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珠宮玉歷》
第一神仙
經(jīng)曰:上上太一者,道之父也,天地之先也。乃在九天之上、太清之中、八冥之外、細微之內(nèi),吾不知其名也,元氣是耳。其神人頭鳥身,狀如雄雞,鳳凰五色,珠衣玄黃。正在兆頭上,去兆身九尺,常在紫云之中,華蓋之下住。兆見之言曰:
上上太一道君,曾孫小兆王甲.潔志好道,愿得長生。
第二神仙
經(jīng)曰:無極太上元君者,道君也。一身九頭,或化為九人,皆衣五色珠衣,冠九德之冠,上上太一之子也。非其子也,元氣自然耳。正在兆頭上紫云之中,華蓋之下
住。兆見之言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孫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長生。養(yǎng)我育我,保我護我。毒蟲猛獸,見我皆蟄伏,令某所為之成,所求之得。太清鄉(xiāng),虛無里,
姓硃愚,名光,字帝鄉(xiāng)。乃在太微勾陳之內(nèi)一星是也。號曰天皇太帝耀魄寶。兆常念之,勿忘也。人亦有之,常存之眉間,通于泥丸,氣上與天連。
第三神仙
經(jīng)曰:東王父者,青陽之元氣也,萬神之先也。衣五色珠衣,冠三縫,一云三鋒之冠。上有太清云曜五色。治于東方,下在蓬萊山。姓無為,字君鮮,一云君解。人
亦有之,在頭上頂巔,左有王子喬,右有赤松子,治在左目中,戲在頭上。其精氣上為日,名曰伏羲。太清鄉(xiāng),東明里,西王母,字偃昌。左目為日月,在目為日,
右目為月。目中童子,字英明。王父在左目,王母在右目,童子在中央,兩目等也。兆欲修真,當(dāng)念東王父、西王母、正在頭上,有三人并立,乃合日月精光,下念
紫房、太一、絳宮、黃庭、太淵、丹田,行其真氣五週,施于腹中。復(fù)行氣十二週,施于一身中。道畢,即止硃雀闕門。闕門,兩乳是也。左乳曰君阿,右乳曰翁
仲,當(dāng)兩乳下有玉闕,天狗、天雞在其上,主晨夜鳴吠。
第四神仙
經(jīng)曰:西王母者,太陰之元氣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侖之山,金城九重,云氣五色,萬丈之巔;上治北斗,華蓋紫房,北辰之下。人亦有之,在人右目之中,
姓太陰,名玄光,字偃玉。人須得王父王母護之兩目,乃能行步,瞻視聰明,別知好丑,下流諸神,如母念子,子亦念母也。精氣相得,萬世長存。夫人兩乳者,萬
神之精氣,陰陽之津汋也。左乳下有日,右乳下有月,王父王母之宅也。上治目中,戲于頭上,止于乳下,宿于絳宮紫房,此陰陽之氣也。
第五神仙
經(jīng)曰:道君者,一也;皇天上帝中極北辰中央星是也。乃在九天之上,萬丈之巔,太淵紫房宮中。衣五色之衣,冠九德之冠,上有太清元氣,云曜五色。華蓋九重之
下,老子、太和侍之左右。姓制皇氏,名上皇德,字漢昌。人亦有之,在紫房宮中,華蓋之下,元貴鄉(xiāng),平樂里,姓陵陽,字子明。身黃色,長九分,衣五色珠衣,
冠九德之冠。思之長三寸,正在紫房宮中,華蓋之下。其妻太陰玄光玉女,衣玄黃五色珠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寸,在太素宮中,養(yǎng)真人子丹,稍稍盛大,自與已
身等也。子能存之,與之語言,即呼子上謁道君。道君者,一也。乘云氣珠玉之車,驂駕九極之馬,時乘六龍以御天下。子常思之,以八節(jié)之日,及晦朔日,日暮夜
半時祝曰:
天靈節(jié)榮真人,王甲愿得長生,太玄之一,守王甲身形,五藏君候,愿長安寧。
第六神仙
經(jīng)曰:老君者,天之魂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左方,故吾等九人,九頭君也。吾為上首作王父,馀人無所作也。人亦有之,金樓鄉(xiāng),小廬里,姓皮,名子明,
字藍藍。衣青衣,長九分,把芝草,持青幡,侍道君在左方,從仙人仲成子。思之長三寸,常在已左方,正與已身等也。其妻素女,衣黃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
寸。
第七神仙
經(jīng)曰:太和者,天之魄也,自然之君也。常侍道君在右方。人亦有之,烏抬鄉(xiāng),姓角里先生,字<漂寸>々。衣白衣,長九分,持金劍,捧白幡,侍道君在右方,從仙人曲文子。思之亦長三寸。起坐行止,常在已右。其妻青腰玉女,衣青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寸。
第八神仙
經(jīng)曰:泥丸君者,腦神也。乃生于腦,腎根心精之元也。華蓋鄉(xiāng),蓬萊里,南極老人泥丸君也,字元先。衣五色珠衣,長九分,正在兆頭上腦中,出見于腦戶目前。
思之長九分,亦長三寸。兆見之言曰:南極老人,使王甲長生,東西南北,入地上天,終不死壞迷惑,上某王生籍,侍于道君,與天地?zé)o極。
第九神仙
經(jīng)曰:南極者,一也,仙人之首出也,上上太一也,天之侯王太尉公也。主諸災(zāi)變,國祚吉兇之期。上為熒惑星,下治霍山。人亦有之,在長吳鄉(xiāng),絳宮中元里,姓
李,名尚一名常,字曾子。衣絳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寸,在心中。其妻,玉女也,衣白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寸。常思心中有華蓋,下有人赤幘大冠,絳章單
衣,名曰天侯,玉帶紫綬,金印玄黃。子能見之,徹視八方,千日登仙時。候視腦中,小童子見之是也。
第十神仙
經(jīng)曰:日月者,天之司徒、司空公也。主司天子人君之罪過,使太白辰星,下治華陰恒山。人亦有之,兩腎是也。左腎男,衣皁衣;右腎女,衣白衣,長九分,思之
亦長三寸。為日月之精,虛無之氣,人之根也。在目中,故人之目,左為司徒公,右為司空公。兩腎各有三人,凡有六人。左為司命,右為司錄;左為司隸校尉,右
為延尉卿。主記人罪過,上奏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兆常存之,令削去死籍,著某長生。屬太初鄉(xiāng),玄冥里。司錄,六丁玉女,字道明,皆在神龜上,乘紫云氣之車,
驂駕雙鯉魚,字太成子。玄母,道母也。在中央,身之師也。主生養(yǎng)身中諸神,在五色云氣華蓋之下坐,戴太白明星明月之珠,光曜照一身中。常存以八節(jié)之夜,臥
祝曰:
司命司錄,六丁玉女!
