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人鳳(1860-1920)
二
我國學界對譚人鳳的研究始于1916年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
,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自1916年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1916年12月1日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在臺灣
,可能因譚氏生前未擔任重要職務,地位也不顯赫,對其研究十分薄弱。在臺灣出版物中,僅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于1965年編輯出版的《革命先烈先進傳》和杜元載1977年主編的《革命人物志》第8集中分別收錄了章太炎所撰的《前長江巡閱使譚君墓志銘》我國對譚人鳳的研究
,雖然已有百年,也產(chǎn)生了一些重要的學術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相關譚人鳳的研究與譚人鳳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yè)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和其在中國近代史上所處的重要地位相比,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不太全面。迄今為止,學界對譚人鳳的研究基本上局限在“二次革命”以前的活動和事功,對其在“二次革命”以后的七八年間,即護國運動、護法運動、五四運動期間的重要活動及建樹則尚未涉及,因而不僅極大地影響到對譚人鳳的全面了解,也使后人對譚人鳳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全面、正確評價。二是不太深入。雖然研究譚人鳳的學術論文已有20多篇,但由于史料缺乏和篇幅限制等原因,研究深度明顯不夠,從而直接影響到對譚人鳳生平和思想的深入認識以及對其事功的評價。三是錯誤較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來源:鄧江祁著:《革命巨子譚人鳳傳 前言》
,岳麓書社,2017年)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0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也沒加入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
,當庭表示后悔">
,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png" alt="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
,原來朱元璋早有警告" onerror="nofind(this)" >
,第1個僅有17人
,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原因很簡單.png" alt="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