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獨來獨往,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不合群”。 莊子說:“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獨來獨往也好,不合群也罷,其實從另一方面來看,是強者的行為方式。 觀察身邊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越是弱小的人,越喜歡和別人湊在一起。 反而是那些內心和實力真正強大的人,總喜歡獨來獨往。
強大的人,早已放棄無效社交
下面這個場景很常見: 跑到一個聚會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噓寒問暖,全程笑臉相迎,互相說著客套; 敬酒、掃微信、留電話號碼,但是三天之后就記不清對方是誰……
把這種低質量的社交,稱為“無效社交”,再合適不過了。 那些總把精力消耗在“無效社交”上的人,不是為了填補內心的寂寞,就是為了掩飾自身的無能。
他們看似朋友遍天下,微信好友加了好幾千,心里苦悶時卻找不到一個人傾訴; 他們看似人脈廣泛,認識各種牛人大咖,需要幫助時卻沒人肯伸出援手。
周國平的一段話一針見血: “熱衷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里明白: 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
強大的人真是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早就放棄了“無效社交”。
很多人總害怕“不合群”,以為“朋友多了路好走”。 于是為了合群而合群,馬不停蹄地去趕赴一場又一場熱鬧與繁華。 而強大的人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與其花費時間與精力在酒桌上觥籌交錯,去結交一些無關痛癢的“朋友”,還不如學會好好與自己相處。
這個世界很公平,你的能力有多強,人脈就會有多廣。 與其沉迷垃圾社交,幻想別人拉自己一把,不如學會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魯迅先生說:“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你的世界才能更大。
獨來獨往,是活出真我 獨來獨往,不是桀驁不馴,更不是狂妄自大。 而是在人來人往的生活中,能始終保持一份清醒,聽取內心的聲音,遵從內心的選擇。
宋元之交,世道紛亂。 這天,炎熱干燥,許衡外出,口渴難耐。 正好路邊有一棵梨樹,路過的行人便紛紛去摘梨,只有許衡不為所動。 有人便問:“何不摘梨以解渴?”
許衡回答:“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 那人笑道:“現(xiàn)在是亂世,管它是誰的梨?!?許衡正色道:“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獨來獨往是一種姿態(tài),是一些人行走于紛繁世間的姿態(tài);
不急不緩,享受一季花開的明媚,守候一季飄雪的純澈,不讓虛偽遮住心靈。
獨來獨往更是一種勇氣,不隨波逐流,不會人云亦云; 在紛擾的現(xiàn)實生活中,保持著自己的心性,用孤獨和寂寞面對現(xiàn)實。 他們只是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獨來獨往的人,謙恭,溫雅,與世無爭;但他們有傲骨,有鋒芒,自己始終清楚自己的方向,一直前進。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不必刻意合群,當然也不必專門為了顯得自己不凡,而特意不合群。
正確的做法是,能合群則合,不能合群則散,既不能隨波逐流,也不要自命不凡。 獨來獨往,只是人生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跟性格沒有關系。 與其合群一起庸俗,不如獨處選擇孤獨。
刻意合群,不如獨處
其實,被群體排斥、孤立,只是一種弱者才有的生存憂慮,弱者無法面對被群體排斥帶來的風險。
在遠古的狩獵采集時代,我們的祖先面臨著嚴酷的生存考驗: 大自然中毒蛇猛獸橫行,沒有群體合作,個人單打獨斗,很容易死在野獸的獠牙下。
于是,越是弱者,越要拼命抱團合群。 這是祖先們傳下來的生存方式。 如今的人們同樣如此,越弱小的人,越害怕被群體所拋棄。 林徽因說過,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如果想衡量一個人的內心有多強大,就看他能不能一個人獨處。
和別人在一起,我們總處于社會狀態(tài); 只有在獨處時,才能真正的發(fā)現(xiàn)自己,認清自己,回歸真實的自我,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
