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實力最強大的曹操雖然麾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但是他對人才的渴求始終如一,從他推行“唯才是舉”的策略大略可以看出曹操頗有點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的想法;曹操一生也錯過不少他想得而沒得到的人才,正史中曹操最想得到的有四個人:沒有關(guān)羽和趙云,也沒有大喬和小喬,其中一人還成為他一生的對手。
第一個人:劉備
曹操很看重劉備,從來就沒有放棄過想把劉備收入囊中的想法,要不然他也不會出兵幫劉備對付呂布,也不會殺了呂布之后把劉備帶到許都(這是曹操一生中比較大的失誤之一,正是在許都劉備得到了對他日后不無裨益的左將軍和大漢皇叔兩大金字招牌);更不會在郭嘉程昱要他及早對劉備下手時還猶豫不決,比如程昱勸他:“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郭嘉也勸他:“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古人有言:“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币嗽鐬橹薄?/p>
曹操看人很準(zhǔn),《三國志-武帝紀(jì)》記載曹操自己也說過:“夫劉備,人杰也,今不擊,必為后患”,《三國志-先主傳》也記載:“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曹操不是不清楚劉備必不會久居人下,但他在劉備寄人籬下之際卻始終沒對劉備下手,未嘗不是存有收服劉備之心,只是曹操難得的一次猶豫卻為自己換來了一生的對手。
第二個人:沮授
曹操和袁紹兩人是發(fā)小,關(guān)系一直不錯,在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之后袁紹對實力遠不如自己的老朋友曹操其實頗為照顧,比如曹操征討徐州陶謙時袁紹還派朱靈帶兵去幫助他,只是在曹操迎奉天子到許都之后兩人才徹底變成對手。曹操雖然打心眼里看不起袁紹比如曹操曾說過:“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但是河北多名士,曹操對袁紹手下的大將和幕僚卻是比較看重:不說袁氏敗亡后曹操從袁氏手中得到了相當(dāng)多的人才比如張郃崔琰等人,光說袁紹麾下的首席謀士沮授曹操就一直想得到手,官渡之戰(zhàn)后沮授被俘,曹操親自勸降,《三國志》記載:“太祖曰:“本初無謀,不用君計,今喪亂過紀(jì),國家未定,當(dāng)相與圖之。”授曰:“叔父、母、弟,縣命袁氏,若蒙公靈,速死為福?!碧鎳@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保?dāng)時曹操麾下謀臣眾多,但是曹操依然以未能得到沮授而抱憾!
第三個人:法正
自龐統(tǒng)死后,劉備軍事上真正倚重的幕僚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劉備能從曹操手中奪得漢中都是出自于法正的謀略,這一點連曹操也大為感慨,據(jù)《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記載:“曹公為魏王,王西征,聞法正策,曰:“固知玄德不辨此?!庇衷唬骸拔崾占樾勐员M,獨不得正邪!”曹操已經(jīng)很久沒說過類似的話,也很久沒有這樣贊賞過一位敵方的謀臣了,可見曹操對不能得到法正心中有多遺憾!
第四個人:太史慈
曹操很有些名將情結(jié),太史慈自歸順孫策后威名遠播,以至于曹操聞其名都特意招攬他,《三國志》記載“曹公聞其名,遺慈書,以篋封之,發(fā)省無所道,而但貯當(dāng)歸”,意思就是曹操寫了封信給太史慈以篋封之,內(nèi)無多物只是放了少量當(dāng)歸,意思很明確就是想要招攬和得到太史慈這員虎將。
至于說關(guān)羽和趙云也是曹操最想得到的猛將,這個只是演義中的說法,正史中并沒有相關(guān)記載,《關(guān)羽傳》只是說“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一筆帶過,趙云壓根就沒提;至于說曹操想得到大喬和小喬也是演義中杜撰的,諸葛亮為說服周瑜說了這么兩句話“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成功的激怒了周瑜,卻讓曹操平白的擔(dān)上了好色的壞名聲,正史中壓根沒有這一橋段。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8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