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文化起源于英國。相傳第一位開始喝下午茶的人應(yīng)該是19世紀(jì)初期,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公爵夫人安娜貝德芙七世。她常在下午4時左右感到意興闌珊、百無聊賴,就請女仆準(zhǔn)備幾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作為果腹之用。她還經(jīng)常邀請親友共飲下午茶,同時也可以閑話家常,同享輕松愜意的午后時光。這一習(xí)慣逐漸形成一種優(yōu)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這也是所謂的“維多利亞下午茶”的由來。下午茶最初只是在家中用高級、優(yōu)雅的茶具來享用茶,后來漸漸的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
在倫敦,人們喝下午茶通常會有一個三層架子置于桌上,第一層放置各式咸味的三明治,如火腿、芝士等口味;第二層和第三層擺放甜點,一般而言,第二層多放有草莓塔,這是英式下午茶必備的,其他如泡芙、餅干或巧克力,則由主廚隨心搭配;第三層的甜點一般為蛋糕及水果塔。而點心食用順序一般遵從味道由淡而重,由咸到甜的法則。先嘗嘗帶點咸味的三明治,讓味蕾慢慢品出食物的真味,再啜飲幾口紅茶。接下來是涂抹上果醬或奶油的英式松餅,讓些許的甜味在口腔中慢慢散發(fā),最后才由甜膩厚實的水果塔。
專用下午茶分為大吉嶺與伯爵茶、錫蘭茶等幾種。一般都是直接沖泡茶葉,再用茶漏過濾掉茶渣才能倒入懷中飲用。而奶茶也是很多人所鐘愛的飲品。
抹茶紅豆
薄薄的一塊蛋糕,分成四層,最上面那層是我很喜歡的抹茶味,就是在奶油里加上抹茶粉,吃起來清新淡雅。接著是蛋糕,蛋糕下面是一層紅豆沙,顏色比我們通常看到的要淡許多,一問才知道紅豆是去皮的,難怪口感特別細(xì)膩。紅綠兩種味道的結(jié)合恰到好處,清淡中帶點濃厚,而且不是很甜
拿破侖
先說最上面那層黑白相間的巧克力,代替普通拿破侖上面糖粉的作用,好看又好吃。主料P UFF,是一種用一層黃油夾一層面粉,層層疊疊烤出來的東西,蓬松酥脆,吃上去有點像羊角面包,但更加緊實。 里面夾的不是普通奶油,而是香草吉士,所謂吉士類似雞蛋牛奶凍,沒有奶油香蕉布丁蛋糕
特別的地方是用布丁取代最上面的那層奶油,而且亮黃色的布丁配以綠色的獼猴桃和紫紅色的提子顯得很鮮艷。 大家還記不記得以前有種叫香蕉先生的冷飲,味道跟這差不多,但是布丁的口感稍微硬了些,不夠滑嫩和有彈性。那么甜,凝結(jié)度更高些,很嫩很滑。
倫巴
這個名字起得很有創(chuàng)意,據(jù)說是因為吃起來有種“蛋糕在嘴里跳舞”的感覺,如倫巴舞般圓滑流暢。 厚厚的奶油有兩種味道,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吃起來香濃潤滑。原以為這款西點就是純奶油,后來才發(fā)現(xiàn)最底下有一層薄得幾乎看不見的蛋糕,使它的口味更加豐富。
肉松蛋糕
新僑的點心師功夫確實厲害,連肉松都能用在西點上。肉松的質(zhì)量相當(dāng)不錯,入口即化,那樣才能跟奶油的口感協(xié)調(diào)起來。不過總覺得咸的肉松和甜的奶油一起吃,味道有點怪怪的。
水果撻 之前我對“撻”的了解還基本停留在蛋撻上,現(xiàn)在才知道還有咖啡撻、椰子撻、水果撻等許多品種。這種由紅提、獼猴桃、橙子、青蘋果、紅蘋果、西瓜、香瓜和芒果8種材料組成的水果撻,撻底松軟,香草味奶油入口即化,水果清新爽口,外形、顏色、味道都十分棒。
櫻桃忌士
士蛋糕本身沒什么特別,很多地方都有賣。關(guān)鍵是上面三顆紅艷誘人的櫻桃,讓人一看就不由覺得這塊蛋糕一定很好吃。所以買下來后,迫不及待地先放了顆櫻桃進(jìn)嘴里,吃起來軟軟糯糯的,有點酸,這種酸味很能吊人胃口。蛋糕卻有點硬,可能不是當(dāng)天做的關(guān)系。
提拉米蘇
一直聽到提拉米蘇這個名字,卻一直沒弄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味道,這次終于吃到了。簡單點說它是雙層咖啡蛋糕,表面撒著咖啡粉,也可以說是海綿般柔軟的蛋糕在咖啡糖漿中浸制而成。 兩層軟綿綿的東西其實是芝士,這種芝士來自意大利,跟奶油一樣軟滑,而且比奶油更厚,最重要的是它沒有普通芝士那種怪味道。
下午茶的由來
從飲茶文化的發(fā)源來講,最早于下午喝茶的民族,理應(yīng)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稱的古代中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將下午茶發(fā)展為一種既定習(xí)俗的文化方式,則是英國人。 英國人的飲茶習(xí)慣始自1661年。當(dāng)時,一位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a和英王查理二世結(jié)婚,公主把葡萄牙的飲茶習(xí)慣帶到英國。
17世紀(jì)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都很豐盛,午餐較為簡便,而社交晚餐則一直到晚上下午茶
