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縣瑤族叫“修門”,他稱之為“藍靛瑤”
,因藍靛好種而得名。民國初,元陽
、綠春等地遷入紅河縣,歷史較短。主要分散在嘉蔭鎮(zhèn)
、石頭寨鄉(xiāng)、車古鄉(xiāng)瑤族一直種植棉花
,紡紗,織布,染色。這是瑤族婦女必須掌握的技能。瑤族婦女制作棉布有去棉籽、搓棉條、紡紗、煮、包、抽、織七道工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瑤族的男孩
、女孩和男孩都穿著黑色的長褲子,戴著一頂有滾邊和辮子的黑色小帽子。帽檐上鑲嵌著三塊圓形銀片,銀片上有“福、祿、壽”三個字。如果不仔細看,很難分辨誰是男生誰是女生。兩者的區(qū)別在于
姚的男裝,上衣無領(lǐng)
瑤族婦女十五六歲時
領(lǐng)口扣一對銀扣,接頭處系兩束紅絲線
編輯:李娟
審核: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76/34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哈尼繡娘“繡”出美好生活
下一篇:
非遺民族服飾
!.png" alt="古代各朝代的婚服
,有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