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人的一生都只能稱得上為“滄海一粟”,而諸如歷史上的眾多懷才不遇的大臣,抑或是官場名將,也只能稱得上是大浪淘沙中的一粒細沙,而那些遇到了自己的伯樂或者被賞識的千古留名的大臣,名將們則是那些細沙中的金子,更是少之又少,難之又難。漢朝的抗擊匈奴的名將李陵本為大浪淘金中的一員,卻因為自身而導(dǎo)致最終泯然于眾人,甚至到最后,還在自己的史書上留下了并不光彩的一筆。 李陵此人本為抗擊匈奴名將,深受漢武帝的認可,可一次與匈奴的對戰(zhàn)中,卻被匈奴生擒,最終竟降于匈奴,成為匈奴將軍。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一位深受器重的漢朝名將成為了匈奴將軍呢?
一.情商不高,無政治敏感度
在漢武帝繼位之后,當時的丞相之手遮天,位高權(quán)重,當時的漢武帝為了能夠自己掌握政權(quán),分散丞相的權(quán)力,便開始實施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漢武帝認為,如果他想自己掌握政權(quán),必須有能夠為自己所用的官員,于是他便開始提拔內(nèi)廷官員,再者,漢武帝還將自己的外戚也安排在朝中任命為重要官員,以此來分化丞相的權(quán)利。而當時的李陵也想得到漢武帝的重任,可他既非朝廷內(nèi)官,更非皇上外戚,李陵卻不甘于此,竟直接向皇上諫言。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李陵此言便直接引起了漢武帝的懷疑,他認為李陵野心過大。而并無城府,抑或是說政治敏感度不高的李陵,卻并未想到他此言一出會引起漢武帝的警惕,因為他認為他同衛(wèi)青霍去病一般,都為漢朝抗擊匈奴的大將,衛(wèi)青霍去病卻能得到皇上的重用,而他卻依舊在原地踏步,可事實上這只是漢武帝的為了分化丞相權(quán)利所踏的一步棋,衛(wèi)青霍去病乃漢武帝外戚之臣,漢武帝自然將其委以重任。
二.剛愎自用,過于自負
在霍去病去世之后,漢武帝的外戚李廣利便接替了霍去病,成了漢朝抗匈奴的第一大將。天年二年,李廣利同李陵被派人前往攻打匈奴,李廣利被任命為頭領(lǐng),直擊匈奴腹部,而李陵則被安排為負責當時的后勤部隊,可李陵卻心有不甘,他認為自是有將世之才,便又上書給漢武帝請求,可以獨立帶兵攻打匈奴,而當時的漢武帝則認為此做法并不妥當,且認為李陵雖有才能,卻過于莽撞,便找借口進行推脫。然而,李寧卻并未看懂漢武帝的意思,便又上書道:“無所事騎,臣愿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睗h武帝見此便也沒再推脫,派了5000騎兵給李陵同匈奴進行交涉。有了士兵的李陵欣喜交加,竟然直接率部隊深入匈奴深處,結(jié)果可想而知,李陵所率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李陵本人也被匈奴生擒。
三.錯誤的情報
在李陵被匈奴生擒之后,李陵也想同他的祖父一般假意投降,然后再借機會逃回漢朝,而當時的漢武帝在得知李陵被生擒之后,也多方派人進行探查尋找,希望可以救出李陵。當時被派出去的官員公孫敖在匈奴附近探測了許久,卻并未得到李陵的消息,便只能空手而歸。
可在半路,他卻又聽到閑言碎語說在匈奴有一位姓李的漢朝官員正在教匈奴將士們帶兵打仗。當時的公孫敖急于復(fù)命,也并未查詢此消息的真實性,便直接對漢武帝說李陵已經(jīng)歸順于匈奴,且成為了匈奴的將軍,可憐的李陵,竟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便被冠上了叛變的名頭。當時的漢武帝在聽到公孫敖此言之后怒不已,竟然直接殺害了李陵的全部家人而李陵在得知此消息之后,對漢武帝也是失望不已,而當時的匈奴對李陵又是尊敬有加,關(guān)懷備至,于是失望李陵便答應(yīng)了匈奴的請求,做了匈奴的將軍。
四.戰(zhàn)敗的替罪羊
在李陵被生擒之后,李廣利也是出師不利,此次與匈奴對戰(zhàn)漢朝大敗,而當時的漢武帝派李廣利出征的原因便是想要李廣利能夠借此戰(zhàn)而成名,從而掌握政權(quán)??商觳浑S人愿,此次戰(zhàn)爭以失敗告終,而當時的漢武帝自然不想治李廣利的罪,于是這一切的責任,便推脫到了當時已經(jīng)“叛變”的李陵身上。
從以上原因來看,李陵的失敗從一開始便是注定的,首先,李陵本人毫無政治頭腦,對于皇上的心意,不僅不多加揣測,而且絲毫不明白,反而有時還會背道而為。其次,李寧的身世家族在當時的漢朝并不會被漢武帝所非常信任重用,因為當時漢武帝所推行的政治制度,注定與李陵無緣。最后,李陵本人剛愎自用,對于戰(zhàn)事又不能仔細分析思考,最終導(dǎo)致自身慘敗。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0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中華成語故事——洛陽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