削去王甲死籍,更著某甲長生玉歷。
第十一神仙
經(jīng)曰:中極黃老者,真人之府中斗君也,天之侯王,主皇后素女宮也。人亦有之,黃庭真人,道之父母也,赤子之所生也,己吾身也?;屎笳?,太陰玄光玉女,道之
母也,正在脾上中斗中也。衣五色珠衣,黃云氣華蓋之下坐,主哺養(yǎng)赤子。常思兩乳下有日月,日月中有黃精赤氣,來入絳宮,復(fù)來入黃庭紫房中,黃精赤氣填滿太
倉中,赤子當(dāng)胃管中,正南面坐,飲食黃精赤氣,即飽矣。百病除去,萬災(zāi)不干。兆常思存之,上為真人。故曰同出而異名也。有注云:日月同出異名。太素鄉(xiāng),中
元里,中黃真人,字黃裳子,主辟谷,令人神明乍小乍大,常以雞鳴、食時祝曰:
黃裳子,黃裳子,黃庭真人在于已。為我致藥酒,松脯,粳糧,黍臛諸可食飲者,令立至!
祝訖,瞑目有頃,閉口咽之二七過,即飽矣。
第十二神仙
經(jīng)曰:吾者,道子之也。人亦有之,非獨吾也。正在太倉胃管中,正南面坐珠玉床上,黃云華蓋覆之,衣五彩珠衣。母在其右上,抱而養(yǎng)之;父在其左上,教而護
之。故父曰陵陽,字子明,母曰太陰,字玄光玉女。己身為元陽,字子丹。真人字仲黃,真吾之師也。常教吾神仙長生之道,常侍吾左右,休舍太倉,在脾中與黃裳
子共宿衛(wèi)吾,給事神所當(dāng)?shù)茫髦滦袕N。故常思真人子丹正在太倉胃管中,正南面坐,食黃精赤氣,飲服醴泉。元陽子丹長九分,思之令與己身等也。父母養(yǎng)之,乃
得神仙。常自念已身在胃管中童子,服五色彩衣,坐珠玉之床,黃云赤氣為賬,食黃金玉餌,服神丹芝草,飲醴泉,乘黃云氣五色珠玉之車,駕十二飛龍,二十四白
虎,三十六硃鳥。思之九年,乘云去世,上謁道君。吾之從官,凡三萬六千神,舉吾宗族,皆得仙道,白日升天。常以四時祠吾祖先:正月亥日雞鳴時祠郊廟;二月
亥日祠社稷、風(fēng)伯兩師;四月、五月申卯日、七月、八月己午日,十月、十一月卯戌日,四季月不祠。但解洿土公,逐去伏尸耳。郊在頭上腦戶中,廟在頂后骨之
上,社在脾左端,稷在大腸窮,風(fēng)伯在八門。八門者,在臍旁五城十二樓也。雨師在小腸窮,四瀆云氣出昆侖,弱水在胞中,諸神食廚在于太倉中。以次呼神名召
之,勿忘也。
第十三神仙
經(jīng)曰:璇璣者,北斗君也,天之侯王也。主制萬二千神,持人命籍。人亦有之,在臍中,太一君,人之侯王也。柱天大將軍,特進侯也。主身中萬二千神。中極鄉(xiāng),
璇璣里,姓王,名陽,字靈子。冠三縫之冠,衣絳章單衣,長九分,思之亦長三寸,其大與自身等也。太一君有八使者,八卦神也。太一在中央,主總閱諸神,案比
定錄,不得逋亡。八使者以八節(jié)之日上對太一,故臍中名為太淵都鄉(xiāng)之府也。常以秋分之日案比筭之。齋戒沐浴,靜臥三日勿出。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常如此,
諸神不得逋亡,名上仙箓,定為真人。故太一不得妄上白事,不吉則兇,但八使者耳。故以八節(jié)日、晦朔弦望日,右手拊臍二七,左手拊心三七,祝曰:
天靈節(jié)榮真人,王甲愿得長生,太玄真一,守王甲身形,五臟諸君侯愿且安寧!
公兆七遍,庶兆二七。明日平旦,復(fù)祝曰:
太一北極君,敬守告諸神,常念魂魄安寧,無離王甲身形!
此所謂拘魂制魄者也。常以十二月晦日人定時,向月建太一于空室中,再拜,正坐,瞑目,祝曰:
五臟之君,魂魄諸神,某乞長生,無得離身。常與形合,同成為一身!
男女各三通。常以八節(jié)日于室中,向其王地再拜,瞑目,祝曰:
大道鴻涬鴻涬,天節(jié)之日,萬兆魂魄皆上諸天。真人身與神合。王甲欲得長生,獨在空室之中,不豫死籍!
數(shù),男女各三遍。常以十二月晦日,宿夜晝朝至平旦,于室中向寅地再拜,祝曰:
鴻涬鴻涬,某受大道之恩,太清玄巔,愿還王甲去歲之年,魂魄保身!
男女各三通。
第十四神仙
經(jīng)曰:臍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極,一名太淵,一名昆侖,一名特樞,一名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五城者,五帝也。五城之外有八吏者,八卦神也;并太一為九
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樓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為八十一元士。故五城真人主四時上計,八神主八節(jié)日上計,十二大夫主十二
月以晦日上計,月月不得懈怠。即免計上事,常當(dāng)存念留之,即長生矣。故太一常以晦朔、八節(jié)日夜半時,五城擊鼓,集召諸神,校定功德,謀議善惡。有錄者延
命,眾神共舉;無錄者終亡,司命絕去生籍。故常以晦朔、八節(jié)之日夜欲臥時,念上太一、中太一、下太一、五城、十二樓真人,祝曰:
天帝太一君,天帝太一君,敬存諸神,與之相親。司錄司命、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著某生文,皆當(dāng)言長生!
