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其他的任何問題
從民國相關史料來看,馮玉祥將軍一生至少經(jīng)歷了七次倒戈叛變
第一次、灤州起義(倒清投革命)
第二次、護國運動(聯(lián)蔡(蔡)倒袁(袁世凱))
第三次
第四次、北京政變(聯(lián)張(張作霖)倒吳(吳佩孚))
。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爆發(fā),馮玉祥趁直、奉兩軍在石門寨、山海關等地激戰(zhàn),接受張學良50萬銀元的賄賂,宣布倒戈,隨后發(fā)動北京政變。彼時馮玉祥隸屬于直系,為直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任西北邊防督辦。第五次
、郭松齡反張(聯(lián)郭(郭松齡)倒張(張作霖))。民國十四年(1925年)11月,郭松齡起兵反張,此時身為張作霖北京政府西北邊防督辦的馮玉祥亦加入到郭松齡的反張陣營中,出兵攻奉。第六次
、直隸之戰(zhàn)(倒郭(郭松齡)為己(馮玉祥))。民國十四年(1925年)12月初,正當郭松齡正率大軍向沈陽進發(fā),戰(zhàn)斗處于白熱化,正需馮玉祥和李景林支援之時。馮玉祥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突然率兵轉而攻打自己盟友李景林的直隸,霸占天津。繼而致使郭松齡陷入了孤軍奮戰(zhàn)的境地第七次
、中原大戰(zhàn)(聯(lián)閻(閻錫山)倒蔣(蔣介石))。民國十八年(1929年),馮玉祥接受閻錫山的條件,聯(lián)合反蔣。而彼時馮玉祥剛剛接受了蔣介石行政院院長及鄂、湘兩省地盤的條件,宣布歸附蔣。若單純的看以上的倒戈事件,馮玉祥將軍可以說就是一個反復無常
,兩面三刀之人,誰弱就叛誰,誰強就跟誰。比如護國戰(zhàn)爭時,馮見袁世凱眾叛親離,敗亡以在朝夕之時,就果斷的背叛袁世凱,與蔡鍔議和;北京政變時,馮見直系衰落,奉系漸強,果斷接受張學良的賄賂,轉投奉系,直接率兵轉頭攻打直系大本營北京。但是,若以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去細究這些倒戈事件
,馮玉祥的“倒戈”多數(shù)時候似乎是有利于國家的事情。比如灤州起義,馮玉祥起義反對腐朽的清朝,意欲建立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這件事本質上是沒有錯的,反而是利國利民之事。再比如護國行動,馮玉祥反對袁世凱稱帝,繼而與護國軍議和,這也沒錯,革命軍好不容易才推翻腐朽的帝制當然,也不可否認馮玉祥有些時候做的的確不地道
不過呢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馮玉祥與舊部方振武
、吉鴻昌等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總司令,一舉收復多倫等四縣,不過最終因實力不濟歸于失敗。此次抗擊外敵雖失敗,但馮玉祥卻未放棄抵抗,為了自勉,他還在自己的書房題有一副對聯(lián):“救民安有息肩日,革命方為絕頂人”。七七事變爆發(fā)后
,馮致電第29軍將士:“抗敵守土之責,斷不容絲毫退讓”,為籌措抗戰(zhàn)物資總得來說
1.山東的著名建筑古跡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在山東發(fā)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
山東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一大批至今仍對中華文化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山東素有“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山東人具有勤勞
山東省歷史悠久
山東旅游把美麗的自然景觀
近年來
山東省會濟南
歷史文化名城
濟南戰(zhàn)國時為歷下城,自晉以來歷為州
青島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明代中葉為防止倭寇侵襲
曲阜位于山東省中部偏南.春秋戰(zhàn)國時為魯國都城,秦置魯縣
聊城位于山東省西部.古為齊國城邑.宋熙寧年間建土城
臨淄位于山東省中部.公元前11世紀,姜太公于齊地建立齊國,都治營丘.后更名為臨淄.西周
鄒城位于山東省南部.是孟子故鄉(xiāng).秦代始置騶縣
,北齊天保年間遷今址,唐代改“騶”為“鄒”.孟廟及孟府和鐵山、崗山摩崖石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古建筑重興塔、傳統(tǒng)街道亞圣廟街和野店遺址、邾國故城、孟子林、葛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州市,蘇祿王墓
,明肥城縣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東漢濟南市歷城區(qū)
,千佛崖造像(包括龍虎塔、九頂塔)濟寧市,崇覺寺鐵塔
,北宋濟寧市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東漢歷城縣
聊城市
聊城市,聊城山陜會館
棲霞縣
青州市
曲阜,孔林,東周
曲阜
曲阜,曲阜魯國故城
,周至漢泰安市
,岱廟,宋至清泰安市
,馮玉祥墓,1953年滕縣,薛城遺址
,東周威海市
,劉公島甲午戰(zhàn)爭紀念地,1888-1895年濰坊市
,十笏園,明至清掖縣、平度縣
,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北魏益都縣
,臨淄齊國故城,周章丘縣,城子崖遺址
,新石器時代淄博市
,田齊王陵,戰(zhàn)國鄒縣
,孟廟及孟府,明至清2.古代山東歷史文化名人舜帝,山東諸城人 姜尚 周代齊國的始祖
,軍事家、政治家。姜姓
,呂氏,名望。西周初年輔佐武王滅商有功,俗稱“姜太公”。兵書《六韜》,相傳是他的著作
。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潁上(潁水之濱)人春秋初期政治家
司馬穰苴 春秋時齊國大夫,軍事家
。田氏,名穰苴。官司馬
,深通兵法,曾擊退晉燕軍隊。戰(zhàn)國時齊威王整理古司馬兵法,將他的兵法附其中,稱《司馬穰苴兵法》。晏嬰(
?~前550)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傳世《晏子春秋》一書,系戰(zhàn)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至圣先師”。 顏子(前521~前490) 春秋末年魯國人