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取決于獨處時的質量。 如果在獨處時,只是聽歌、玩游戲,而不做任何有意義的事,那這樣的獨處毫無意義。
真正有意義的獨處,應該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升和充實自己,應該是回過頭來認真地思考; 回頭看看你走過的路,并認真思考它帶給你的經(jīng)驗教訓。
真正讓你強大的,是在獨自思考和學習中的積淀和進步。 在娛樂圈里,陳道明是個偏愛獨處的人,閑暇時間,他極少參加應酬,而是經(jīng)常坐在看得見天空的窗前彈鋼琴。
或者想想自己拍戲的經(jīng)歷,靜靜地揮筆作畫,這樣的生活,他覺得舒適又恬靜。 在接受楊瀾的采訪時,陳道明說:“獨處是一種美德,可以讓人內心得到凈化?!?/p>
豐富自己,遠比取悅他人要有意義得多。 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在獨處中積蓄力量,不斷變強,才能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01
我們很多人不甘心與眾不同,但是卻又畏懼別人的流言蜚語,怕別人說自己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怕別人孤立自己。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孤獨才是常態(tài),享受孤獨才是我們應該有的姿態(tài)。
在這個世界上,你會發(fā)現(xiàn)真正強大的人都是獨來獨往的,越弱小越喜歡往人群里湊,他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總是怕別人在背后說自己,真正強大的人則不懼這些,他們也不會管別人到底怎么看自己。有時候,你如果想要努力去融入一些不屬于自己的圈子,那么最后往往是吃力不討好。
真正強大的人總是獨來獨往,他們有自己的判斷和認識,內心柔和,不再懼怕任何人的眼光,不再相信所謂的人脈和關系,他們知道總幻想著別人拉自己一把,還不如靠自己站起來,這個世界也只有自己才靠得住。
02
很多人總是很矛盾,既不甘心平庸,不想和別人都一樣,又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混著混著又混到人群里了。你既然不甘心平庸,就沒有必要害怕與眾不同,人生路上,只有吃過大苦,扛過最累,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你不要指望任何人能陪伴你一輩子,也不要想著能依靠著別人一輩子。在這個慌亂匆忙的世界里,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自顧不暇,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去管你,每個人都有落魄的時候,都有軟弱無能的時候,你只有默默地去耕耘,默默地去努力一段時間,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越是艱難,越是要靠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成功者都是孤獨的,不是因為他們孤獨,而是他們在成功的道路上,遇到過太多太多的磨難,這些磨難讓他們認清了很多人和事,使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只能靠自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人生路漫漫,無論是順利還是艱難,沒有人能夠替你走下去。
只有弱者才需要別人的依靠,強者一切靠自己,當別人的靠山。當一個人,變得真正強大起來,他就不再害怕孤獨,就是是一個人,也能活得十分精彩。
03
著名哲學家尼采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更高的哲人獨處著,并不是他愿意孤獨,而是在他的身邊找不到同類。”越優(yōu)秀越孤獨,并不是他們喜歡孤獨,而是在他們身邊,無論是靈魂還是在物質上,都很難找到和他們匹配的人。
一個人真正的厲害之處,就是敢于放棄,放棄無用的社交,放棄毫無意義的狐朋狗友,愿意潛下心來,默默的提高自己的實力,增強自己的能力,不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寶貴的,你只有孤獨下來,默默地去努力,才能獲得更多,才能變成你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很多人都說自己很獨立,都說自己很有主見,但是你真的有主見嗎?如果你真正獨立的話,你就不會被身邊人的眼光影響到,不會在乎別人的看法,真正有主見的人,他們更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領悟人生的真諦。
