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式夾克、長衫
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五花八門,五彩繽紛,都承載著自己生產生活的悠久歷史,都在唱著自己民俗的頌歌。滿族傳統(tǒng)服飾就是這樣。滿族服飾承載了東北白山至黑水之間北方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傳承;講的是這個弓馬騎射民族的民俗。
早年生活在東北的滿族生產生活落后,其中漢族早已進入農耕文明,滿族還在過著漁獵生涯,以捕魚為主,農耕為輔。由于狩獵、捕魚和食肉的生活不穩(wěn)定,婦女有時不得不參加捕魚或耕作。所以滿族的傳統(tǒng)服飾有很多,衣服、靴子、鞋子,男女通用。
滿族男女有許多常見的服飾,如長袍、馬褂、馬甲(馬甲)、襯衫、斗篷、褲子、肚兜、靴子、帽子、手套、袖子等。,但有些風格和裝飾不同。從這些常見的服飾中,我們可以看到滿族服飾的民俗、俗特點及其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展示。
滿族服飾有許多男女共有的樣式,其中最突出的是長袍,又稱“旗袍”。但現(xiàn)在人們常說的旗袍,似乎專指女性穿的長袍。男女長袍上面已經提到了,這里就不贅述了。女式馬褂與男式大致相同,長及肚臍,左右或四面開叉;袖子有兩種,長到手腕的和短到肘部的;長袖很窄,短袖更寬。
滿族女子馬褂春夏有單款或夾款,秋冬有皮衣或棉衣。春夏套在旗袍外面,顯得婀娜多姿;也可以穿在襯衫外面看起來又酷又好看。在寒冷的秋冬季節(jié),長袍馬褂穿上藍色、白色或淺棕色的皮襖,既保暖又不失典雅端莊,體現(xiàn)了北方民族傳統(tǒng)的民族特色。
到了民國時期,由于沒有朝廷的限制,人們紛紛追求時尚,出現(xiàn)了幾種新式的馬褂。有些夾克短到肚臍以上;有些袖子是通過改變面料的顏色做成馬甲的;有的會把外套袖子縮短三四寸,這樣就能露出袍袖了。
女人把袍袖搭在夾克袖上,兩袖的色差很好看。人們稱之為“大袖小袖”。滿族馬甲稱為“臥龍包”、“緊身”,也俗稱其“馬甲”。因為無袖,穿起來方便,滿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常見的款式有大翻領、雙翻領、直翻領、人字翻領、琵琶翻領等。,男女都一樣,只不過女式馬甲更多的裝飾在領口和底部。美女做領口有領,無領,圓領,立領,雞心領等。,并裝飾領口、下擺、翻領邊緣等。帶有刺繡、裝飾和皮膚修飾。所以,女式馬甲比男式馬甲更端莊,更美觀。
滿族女性平時穿的馬甲,在鑲嵌物的裝飾上就簡單多了。由于滿族人男女從事漁獵農事,共同分擔生活負擔,與漢族人男耕女織的習俗有很大不同,使得許多服飾具有共性。馬甲、馬褂之類的衣服很少繡花,但在顏色上明顯不同于男性。男性多為黑、藍、石青等色,女性多為粉、紅、黃、月光、銀灰等鮮艷艷麗的顏色,表現(xiàn)出北方民族的純樸之美。襯衫也是滿族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這種襯衫實際上是穿在長袍里的一種襯袍。滿族男女袍早些年騎射用高。
清朝定都北京后,高開衩旗袍的習俗也傳到了中原。為了遮住露出的大腿,人們在外袍里面穿了一件沒有下擺的內袍,也就是襯衫。襯衫是一種內袍,翻領扭曲,衣身長,無開衩,圓領,右開衩,長袖至腕,平袖。所以襯衫穿在袍子下面,所以用窄袖扎,刺繡的活兒也少。有四種:單、夾、皮、棉。男襯衫簡單,女襯衫好看。滿清入京后,中國文化的影響日益加深,女性的襯衫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發(fā)生變化。
女式襯衫,除了絎縫工藝的精細化,還出現(xiàn)了舒適的袖子,然后卷起袖子,被稱為“長衫”和“襯衫”。到了清代中后期,隨著襯衫的內袍越來越精致,人們逐漸開始單獨穿著,成為女性的新旗袍,深受女性的喜愛。這種衣服通常被稱為“大袖子”,因為它的袖子和上面繡的彩色圖案。
大袖長衫是一種左右開叉、圓領、右開叉、直身、肥袖的滿族女子上衣。這種喪服穿在長袍外面,左右開叉很高,靠近腋窩。它美麗而優(yōu)雅。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用色彩鮮艷或對比色的刺繡來鑲邊,并精致地繡出寬闊的如意云頭,或狗的牙齒掛毯,五只蝙蝠持壽等。被子很重視袖口的制作,所以袖口是重頭戲。
喪服袖口短粗多層,短袖開口處連有撞色袖口。然后在袖口上裝飾精致的刺繡,佩戴時卷起袖口露出精致的刺繡,可謂五彩斑斕,美不勝收。清代春夏秋三季,婦女隨季節(jié)天氣的變化而變換喪禮,展示她們色彩、紋飾、刺繡各異的“大袖”,以及左右開叉的刺繡技藝。
滿族女性在習俗中追求美,在謙虛中活潑,將心靈手巧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滿族女子的葬服,靈動美麗如鶴,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所以人們也稱贊為“鶴葬”。著名小說《紅樓夢》的字里行間,記錄了很多清朝的舊事。薛寶釵戴的是“蓮花美絲線美鶴”,林黛玉戴的是“紅羽皺狐皮鶴”?!都t樓夢》中經常描繪女性的滿族鶴,可見其在清代非常流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76/3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商周時期服飾
下一篇: 釵簪步搖——古代女子頭飾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