八時左右才開始,人們習(xí)慣在下午四時左右吃些點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瑪麗亞,每天下午她都會差遣女仆為她準(zhǔn)備一壺紅茶和點心,她覺得這種感覺真好,便邀請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起來。 紅茶傳進(jìn)歐洲時,由于是遙遠(yuǎn)東方來的珍品,“喝茶”還只是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后來紅茶在倫敦的咖啡屋、紅茶庭園開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飲茶的場所。紅茶庭園則出現(xiàn)于倫敦郊區(qū),大多數(shù)英國人借此才開始接觸紅茶。18世紀(jì)中期以后,茶才真正進(jìn)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國貴婦人之間風(fēng)行的時尚便逐漸平民化,下午茶風(fēng)俗開始盛行于飯店和百貨公司之間。 英國貴族賦予紅茶以優(yōu)雅的形象及豐富華美的品飲方式。下午茶更被視為社交的入門,時尚的象征,是英國人招待朋友開辦沙龍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時,英國人喜歡選擇極品紅茶,配以中國瓷器或銀制茶具,擺放在鋪有純白蕾絲花邊桌巾的茶桌上,并且用小推車推出各種各樣的精制茶點。至于音樂和鮮花更是必不可少,并且以古典為美,曲必悠揚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英國人最喜愛的下午茶時間,多集中在下午3時到5時半之間,在優(yōu)雅的氛圍里往往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心靈的祥和與家庭式的溫暖,從而舒解一天的疲勞。 據(jù)說遠(yuǎn)在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時光并非如此美妙。那時候,無所事事的貴婦人們利用午后的閑暇時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興奮、有些嫉妒地談?wù)撝鴦e人的私生活。幸好,社會的發(fā)展解脫了對女人的束縛,生活空間的擴展使得女人們不再局限于狹小的天地,輕松的下午茶時光,真的變成了享受。 如今的女性們越來越注意生活的質(zhì)量與情趣,那么,在周末的午后舉行一次小小的下午茶聚會,招待二三知己,既有氣氛又有面子,多好的事啊。
正統(tǒng)英式維多利亞下午茶基本禮儀
(一)喝下午茶的最正統(tǒng)時間是下午四點鐘(就是一般俗稱的Low Tea)下午茶
(二)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著燕尾服,女士則著長袍?,F(xiàn)在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著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三)通常是由女主人著正式服裝親自為客人服務(wù)。非不得以…才請女傭協(xié)助以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一般來講,下午茶的專用茶 中國的祁門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斯里蘭卡紅茶、火藥綠茶、傳統(tǒng)口味純味茶,若是喝奶茶,則是先加牛奶再加茶。在早期,他們的下午茶都以來自中國的祁門紅茶為主,因為中國運輸茶品至歐洲路途遙遠(yuǎn),價格昂貴,后來慢慢地在印度及斯里蘭卡種植紅茶,并開始由印度及斯里蘭卡輸入紅茶。但作為遙遠(yuǎn)東方的中國紅茶,依然是他們的最愛。 (四)正統(tǒng)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tǒng)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至于Scone的吃法是先涂果醬、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 這是一種紳士淑女風(fēng)范的禮儀,最重要是當(dāng)時因茶幾乎仰賴中國的輸入,英國人對茶品有著無與倫比的熱愛與尊重,因此在喝下午茶過程難免流露出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甚至,為了預(yù)防茶葉被偷,還有一種上了鎖的茶柜,每當(dāng)下午茶時間到了,才委由女傭取鑰匙開柜取茶。
正統(tǒng)英式維多利亞下午茶標(biāo)準(zhǔn)配備器具
瓷器茶壺(兩人壺、四人壺或六人壺..視招待客人的數(shù)量而定);濾匙及放篩檢程式的小碟子;杯具組;糖罐;奶盅瓶;三層點心盤;茶匙(茶匙正確的擺法是與杯子成45度角);七吋個人點心盤;茶刀(涂奶油及果醬用);吃蛋糕的叉子;放茶渣的碗;餐巾;一盆鮮花;保溫罩;木頭拖盤(端茶品用)。另蕾絲手工刺繡桌巾或托盤墊是維多利亞下午茶很重要的的配備,因為象征著維多利亞時代貴族生活的重要家飾物。 下午茶這種簡便的飲食方式很快就成為了英國貴族們打發(fā)下午時光的一種絕佳方式。不過下午茶的發(fā)展也受到了當(dāng)?shù)匚幕挠绊?,在以?yán)謹(jǐn)?shù)亩Y儀要求著稱的英國,下午茶逐漸產(chǎn)生了各式各樣的禮節(jié)要求與習(xí)慣。并成為英國上流社會中每日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日式下午茶的禮儀
