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傳說中的神獸
,所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在古代一直是至尊與高貴的象征。隨著語境變遷,龍也被譽為實力強大的人。
而在武俠小說中
,龍一般都是拿來形容武功強大的男角色,與此相對應(yīng)
,鳳則是用來形容女角色的
。
,你還能想起哪些書呢.png" />
我是真游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書名帶龍字的武俠小說
。
自然,金庸的《天龍八部》最為武俠迷熟知
,只不過“天龍八部”乃是佛家之語
,“龍”并非代表男主角。
而除了天龍八部
,你還能想起哪一些書名帶龍字的武俠小說呢
?請武俠迷們多多留言哦。
第1本
,古龍《七星龍王》
。
古龍和金庸齊名,但是《七星龍王》這本小說只能算是古龍的低水平作品
,知名度自然也不高
。
小說講述了武林至尊“七星龍王”家的孩子元寶出來闖蕩江湖,卷入濟南城巨賈孫濟城之死的迷案
,通過元寶的視角展示郭滅與高天絕
、高天儀姐妹兩人的愛情悲劇。
本書雖然有一定推理氛圍
,但是并沒有多么高明
。倒是小說多次渲染“七星龍王”的實力可怕,什么三顆星
,什么四顆星
,極盡渲染之能事
,但是到最后也沒有說明“七星龍王”是誰。
本書讓人記憶深刻的倒是元寶和湯大老板的愛情
。湯大老板并不是大美人
,書中描寫“她的額角稍微嫌寬了一點,顴骨稍微嫌高了一點
,嘴也嫌大了一點
,使得她看來讓人覺得很有威嚴,很不可親近”
。
而且湯大老板的年紀比元寶大了十多歲
,這種武俠故事版的“姐弟戀”,顯示了古龍對于人心的細膩觀察
,顯示了古龍對于多元文化的理解
。
第2本,黃易《大唐雙龍傳》
。
這本小說不用我多說
,乃是武俠界的皇皇巨著。小說寫寇仲和徐子陵兄弟倆的故事
,從底層游民成為攪動乾坤的大人物
,整個故事規(guī)模宏大,結(jié)合了歷史與軍事
,篇幅巨大
,情節(jié)曲折,令人嘆為觀止
。
雙主角的書比較難寫
,而《大唐雙龍傳》把寇仲和徐子陵兩個人的性格都塑造得很生動?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吹贸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后期兩人在理念上是有不少分歧的,徐子陵也偏向修道方向發(fā)展
,但是雙龍的感情卻從始至終親如兄弟
。寇仲之所以放棄爭奪天下
,其中也有很多因素是為了徐子陵
。
《大唐雙龍傳》有太多話題可以聊,比如說四大門閥
,高貴而又讓不少書友吐槽的慈航靜齋
,邪王石之軒、徐子陵與師妃暄的精神戀愛……毫不夸張的說,《大唐雙龍傳》是傳統(tǒng)武俠過渡到網(wǎng)絡(luò)小說的重要推手
,影響了一大批網(wǎng)絡(luò)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
。
第3本,臥龍生《飛燕驚龍》
。
臥龍生是武俠名家
,當年也曾經(jīng)風(fēng)靡大江南北,各種署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隨處可見
。雖然說
,臥龍生的水平配不上他的名氣,但總體而言
,他絕對是武俠小說中不可忽視的一位名家
。
這本《飛燕驚龍》是臥龍生的代表作
,講述了楊夢寰與朱若蘭
、沈霞琳、李瑤紅
、趙小蝶等女子的愛情故事
。但是我感覺這本書的書名有些名不副實
。
按照一般理解,“龍”乃是男主角楊夢寰
,“飛燕”則是女主角
。但是呢,本書的男主角楊夢寰缺乏男子氣概
,之所以吸引眾多女主,無非是長得俊俏
。而本書的女主角朱若蘭英氣勃勃
,光芒四射,關(guān)鍵還是公主的身份
,說她是“龍”
,反而更加恰當了。
第4本
,司馬翎《纖手馭龍》
。
司馬翎的小說,水平不俗
,但是名氣不大
。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司馬翎文風(fēng)怪異,語句讀起來有一種不通順的感覺
。其實司馬翎頗為博學(xué)
,對傳統(tǒng)文化有諸多涉獵,卻寫出這種奇怪的語句
