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馬致遠 〔元代〕【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
,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締棠静椤肯肭貙m漢闕
,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漁樵無話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v荒墳橫斷碑
,不辨龍蛇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緫c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
,多少豪杰
。鼎足雖堅半腰里折,魏耶
,晉耶
?【落梅風】天教你富
,莫太奢
。無多時好天良夜
。看錢兒硬將心似鐵
,空辜負錦堂風月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撅L入松】眼前紅日又西斜
,疾似下坡車
。曉來清鏡添白雪
,上床與鞋履相別
。休笑鳩巢計拙
,葫蘆提一向裝呆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緭懿粩唷棵?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是非絕
。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墻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倦x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
,雞鳴時萬事無休歇
。爭名利何年是徹
?看密匝匝蟻排兵
,亂紛紛蜂釀蜜
,鬧攘攘蠅爭血
。裴公綠野堂
,陶令白蓮社
。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
,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想人生有限杯
,渾幾個重陽節(jié)
?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
,道東籬醉了也
。
譯文:人的一生不過百歲,就像莊周夢蝶
。再回頭想想往事實在令人慨嘆
。今天春天才來,明天早上春花就謝了
。趕緊地行令勸酒
,夜晚將盡,燈就要滅了
!想一想那些秦朝的宮殿和漢朝的城闕
,現(xiàn)在無影無蹤,只是生滿了雜草
,變成了放牧牛羊的荒野
。不是如此的話,漁翁和樵夫倒沒有聊天的話題了
。那些斷碑橫七豎八地倒在荒墳堆上
,原來上面龍飛鳳舞般的文字也面目全非,分辨不清楚了
。最終成了狐貍出沒的地方和兔子的洞穴
,多少英雄豪杰的墳地都是如此。三國鼎立中途便夭折
,最后勝利的是魏呢,還是晉呢
?即便是上天讓你富足
,你也不要過于奢侈
,并沒有多少好日子良夜美時
。看錢奴心腸硬得像鐵
,白白地辜負了華美的堂舍和那無邊的風月
。眼前的紅日
,又要快速西沉了
,快得像是急速滾落的下坡車。早上對著鏡子發(fā)現(xiàn)頭發(fā)又添了許多白色的
,晚上一上床說不定就是和鞋襪永別
,第二天就不用再穿它了。別嘲笑鳩鳥自己笨不會搭窩
,哪里知道它其實稀里糊涂從來是裝傻
。不追求名利,也就沒有是非纏身了
。紅塵中的煩心事也不會到自家門前
,只要把綠樹栽在屋角讓它遮陰擋涼;院墻破損了
,就讓青山補上缺損之處吧
,再加上竹子編插的籬墻
,茅草鋪頂?shù)奈萆?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靜靜的夜里聽到蛐蛐兒的叫聲
,這時睡覺才覺得踏實寧帖;待到五更雞鳴時
,亂七八糟的事就又紛至沓來
,沒有時間休息。這人間爭名奪利的事
,何年是個了結(jié)呢
!密密麻麻的螞蟻,又在排兵布陣了
,亂紛紛的蜜蜂又在釀蜜了
,鬧鬧嚷嚷的蒼蠅又要去爭搶污血了
。裴度飲酒論詩的綠野堂,陶淵明雅聚的白蓮社
。我喜歡的是這些
,到秋天時,帶著露水采摘菊花
,帶著白霜烹煮紫蟹
,用紅色的楓葉煮酒
。人的一生只有那有限的幾杯酒
,還能過幾個重陽登高節(jié)
!我告訴孩子們哪
,聽好記住了:就是好客的孔北海來探望我,我也不見
,你們就告訴他說
,我馬東籬喝醉了!
