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不經(jīng)意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的家居物品竟然是:窗戶?!
潘金蓮開窗效應(yīng)
小潘:我就開了窗,沒想到能改變歷史
宋代的小潘開了個窗,掉落了支窗的支子,遇到了西門慶,武松得知后滅了他們、被逼上梁山......歷史從此開始改變。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著:假如潘金蓮沒有開窗,會怎么樣?
童年陰影,代入感好強,仿佛馬上就要給我扎上幾針了...
清代的皇后身邊紅人容嬤嬤最喜歡躲在窗戶后面暗中觀察,而窗戶上的 窗欞給增加幾分刺激感和神秘感。( 窗欞:這鍋我不背)
哼,渣渣貓,斷絕關(guān)系!
武俠片里蒙面黑衣人拿竹管子刺破窗紙,朝屋里吹毒氣將人麻翻、然后“干壞事兒”,由此帶壞了一批小朋友。民間俗語“一捅就破的窗戶紙”用來形容脆弱的關(guān)系,互相都有小心思,能輕易被戳穿。
.......等等,古人用這么脆弱的一捅就破的窗戶紙來糊窗戶,那刮風(fēng)下雨怎么辦?去外面躲雨嗎? 當(dāng)然不是, 因為不是每個朝代的古人都用窗戶紙!
一言不和就上歷史紀年表,先捋清楚朝代順序!
東漢時期,草席、麻布窗對付一下!
你看這紙,多白!多大!我真是太厲害了
故事要從東漢時期開始說起...東漢有個官宦(倒過來讀
)叫蔡倫,他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確切的說是“改進”,從此他便被載入史冊,以偉大的形象示人。 八卦的宅sir去了解了蔡倫的一生,那也是可勁折騰啊,挺能“造”。停!這不是八卦科普,你沒有走錯頻道。
但是造紙術(shù)被發(fā)明后,普通百姓依然不能用上紙,更別說用紙糊窗戶了!就像機器人都發(fā)明這么多年了,如今家家都給配備一個機器人來幫我們工作、帶娃嗎?
大概就是這樣的草席窗子,宅sir盡力了
所以,這個時期有錢的人家多用 絹布,沒錢的人家多用 草席來當(dāng)窗子。 再之前的先秦時期,大家多用麻或者是布編織出窗扇來保持透光和通風(fēng)。
我酸了....
富貴人家甚至?xí)媒z綢來糊窗子(看看富貴人家,先進了多少代)。這一習(xí)慣,一直延續(xù)到了明朝??梢娊z綢一直是身份的象征,好東西啊。
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才大規(guī)模被使用,尋常百姓也能用得上紙張了。
唐宋時期,實現(xiàn)紙糊窗自由!
而真正讓百姓用上紙糊的窗戶的時期,是唐宋時期。唐朝的造紙術(shù)成熟后,量產(chǎn)的紙張價格便宜,老百姓可以接受,民間也出現(xiàn)來很多紙窗小工坊。
就讓我們的“前輩們”用上了紙糊的窗戶,以至于我們經(jīng)常在電視劇里看到捅窗戶紙的行為。(趴人家墻角偷聽偷看,什么毛病...)
這時候回到最初的問題:紙糊的窗戶,下雨刮風(fēng)怎么辦?
