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面”
古藺太平渡古鎮(zhèn)
一、歷代家人口傳王鳳永寧平奢經(jīng)過
來源:2018-06-16 高笠王氏微信群
記錄:王安禮
經(jīng)過麻城、箭竹坪、德耀關三次作戰(zhàn)失敗后,王鳳派其子王正相混入奢崇明軍隊中做密探,在奢崇明首下當兵三年,了解到了奢軍勝戰(zhàn)的秘密—如何用兵及奢軍的神兵利器。神兵利器有大將軍、二將軍、鐵掃帚和鐵巖鷹。大將軍就是奢軍土炮,一次能裝火藥300斤,鐵砂3升斗。二將軍就是奢崇明一手能打24只飛鏢傷人。鐵掃帚是一把大鐵扇子,點穴使得神出鬼沒。最神的是鐵巖鷹,就是雌鴉,養(yǎng)在現(xiàn)在轎子頂?shù)纳缴献阌?000多只。這就是攻不下古藺城的原因,兵從那個方向來,雌鴉就往那個方向飛,有多少兵,飛出的雌鴉就會有不同的數(shù)量。奢崇明就會判斷兵從那個方向來,有多少兵,從哪個地方來。這樣奢崇明就可以根據(jù)來兵的多少組織兵力設防抵抗,這就是古藺久攻不下的原因。王正相想盡一切辦法破壞了奢軍的神兵利器,設法用人毒死了雌鴉,毀滅了觀察來兵的信息手段,使奢崇明不知道來兵信息,不能作出來兵信息判斷。然后,王鳳在營定凹屯兵,在插旗山搭設指揮營帳,調(diào)兵遣將羅乾象從敘永麻城經(jīng)過白沙進攻古藺,令魏良忠從赤水繞到正東屯兵攻打古藺。王鳳揮師落洪口經(jīng)過永樂攻打古藺,指揮三軍合圍一舉攻破古藺城,奢崇明逃到敘永后山鋪,被王鳳軍隊射殺,殲滅奢崇明殘敵。
二、王學龍口述王鳳永寧平奢事
來源:2018-06-17 高笠王氏微信群
作者:王學龍
編輯:王學友
前幾次攻打永寧都沒有成功,王鳳派王正相秘密在奢崇明手下當兵三年,才了解到奢軍取勝的奧秘,原來奢崇明有神兵利器,他的神兵利器有大將軍、二將軍、鐵掃帚和鐵巖鷹,大將軍是土炮,能裝三百斤火藥和三升鐵沙子;二將軍是奢崇明能打二十四支飛鏢襲擊人;鐵掃帚是把鐵扇,奢崇明能使得神出鬼沒。最神奇的是鐵巖鷹,共三千只,布置在轎子頂?shù)纳街?,敵軍從哪個方向來,慈鴉就向哪個方向潮,有多少兵就有多少慈鴉,奢崇明就能預先排兵布陣。這就是王鳳軍隊久攻不下的原因。王正相想盡了一切辦法,毒死了慈鴉,破壞了奢崇明的神兵利器,然后調(diào)兵遣將,令羅朝相從麻城,經(jīng)過馬蹄(奢王府邸在馬蹄)至白沙、龍山方向攻打古藺,令魏良忠繞道赤水在敘永震東屯兵,從箭竹、德耀關方向攻打古藺,王鳳揮師從落虹口、永樂、兩河、老山方向攻打古藺,三軍合圍同時進攻,一舉攻破永寧城(今古藺),消滅了奢崇明軍隊?,F(xiàn)在的插旗山就是當時王鳳軍隊的指揮部,營頂垇是就是當年王鳳軍隊屯兵處。
三、王正相平奢故事
來源:2018-06-20 高笠王氏微信群
口述:陳光偉(96歲)
記錄:王安禮
奢崇明反叛在川黔稱王后,朝廷多次派兵征剿沒有成功。崇禎帝委任王鳳父子率兵征剿,三次征剿也沒成。后來,王鳳派其子王正相投奔奢崇明部下刺探軍情。一次,一個丫鬟不知道犯了什么錯,被奢崇明用鐵釘把耳朵釘在柱子上。王正相看見此情,靈機一動,機會來了。于是,王正相主動前去問:“姑娘,怎么了,為什么在此受苦?”,那丫鬟泣不成聲地說:“軍哥哥,救我,我姓黃”。王正相勸說奢崇明同意放了黃丫鬟,黃丫鬟感謝王正相的救命之恩。王正相說:“不用謝,只要你告訴我奢王的一切,我用八人大轎抬你玩。”黃丫鬟同意告訴王正相,大將軍、二將軍、鐵掃帚、鐵巖鷹,三千慈鴉一天要吃掉一斗米煮的米飯,每天都要煮來喂養(yǎng)。慈鴉是奢崇明用來了解軍情的,敵人從那邊來,慈鴉就往那邊飛,對奢王太重要了。黃丫鬟把整個軍情都告訴了王正相,王正相傳回插旗山指揮營帳,王鳳收到軍情后調(diào)兵遣將三軍圍攻奢崇明。王正相設計毒死慈鴉,攻打奢崇明時慈鴉不飛了,探子來報軍情,奢崇明不相信,還說:“慈鴉不飛,那來的軍情”,以致貽誤戰(zhàn)機,永寧城被攻破,奢軍大敗?,F(xiàn)在民間還流傳一句民謠:“奢王死的苦,阿姨抬八轎”。
四、與高笠王氏相關的部分地名
2018-07-23 高笠王氏微信群
高笠,即高籬笆,稱高泥笆或高泥巴,古稱阿泥村,又稱?泥村。
官寨,為二世祖王正相將軍的官邸,大概建于1644年,1648年冬月毀于王國公之亂。