,孔子最賞識的弟子。名回,字子淵
,品行卓冠群科后被封建統(tǒng)治者尊為“復圣”。 孫武 字長卿。
齊國人
其著作《孫子兵法》,是我國杰出的兵書
春秋末期史學家。相傳曾著《左傳》
曾子(前505~約前432)名參,字子輿
相傳著有《孝經(jīng)》和《大學》
我國古代著名建筑工匠
古小邾國(今滕州市)人。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
、政治家,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現(xiàn)存《墨子》五十三篇
。 吳起(?~前381)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戰(zhàn)國時軍事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孫臏(約前380~前320)生于齊國阿鄄之間。孫武的后代
戰(zhàn)國時軍事家
扁鵲 姓秦
戰(zhàn)國時醫(yī)學家。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
鄒(今山東鄒城)人。戰(zhàn)國時思想家
著作有《孟子》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人
有《莊子》一書傳世
趙國人,一生在山東地區(qū)活動
著有《荀子》一書
漢初醫(yī)學家
西漢農(nóng)學家
鄭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
遍注群經(jīng)
三國魏玄學家
王叔和 名熙
編有《脈經(jīng)》10卷
瑯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著作有《諸葛亮集》
東晉大書法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
王羲之第七子。東晉書法家
劉勰(約465~約532)字彥和
著有《文心雕龍》五十篇
。 賈思勰 益都(治在今壽光)人。北魏農(nóng)學家。著有農(nóng)學名著《齊民要術》
。劉晏(718~780)字士安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
唐大臣
李清照(約1084~1151)號易安居士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均已散佚
今人輯有《李清照集》。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
南宋詞人
王禎 字伯善,山東東平人
有《農(nóng)書》傳世,是中國古代四大農(nóng)書之一
明抗倭名將、軍事家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貽上
,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臺)人。死后避雍正諱,改稱士正、士禎。清詩人
,論詩創(chuàng)神韻說,生前門生眾多,影響很大。著作有《帶經(jīng)堂集》等,又自選其詩為《漁洋山人精華錄》,另有《居易錄》《池北偶談》等多種筆記。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
,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人。清文學家。著有《聊齋志異》等
。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號東塘、岸堂、云亭山人清戲曲作家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
3.古代山東歷史文化名人簡表“書圣”
,王羲之,東晉著名書法家。管子
,齊國名相、著名經(jīng)濟學家。 山東歷史上還出現(xiàn)過儒學代表人物孟子、曾子。賈思勰,以《齊民要術》聞名的古代農(nóng)學家
。 孫臏,以《孫臏兵法》著名的古代軍事學家。諸葛亮
,三國名相,被中國人尊為智慧的化身。 劉勰,以《文心雕龍》聞名的文學理論家。辛棄疾
,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代表蒲松齡,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
。 顏真卿,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擇端
,宋代著名畫家、《清明上河圖》的作者。 甘德,戰(zhàn)國時期著名天文學家。他與宋人石申(今河南開封人)合著的《甘石星經(jīng)》中有世界上最早的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 泛勝之
,古代科學家。單父,相傳單卷(shàn卷)為遠古后期游牧于菏澤四澤六水之地的東夷族中影響較大的政治領袖
、氏族首領。4.山東有哪些著名的歷史經(jīng)典 山東著名的歷史經(jīng)典:一、煙臺市蓬萊閣蓬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
二
、曲阜三孔濟寧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tǒng)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征,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guī)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另外
,文學史上,也有“三孔”之說。三、泰安市泰山歷史上有許多歌詠泰山的詩篇五、微山湖微山湖是著名的現(xiàn)代革命斗爭紀念地
六
除了這些特別有名的景點以外,山東還有:運河古城
5.山東有什么歷史名城山東歷史名城名錄發(fā)表時間: 2008-01-23 瀏覽次數(shù):380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城市名城名城簡介 曲阜位于山東省中部偏南
春秋戰(zhàn)國時為魯國都城
濟南戰(zhàn)國時為歷下城,自晉以來歷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