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布衣如是說 未經(jīng)授權(quán) 謝絕轉(zhuǎn)載
雖然嘉慶
、道光皇帝屢倡節(jié)儉,但清廷官場結(jié)黨營私,貪污腐敗已是積重難返。無論是天子腳下的大小京官,還是在外任職的地方官員,上至督撫,下到州縣,中飽私囊,攘竊成風(fēng)。連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漕運、鹽政、河工三大衙門
,都成為貪墨官吏眼中的肥差。道光皇帝再怎么節(jié)儉,穿帶補丁的衣服,吃面條就當給皇后擺壽宴也于事無補。道光皇帝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
大家都知道
白銀
當時,北京城一個叫做張亨智的銀號掌柜
道光當即派出欽差大臣
、刑部尚書惟勤徹查此事。在清查銀庫時,本來裝放千兩白銀的銀袋,被換成了包裹白布的木頭!戶部銀庫應(yīng)改名為木頭庫!時任管庫大臣
,是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銀庫幾十年沒有盤查,穆彰阿不以為然銀庫
按照當時規(guī)定
可規(guī)矩是人定的
現(xiàn)代醫(yī)院的急診科
但銀錠子有棱有角
江西圓銀錠
《清代野記》中有過形象詳盡的描述:“聞之此中高手
道光皇帝
清代文人歐陽煜在《見聞瑣錄》是這么寫的:“戶部銀庫,自乾隆晚期和珅當國后
銀庫
這庫銀被盜的歷史
庫兵們偷盜的庫銀
,早就揮霍一空,道光追繳的重點,還是放在負責(zé)管理庫房的官員身上。他下令,從最后一次清庫的嘉慶五年(1800年)到道光二十三(1843年),在這期間只要擔(dān)任過庫官、查庫御史、管庫大臣官職的,不分青紅皂白,都要按照在任年月追繳罰銀,亡故者減半。這期間擔(dān)任過戶部司員或查庫御史處決
歷任庫官、查庫御史各按在任年月
道光皇帝對此案態(tài)度堅決
慈禧太后
當時八歲的慈禧
,也被牽連其中,她的曾祖父葉赫那拉·吉郎阿,曾在戶部擔(dān)任三年的銀庫員外郎,應(yīng)該追繳43200兩。但他早已去世,按照規(guī)定罰銀減半,而慈禧的祖父不愿掏錢,磨磨蹭蹭只拿出一個零頭,最后鋃鐺入獄。還是慈禧的父親四處拼湊,達到應(yīng)賠總數(shù)的六成,老頭才被放出。很多官員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
,向自己的門生故吏“借錢”,反正也沒打算還。而他們的門生故吏,尤其是在地方擔(dān)任官職的,為了挽回損失,開始變本加厲地盤剝百姓。歷時六年的追繳行動
,追繳各級官吏150多萬兩,追繳庫丁38萬兩,遠遠低于失盜的925.2萬兩,最后因道光駕崩,新君咸豐登基,此案不了了之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72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png" alt="同意3個條件就退兵 崇禎當初為啥寧死不應(yīng)
,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