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文化

      原創(chuàng)長恨歌—戒毒

      了了的天空 2023-09-17 16:29:16

      日本扶植成立滿洲國后

      ,將熱河劃入了滿洲國領(lǐng)土
      。熱河在今河北省北部東至山海關(guān)一帶
      ,是聯(lián)接華北與東北之要沖
      ,進可收復東北,退可屏障平津
      ,而且它還關(guān)系著東北義勇軍的軍援運輸線
      ,一旦有失,正在山林風雪中苦戰(zhàn)的東北義勇軍勢難持久

      張學良將軍退出關(guān)外后

      ,守衛(wèi)在平津地區(qū),熱河是他的轄區(qū)治下
      ,熱河省省長是他的部下湯玉麟

      當時,國民政府準備熱河抗戰(zhàn)

      。行政院長汪精衛(wèi)(當時是主張抗日的)制定了防守熱河的計劃
      ,其方針是:增兵換將。

      國民政府早在"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時就已經(jīng)決定增兵熱河

      ,計劃將山西的駐軍如宋哲元、龐炳勛
      、孫殿英各部
      ,開往熱河東北軍的地盤,以增強防守熱河的力量

      然而

      ,增兵抗日守熱河的計劃遭到張學良將軍的強烈反對,他擔心汪精衛(wèi)有意染指東北軍務(wù)
      ,影響他在東北軍中的絕對權(quán)威

      為了促成熱河抗戰(zhàn)的勝利,這年6月

      ,汪精衛(wèi)親赴北平
      ,告訴張學良:"日本調(diào)兵到東北
      ,我們也應(yīng)當調(diào)兵去抵抗。固然軍隊的系統(tǒng)可以變動
      ,而調(diào)兵熱河的計劃不能變更
      。"

      為了抗戰(zhàn),南京政府有意撤換湯玉麟

      ,以加強熱河防務(wù)
      。張學良將軍為了達到政府軍無法進入熱河抗日的目的,將中央政府的這一計劃告訴了湯
      ,以致湯玉麟只向南京政府要求軍需補充
      ,拒絕中央增兵到熱河參加抗戰(zhàn)。

      這年7月

      ,日軍在熱河邊境挑起事端
      。汪精衛(wèi)屢次發(fā)電指示張學良將軍出兵抵抗,而張學良將軍回電不是要糧要餉
      ,就是認為汪精衛(wèi)要抓權(quán)指揮華北軍事
      。汪無法實現(xiàn)防守熱河的政府意志,內(nèi)心憤怒不已
      ,決心辭職
      ,他想以自己的辭職,逼迫張學良辭職
      。8月6日
      ,汪精衛(wèi)連發(fā)五電,責備張學良將軍:"去歲放棄沈陽
      ,再失錦州
      ,致三千萬人民,數(shù)十萬土地
      ,陷于敵手
      ,致敵益驕,延及淞滬
      。"今又"未聞出一兵
      ,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
      ,以事聚斂
      。"汪精衛(wèi)表示,自己惟有引咎辭職
      ,以謝天下
      。望張學良亦辭職,以謝四萬萬國人,無使熱河平津
      ,為東北錦州之續(xù)
      。"

      8月8日,汪精衛(wèi)召開記者招待會

      ,指出:"張學良轄境中河北
      、察哈爾各處稅收,迄未有分文解交中央
      ,截留自用
      ,每月至少500萬元。而一有命令
      ,即向中央要款
      ,實屬忍無可忍。""今熱河告急
      ,平津危殆
      ,張漢卿擁兵不前,民族危亡
      ,指日可待
      ,故救國唯有去軍閥,統(tǒng)一內(nèi)政
      。"

      在巨大的民意和輿論的壓力下

      ,蔣介石要求張學良應(yīng)當對民意有所交代。他讓張學良將軍在三策中作出選擇:

      、不辭職而帶兵入熱抗日

      二、辭職而帶兵入熱抗日

      、辭職而改組北平綏靖公署。

      蔣介石請張學良將軍權(quán)衡得失

      ,擇一而行
      。前兩策都是抗戰(zhàn),但是
      ,張學良將軍堅決地選擇了第三策

      1933年,日本進攻熱河

      ,第二天3月4日,僅僅128名日軍
      ,就占領(lǐng)了張學良將軍領(lǐng)導下的東北軍將領(lǐng)湯玉麟守衛(wèi)的熱河省省會承德市
      ,湯玉麟嚇得不戰(zhàn)而逃。

      3月9日,張學良與蔣介石在保定車站會晤

      ,蔣暗示其下野

      3月11日,張學良發(fā)表辭職通電

      。內(nèi)稱:"此次蔣公北來
      。會商之下,益覺余今日之引咎辭職
      ,即所以效忠黨國
      ,鞏固中央之最善方法,故毅然下野
      ,以謝國人
      。"

      3月12日,蔣介石致電張學良

      、何應(yīng)欽稱:"漢兄離平時
      ,代委員長職務(wù)準交敬之兄接代,以免職務(wù)中斷也
      。"

      張學良遵電正式將國民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職務(wù)交給何應(yīng)欽

      。是日,偕夫人于鳳至及趙一荻
      、端納等從北平清河機場離平
      ,當天下午抵達上海。出國前張學良決心戒毒
      ,閉門謝客
      。并且撰戒毒條幅:"陋習好改志為鑒,頑癥難治心作醫(yī)
      。"