,還真是令人詫異
。
自然
,司馬翎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智斗”,用大量篇幅去描寫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和算計
。這種寫法在喜歡的人眼里是經(jīng)典
,在不喜歡的讀者眼里是啰嗦,難免造成了口碑兩極分化的情況
。
《纖手馭龍》是司馬翎的代表作
,寫大智若愚的裴淳與聰明無雙的薛飛光的愛情故事。書中薛飛光
、辛黑姑這些江湖奇女子大放光彩
,用智謀將樸日昇、商公直等天下群雄輕松懾服
,正切合了書名“纖手馭龍”之意
。
朋友們,你們看過多少武俠小說呢
?你們還能說出哪些書呢
?在武俠沒落的時代,還有人懷念武俠小說嗎
?歡迎留言哦
。
求穿越到笑傲江湖 天龍八部 倚天屠龍記的武俠小說 5本以下不采納要完結(jié)的你 100萬字以上
顛覆笑傲江湖天龍風(fēng)流之替身段譽天龍風(fēng)流記 倚天神雕夢幻倚天倚天之風(fēng)神天下獵艷天龍八部夢幻倚天 新笑傲之令狐沖風(fēng)流 這些都是完結(jié)的 且看的下去的望采納
金庸的小說哪部最好看?
問題一:金庸哪部小說最好看金庸大作:《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fēng)》《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早期作品漢民族精神較強
,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
,晚期作品不僅尋求民族大同,而且對男女情愛也不再執(zhí)著為兩兩相守
,其封筆之作《鹿鼎記》最具代表
。
若論俠之大者,莫過《天龍八部》中之喬峰
,次則《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
。《雪山飛狐》短
,而《飛狐外傳》長,但《雪山飛狐》中無論胡一刀夫婦還是苗人鳳
,俱形象鮮明
。《飛狐外傳》則讓人印象模糊的多
,好在有個程靈素
,也不知胡斐是那根筋不對,不愛程靈素
,偏偏愛上那個莫名其妙的袁紫衣
。這部書唯一能讓人記住的倒是鐘四嬸剖兒腹的慘烈場景。
我看得次數(shù)最多的是《書劍恩仇錄》,倒不是這本書多好看
,實在是小時候沒書可看
,逮著這本書看個沒完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妭b之大者竟是金老爺子
,區(qū)區(qū)一部二流作品
,就能讓我等如醉如癡
。此書中最無趣的人物是陳家洛和香香公主,印象最深的是翠羽黃衫霍青銅和駱冰的白馬
。
最不喜歡的是《碧血劍》
,里面的人好像都變態(tài)
,不過唯有九兒(被崇禎斬去一臂的公主)和何鐵手稍微像點人
,可惜最后都沒有好下場:一個黯然出家
;一個所愛非屬,又被袁承志這個無趣的師傅取個何惕守的爛名
,泯滅人性
。
最沒印象的是《鴛鴦刀》,可見金老爺子確實適合寫長篇
。
最像散文的是《白馬嘯西風(fēng)》
,雖只看過一遍,卻一直記得李文秀(好像是這個名字)的憂傷
。
最恐怖和故事情節(jié)最突兀的是《連城訣》
,當年看這部書的時候,怎么都覺得中間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前后變化太快
。不過砌死人墻的情節(jié)卻讓我的朋友一直沒看完這部書
,而且把其歸為了恐怖小說
。
最沒想象力的是《越女劍》,這部書幾乎完全脫胎于古代志異小說
,少了許多金老爺子的筆上風(fēng)采,不過越女還是靈秀飄逸的
。
最沉重的是《天龍八部》
,名字取自佛經(jīng),可見一斑
。里面的悲劇人物太多,喬峰
、阿朱、阿紫
、游坦之
、慕容復(fù)
、天山童姥
、李秋水、葉二娘
、玄慈......幸福如段譽、虛竹
、王語嫣,也是歷盡滄桑
,各有悲秋。所以它雖是金老爺子的得意之作
,但我卻不喜
。當年最不喜歡里面的阿紫
,好在倪匡如我
,在代筆時竟將阿紫弄瞎
,誰知金庸又千方百計讓阿紫復(fù)明
。年少時一直不懂為什么
,現(xiàn)在才明了,如其這樣
,才能讓人物入木三分。不過
,仍然無法同情阿紫,也為阿朱臨終托付嘆了又嘆
!