注釋:雙調(diào):宮調(diào)名
,元曲常用宮調(diào)之一
。夜行船:曲牌名
。這是套數(shù)
,有多個曲牌,下面的“喬木查”“慶宣和”“落梅風”等都是曲牌名
。如夢蝶:一作“一夢蝶”
。夢蝶:《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砣挥X
,則蘧蘧然周也
。”這句話是說人生就像一場幻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凹绷P盞”句:趕快行令罰酒
,直到夜深燈熄。夜闌
,夜晚將盡
。秦宮漢闕:秦代的宮殿和漢代的陵闕。恁(nèn):如此
,這般
。龍蛇: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
。古人常以龍蛇喻筆勢的飛動。唐代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
。”投至:及至
,等到?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岸ψ恪本洌貉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蜀、吳三國鼎立的形勢
,到中途就夭折了
,最后的勝利者到底是魏呢
,還是晉呢?好天良夜:好日子
,好光景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村X兒:元代鄭廷玉在雜劇《看錢奴》中塑造的一個從貧民變成富翁而為富不仁、愛財如命、慳吝刻薄的人物形象
。一作“富家兒”
。錦堂風月:富貴人家的美好景色。此句嘲守財奴情趣卑下
,無福消受榮華
。錦堂,用宋代韓琦在相州故鄉(xiāng)筑晝錦堂的故事
,泛指富貴人家的宅第
。白雪:喻白發(fā)。鳩巢計拙:指不善于經(jīng)營生計
。《詩經(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
,維鳩居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敝祆渥ⅲ骸傍F性拙不能為巢
,或有居鵲之成巢者
。”葫蘆提 :糊糊涂涂
。蛩(qióng)吟:蟋蟀叫
。蛩
,蟋蟀。寧貼:平靜
,安靜
。徹:了結(jié)
,到頭。裴公:唐代的裴度
。他歷事德宗、憲宗
、穆宗
、敬宗
、文宗五朝,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眼見宦官當權(quán)
,國事日非
,便在洛陽修了別墅“綠野堂”,和白居易
、劉禹錫在那里飲酒賦詩
。陶令:東晉的陶潛
。因為他曾經(jīng)做過彭澤令
,所以被稱為陶令
。相傳他曾經(jīng)參加晉代的慧遠法師在廬山虎溪東林寺組織的白蓮社
。北海:東漢的孔融
。他曾出任過北海相,所以后世稱為孔北海。他嘗說:“座上客常滿
,樽中酒不空
,吾無憂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睎|籬:指馬致遠自己
。他慕陶潛的隱逸生活,因陶潛《飲酒》詩有“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之句
,乃自號為“東籬”
。
賞析:秋思本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tǒng)題目之一。長期以來
,人們由這一題目生出的無數(shù)感慨
,已使秋思的詞義本身便凝聚著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豐富內(nèi)涵
。而馬致遠《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
、獨具一格。這一套曲將參透名利
、離絕是非的處世哲學寄托在嘆古諷今
、嘲風弄月的牢騷里
,濃縮了他在《
陳摶高臥》《黃粱夢》等劇目和其他散曲中反復宣泄的內(nèi)心苦悶
,表現(xiàn)了他因半世蹉跎
、飽諳世情而形成的縱酒肆志、超然塵外的人生態(tài)度
。馬致遠的《夜行船·秋思》從思想內(nèi)容上擴大了散曲的表現(xiàn)范圍
;并充分利用元曲語言俚俗明快、句式節(jié)奏自由的特點
,從表現(xiàn)藝術(shù)上提高了散曲的境界
。這一套曲由七支曲子組成
,第一支曲以人生當及時行樂的感慨領(lǐng)起全篇。題為秋思
,不寫秋景
,但遲暮之悲
、憶舊之情處處關(guān)合“秋”字
,實是從人生的晚景虛寫自然的秋意。反過來
,“今日春來
,明朝花謝”寫韶華過隙之感
,則是以自然之春倒映人生之秋
,“今日”“明朝”的夸張更加強了光陰流逝的急速感
,春花又與“夢蝶”在字面上相照應(yīng)?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皦舻庇谩肚f子·齊物論》的典故
,既烘托了百年猶如一夢的迷惘之感
,又以詞藻的裝飾美點綴了春意
。人生如夢已成濫調(diào),莊周夢蝶也是熟典
,但用惜春之情反寫悲秋之思
,尚不落俗套
。末句“急罰盞夜闌燈滅”利用虛詞的省略造成意思的含混,又從及時行樂的老話中翻出新意:“急罰盞”三字聲短調(diào)促
