允許之前,是不能抽煙的。
如果實在想抽,最好喝了五泡之后,征詢一下旁人的意見,得到同意后,方可抽。
另外,才坐下就發(fā)煙、遞煙的行為,也視為失禮,這一點需要謹記!
;
茶藝師講茶道禮儀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腿藙t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飲茶禮節(jié)
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jù)彎腰的不同,分為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行禮用于客人之間,草禮用于說話前后。
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為準備,將相搭的兩只手逐漸分開,貼著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為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xiàn)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于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xiàn)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xiàn)出150℃的夾角。
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為準備,雙手搭于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xiàn)出弧形的狀態(tài)。
行禮以坐姿為準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為準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著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抬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為65℃。
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于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并攏,虎口分開,側斜于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復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著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于客人取用,放置于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著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后,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飲茶姿勢
坐姿
飲茶者需要端坐在凳子或者椅子中部,不能僅僅坐在凳子的邊緣;身體的重心保持穩(wěn)定,同時兩腿膝蓋并攏,正面看兩腿為合攏狀,女性可以將雙手都放置于腿上,或者可以將左手放在右手上;男性的雙手應該放于兩腿之上。男女均不能兩腿分開、蹺二郎腿、兩手在胸前交叉、含胸或趴在茶桌上。
跪坐飲茶,女性最好不著裙裝。坐下后,需要坐在自己的腳后跟上,身體挺立,不能挪動。
奉茶的姿態(tài)
奉茶需要單腿跪下,左膝彎曲,與左腿成直角。右腿的膝蓋著地,腳尖輕輕點在地面上,腰部挺直,雙肩放松。奉茶也可以單腿彎曲,左膝彎曲后靠在右邊的腿肚上,呈現(xiàn)出半蹲的姿態(tài)。女性的裙底不能露出來。
候茶的姿勢
跪坐時,雙膝需跪在在坐墊上,雙膝靠攏,腳背點地。腰部以上保持挺直,同時雙手交叉,放于腿上??杀P腿坐下,雙手分別放于膝蓋之上,此種姿勢男性使用較多,女性使用的時候需要身穿褲裝,不能穿裙子。
站姿
雙腿并攏,身體挺立,眼睛平靜地盯著前方,肩部放松,雙手自然下垂,女性可以將手自然地放在腹部前方(雙手虎口交叉相疊,左手在下)。男性雙腿稍微分開,身體挺拔向上。男性站立后,十分挺直;女性站立后,側面有明顯的曲線。
行姿
男女行走都需要輕聲前進,腳在一條線上,手不晃蕩,端著茶杯前進的手與地面平行,不能抖動。女性行走的時候,不能聽見鞋底的響聲,男女行走時動作都不能太大。如果側身面對客人,就需要將身體轉正。如果兩個人面對面地相遇,就需要讓客人先走。
女性行姿以站姿為準,行走的時候移動雙腳,用腿用力,上半身保持不動。肩部放松,眼睛平視前方。男性的行姿同樣以站姿為準,上半身保持不動。
轉彎時候,右轉右腳先行,左轉左腳先行。回身時候,應該面對客人后退兩步再轉彎。
飲茶座次
原則上,朋友之間沒有座次之分,但是長幼有座次的差別,貴客為上座,主泡者的位置比較接近門口,方便照顧大家。端杯的時候,最好由長者最先舉杯。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40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