最出名的是《射雕英雄傳》,當然這是港劇的功勞
,特別是83版的黃蓉已成絕唱!說起黃蓉
,倒和《碧血劍》有些瓜葛,據(jù)說《碧血劍》里的溫青青是黃蓉的前身
。不過依我看,黃蓉不知比溫青青好上多少倍。還有
,這部書里有許多有趣的人物,比如洪七公
、周伯通、黃藥師、歐陽峰等
。書里
,我最不喜的人物就是柯鎮(zhèn)惡,迂腐、頑固、又常常好壞不分,好在蓉兒絕頂聰明
,否則不知要被他誤到什么時候。
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是《鹿鼎記》。連金庸自己都說
,這部書更像是一部歷史小說。不過仍然喜歡小寶的無賴和有趣。竊以為影視中
,最適合扮演小寶的是梁朝偉和周星馳。當年梁朝偉和劉德華版的《鹿鼎記》至今看起
,雖略顯陳舊,但形神不毀。周星馳毋庸多說
,自有公論
。陳曉春版和張衛(wèi)健版韋小寶
,不看也罷。
最讓人傷心的是《神雕俠侶》,不為別的
,只為楊過辜負了那么多美女
。初看神雕
,最不喜小龍女
,次則楊過,對二人的不喜甚至甚過李莫愁。后來
,看了一篇文章
,叫做《一見楊過誤終身》,深以為是
。想想從此寂寞終生的程瑛
、陸無雙、郭襄等
,還有為之殞命的公孫綠萼
,你如何還能心平氣和地祝福他們?楊過既然最愛小龍女
,又為何要讓其他女子心動?等到別人墮入情網(wǎng)了
,卻又拿小龍女來當擋箭牌
?所以
,后來覺得小......>>
問題二:金庸武俠小說哪個好看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
,也是其成名作
。
白―《白馬嘯西風(fēng)》(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后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1972年)(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
,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雕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后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說
。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
,最后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
,亦沒有包含在對聯(lián)之中。
我最喜歡《笑傲江湖》
,看過書
,很好
,電視劇喜歡呂頌賢那個版本
,跟原著稍有出入但都只是在細節(jié)上
。
《射雕》黃日華
、翁美玲版得好
,跟原著差不多
,像李亞鵬版得就不要看了
,太有失美感
。
《神雕》古天樂
、李若彤那個版本好
。
《倚天屠龍記》吳啟華
、黎姿版也很好
,只是跟原著的差別稍微有點大
,尤其是結(jié)局
,可以看看賈靜雯
、蘇有朋版
。
《天龍八部》黃日華
、陳浩民版本得好
,只是結(jié)局跟原著不一樣
,不過比原著結(jié)局慘的輕了許多
。
金庸的武俠真的值得一看
,有機會去看看吧
!