,把催人趕快行令罰酒的意思連同急不可待的語氣一起傳達出來了
,而這三字與“夜闌燈滅”之間又有一個停頓,便兼有兩重含意:一是趕快罰酒直到夜深燈息
,即“晝短苦夜長
,何不秉燭游”之意
;一是趕快罰酒--卻已夜闌燈滅
,也就是即使急急行樂
,猶恐不能及時之意。這支曲緩起急收
,以入聲為平聲
。起調(diào)平穩(wěn)
,與長嗟短嘆的表情相應(yīng)
,愈往后愈急促
,在言猶未盡時頓斷
,這就為以下六支曲子展開古今縱橫之談留下了余地。第二
、三
、四支曲子從興亡之悲談到貪財之愚
,慨嘆所謂名標青史
、功業(yè)不朽
、富貴久長的虛幻,以證明及時行樂的實在
。第二支曲否定了帝王無上的權(quán)威。秦宮漢闕化為一片衰草
,成了放牧牛羊的原野
,昔日繁華已成過眼云煙
,只落得漁夫樵子幾句閑話。如此悲涼的意緒卻化為一句刻薄的挖苦:若不這般興衰更替
,漁樵便沒有閑話可說了
。這出人意表的冷嘲應(yīng)有無限感觸,可又將千古興亡說得何等無足輕重
。至此意猶未足
,還要追補一層:縱然是留下幾座荒墳,橫著幾塊斷碑
,也因年代久遠而無法辨認那上頭模糊的字跡了
。古人將刻石立碑看作不朽功名的象征,此處“龍蛇”本指碑刻文字龍走蛇舞的筆勢
,但這詞也常用于比喻古代帝王
,所以“不辨龍蛇”語意雙關(guān):既然連銘功記史的碑文都已字跡莫辨,那么后人又如何分辨歷史上那些龍爭蛇斗的風云人物呢
?“秦宮漢闕”著眼于帝王生前之貴不能持久
,“荒墳““斷碑”著重于死后之名不能永存,這就用虛無主義的歷史觀徹底否定了歷代文人所謳歌的青史留名的人生理想
。第三支曲直接用議論和反問對英雄豪杰建功立業(yè)的意義提出了懷疑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巴吨梁櫯c兔穴,多少豪杰”兩句
,由于押韻和字數(shù)的限制
,實為倒裝:多少英雄豪杰,到頭來連荒墳斷碑都沒有
,他們的葬身之地已變成了狐貍野兔出沒的場所
。這一倒裝恰好利用“投至”二字含有“及至”的意思,在語氣上與第二支曲承接
,情緒和句意也正相連屬
。鼎足三分指魏、蜀
、吳三國之爭
,也兼指所有群雄紛爭的時代,正如秦宮漢闕不限于秦漢
,也代表所有強盛統(tǒng)一的王朝
,這雖是詩詞曲懷古詠史的常套,卻也有典型意義
,且正好按朝代順序排列
,使兩支曲連成一氣:鼎足三分的功業(yè)半途夭折,到如今魏在哪里
,晉又在哪里呢
?千秋功罪,后人又當怎樣評說
?所以這茫然的一問與“不辨龍蛇”之意相生發(fā)
,抹掉了多少豪杰爭奪天下的功過成敗和是非?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剡^頭來再看看那些狐蹤兔穴
,已被歷史湮沒的英雄們當初逐鹿中原的紛爭也就像兔奔狐竄一樣沒有意義。這一支曲結(jié)尾連用兩個疊問
,使魏
、晉和秦、漢首尾呼應(yīng)
,字法靈活多變
,章法周密嚴謹。第四支曲由嘆古轉(zhuǎn)為諷今
,內(nèi)容與上二支曲并列
,意思更透過一層:帝王豪杰的功業(yè)尚且化為烏有,更何況看錢奴的萬貫家財?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尚@些人心硬似鐵
,一味地愛錢如命,看不透人生好景不常
,為歡幾何
,空使錦堂風月虛設(shè),根本不懂得賞心樂事
。全曲四句
,分兩層遞進,看錢奴的庸俗愚蠢和晝錦堂的良辰美景兩相對照
,俚俗的白話和清雅的詞藻各得其所
。元代另一個雜劇家鄭廷玉根據(jù)神怪小說《搜神記》所作的《看錢奴》,寫一個周姓貧民在天帝的恩賜下變成一個為富不仁
、極其吝嗇刻薄的百萬富翁,有助于理解“天教富
,莫太奢”的意思
。此處譏刺看錢奴的貪吝鄙俗,實際是將漢詩中“為樂當及時
,何能待來茲”(《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貪財愛惜費,但為后世嗤”(漢樂府《西門行》)的老調(diào)翻為新曲
。以上三支曲子已將功名富貴都參破
,第五、六兩支曲子便轉(zhuǎn)而陳述自己的人生哲學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把矍凹t日又西斜”寫一日之內(nèi)光陰的流逝,遙承“百歲光陰”而來
,“疾似下坡車”的比喻從羲和駕日車的常用典故脫出
,化雅為俗,生動有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皶詠砬彗R添白雪”反用李白“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成青絲暮成雪”的意思
,引出“上床與鞋履相別”這句玩笑
,好像把俗話說的“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稍加提煉發(fā)揮
,便成了至理名言
。不過這句貌似參透生死的俏皮話里隱藏著憤世嫉俗的深意,所以緊接著勸人莫笑自己像不會筑巢的斑鳩那樣拙笨,這不過是糊里糊涂地裝傻而已
。自稱不善營生之計
,其實倒是離絕名利是非的上計,明說一向裝呆
,又點出渾渾噩噩混世的不得已