第十五神仙
經(jīng)曰:五城真人者,五方五帝之神名也。東方之神名曰句芒子,號曰文始洪崖先生,東方蒼帝東海君也。南方之神名曰祝融子,號曰赤精成子,南方赤帝南海君也。
西方之神名曰蓐收子,號曰夏里黃公,西方白帝西海君也。北方之神名曰禺強子,號曰玄冥子昌,北方黑帝北海君也。此皆后神也,天地人神等耳。風(fēng)伯神名吒君,
號曰長育。雨師神名馮修,號曰樹德。諸神常當(dāng)存念之,令與司命君、司錄君共削去某死籍,既為真人長生矣。不與相知存念之,即為疾風(fēng)暴雨,雷電霹靂,持子遠
去,殺子之身,埋子深山,投子深淵;或為毒氣所中,眾鬼害人。子欲為道,宜致敬之。此神能害人,王者之治,不可不知也。中央之神名曰黃裳子,號曰黃神彭
祖,中央黃帝君也。與中太一并治,度人命,愛養(yǎng)善人,成就人,常侍黃天真人。人亦有之,常侍真人,名曰子丹,給神所得。兆欲志道,常思念之,即不饑渴,長
生久視,上為真人,能致行廚,役使鬼神。社稷、河伯之神,名曰馮夷,號曰元梁使者。
第十六神仙
經(jīng)曰:八卦天神下游于人間,宿衛(wèi)太一,為八方使者,主八節(jié)日上計,校定吉兇。乾神字仲尼,號曰伏羲;坎神字大曾子;艮神字照光玉;震神字小曾子;巽神字大
夏候;離神字文昌;坤神字揚翟王,號曰女媧;兌神字一世注一云字八世。常以八節(jié)之日存念之,其神皆在臍中,令人延年。
第十七神仙
經(jīng)曰: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氣之元也;赤子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合和陰陽之門戶也。在臍下三寸,附著脊膂,兩腎根也。
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黃,上白,下黑,方圓四寸之中。所以在臍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時四,故曰四寸;法五行,故有五色。清水
鄉(xiāng)、敖丘里、丹田名藏精宮。神姓孔,名丘,字仲尼,傳之為師也。兆常以夜半存心之,赤氣上行至絳宮、華蓋,各右繞之。太一入黃庭,滿太倉,養(yǎng)赤子,復(fù)入太
淵,忽忽不知所在。復(fù)念太一,氣還入丹田中止。常念太一玄光道母養(yǎng)真人子丹,正吾身也,自兆名也,勿忘之。
第十八神仙
經(jīng)曰:大腸、小腸為元梁使者,主逐捕邪氣。三焦關(guān)元為左社右稷,主捕奸賊。上焦元氣上入頭中為宗廟,兆身與天地等也。天地萬物不可犯觸也,天地之神則知之
矣,而人身體四支,亦不可傷也。有痛癢者,神亦知之。由是言之,昭然明矣。天不可欺,地不可負,修身慎行,勿令懈怠也。兆欲除邪氣,治百病,啄齒二七過,
祝曰:
左社右稷,元梁使者,逐捕災(zāi)殃,急急如律令!
五咽一咒,三十咽止。一日一夜三百六十咽,三十日邪氣去,六十日小病愈,百日大病愈,三蟲皆死,三尸走出,面目生光,與神為友。六祝一止,十二為之一週。
第十九神仙
經(jīng)曰:兩腎間名曰大海,一名弱水。中有神龜,呼吸元氣,流行作為風(fēng)雨,通氣四支,無不至者。上有九人,三三為位。左有韓眾,右有范蠡,中有太城子;左為司
徒公,右為司空公,中有太一君;左有青腰玉女,右有白水素女,中有玄光玉女。玄光玉女者,道元氣之母也。左有司錄,右有司命,風(fēng)伯雨師,雷電送迎,仙人玉
女,宿衛(wèi)門戶,故名曰太淵之宮。先正紫房宮太一玄女赤子,故玄女常戴太白明星,耳著太明之珠,光照一身中,即延年而不死也。
第二十神仙
經(jīng)曰:胃為太倉,三皇五帝之廚府也。房心為天子之宮,諸神皆就太倉中飲食,故胃為太倉,日月三道之所行也。又為大海,中有神龜。神龜上有七星北斗,正在中
央。其龜黃色,狀如黃金盤,左右日月照之。故臍下為地中,中有五岳四瀆,水泉交通,昆侖弱水,沈沈滉滉,玄冥之淵也。日月之行,故天晝?nèi)照沼诘叵?,萬神皆
得其明。人亦法之,晝?nèi)障略谀氈?,照于丹田,臍中萬神皆得其明也。夜日在胃中,上照于胸中,萬神行游嬉戲,相與言語,故令人有夢也。天不掩人不備,故召其
神問善惡吉兇之事,令賢者自慎也。夜月在臍中,下照于萬神;晝月在胃中,上照胸中萬神。更相上下,無有休息。故胃中神十二人,諫議大夫名曰黃裳子、黃騰
子、中黃子,主傅相太子;玄光玉女主取金液、神丹、芝草、玉液、松脯諸可飲食者,立至矣。
第二十一神仙
經(jīng)曰:兆審欲得神仙,當(dāng)知天地父母赤子處。兆汝為道,不可不知此五神名也,當(dāng)自苦耳。知之,行之,堅守之,常念之,即神仙矣!《經(jīng)》中俱有,但當(dāng)心解耳!
既知其神,當(dāng)須得太一神丹金液,乃得神仙耳諸神元氣,虛無無為,自然為圣人耳,不為俗人所施也。兆不能服神丹金液,勞精思念,當(dāng)自苦耳!故謂兆汝晝?nèi)粘?
念臍中有日,赤黃精氣光明照于臍中,胃中有月,白光赤黃精氣填滿胃中;暮臥念:
日在胃中,赤黃精氣光明照于胸中!月在臍中,赤黃白光精氣照于臍中!