問題三:金庸哪幾部小說最出名
?金庸
,原名查良鏞
,1925年生于浙江省海寧縣(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男主角陳家洛就是海寧縣人)
。1955年
,金庸在香港《大公報》工作期間
,寫出了《書劍恩仇錄》并在《新晚報》上連載
。隨后一發(fā)而不可收
,《碧血劍》、《雪山飛狐》
,直至《射雕英雄傳》
,奠定了他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渡涞瘛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金庸離開了《大公報》,手創(chuàng)《明報》
,隨后的《神雕俠侶》等大部分小說均在《明報》上連載
,直至封筆之作《鹿鼎記》
。至此
,金庸一共寫了十五部武俠小說
,除一部短篇《越女劍》
,其他十四部長
、中篇小說取書名第一字而綴成一副對聯(lián):“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苯鹩棺约赫f
,這十四部書中
,他自己比較喜歡
、感情較強烈的幾部是:《神雕俠侶》
、《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和《笑傲江湖》
。我也覺得這幾本書中的情感描寫確實是超凡入圣
,或纏綿誘人
,或辛酸誘人
,或凄慘動人
,變幻萬千
,扣人心弦
。另外,我個人對《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也是情有獨鐘
。喜歡《射雕英雄傳》
,可能是有一點懷舊心理
。畢竟,那是我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呵?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看來
,郭靖與黃蓉的愛情,不過是民間故事里“傻女婿與精媳婦”的翻版
,比較俗套
。倒是 *** 歐陽克對黃蓉的一片癡心讓人感動
,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一往情深讓人震憾
,楊康和穆念慈的愛情也很凄婉動人,便是銅尸鐵尸的“賊漢子賊婆娘”
,也強過郭大俠一臉深沉為國為民。很抱歉我在書中拍了郭大俠幾磚
。十多年過去
,我已經(jīng)不再是當初癡迷于他的那個單純少年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皢柺篱g,情為何物
?”《神雕俠侶》從頭至尾都在寫一個“情”字
,但到最后也沒有能說得清楚。這世間
,又有誰能說清情是何物
?但見李莫愁為愛變態(tài)
,程英
、陸無雙
、公孫綠萼等人為愛犧牲
,楊過、小龍女為愛蔑視世俗
,單以寫情論
,該書在金庸小說中應(yīng)該排名第一?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上А渡竦瘛吩緫?yīng)該是一個悲劇
,只是為了迎合讀者,硬生生改做喜劇收場
,便少了震憾人心的效果
。十六年之約
,我更愿意把它當作童話來讀――更進一步想
,我們向往和感動的愛情,會不會
,都是童話呢?大家都知道
,《雪山飛狐》的主角不是胡斐,而是那個燦爛于眾人回憶之中的胡一刀。不過胡一刀和胡夫人的故事太過鮮明
,反而沒什么可寫的了
。我倒是對苗夫人私奔很感興趣。武俠小說中板著臉孔的大俠太多了,憐香惜玉的溫情男人嚴重缺貨
。田歸農(nóng)固然是個壞蛋,但他懂女人;苗人鳳固然是大俠
、是好人,但他基本上是一塊不解風(fēng)情的木頭
。為什么大俠和好人多是木頭呢?值得深思啊。因為《雪山飛狐》寫在前面
,《飛狐外傳》的結(jié)局是早已注定了,所以袁紫衣只能變?yōu)槟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程靈素,干脆讓她死了算了
。――我有一點懷疑,金庸可能是個好色之徒,你看他書中英雄人物的身邊全是絕色美女
,長得不夠漂亮的只有程靈素和殷離,而兩個人的下場都很慘
。――扯遠了
。我對那個火爆脾氣的徐諍倒是滿懷欽佩和崇敬之心。一個男人明知自己頭頂綠云繚繞
,還能對妻子好
,對“野種”好,真是太難了
。我甚至相信
,如果不是故事發(fā)展的需要(需要讓胡斐以及讀者明白),徐諍到最后也不會開口說出真相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兑刑焱例堄洝防锏闹鹘菑垷o忌很有點粘粘糊糊,讓人氣悶
。我注意到
,張無忌的愛情與乃父張翠山很有點相似,都是女方主動
,而且女方都算是邪魔外道
,最終都為愛情改邪歸正。――愛情的力量真的有這般大嗎