火星山,歷代口傳為王正相將軍遇難出,駕簸箕飛火星山遁土三日,伸頭看追兵走沒有?被留守官兵砍頭,身首異處。
千坎巖,歷代口傳王正相將軍駕簸箕飛走的地方。
蓮花溪,因王廷元寫的《溪連九曲》詩而得名。
龍?zhí)?,又叫龍?zhí)?,因王廷元寫的《龍?zhí)稇蛩吩姸妹?/p>
插旗山,因王國公之亂,王正相設指揮營帳插旗痛擊敵軍而得名。
走馬壩,是王正相兵敗撤退的地方。
倒馬坎,因王正相坐騎奔跑中路險摔倒而得名。
馬倒止,因王正相坐騎奔跑中險摔倒受傷,沒有行走能力而得名。
營頂凹,歷代口傳王鳳在此扎營攻打奢崇明。
五、高笠王氏馬躺支口傳歷史
來源:2018-05-02 高笠王氏博客
口述:王天倫
記錄整理:王思德
1、王應坤遷石寶后改名為王金相,住石寶長坪方家?guī)r。歿后葬在方家?guī)r。墓在石寶方家?guī)r公路邊。有碑,但修公路時被推到了,碑還在,準備擇期修復。
2、高笠官寨以前是有城墻的,王墻就是在官寨出生的,王墻的母親是在我們王家做工的蠻婆(少數(shù)民族)。王墻造反也發(fā)生在官寨城墻內(nèi)。
3、官城有很多竹子,王正相的墳就在竹林里。
4、官寨小學祠堂是后來修的,更早的祠堂應該不在這里,應該在官城里面。茅壩王作奎的說法是對的(即祠堂在官城,祠堂后面是苦竹林,苦竹林里有正相祖的墓)。
5、馬躺支不是一開始就在馬躺,是王墻反了后從高笠逃出來,在長坪方家?guī)r住過,逐漸遷到馬躺的。
6、馬躺支曾經(jīng)有自己的家譜和金丹簿,保存在王某家里,王某與土匪交惡,房子被燒,家譜及金丹簿就全被毀了。
7、高笠修譜時,馬躺支是很有錢的,但因故沒有出錢,高笠族譜就沒有記載馬躺支,后來建祠堂,也不讓馬躺支參加。二譜就把鳳祖之后的二世祖、三世祖都計成了“單傳”!
8、后來高笠王遵路找到了老祠堂的神主牌位,才知道二世祖是王正相、王正國兩弟兄,也才知道王正相之后不是單傳王應祚,而是五弟兄。(這段記憶的完整性存疑)
9、馬躺還有王國?遷往貴州桐梓,八十年代有過書信聯(lián)系,但又中斷了,來信也丟失了。
10、王天倫還說,正因為二譜不記外遷的二世叔祖和三世伯祖,才導致尋親問祖無法對接。
注:
※ 石寶長坪方家?guī)r與王作奎所說的長坪活麻溝及傅家灣是緊挨著的(很近)。
※ 王遵路及王遵義是王廷璋的兒子。他們都是文庠,為家族精神文化與歷史的傳承有過巨大貢獻。
六、馬躺支系口傳:趙王不開親
來源:2017-09-07高笠王氏網(wǎng)易博客
記錄整理:王安禮
王應坤(改名王金相)1648年農(nóng)歷戊子10月,高笠正相祖遇害后遷移到長坪方家?guī)r ,娶夫人胡氏,王應坤墓在方家?guī)r,長子王金鸞,次子鳳鸞,遷走貴州。六世祖王槐書,教書人遷移貴州黃坪甕安縣的花山黃草壩。王開臣,宋氏,王開臣去世,祖婆宋氏改嫁趙家,于是有趙王兩姓不開親之說。長子王金鸞現(xiàn)在人口分布在長坪、椒園水田寨、馬趟,大約100余人。
七、高笠官寨任家溝地名的由來
來源:2017-06-01 高笠王氏網(wǎng)易博客
作者:王安禮
聽父親說,我祖上憲祖住赫家?guī)r任家溝,之字輩時王之御三弟兄遷居官寨坎上(官寨舊址),體字輩王體臣忠厚老實分家時分到現(xiàn)在洪友家住的位置,由于留戀赫家?guī)r的任家溝老家故把此地改名為任家溝。這是官賽仁家溝地名的由來,一直延續(xù)至今,大人小孩人人皆知。
赫家?guī)r位于高峰寺,也叫正峰寺,鳳祖封地的最南端,這也印證了雄(火把灣一帶)賓(松柏臺一帶)都(安桂村一帶)洪(茅草坪一帶),王洪后裔又從瓦普巖遷移赫家?guī)r,又遷移到官寨等地方。四弟兄先是各占據(jù)一方,分居封地四周邊界,人口繁衍增多后逐步從四周向中間擴散。子子孫孫形成依山而居的傳統(tǒng),常識山有好高水有好高,水隨山走。山上一是有水源,二是山上水源除飲用外,還可以流下來澆田澆地,故此形成了很多由水井流水澆灌的多個梯田群,物產(chǎn)豐富,也產(chǎn)生了十多家富甲一方的鄉(xiāng)紳。
來源:川黔王家大院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5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