以此為常,萬世無止。
第二十二神仙
經(jīng)曰:頭發(fā)神七人,七星精也,神字錄之。兩目神六人,日月精也,左目字英明,右目字玄光。頭上神三人,東王父也。腦戶中神三人,泥丸君也。眉間神三人,南
極老人元光天靈君也。兩耳神四人,陰陽之精也,字嬌女。鼻人中神一人,名太一,字通廬,本天靈也??谂陨穸?,廚宰守神也??谥猩褚蝗?,太一君也,字丹
硃。頤下神三人,太陰神也。頸外神二人,玉女君也。兩手中神二人,太陽之精也,字魂陰。項中神二人,字上間也。肩背神二人,少陰少陽之精也,字女爵。胸中
神二人,虎賁神也。兩乳下,日月也;日月中有太神各一人,王父母也。兩腋下神二人,魂魄兆神也。小腹中神二人,玉女也。兩褷內(nèi)神二人,亦玉女也,字陰隱。
兩脛神二人,金木神也,字隨孔子。兩足神二人,太陰之精也,字柱天力士。
頭發(fā)神字祿之,兩耳神字嬌女,兩目神字英明、玄光,鼻孔中神字通廬,口神字丹硃,肩背神字硃雀,一云字女爵,兩手神字魄陰,上元神字威成子,中元神字中黃
子,下元神字明光子,一云字命光,陰神字窮英,兩褷神字陰隱,兩膝神字樞公。兆欲臥,瞑目,從上次三呼之,竟,乃止。其有病痛處,即九呼其神,令治之,百
病悉去,即為神仙矣。
第二十三神仙
經(jīng)曰:肺神八人,大和君也,名曰玉真宮,尚書府也。其從官三千六百人,乘白云氣之車,驂駕白虎,或乘白龍。心神九人,太尉公也,名曰絳宮,太始南極老人元
光也。其從官三千六百人,乘赤云氣之車,硃雀為蓋,丹蛇為柄,驂駕硃雀或乘赤龍。肝神七人,老子君也,名曰明堂宮蘭臺府也。其從官三千六百人,乘青云氣之
車,驂駕青龍或乘白鹿。膽神五人,太一道君也,居紫房宮。乘五彩玄黃紫蓋珠玉云氣之車,驂駕六飛龍。從官三千六百人。脾神五人,玄光玉女,子丹母也。乘黃
金珠玉云氣之車,驂駕鳳凰或乘黃龍,從官三千六百人。真人子丹在上,臥胃管中,黃云氣為帳,珠玉為床,食黃金玉餌,飲醴泉玉液,服太一神丹,啖玉李芝草,
存而養(yǎng)之,九年成真矣!千乘萬騎,上謁太上黃道君,東謁王父,西謁王母,南謁老人元光之前,真人得道,與天地合。
元陽子丹者,吾也。吾道成乃去,白日升天。或乘黃金云氣珠玉之車,驂駕六飛龍,轡無極之馬,從官凡萬八千人。天師大神使萬八千人來下著吾身,合三萬六千人,故能白日升天也。
胃神十二人,五元之氣,諫議大夫也。臍中神五人,太一八人,凡十三人。合二十五人,五行陰陽之神也。神龜之上神三人,玄女、虛無、道母也。腎神六人,司
徒、司空、司命、司錄、司隸、校尉、廷尉卿也。乘神龜之車,駕六鯉魚,一云白魚,玄白云氣之蓋。丹田神三人,人之根也。三合成德,以應(yīng)道數(shù)也。三焦神六
人,左社、右稷、風(fēng)伯、雨師、雷電、霹靂也。大腸、小腸神二人,為元梁使者?;①S神二人,為力士,在硃雀闕門,延年益壽為齡,下侍真人鳳凰閣。玄谷神五
人,大將軍司馬也。陰神三人,上將軍也,萬神之精也,男子字窮英,女子字丹城。天之神萬八千人,人之神萬八千人,都合三萬六千人,共舉一身升天,即神仙
矣!
第二十四神仙
經(jīng)曰:東方之神女名曰青腰玉女。南方之神女名曰赤圭玉女,中央之神女名曰黃素玉女,西方之神女名曰白素玉女,北方之神女名曰玄光玉女。左為常陽,右為承
翼,此皆玉女之名也。五行之道,常以所勝好者為妻。假令今日甲乙木,木勝土,則甲以己為妻。故言甲已,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此皆夫妻合會之曰也。言
肝、膽木也。木帝以中宮戊己素女為妻。他皆效此。此二神玉女之來,敬而侍之,慎無妻也。妻之殺人,終不得道也。兆欲為道,慎勿淫,淫即死矣。此玉女可使取
玉漿,致行廚也。
第二十五神仙
經(jīng)曰:太上神字元光太一君。其欲得太一之神也,非心神也,乃天神南極老人元光也。下在人心中,常以平旦、日中,甲午日,丙午日,呼之曰:
南極老人元光太一君,王甲欲愿得太一神丹長生之道!
因瞑目念心中太一童子,衣絳章單衣,其色正赤黃如日,九十息頓止。
心中神,字光堅,中太一中極君也。在脾中,主養(yǎng)兆身。常以雞鳴、食時、日西黃昏時、辰戊丑未日,呼之曰:
中極光堅太一君,王甲欲得真人神仙黃庭之道!
因瞑目默念黃氣滿太倉胃管中脾上有一黃人,五十息頓止。
心下神,字玄谷,北極君也,玄光道母也。常以夜半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日,呼之曰:
北極君玄谷道母,王甲愿欲得金液醴泉可飲食者!
因瞑目念腎間有白氣,中有神龜,龜上有玄女,女右有司命,左有司錄,見之呼曰:
司命司錄,六丁玉女,削去王甲死籍,著玉歷生錄,皆當(dāng)言長生!
故曰能知三神字,可以還命延年。此三神者,乃天地神道君三元君字也,人之先也。常念勿忘也,三元天之貴神是也。
第二十六神仙
經(jīng)曰:子欲為道,當(dāng)先歷藏皆見其神,乃有信。有信之積,神自告之也。先念天靈君,天靈君青身白頭,正在眉間,思之三日,即見其神。念玄膺,狀正赤生光。念
咽喉中正白如銀,環(huán)十二重。凡三日,念遍。乃念肺色正白,名曰鴻鴻,七日。念心色正赤,名曰呴呴,九日。念肝色正青,名曰藍藍,三日。念膽色正青,名曰護
護,三日。念脾色正黃,名曰俾俾,五日。念胃色正黃,名曰旦旦,五日。念腎色正黑,名曰<漂寸>々,三日。念臍中太一色赤,人名曰玉靈子,三
日。念大腸正白色,名曰胴胴,一作洞洞,七日。念小腸色正赤,名曰契契,九日。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曰藏精,三日。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住,七
日。念金玉印乾燥完堅,三日。念玄英正黑,潤澤有光,三日。念兩脾,一作褷,左右脾內(nèi)各有一玉女,衣絳帔襦、青裙,正立兩褷上,三日。念兩足下各有一人,
正白,三日。念為道竟矣。不出靜室,辭庶俗,赴清虛,先齋戒,節(jié)飲食,乃依道而思之。
第二十七神仙
經(jīng)曰:子審欲為道,神仙不死,當(dāng)先去三蟲,下伏尸。三日百六十息食氣,三十通一止,九十通一休息,日四為之。常以夜半、雞鳴時祝曰:
東方青牙,紫云流霞,飲食青牙,服食朝華!
