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刊發(fā)一組清末人物老照片,供大家結合背景知識加以賞析。這些人并非平頭百姓,而是非富即貴。來源:美國女士Sarah Pike Conger所著書籍《Letters from China》,1909年出版。
幾位青年男子展示他們的發(fā)辮。
清朝男子剃發(fā)蓄辮,浮海東來的外國人對此頗為好奇。這幾個人應攝影師的要求,展示自己的大辮子。就像左邊解開頭繩的男子那樣,頭發(fā)長度過腰,打理起來實在不便,不能經常洗頭的話很容易滋生衛(wèi)生問題。
一個王姓家庭的合影。
一對夫妻生了4個孩子,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家庭了吧?以前把多子多孫看做是福氣,現(xiàn)在呢?多子多孫成了負擔。100年之間,人們的生育觀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三姐妹合影。
她們的穿著打扮完全一樣,都是頭戴抹額、身穿襖子和馬面裙、手拿手帕。在此說句題外話,馬面裙是明清時期漢族女子著裝最典型的款式,當今愛好漢服的女性朋友可以做一套體驗一下。
朝廷大臣的妻子和女兒。
這是清末社會最上層的一群女性,個個堪稱“名媛”。坐在C位的婦女,不知是何來頭?可惜黑白照片展現(xiàn)不出她們華麗的衣服和精致的妝容。
陸(音譯)太太和她的女兒。
你覺得她們漂亮嗎?在清末那種審美氛圍下,她們都是貌美如花的標準美人,其服飾為萬千女性所追捧。
貝子溥倫及其夫人瓜爾佳氏、兒子。
溥倫曾任資政院總裁、農工商大臣,是宣統(tǒng)年間皇族內閣重要成員之一。右一為溥倫長子毓嶟,左一為次子毓嵻、左二為四子毓崇(拍照時三子已夭折)。后來毓嶟降襲奉恩鎮(zhèn)國公。
一家人合影。
坐著的兩位很年輕,不知道3人是不是夫妻與兒子的關系?那位女子看上去有很好的氣質和修養(yǎng)。
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蔡均。
蔡均是清朝第一代外交官,1881年起就有出使歐美多國的經歷。后來因病回國,擔任上海道臺。1901年7月出使日本,在任期間與魯迅、吳稚暉等留日學生發(fā)生沖突,遭到廣泛批評。1903年離任回國。
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欽差大臣伍廷芳。
伍廷芳早年自費留學英國,獲法學博士學位,1882年進入李鴻章幕府。1896年,清廷任命他為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欽差大臣,常駐美國。1902年應召回國,先后任修訂法律大臣、會辦商務大臣、外務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職。1907年,再次駐外,同時出使美國、墨西哥、秘魯、古巴四國。
制售景泰藍店鋪的學徒。
景泰藍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后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制而成的器物,工藝復雜而精美。這張照片雖然沒有呈現(xiàn)出三足爐的細節(jié),但大致能看出繁復細膩的做工。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199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