當(dāng)然不是用普通的紙來糊窗戶。生產(chǎn)紙窗的小工坊,常常會大量生產(chǎn)一種韌性極強不易破裂的 韌皮紙專門用于糊窗。
這是油紙傘,和油紙窗是親戚
而且還會根據(jù)需求生產(chǎn)能防水、比一般紙窗硬度更強、透光更好的 油紙窗。和油紙傘一樣的性質(zhì)。 《唐宋白孔六帖》里記載:“糊窗用桃花紙涂以水油,取其甚明”,就是說的油紙窗,意思是說用它糊窗不但可以防雨雪濕破,而且還能增加透光度。優(yōu)秀。
所以只要不遇上暴雨臺風(fēng),一般的紙窗就夠用,更何況還有比它更耐用的油紙窗。當(dāng)然,一旦窗戶破了可以再糊上啊。
古人還用木板或者蘆葦當(dāng)作雨簾來遮擋風(fēng)雨,等到天亮或者雨晴后,用一根木頭支起來!具體操作可見文章開頭的圖片:小潘支窗子(又cue我
)。
還會利用房檐、窗欞來防水防風(fēng)。房檐的設(shè)置,可以讓雨水順著房檐流下來,這樣就不會浸濕到窗戶上了。
而窗欞不僅可以防雨水、還能防風(fēng)。還成為了一種文化、美學(xué)(咋這么厲害呢)。因為那時候的窗戶不是玻璃,如果窗做得過大,一刮風(fēng)它會破掉,所以它就必須要加窗欞格,窗欞格的間距可以來保證窗的強度。
而且糊窗戶也有地域差異的。比如有句話說“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說的是東北糊窗戶,兩面都要糊,因為經(jīng)常下雪,會浸濕窗戶紙。而在南方就是糊里側(cè),這樣窗欞看得很清楚。
唐代盛行直欞窗,因為樣式簡單,也是最常見到的一種。
《梁思成全集(第七卷)》中的破子欞窗圖樣
破子欞窗是直欞窗的一種
宋代有本建筑專書《營造法式》,有記載各種窗欞,比如 板欞、破子欞窗、闌檻鉤窗等。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一看。
多用于亭榭之中闌檻鉤窗
窗欞就不多介紹了,我們可以在去故宮、蘇州園林等地方的時候可以多加留意一下,會了解得更清晰。
看得很清晰了!
對了,宋代還有一種窗戶材質(zhì)叫 明瓦。明瓦不是瓦,是用 蚌、羊角、天然透明云母片制成的 (有智慧的古人)??梢哉f是玻璃沒有出現(xiàn)之前,一種代替玻璃的材質(zhì),但是沒有玻璃那樣的透明度和采光度。
在那時的江南地區(qū)比較盛行(因為江南水鄉(xiāng)產(chǎn)蚌?。?,老蘇州稱其為“蚌殼窗”或“蠣殼窗”。當(dāng)然,只有富貴人家用得起。到了晚清,大量玻璃涌現(xiàn),明瓦就慢慢消失了。
明朝富貴人家的窗戶,我現(xiàn)在都用不起
到了明清時期,依然在大量用紙糊的窗戶。
但是富貴人家,自然是不會用紙的。比如大型“炫富”著作《紅樓夢》中有介紹, 賈母給林妹妹糊窗戶的材質(zhì),用的是軟煙羅(聽起來就輕盈透氣柔軟)。
見過大世面的賈母說:“若是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所以叫作‘軟煙羅’,那銀紅的又叫作‘霞影紗’。如今上用的府紗也沒有這樣軟厚輕密的了。”
軟煙羅是頂級絲綢,只有四種顏色:雨過天晴、秋香色、松綠色、銀紅色 。其實用它來做衣服都十分講究了,竟然來糊窗戶。宅sir感覺,大概好比今天用愛馬仕圍巾當(dāng)抹布吧(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清朝,高麗紙和玻璃窗
清代的時候,宮廷中用高麗紙來糊窗戶。 高麗紙是用桑樹皮制造的白色綿紙,質(zhì)地堅韌,多用來糊窗戶。其耐久性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模r詩人申緯稱其“絹五百年,紙一千年?!眳柡Π桑》凑日瑂ir家玻璃窗厲害!
而使用透明玻璃做窗戶是在清朝雍正年間。 由廣州十三行進口外國貿(mào)易商品時傳入的,當(dāng)然,這種好東西,只有王侯將相級別的人物才能用的起。
到了清朝末期,洋務(wù)運動的興起,我們就正式開始生產(chǎn)玻璃,玻璃制造業(yè)才正式扎根,玻璃窗也是由此時正式生產(chǎn)了。但是好像貧苦人家仍然用紙窗戶。宅sir發(fā)現(xiàn)了, 不管富貴人家用的什么 ,貧苦人家一直在用紙糊窗戶 ...
過了這么多朝代,我怎么還在用紙糊窗戶?
如今已經(jīng)不再用紙糊窗戶了,窗戶的作用也不僅僅有遮風(fēng)擋雨的功能,還要有防盜、防紫外線、防噪音等功能。不過窗戶的歷史了解一下,也是挺有趣的。大家喜歡看這樣的內(nèi)容嗎?偷偷告訴宅sir。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78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