三咽之。
南方硃丹,煥耀徘徊,服食硃丹,飲以丹池!
三咽之。
中央黃氣,黃庭高仙,服食黃氣,飲之醴泉!
三咽之。
西方明石,皓靈金質(zhì),服食明石,飲以金液!
三咽之。
北方玄滋,玄珠潤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
三咽之。如此三十日,三蟲皆死,伏尸走去,而三神正氣自安定,伏尸不敢復(fù)還兆身中,即神仙不死,玉字金名,乘云而上升。
第二十八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六甲之日,平旦時拊心祝曰:
蒼林玄龜,流水如河,炎火週身身,一作宮,安能知他?道來歸已,道來歸已!
因念肝色正青,潤澤生光,其上高危,在左方。次念膽色正青圓,中黃外青,潤澤清泫,傍生拊心,著肝,肝覆其巔,此道之始也。念之既畢,乃呼其神曰:
肉子藍藍,與已為友,留為已使。王欲得太一神丹服食之,令王甲長生,勿去某身,常在紫房宮中,與道合同也!
因瞑目念日精青氣來下著身,入鼻孔中,念肝色青氣與之合于目前,來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青氣週遍一身中,九十息止。至乙日復(fù)存其神,呼曰:
太一紫宮一作紫房素女,與已為友,留為已使。王甲欲得太一華符服之。
至甲寅、乙卯之日復(fù)存之。
第二十九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六丙之日禺中時,拊心祝曰:
硃雀丹液,天海地河;愿求不死,服食天和!
因瞑目念心色正赤如日,在肺葉間,乃止;念日精赤黃氣來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思行赤氣週遍一身中,百八十息止。呼其神曰:
李尚曾子,與己為友,留為己使;王甲愿求太一神丹,如金汋可飲食者,常在絳宮中與己合同!
至丁日復(fù)存其神,呼曰:
天皇絳宮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王甲欲得天皇長生之道!
至丙午、丁己之日復(fù)存之。
第三十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六戊之日雞鳴時、日西黃昏時,拊心祝曰:
天道天道,愿得不老,壽比中黃,升天常早,愿延某命,與道長久!
因瞑目念脾中黃氣來上至口中,上念天精黃氣來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思行黃氣週遍一身中,百五十息止。呼其神曰:
玄光玉女、養(yǎng)子赤子、真人子丹、服食元氣,飲宴醴泉!
故言一身神有父母凡三人。至己日復(fù)存之,呼其神曰:
真人黃庭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王甲欲求真人黃庭神仙之道。
至戊辰、己未、戊戌、己丑之日復(fù)存之。
第三十一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六庚之日日晡時,拊心祝曰:
本子本子,白云卒起,霧合萬里,愿云來歸已,常為我使,反復(fù)仙命,終而復(fù)始!
因瞑目念肺色正白,令白氣來止至口中;念天精白氣來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思行白氣週遍一身中,百四十息止。呼其神曰:
先生[漂寸][漂寸],與己為友,留為已使,奉持華蓋,金液玉英,常在勿出,侍我道君,共合為一身!
至辛日復(fù)存其神曰:
光黃玉堂,青腰玉女,與己為友,留為己使。王甲欲得彭祖長生不死之藥服之。
至庚申、辛酉之日復(fù)存之。
第三十二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六壬之日夜半時,拊心祝曰:
愿睹天鏡,玄滋玉池;還白使黑,常為嬰兒。神來歸己,五藏相隨!
因瞑目念兩腎間白氣週行一身中十二遍,翕然布散,流行四肢。乃復(fù)念兩腎巍隗,狀如雙鯉魚,右黑左赤,俠脊而居,炫耀光明,相照一身中。乃念青天太清元氣,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一九而止。思行太清白元氣週遍一身,還藏丹田中,呼其神曰:
司錄、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使王甲長生,上為真人,十二太一皆當(dāng)言生!
至壬子、癸亥之日復(fù)存之。
第三十三神仙
經(jīng)曰:所存念五臟神皆畢,乃更念玄厘、玉英、金液,恒勿忘也。更念玄厘,欲其潤澤而起行列也。別念玉英,其中有一人大回倒豎,小童子服飾也。存之欲令堅
強,長大自倍也。念金液,欲令其乾燥而緩也,如紫谷盛水銀也。念此盡遍,而復(fù)存之,法十二週,精神處之,和氣自來,百病去除,壽命與天地期,長生無極,安
知死時?
第三十四神仙
經(jīng)曰:食日之精,可以長生;緣茲上天,上謁道君。其法常以月一日、二日、五日、七日、九日、十一日、十三日、十五日日初出時,被發(fā)向日,瞑目念心中有一小
童子,衣絳衣,文彩五色,灼灼正赤;兩手掌中亦正赤;以兩手掌摩面,下至心止,十二反為之。念天日精正赤黃氣來下在目前,存入口中咽之,一九,以手摩送
之,拊心祝曰:
景君元陽,與我合德,俱養(yǎng)絳宮中小童子!
須臾復(fù)念心下至丹田中止,以手摩送之。以日托心,心得日精,己乃神仙矣。
第三十五神仙
經(jīng)曰:食月之精,以養(yǎng)腎根,白發(fā)復(fù)黑,齒落更生,己乃得神仙。常以夜半時,思腎間白氣週行一身中,上至腦戶,下至足心。自然之道,易致難行。常以月十五日,向月祝曰:
月君子光,與我合德,養(yǎng)我丹田中小童子!
因瞑目念月白黃精氣來下在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以手摩送之,下至丹田之中。丹田中氣正赤,氣中有一人,長九分,小童子也。衣硃衣,故丹田中赤外
黑,左青右黃上白,五色氣已具。但以其月托腎,腎得月精,乃得升沈。丹田中赤者,太陽之精也,心火之氣也;其外黑者,太陰之精也,腎水之氣也;其左青者,
少陽之精也,肝木之氣也;其右黃者,中和之精也,脾土之氣也;其上白者,如銀盤而照覆之者,少陰之精也,肺金之氣也。其中有五人,即五臟之太子也,五行之
精神也。人須得丹田成,乃為真人。
故生子仁者,肝之精也。禮容者,心之精也。義慧者,肺之精也。和樂者,腎之精也。忠信篤厚者,脾之精也。辯勇者,膽之精也。緩和者,膽之氣衰也。盲者,肝
之氣衰也。懦者,肺之氣衰也。癲者,心之氣衰也。濡者,腎之氣衰也。不肖喑聾者,脾之氣衰也。其五臟衰者,皆自見于己也。憂悲不樂則傷肝,傷肝則目瞑頭
白,當(dāng)思腎心以養(yǎng)之。淫樂過度即傷腎,傷腎則腰疼痛,身沉重,大小便膿血,思肝肺以養(yǎng)之。恚怒則傷心,傷心則病狂吐血,思肝脾以養(yǎng)之。遭患憂難則傷肺,傷
肺則思脾腎以養(yǎng)之。飲食絕飽,酒醉過度則傷脾,傷脾則思心肺以養(yǎng)之。令其子母相養(yǎng)之,即病愈疾除求神仙之人,惡傷五臟,學(xué)士明照之。
第三十六神仙
經(jīng)曰:食太極之精,乃得長生。常以六戊之日,時加其辰辰一作神,道士于室中,冠帶北向,再拜曰: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孫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長生!