。下一支曲說:“利名竭,是非絕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闭巧弦恢Y(jié)尾的言外之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凹t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三句鼎足對
,用鮮明的對比色描寫自己隱居塵外的清幽環(huán)境
,構(gòu)圖別具匠心:綠樹青山本來一近一遠,層次分明
,但一遮屋角
,一補墻缺,便像一圈遮擋紅塵的屏障
,將自己嚴嚴實實地封閉在“竹籬茅舍”中
,造成了隔絕是非名利的小天地。上一支曲全用散句
,既無對仗
,又無雷同的句法,這一支曲全為對句
,散而有序
,整而不板,雅詞與俗調(diào)相間
,典故和俚語并用
,活潑和諧,妙趣橫生
。最后一支曲煞尾
,正面點題:可嘆人生在世,只有睡覺時才得安寧
,天一亮便有萬事干擾不休
。至此說到蛩吟才扣住秋景。人間萬事歸結(jié)到一點
,無非是爭名奪利
,所以下面用一組鼎足對
,將古往今來世上的一切紛爭都比喻為“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
,鬧攘攘蠅爭血”
。“蟻陣蜂衙”“浮生如爭穴聚蟻”的說法雖在元曲中常見
,這三句卻因連用確切精當?shù)寞B字排比對仗
,把蟻穴、蜂窩
、蠅群的形狀寫得特別麻人
。作者的功力還不僅在于能將封建社會中世人的丑態(tài)形容到如此惡心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以迥異于世人的高雅情趣與之相對照
,表現(xiàn)出細宇宙
、小萬物、俯視塵世的超然神情
。
創(chuàng)作背景:對于人生意義的探索
,可說是文人詠懷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從先秦到兩宋
,凡是進步的文人
,即使處在最黑暗的時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無論怎樣昏酣遺世
,在內(nèi)心深處總還多少保留著一點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
,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曾像元代那樣善惡顛倒
、是非不分,把文人打入社會的最底層
。因而元代文人對現(xiàn)實大多是徹底絕望的
。如張養(yǎng)浩《新水令·辭官》中說:“青史內(nèi)不標名?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薄鞍压γ毁F都參破
。”又如孛羅御史《一枝花·辭官》中說:“無是無非快活煞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笔送卷樌奈娜松星易魅缡侵耄瑝涸谏鐣聦拥奈娜艘簿涂上攵?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馬致遠的《夜行船·秋思》正是將這種看穿一切的普遍情緒提到歷史的高度來認識
,更集中更凝練地反映了元代憤世嫉俗者的共同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曲意可知
,這套曲子當為作者晚年所作
。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
,晚號“東籬”)
,漢族,大都(今北京
,有異議)人
。他的年輩晚于關(guān)漢卿、白樸等人
,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
,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guān)漢卿
、鄭光祖
、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
、散曲家
。
馬致遠《夜行船·秋思》作品注釋
秋思本是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tǒng)題目之一。長期以來
,人們由這一題目生出的無數(shù)感慨
,已使秋思的詞義本身便凝聚著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豐富內(nèi)涵。而馬致遠《夜行船·秋思》更是包孕弘深
、獨具一格
。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馬致遠《夜行船·秋思》作品注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調(diào)】夜行船· 秋思
百歲光陰如夢蝶
,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
【喬木查】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蓑草牛羊野
。不恁么漁樵無話說
。縱荒墳橫斷碑
,不辨龍蛇
。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雖堅半腰里折
,魏耶?晉耶?
