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就是一個朝代的中心,如同神一般的存在,因為人們認為皇帝就是龍的兒子,派來人間歷練,守護天下黎民的,因此,能登上皇帝寶座的人必定都是非富即貴。
這樣的說法卻讓一個人給打破了,此人便是朱元璋,作為草根皇帝,朱元璋從小就窮得叮當響,讀書寫字學習的錢都沒有,可就是這樣的一個窮小子,卻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
這個真正在民間摸爬滾打起來的皇帝,登基之后如何處理國家事務呢?還留下了幾十首詩作,難道他真的是被生活耽誤的詩人嗎?
圖片:朱元璋窮得叮當響劇照
一、布衣皇帝
朱元璋常說自己是“布衣皇帝”,這話倒一點也不假,出生在元末兵荒馬亂的時節(jié),朱家又是百姓中最為普通的人家。
原本家里經濟就不寬裕,節(jié)衣縮食才能吃上飯,結果又碰上戰(zhàn)亂,地租、契稅上漲,到朱元璋出生的時候,朱家已經欠了地主家不少銀錢,所以這個情況下,去上私塾是一件非常奢侈的舉動,可朱元璋就是有這樣的運氣。
圖片:上私塾劇照
1、母親堅持讀書
說朱元璋一個字都不認識這個有點過,因為朱元璋其實是上過私塾的,雖然他只在私塾讀了很短的一段時間,可是《百家姓》、《三字經》這些是有看過的,這一切還要歸功于朱元璋母親的堅持。
雖然家里非常貧窮,但朱元璋的母親還是很有遠見的,她認為孩子能識字,不僅能幫助日后謀生,更能讓人明事理,所以朱元璋兄弟幾個幸運的進了私塾。
這些淺顯的知識在很多人看來微不足道,但是對于朱元璋而言卻是命運改變最大的契機。正是因為有了短暫的接觸,朱元璋才知道在貧窮、戰(zhàn)亂的背后,還會有一個穩(wěn)定發(fā)展的社會格局,對他選擇以后的人生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圖片:孩子識字劇照
2、人生道路上的自我充實
在17歲那年,因為災荒瘟疫,家中父母兄長相繼過世,不得已的情況下,朱元璋和其他兄弟姐妹分散開來各自逃生。為了活下去,朱元璋不得不出家當和尚。
雖然朱元璋對于這段往事不愿提起,但是也有歷史學家認為,正是因為這段寺廟的生活,讓朱元璋有了學習的機會,他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渴望是在寺廟當中奠定的。
圖片:朱元璋出家當和尚劇照
3、妻子的鼎力支持
朱元璋的妻子,也就是后來的馬皇后馬秀英,原本就出身豪門,雖然家道中落,但是自幼在家中也是被精心培養(yǎng),熟讀史書,寫得一手好字,有傳朱元璋后來練就的好字,就是在馬皇后辛勤栽培下學習出來的。
朱元璋和馬秀英算得上是患難夫妻,兩人一起白手起家,馬秀英自然知道朱元璋的短處,也知道朱元璋愛面子,于是就親自上陣,教起自己的夫君學習。
到了朱元璋登基的時候,雖然還不能用文縐縐的古文來寫圣旨,但是起碼能夠明白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這對于一個沒有經過正統(tǒng)教育的成人而言非常不容易,更何況后來朱元璋的字畫、詩作都被人們高價收藏,可見其文化水平已經處于一個很高的位置了。
圖片:朱元璋與馬皇后劇照
二、被收錄的詩作
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后也有了作詩的習慣,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一百多首詩作,但是被收錄在冊的只有三十五首,可見其文學水平還有待提高,而這三十五首當中也有膾炙人口的,雖然讀起來淺顯,但是不得不說,一個沒有接受過正式教育的人,能夠寫出打油詩已經很不錯了。
像朱元璋后來作品的水平,很多自視清高的讀書人都不見得能夠寫出那樣豪氣萬丈的詩句,不少名人特別喜歡研究明史,特別是對朱元璋的詩作,幾乎每篇都進行仔細研讀,還對朱元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如果說在軍事上,李世民是第一位,那么第二位就是朱元璋;而在文學上,可不要小瞧這位大老粗,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朱元璋被廣為流傳的一首詩:
圖片來源于網絡:《詠雞鳴》內容
這首詩據(jù)說是在登基那天,朱元璋面對前來朝拜的滿朝臣子,一時興起創(chuàng)作的。大家都知道,古時候皇帝上朝是非常麻煩的,勤政的皇帝天不亮就要起來準備,所以朱元璋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正是破曉時分。
按理說皇宮中是聽不到雞打鳴的,可是那天朱元璋卻愣是聽到了雞鳴的聲音,原本自己是布衣的時候,這種雞鳴狗叫是在正常不過的聲音了,可是現(xiàn)在在皇宮中聽到雞鳴簡直就是金雞報喜呀,這就是祥瑞!
于是,朱元璋決定和臣子們一起分享這份喜悅,可是當他念出前兩句的時候,臣子們差點憋不住就笑出來了,這確實是詩,可是只能稱之為是打油詩吧,而且字面上看來完全就是湊字數(shù)。
其實不然,第一句就是源自生活,如果沒有真正看到過雞打鳴的人能寫出這樣的字眼嗎?公雞確實是鳴叫一聲就撅土一次,鳴叫兩聲就撅土兩次,這就是源自生活的藝術,想笑的臣子,其實還是將自己的地位擺得太高,從字面上就斷定這顯得粗俗。
圖片:朱元璋和臣子們分享喜悅劇照
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這兩句一出來,全場鴉雀無聲,如果還聽不出其中寓意的人,就應該當場卷鋪蓋走人了。雞鳴第三次就已經是破曉了,太陽一躍而起,遠離了海平線,開始向著最高點沖去,所帶來的光芒將之前僅存的一點黑暗都完全打破了。
朱元璋帶領農民起義軍一路摸爬滾打,死里逃生,才能夠將元軍趕下政治舞臺,現(xiàn)在大家站在華麗的宮殿,討論著國事,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
朱元璋用殘星和曉月表示過去元朝帶來的晦暗,用剛剛升起的太陽代表著明朝,暗示大家,明朝必定在我的帶領下朝著更紅火的日子奔去。最后兩句直接將一代皇帝自信滿滿,野心勃勃的一面表達得淋漓盡致。
不少人對這首詩也是贊嘆有佳,之后還寫了有相似寓意的詩句: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圖片:朱元璋作詩劇照
雖然說,后來朱元璋也用文字獄來加強自己的統(tǒng)治,但是朱元璋還是很好學,很愛才,只是從統(tǒng)治者的角度看來,他的一些措施用力過猛,給自己帶來了一些不好的言論,就像偉人說的,對這位草根皇帝,特別是對于他的積極好學,史學家應該要寫得好一些才對。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5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