      4月11日

      ,由上海偕眷屬乘意大利郵輪起程出國。

      4月上旬

      ,致書東北軍將領(lǐng)及東北名流
      ,勉勵他們要親如手足,患難與共
      ,準備收復東北為最大責任
      。"武要保存東北軍實力,文要發(fā)展東北大學
      。"

      5月12日

      ,自意大利致書王樹翰稱:"現(xiàn)雖寄身海外,但有三事尚不敢忘:一曰國難
      ,二曰鄉(xiāng)患
      ,三曰家仇
      。"

      5月26日,由羅馬致電萬福麟

      ,勸告東北軍各將領(lǐng)
      ,宜一致團結(jié),服從蔣介石指揮
      ,堅決抗日

      1934年1月8日,張學良1月8日

      ,由海外返回上海

      3月1日,在武昌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職

      ,代行總司令職責

      1935年2月5日,赴廬山見蔣介石

      。蔣限期3個月肅清豫鄂皖三省境內(nèi)的紅軍

      1935年9月20日,蔣介石在西安設(shè)立西北剿匪總司令部

      ,自任總司令
      ,任命張學良為副司令,調(diào)東北軍入陜甘剿共

      1935年10月1日

      ,東北軍在勞山戰(zhàn)役中,王以哲的67軍110師2個團和師部被殲
      ,師長何立中戰(zhàn)死
      ,團長裴煥彩被俘。1935年10月29日
      ,東北軍在榆林橋戰(zhàn)役中
      ,107師和619團全部被殲,團長高福源和不少士兵被俘

      1935年11月22日

      ,東北軍在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中,東北軍精銳部隊
      ,裝備精良的109師孤軍挺進陜北的吳起鎮(zhèn)的方向
      ,以往能征善戰(zhàn)的師長牛元峰嚴重低估紅軍的作戰(zhàn)能力,對紅軍的機動作戰(zhàn)的能力估計不足
      ,部隊剛走到直羅鎮(zhèn)
      ,原以為離中央紅軍還很遠,在布置完偵查崗哨以后
      ,就安心睡覺
      ,沒想到紅軍用一夜時間即快速趕到
      ,并在直羅鎮(zhèn)羅織了一個包圍圈,與22日凌晨拂曉突然發(fā)起進攻
      ,毫無防備的東北軍立刻被沖散,牛元峰從睡夢中醒來時
      ,看見漫山遍野已全是紅軍
      。牛元峰逃跑,但無法逃出紅軍的包圍圈
      ,在絕望的境地
      ,他掏出手槍讓副將打死自己,牛元峰被副將槍斃后
      ,副將亦被紅軍俘虜
      。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中,紅軍僅以800多人的傷亡就殺
      、傷
      、俘6000多東北軍精銳109師的士兵。

      張學良部隊的戰(zhàn)局失利以及后來面對共產(chǎn)黨的停戰(zhàn)對峙

      ,導致蔣介石親自前往西安督戰(zhàn)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的國恥日

      ,更是張學良最大的恥辱
      ,知恥而后勇,回國的張學良本來也是"積極"響應(yīng)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
      ,可在西部出師不利之后
      ,才有了與共產(chǎn)黨合作,"逼"蔣介石抗日的萌芽

      牛恒剛:2012年8月5日于新疆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0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反而讓劉備抓住機會,分庭抗禮" rel="prev"> 原創(chuàng)曹操當時為什么沒有找諸葛亮

      相關(guān)文章
      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公元1644年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率領(lǐng)新生的大順軍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不愿投降受辱
      ,在順軍攻入紫禁城之前
      ,前往煤山自縊殉國,唯一陪著他殉國的
      ,只有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一人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png" alt="李自成進北京時
      ,追隨崇禎殉國的錦衣衛(wèi)
      、文武百官的數(shù)量多不多" onerror="nofind(this)" >
      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導讀:1955年
      ,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當時一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將軍銜
      ,是除10大元帥
      ,10大將之外,軍銜最高的將領(lǐng)
      。在這55位開國上將中
      ,有一人的資歷最為特殊,他不僅沒有參加過紅軍 ,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png" alt="原創(chuàng)他沒參加過紅軍,也沒加入八路軍
      ,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onerror="nofind(this)" >
      助戈恩潛逃的美國男子在日本受審
      ,當庭表示后悔
      6月29日
      ,據(jù)路透社報道,美國男子邁克爾·泰勒在東京一法庭上表示后悔幫助日產(chǎn)集團前董事長戈恩逃離日本
      游覽青年點:知青下鄉(xiāng),歷史留下了誰的記憶
      去遼西助農(nóng)賣大棗
      ,住在鄉(xiāng)下的村子里,清晨出來閑逛
      ,沿著一條小河往下走
      ,景色不錯,初升的太陽照著河水
      ,照著樹林
      ,也照著一座院落。我走進的院落竟然是一處“青年點”
      ,還有一個小展覽館
      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眾所周知
      ,百家姓是中國孩童的啟蒙讀物
      ,對于教育有著卓越的貢獻
      。百姓一詞既是表明中國姓氏之多,也是對于天下蕓蕓眾生的統(tǒng)稱
      。時至今日
      ,中國的姓氏何止百姓之多,實際上已逾5000之數(shù)
      。不僅如此 ,第1個僅有17人,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png" alt="我國最尷尬的3個姓
      ,第1個僅有17人
      ,第3個起名字難叫出口" onerror="nofind(this)" >
      陳勝吳廣最先反秦,但為何會迅速敗亡了 原因很簡單
      不只是陳勝吳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