【落梅風】天教你富,莫太奢
。無多時好天良夜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村X兒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
【眼前紅】日又西斜
,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
,上床與鞋履相別
。休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
【撥不斷】名利竭
,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墻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
。
【離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
,雞鳴時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
,亂紛紛蜂釀蜜
,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
,陶令白蓮社
。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
,煮酒燒紅葉
,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jié)?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
,道東籬醉了也。
馬致遠《夜行船·秋思》作品注釋 ⑴雙調(diào): 宮調(diào)名
。夜行船: 曲牌名
。這是套數(shù),有多個曲牌
,下面的“喬木查”“慶宣和”“落梅風”等都是曲牌名
。
⑵夢蝶:《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俄然覺
,則蘧蘧然周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边@句話是說人生就像一場幻夢。
⑶“急罰盞”句:趕快行令罰酒
,直到夜深燈熄
。夜闌,夜深
,夜殘
。
⑷秦宮漢闕:秦代的宮殿和漢代的陵闕。
⑸不恁(nèn):不如此
,不這般
。
⑹龍蛇:這里指刻在碑上的文字。古人常以龍蛇喻筆勢的飛動
。李白《 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
,左盤右蹙如驚電?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⑺投至:及至
,等到。
⑻“鼎足”句:言魏
、蜀
、吳三國鼎立的形勢,到中途就夭折了
。最后的勝利者到底是魏呢?還是晉呢?
⑼好天良夜
,好日子,好光景
。
⑽看錢兒:元代雜劇家 鄭廷玉根據(jù)神怪小說《 搜神記》
,關(guān)于一個姓周的貧民在天帝的恩賜下,以極其慳吝
、極其刻薄的手段
,變?yōu)榘偃f富翁的故事,塑造了一個為富不仁
,愛財如命的慳吝形象——看錢奴
。一作“富家兒”。
⑾錦堂風月:富貴人家的美好景色
。此句嘲守財奴情趣卑下
,無福消受榮華。
⑿添白雪:添白發(fā)
。
⒀鳩巢計拙:指不善于經(jīng)營生計
。《詩經(jīng)·召南·鵲巢》:“維鵲有巢
,維鳩居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朱熹注:“鳩性拙不能為巢
,或有居鵲之成巢者
。”
⒁葫蘆提 :糊糊涂涂
。
⒂蛩:蟋蟀
。寧貼:平靜
,安靜。
⒃徹:了結(jié)
,到頭
。
⒄裴公:唐代的 裴度。他歷事德宗
、憲宗
、穆宗、敬宗
、文宗五朝
,以一身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眼見宦官當權(quán)
,國事日非
,便在洛陽修了二座別墅叫做“綠野堂”,和 白居易
、 劉禹錫在那里飲酒賦詩
。
⒅陶令: 陶潛。因為他曾經(jīng)做過彭澤令
,所以被稱為陶令
。相傳他曾經(jīng)參加晉代的慧遠法師在廬山虎溪東林寺組織的白蓮社。
⒆北海:指東漢的 孔融
。他曾出任過北海相
,所以后世稱為孔北海。他嘗說:“座上客常滿
,樽中酒不空
,吾無憂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⒇東籬:指馬致遠。他慕陶潛的'隱逸生活
,因陶潛《 飲酒》詩有“采多數(shù)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之句,乃自號為“東籬”
。
作者簡介
馬致遠
,元代雜劇家
、散曲家。號東籬
,一說字千里
。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務(wù)官(一作江浙省務(wù)提舉)
。晚年隱退
。所作雜劇今知有十五種,現(xiàn)存七種
。作品多寫神仙道化
,有“馬神仙”之稱。曲詞豪放灑脫
。與 關(guān)漢卿
、 白樸、 鄭光祖同稱“ 元曲四大家”
。其散曲成就尤為世所稱
,有輯本《 東籬樂府》,存小令百余首
,套數(shù)二十三套
。
創(chuàng)作背景
對于人生意義的探索,可說是文人詠懷的一個永恒的主題
。從先秦到兩宋
,凡是進步的文人,即使處在最黑暗的時代和最坎坷的境遇中
,無論怎樣昏酣遺世
,在內(nèi)心深處總還多少保留著一點立功立德的理想。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