暮夜臥,上念北斗太極中央大明星精,正黃氣來下,在兆目前,入口中咽之,三五而止。黃精氣填滿太倉黃庭中,下至丹田中。乃念絳宮中有一赤人;紫房宮中有五
人:太一君在其中,老子、仙人仲成子在左,太和、曲文子在右;明堂宮中有玄光玉女,左有黃裳子,右有中黃真人,俱宿衛(wèi)真人子丹也。乃復(fù)下念玉堂三公,呼
曰:
司錄、六丁、玉女,削去王甲死籍,令王甲長生。
氣定,乃復(fù)念真人子丹中胃管中,祝曰:
玄光玉女,養(yǎng)我真人子丹,服食元氣,飲宴醴泉!
以北斗中極托脾,脾得斗極之精,乃為真人。
第三十七神仙
經(jīng)曰:肺為尚書;肝為蘭臺;心為太尉公;左腎為司徒公,右腎為司空公;脾為皇后、貴人、夫人;膽為天子、大道君;胃為太倉,太子之府也,吾之舍也;大腸、
小腸為元梁使者;下元氣為大鴻臚;中元氣為八十一元士;上元氣為高車使者,通神于上皇;故肺為玉堂宮;心為絳宮硃雀闕門;腎為北極幽闕玄武掖門;脾為明
堂,侍中省閣也;胃為上海,日月之所宿也;臍為下海,日月更相上下至胃中。故太初者,元氣之始也,道也,一也;心上為天。太始者,為萬物之始也,山川也,
地也,為腎。太素者,人之始也,精也,脾也,土也。上亦有三宮,兩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眉間為郊山。能合三元氣以養(yǎng)其真人小童子,則列
然徹視矣。
老君曰:萬道眾多,但存一念子丹耳。一,道也。在紫房宮中者,膽也。子丹者,吾也。吾者,正己身也。道畢此矣。
第三十八神仙
經(jīng)曰:道士練水銀,消沙液、珠玉、八石,以作神丹,服一刀圭,飛升天宮。身常食氣,乃得長生神仙。存神食丹,乃為真人。真人得道,上佐上皇治。故真人以水
土溟溟浩浩,天地潰潰濛濛,不知所存藏。萬八千歲乃成天、地、人。故真人以土作人,呼吸飲食,從騎伏使,令土不得獨處,人不得獨存。故言黃土,本人之先
也。真人去之,上升九天;世人無道,下入黃泉。益土三升子一作了無骨筋一本作肋。故九天丈人有言曰:食于天者,以身報天,上為真人神仙戲游;食于地者,以
身報地,下為尸鬼;食于人者,以身報人,骨毛棄捐。兆欲為道,勿食飛鳥。天之所生,殺之?dāng)?shù)數(shù),減子壽年。人畜食之,可以為廚宰六畜也。避六丁神,獸類也勿
食。丁卯兔也,丁丑牛也,丁亥豬也,丁酉雞也,丁未羊也,丁巳蛇也,此大禁之,六丁神之諱也。乘氣服丹入室之時,無令生物,禁食五畜肉。五畜肉者,馬、
牛、羊、豬、狗也,但得食雞子、魚耳。禁食五辛,臭惡自死之物慎勿食,服丹尚可,乘枿禁之。
第三十九神仙
經(jīng)曰:道者,吾也,上上中極君也。兆常以日出時、日中時、酉時、夜半時一云日申、酉,上念太極中央太黃星,其精氣來下在兆額上眉間止,正赤黃白如日狀,以意致之下,入口中咽之,令其氣下入絳宮紫房黃庭中。咽之三五而止,祝曰:
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孫小光壬甲好道,愿得長生。此吾之氣也,吾從此氣生。念之萬遍,無止也。令兆長生,上為真人,云車下迎,飛升天宮,上謁上帝南極老人元光之前!
老君曰:圣人銷珠,賢人水玉。銷珠水玉,其道同法。銷珠者,服日之精,左目日也。水玉者,食月之精,右目月也。被發(fā),正偃臥,瞑目,常念兩目中黃精赤氣來
下入口中,咽之,三九而止。令人神明,徹視八方。食肺之精,常念肺中白氣來上出至咽喉入口中,咽之,三七而止。令人神明,身生光澤,辟邪致神,玉女侍之,
即長生辟百鬼矣。常念身中小童子衣絳衣,在心中央。中央即神明也。時念心中有紫華蓋,下有一人,著赤幘大冠,絳單衣,銜箭引弩,憤然而嗔,即能辟兵,役使
鬼神矣。
第四十神仙
經(jīng)曰:常思頂中紫云出如車蓋,狀如火氣,文彩五色,上與天連。以意極布之,與天相率下。念胃中黃氣如橘,忽長稍大,身形如日。念目下元氣、赤人黃人,道氣行布四支,登高入日中登高,一作登臺,上至絳宮紫房太一。祝曰:
太一北極,敬告諸神,常令魂魄安寧,無離王甲身!