下班后的時間和假日,你都是怎樣替自己安排節(jié)目,讓壓抑許久的神經(jīng)可以舒緩些呢?是慢跑、游泳、日式下午茶
網(wǎng)球、有氧舞蹈、高爾夫等,或是相約幾個好友小聚喝茶、聊天。 目前,深圳有很多日式餐廳經(jīng)營日式下午茶。日式下午茶,并不是和臺灣的烏龍茶、泡沫紅茶的喝法一樣。日本的下午茶文化是仿制歐洲的禮儀,再加上日本多禮文化下的合成。歐洲人喝下午茶通常是較休閑的,而日本人喝下午茶卻是端莊、優(yōu)雅,所以在喝法與意境上會有些的不同。 較高級的銀座、涉谷、青山咖啡館里,進(jìn)出的客人都會有一定的水準(zhǔn),在穿著上需要整齊、清潔,也不能太高聲暢談。通常進(jìn)入這些地方時,會被四周優(yōu)雅、高級的氣氛帶動下,自然而然的在坐的姿勢上,會使自己挺起腰、豎起背,展現(xiàn)出自己優(yōu)雅的氣質(zhì)來。每一家日式餐廳里,都會有特別為客戶精心調(diào)配的咖啡、紅茶或其他飲品,所以在挑選飲品時,不妨可以請教服務(wù)人員,推薦其店內(nèi)的特色或是代表飲品。
列舉典型喝下午茶的國家
英國
英國人喝下午茶的方式豐儉由人,由高貴的正式茶聚(tea party),到可以不喝茶只吃點心的餐飲英倫下午茶
(high tea),都可以稱為下午茶。 隨著時代發(fā)展,英國婦女逐漸擁有自己的事業(yè),部分人視傳統(tǒng)的下午茶為過時的習(xí)俗?,F(xiàn)在不是所有英國人都一定要喝下午茶的。 時下的英式下午茶一般在下午三點半到四點半進(jìn)行。英式下午茶的專用紅茶為產(chǎn)自英屬殖民地印度的大吉嶺紅茶與伯爵茶、或錫蘭高地紅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xí)慣。隨茶而來的還有切成薄片的檸檬及奶罐。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在早期上不得臺面的加味茶也逐漸被人們所接受,這令下午茶在普通民眾中流傳更為廣泛。 然而喝茶并不是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品嘗蛋糕、三文治等各種點心,反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三層架”的形式:第一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文治(tea sandwich),第二層是英國的傳統(tǒng)點心松餅(scone),第三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應(yīng)先從下往上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面包、葡萄干、魚子醬等食品也會被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德國
在德國,下午茶被稱為Kaffee(咖啡)。
世界各地
隨著英國在19世紀(jì)末的強盛,下午茶文化從英國本土帶入歐洲和它的殖民地。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標(biāo)志之一。幾乎在每一家西式餐廳,下午都會有下午茶供應(yīng)。下午茶業(yè)在推廣的時候有了不同的品嘗方式與名稱,如英國下午茶又被香港人習(xí)慣稱作Hightea,更昭顯了下午茶文化在世界中的廣泛影響。 另外,在新西蘭,他們的 Tea time 習(xí)慣在早上而非下午,所以他們把“小息”稱作“morning tea time”。
1、茶:普洱茶、鐵觀音;
2、茶餅:桂花茶餅;
2、粥:花生豬骨粥、艇仔粥;
3、蝦餃:水晶蝦餃;
4、燒麥:鮑汁燒麥皇、蠔皇鮑魚燒麥;
5、腸粉:牛肉腸粉、鮮蝦腸粉;
6、鳳爪:豉汁鳳爪;
7、糯米雞:珍珠糯米雞。
擴展資料
品鑒茶點:
1、茶點要有觀賞性:茶點制作精美,注重色彩與造型。
2、茶點要有品嘗性:茶點的品嘗重在慢慢咀嚼,細(xì)細(xì)品味。
3、茶點要有多樣性:我國茶點種類繁多,口味多樣。
-茶點
這是簡介,還有很多細(xì)節(jié)介紹,在參考資料鏈接里。
Afternoon Tea is the service that comes to mind when we think of a sophisticated British tea.It’s the elegant repast served at 4 or 5 pm, consisting of tea with scones, small sandwiches, cakes and other pastries.
A Cream Tea means that clotted cream is served as well.Clotted cream, also called Devonshire cream, is a thick cream made by heating milk until a layer of cream forms on its surface that is then cooled and skimmed off.