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之貴?!边@個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命運的貴人。
04
一個人越盲目合群,越會平庸,因為真正有實力的人物,是不會陷入無效社交的;越懂得享受孤獨的人,反而會越優(yōu)秀。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僅要享受鮮花和掌聲,還有享受那獨樂樂的幽靜。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修行,學會享受孤獨,才能讓你獲得更加清醒而堅韌,越來越強大。
孤獨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沉默無言;單獨時間長了,就更不愿再去討好取悅別人??粗車娜嗣χ瓗徒Y伙,忙于搞小團體,那你就是不肯參加,不肯消耗你的時間在那些事情上邊。對于現(xiàn)在你來講,社交媒體這個東西,無關緊要。是否有好朋友,你不在乎;有沒有人關心你,你也不在意。
回憶這一路走來,坎坎坷坷,經(jīng)歷多了,你也逐步看清了一些事,看開了一些人。你不再高估自己跟周圍人的關聯(lián),不會再逼自己團結,你完全接納了自身,做回了她。當一個人,越來越喜愛“獨來獨往”,多半都是下面這3種心態(tài)。獨來獨往,是簡單的生活的開端,也是一個人變得更加強大的開端。獨來獨往者,比較清楚要自己的叫什么,應對旁人話少,卻一直有著自己的判定和堅持不懈。
人和人相交,重在真心實意,但真的也亦是稀有。有的人表面和你關聯(lián)很好,對自己的關心體貼,可一到涉及到權益的事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人的內心確實實際極其。你所謂的朋友,一遇到事情就向我張口,想要你幫助,別人娶妻生子你都給了大紅包表明情意,可一等到你有事情對方也總不回你的消息。你與親朋好友一起共事,你想的就是盡可能不許另一方吃大虧,沒想到別人由于一點眼前利益,就要努力把你去算計。
再純粹,被別人那樣不斷利用,也會慢慢保持清醒。原先一直以來,你謙讓慣著著那些人,除開沒將你當一回事,還仗著自己和你你走近欺負你。人情冷暖,莫過于此,看清了,那你也就再也不會對旁人抱以殷切期望了。你肯定不會還要對誰深交,就不會再容許誰踏入這個世界,只要一想起和旁人打交道的時候會有的去算計和詭計,你就覺得煩。
有的人,活著活著就會變得膚淺了。過去青春年少,和朋友聚在一起的感覺非常舒服,由于彼此之間不容易攀比,因此心里不不舒服??傻搅撕髞恚却蠹夷昙o大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幾個人總是會變得更勢力眼。你混得不好時,人家會把你諷刺,分毫不管不顧朋友之情,只要把你的尊嚴踩扁。一邊責怪你沒本事,一邊向我吹噓自己活得多么好,你能禁不住迷惑不解,為什么你的好朋友居然成了那樣?
現(xiàn)實社會,讓人和人之間沒有了溫暖,不過是進行比較。他人怎么想的你永遠不知道,但是你真不喜歡跟旁人上綱上線,大家覺得那般索然無味,與此同時那你也看不起那樣的人。你與那些喜愛顯擺炫耀的人在一起,壓根沒話題,長此以往,你能完全遠離那些人所屬圈子。在你的心里,就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你寧可被一些團體拒之門外,都不會逼自己去團結。
生活,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的。沒吃過苦的人,通常活得熱情;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的人,往往會越來越少言。那些心酸的過去,在您的心里刻上了印記,你靠著自己一個人熬了來,從那時起你就學會了一切自己消化。你肯定不會再逢人發(fā)牢騷,既不愿把自己的經(jīng)歷說給別人聽,也沒有興趣掌握別人的事。你越來越不愛說話了,性格逐漸孤僻,也習慣了默不作聲。
無拘無束習慣了,更為不愿再被人打攪,感受到了簡易生活的快樂,你能更加享有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感覺了。不管外部的是是非非,聽不進周圍人的閑言閑語,孤單于你,已經(jīng)成為一種享有。有一種人,年紀越大,越喜歡“獨來獨往”。在向前走的路上,不會再指望別人的安慰和激勵,只努力做好自己人,走好自己的路。
獨來獨往者,看起來性格孤僻,但活的很高貴。她們自知人要融進周邊世界,就要讓步,得隨大流,她們沒法做到那樣,于是就選了積極與旁人保持距離。周圍的人減少了,世界可能就清靜了。減少了爾虞我詐,利用欺騙,反而活得舒心,即使孤單也值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79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用于書房茶室的對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