是謂自然無形者也。
第四十一神仙
經(jīng)曰:鬼箭十二,可以辟兵。常思心中十二芝莖,上與肺連,以意挹之,名曰鬼箭。兆常行之,五兵自辟,兇惡自亡。以擊四夷,捐捴電光,但間兵楯刀戟、金銀,
天神皆助真也,雷公擊鼓也。太白揚光,白帝持弩,蚩尤辟兵,青龍守門,武夷在庭,珣蛇玄武,主辟兇殃。白兔搗藥,蟾蜍在傍,太一和劑,彭祖先當(dāng);服一刀
圭,面目生光,身出毛羽,上謁上皇。此道也,使諸神氣與子合同,慎之,勿解殆也。
第四十二神仙
經(jīng)曰:常以庚申之日申時,被發(fā),西南首,申地偃臥,縱體,瞑目,念肺正白,潤澤光明,中有芝草,莖大如小指,其中空而明,下與心相連。其中有青赤氣,上下
交通,出心入肺之中。念之至下晡時止。肺者,人之天也;心者,人之日也;日氣上出如赤丹之精,未嘗有之時,人須得此氣以生耳。失此氣者,則死矣。名曰自然
之道。道通神靈矣。
第四十三神仙
經(jīng)曰:常念心中赤氣如日,內(nèi)青外黑,三合成德,以應(yīng)道數(shù)。師曰:常以平旦,念心中正赤如日,日中有人,著大冠赤幘,衣絳單衣。兆見之呼曰:
天皇太一君,使王甲長生,上為真人!
第四十四神仙
經(jīng)曰:還精絳宮之中法:常以月一日、十五日、晦日,以日初出時,被發(fā),東首向日臥,以左手摩兩乳間,下至心,九反而止。柑心言曰:
神手神還絳宮,無離己身;神乎安,君靜處,與己言語!
如此三,乃止。師曰:每摩兩乳間者,使氣上下道也;拊摩其心,存小童子,此名虛無。還精絳宮者,月三日為之也,神仙之道也。
第四十五神仙
經(jīng)曰:元陽赤人,太一也;元陽道君,中太一也;元陽子丹,己吾身也;元陽玄光玉女,道之母也;元陽皇人,太一王也;元陽丹田,藏精宮也。師曰:元者,氣
也;陽者,日也。當(dāng)思心中有日,日有赤人,著赤幘大冠,衣絳單衣。次思膽中有太白明星,三光耀而相照,星上各有一人,衣絳硃衣,冠九德之冠。道君在中央,
左有老子、仲成子,右有太和、曲文子,凡五人、是一也。次念脾上正黃,中有日,日中有三人,道母玄光玉女在中央,左有黃裳子,右有中黃直。次念胃管中有真
人子丹,坐珠玉之狀,上黃金色云氣為帳,玉女小童子侍之。次念臍中太一,衣五彩硃衣,冠三絳之冠,左青人,右有白人,前有赤人,后有黑人。次念丹田中有赤
氣,赤氣中有三人,赤人在中央,左有青人,右有黃人,赤氣繞之,內(nèi)青外黑,上白中黃。念此畢,臥,有所見,神氣來語人也。
第四十六神仙
經(jīng)曰:常念脾中有黃氣升上至口中,咽之,三五而止,即飽矣??梢员俟龋诹⑼?。師曰:常思脾中有日,日中有黃金匱,匱中有書,封之以黃玉扃廣三寸,字曰威喜。精而思之,則耶自出。兆能見而讀之,心開目明,即時神仙矣。
第四十七神仙
經(jīng)曰經(jīng)曰:常思念胃中,正自如凝脂,中有黃氣,填滿太倉,上至口中,咽之即飽。師曰:胃者,太倉也。諸神皆就太倉中飲食。中黃金釜,金甑。玉女小童,主給使之。故呼曰黃裳子,致行廚矣。
第四十八神仙
經(jīng)曰:腎者,元氣之根也。常思腎間白氣,上升至頭中,下至足心十指之端,週行一身中十二遍而止,手足皆熱,可以不饑,不渴,不寒,令人不老,白發(fā)復(fù)黑。兆常念行之。
第四十九神仙
經(jīng)曰:常以月朔、望日,思兩腎間白氣,上頂中,下至足心。神龜五彩為甲,文若總系,上有玄光玉女,二公相對坐,前有太一,后有玄冥司錄、司命,共議死生。
人精念之,三十息止。咒曰:司錄君、司命君、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著上生文,此當(dāng)言長生。神龜呼吸,吐故納新,恣意所為。白龜之神,元氣布行,四友皆
溫。
人須得腎氣,神龜呼吸乃生耳。常以甲子日及壬子日存行之,即長生矣。
第五十神仙
經(jīng)曰:常以甲午之日日中時,被發(fā),南首偃臥,瞑目,念臍下三寸丹田中黃,其氣正赤,大如手掌,其外黑,次其外青。臍上有白氣覆之,肺氣也,左有青,右有
黃,各大如手掌。此三者,肝氣、脾氣、肺氣。師曰:丹田中赤者,太陽氣;其外黑者,太陰氣;次外青者,少陽氣。三合成德,三氣守之,即長生矣。
第五十一神仙
經(jīng)曰:心為虛,腎為元。虛氣以青上為天,元氣以寧下為地,入于太淵。故虛氣生為呼,元氣生為噏。心為日,腎為月,脾為斗。心氣下,腎氣上,合即為一,布行
四友不休息。故心為血,腎為氣,合即流行,名曰脈。脈者,魂魄,人之容也?;昶且匀?,主人寂寂,故伯脈盡即氣絕,氣絕即死矣。是以為道者不可不存其神,養(yǎng)
其根,益其氣。兆汝弩力弩力,將去矣。真人得道,萬八千歲一會;道士得道,千歲一會,故作《中經(jīng)》,以遺后世。本上皇藏之金匱,道人得,千金勿傳出也。
第五十二神仙
經(jīng)曰:三元之日會,合于己亥。三元者,太一、太陰、宮氣是也。三元俱起己亥。太一左行,歲一辰;害氣右行,四孟,歲行一孟;太陰右行,三歲一辰,九年行
方。四九三十六年,三元俱合于亥。三合之歲,水旱兵饑,災(zāi)害并起。三合之歲,陰陽隔并,感天動地,害氣流行,晝行則傷谷,中有人即疾疫,中谷即饑、貴。兆
汝居其間,不能自生也??刹诲罅γ銜r學(xué)道哉!