Afternoon tea was "invented" by Anna, Duchess of Bedford (1783 – 1857), wife of the 7th Duke, in 1840 as "a way to quell the inevitable hunger pangs between lunch and dinner".In other words, she “got too hungry for dinner at eight…”!
In the 19th century large meaty breakfasts were common and luncheon was a light sort of picnic with no servants present.Dinner was not served until 8 pm, so it is perfectly understandable that the duchess got a little hungry in the late afternoon.
Traditionally, a formal afternoon tea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of etiquette. At intimate gatherings the tea server (usually the hostess) pours the tea while seated with her guests.
The server first asks "Sugar?”, then “one lump or two?".The sugar, if requested, is placed in the cup using specially designed sugar tongs.
Then she asks, "Milk, or lemon?"
Milk and lemon should not be used together since lemon curdles the milk.Fresh milk is the best choice for Indian or African teas, and lemon for Ceylon or China teas.
The milk is poured before the tea.
(But see Tea Trivia below!!)
For the lemon-takers, a plate garnished with thinly sliced lemons is offered with a small fork.Most British think that the addition of lemon is pretentious/affected!
After handing the cup to the guest, hot water is offered for those who like their tea weaker.
Once everyone is served tea, the guests select traditional tea fare from the table or a tiered cake stand. The goodies can include crumpets slathered with butter, tea breads with fresh and dried fruits, dainty well-trimmed tea sandwiches, tall stand cakes, flaky scones, tart jams, lemon curds, small cookies, etc. Each guest takes a napkin, a small plate, and a butter knife for spreading jam, cream or sweet butter.
It takes some practice to balance a full cup, saucer, plate piled high with cakes and sandwiches, knife and napkin, but dropping crumbs and spilling tea are initiation rites and part of the enjoyment of the ceremony.
For Hotel restaurant or Tea Room service, wait staff serve customers at individual tables.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67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茶葉向世界各國的傳播介紹
下一篇: 唐朝茶事文成公主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