當(dāng)期之世,水旱蝗蟲,五谷饑貴,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散流他方,其父母妻子兄弟,哀氣內(nèi)發(fā),摧肝絕腸,略為奴婢,不知縣鄉(xiāng)。于期乃欲
學(xué)道,豈不晚哉!豈不晚哉!吾深戒子,存神作丹,早自防。即遭亂世,遠去深藏;圣主明世,道可照而行也。故天地之會,四十五歲一小貴,九十歲一小饑;一百
八十歲一大貴,三百六十歲一大饑。五百歲,腎者一小聚;千歲,圣人一小聚;三千六百歲圣人大會。萬八千歲,真人一小出治;三萬六千歲,至極仙人一出治;三
百六十萬,歲天地一大合,元氣溟涬,濛鴻元形,人為萬物,不知東西南北,人化為禽獸,禽獸化為人。真人乃在元氣之上,仙人乃在絕域無崖之際,道人隱居,可
以貴重也。
第五十三神仙
經(jīng)曰:天都京兆,合在勾陳之左端,號曰安德君,主與天太一北君共釭計說諸神,主人魂魄,會于南極。有錄者延壽,眾神共舉之;無錄者終矣,司命絕去之人,魂
魄會于北極。有功德于人、天地、萬物者,子孫富貴,壽考鮮明,身得封侯,復(fù)出為人。無德者有三:一曰殘賊酷虐、害逆天地四時;二曰咒咀嫉妒淫泆,慢易天地
神靈;三曰不忠、盜竊陰賊、推埋殺人。犯此三者,子孫絕滅。人生自有三命,至娶婦嫁女,復(fù)定其一命;移徙葬埋,復(fù)定其一命。得吉身者壽考,子孫富貴;得兇
者死,子孫貧困屯。汝居世間,當(dāng)何著于天地?神可畏也。故天置日月、北斗、二十八宿、五星主之;六甲六丁諸神,主行民間。兆汝不知,汝甚可畏之。常復(fù)有邪
鬼精魅至于家,思不祥、里社、水土公、司命、門戶、井灶、清溷、太陰水瀆,皆能殺人者。
兆汝欲卻邪辟鬼,當(dāng)被符,次服神藥。符者,天地之信也;藥者,人丹也。益其氣力,身輕堅強,即邪氣官鬼不能中人也,即成神仙矣。鬼者,神之使也。鬼見天信
即去矣。人亦有之,京兆舍中極鄉(xiāng)璇璣里夏里黃公,字德皇,正在臍中央,太一是也。一名玉靈子。衣五彩硃衣,總閱黃神。
常以八月秋分之日,案比計釭。常先之一日,后之一日,正節(jié)之日,凡三日,入室勿出,常以雞鳴時思之,平旦兆悅之,至日禹中時止,為之三日。被發(fā)西北向,偃臥縱體,無令他人見之,豫敕家中人無得有聲。先齋戒沐浴,至其日入靜室中,安心自定,先祝之曰:
曾孫小兆王甲好道,愿得長生。今日秋分之日,天帝使者夏里黃公來下入吾身中,案比總閱,諸神不得逋亡,皆當(dāng)來會!
從上三呼之,比為之日三呼之,三日九呼之,日中乃止。即言曰:
司錄、六丁、玉女,削去某死籍,更著某長生神仙玉歷,急急如律令!
即日有天帝無極君,教自應(yīng)曰:諾。下床回向再拜,謝天神。一身道畢此矣。
第五十四神仙
經(jīng)曰:子欲知真人、仙人何類?仙人衣揲衣,生毛羽;真人無影,衣五彩硃衣。其居無常處,東春、南夏、西秋、北冬,浮游名山昆侖、蓬萊、大郢九域之上,時上
謁。上謁上皇,故真人得道,八千萬歲。乘珠玉云氣之車,駕元極之馬,時乘六飛龍,佐上皇治。中仙之士,中天而上。乘云往來,歷越海江。下仙之士,法當(dāng)尸
解?;奕粘瘯荻Y,不得解怠,當(dāng)為神使。道非有所異也,但有尊卑等故耳。故百歲之人黃頭發(fā),二百歲之人兩顴起,三百歲之人萬物耳,四百歲之人面縱理,五百
歲之人方瞳子,六百歲之人脅助胼,七百歲人骨體填,八百歲之人腸為筋,九百歲之人延耳生,千歲之人飛上天,上謁上皇太一。為仙真人重瞳子,故能徹視八方。
食芝服丹即不老。人萬八千歲更為童子,男八女七,從此始。
第五十五神仙
經(jīng)曰:子欲制百邪百鬼及老精魅,常持符、利劍,亭水甕上,于中視其形影。凡行出入,卒逢非常怪物,于日月光中視其形影,皆可知也。以丹書制百邪符,置于甕
水上。邪鬼見之,皆自然消去矣。諸精鬼魅、龍蛇、虎豹、六畜、狐貍、魚鱉龜、飛鳥、袴鹿、老木,皆能為精物。犯人者,符刻之?dāng)刂逗硬?、社令。常召今?
直符使六丁神守之宿衛(wèi)。左文字,在八十一首玄圖六甲宮四十九真中。亦有珠胎、七機、華蓋、清觀皆能制百邪。此四符者,惡穢人不可服也。當(dāng)被服威喜、巨勝、
左契、右射、太極、太清、太玄、陽章、參天、包元氣、太虛,此大道也??沙1环?,無所不防,亦無禁忌也。上制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曾孫小兆王甲好
道,愿得長生,所愿從心來,自在心也,不多言。上封文曰:皇天上帝太上道君天一太一北斗君、日月陰陽君、司命君、司錄君,曾孫小兆王某好道,愿得長生,唯
司命司錄君削去死籍,更著長生玉歷仙籍,定為真人。臣某即日除為太一使者,再拜受命。上皇道君。中黃門子,再拜著契封符傳,當(dāng)清潔先解過,常以西四時除日
及八節(jié)日,以酒脯于東流水上解過,南流亦可。神仙玄圖曰:玉歷五十五章姓名符信,本在上皇金匱玉笈玉笥中,封之九重。兆得之,慎勿妄傳。子慎之,勿受錢
之。得其人即傳之,可得神仙。吾時時自案行此三篇。三篇,上下《中經(jīng)》也。吾常使司命教鬼守汝,勿妄增減吾文。一字不具,吾即知之,兆汝慎之!慎之!如吾
言符與下字以丹青之,此吾之信也。兆汝審欲神仙,當(dāng)先服還丹金液,存神,即時仙矣,上為真人。兆汝不服神丹金液,當(dāng)自苦耳。為寒溫風(fēng)鬼所系,司命不救汝
也。道神無奈汝何。兆為道,溫衣適食,守虛無,為自然,鬼亦不能救殺也,年壽終竟,自死矣。何以言之?以其不堅守神故也。譬猶萬物之生,非欲求死,但自然
老枯槁腐死,其人亦如此矣。吾以喻汝,努力求師,吾教八十一弟,皆仙。其十人布在民間,游筼谷仙。吾越度秦項不出,為漢出,合于黃世,見吾大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44/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子說五廚經(jīng)》
下一篇: 《太上老君戒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