?但愿如此吧
。而對殷離“愛上想像中的無忌”這一理由我不敢茍同,我以為
,她只是在為離開找一個借口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紀曉芙的“不悔”,很是莫名其妙
,我提出了一些假設(shè)
,只是假設(shè),其中真相
,誰也無法明了
。――關(guān)于真相
,我們能知道多少呢?我們所知道的
,大概也只是我們眼中的真相吧
?《天龍八部》里的三位男主角,......>>
問題四:金庸的小說哪一部最好看金庸大作:《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白馬嘯西風(fēng)》《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
早期作品漢民族精神較強
,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晚期作品不僅尋求民族大同
,而且對男女情愛也不再執(zhí)著為兩兩相守
,其封筆之作《鹿鼎記》最具代表。
若論俠之大者
,莫過《天龍八部》中之喬峰,次則《雪山飛狐》中的胡一刀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堆┥斤w狐》短,而《飛狐外傳》長
,但《雪山飛狐》中無論胡一刀夫婦還是苗人鳳
,俱形象鮮明?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讹w狐外傳》則讓人印象模糊的多
,好在有個程靈素,也不知胡斐是那根筋不對
,不愛程靈素
,偏偏愛上那個莫名其妙的袁紫衣。這部書唯一能讓人記住的倒是鐘四嬸剖兒腹的慘烈場景
。
我看得次數(shù)最多的是《書劍恩仇錄》
,倒不是這本書多好看,實在是小時候沒書可看
,逮著這本書看個沒完
。可見俠之大者竟是金老爺子
,區(qū)區(qū)一部二流作品
,就能讓我等如醉如癡。此書中最無趣的人物是陳家洛和香香公主
,印象最深的是翠羽黃衫霍青銅和駱冰的白馬
。
最不喜歡的是《碧血劍》,里面的人好像都變態(tài)
,不過唯有九兒(被崇禎斬去一臂的公主)和何鐵手稍微像點人
,可惜最后都沒有好下場:一個黯然出家
;一個所愛非屬,又被袁承志這個無趣的師傅取個何惕守的爛名
,泯滅人性
。
最沒印象的是《鴛鴦刀》,可見金老爺子確實適合寫長篇
。
最像散文的是《白馬嘯西風(fēng)》
,雖只看過一遍,卻一直記得李文秀(好像是這個名字)的憂傷
。
最恐怖和故事情節(jié)最突兀的是《連城訣》
,當年看這部書的時候,怎么都覺得中間像是掉了一大段似的
,前后變化太快
。不過砌死人墻的情節(jié)卻讓我的朋友一直沒看完這部書,而且把其歸為了恐怖小說
。
最沒想象力的是《越女劍》
,這部書幾乎完全脫胎于古代志異小說,少了許多金老爺子的筆上風(fēng)采
,不過越女還是靈秀飄逸的
。
最沉重的是《天龍八部》,名字取自佛經(jīng)
,可見一斑
。里面的悲劇人物太多,喬峰
、阿朱
、阿紫、游坦之
、慕容復(fù)
、天山童姥、李秋水
、葉二娘
、玄慈......幸福如段譽、虛竹
、王語嫣
,也是歷盡滄桑,各有悲秋
。所以它雖是金老爺子的得意之作
,但我卻不喜。當年最不喜歡里面的阿紫
,好在倪匡如我
,在代筆時竟將阿紫弄瞎
,誰知金庸又千方百計讓阿紫復(fù)明。年少時一直不懂為什么
,現(xiàn)在才明了
,如其這樣,才能讓人物入木三分
。不過
,仍然無法同情阿紫,也為阿朱臨終托付嘆了又嘆
!
最出名的是《射雕英雄傳》
,當然這是港劇的功勞,特別是83版的黃蓉已成絕唱
!說起黃蓉
,倒和《碧血劍》有些瓜葛,據(jù)說《碧血劍》里的溫青青是黃蓉的前身
。不過依我看
,黃蓉不知比溫青青好上多少倍。還有
,這部書里有許多有趣的人物
,比如洪七公
、周伯通
、黃藥師、歐陽峰等
。書里
,我最不喜的人物就是柯鎮(zhèn)惡,迂腐
、頑固
、又常常好壞不分,好在蓉兒絕頂聰明
,否則不知要被他誤到什么時候
。
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是《鹿鼎記》。連金庸自己都說
,這部書更像是一部歷史小說
。不過仍然喜歡小寶的無賴和有趣。竊以為影視中
,最適合扮演小寶的是梁朝偉和周星馳
。當年梁朝偉和劉德華版的《鹿鼎記》至今看起,雖略顯陳舊
,但形神不毀
。周星馳毋庸多說
,自有公論。陳曉春版和張衛(wèi)健版韋小寶
,不看也罷
。
最讓人傷心的是《神雕俠侶》,不為別的
,只為楊過辜負了那么多美女
。初看神雕,最不喜小龍女
,次則楊過
,對二人的不喜甚至甚過李莫愁。后來
,看了一篇文章
,叫做《一見楊過誤終身》,深以為是
。想想從此寂寞終生的程瑛
、陸無雙、郭襄等
,還有為之殞命的公孫綠萼
,你如何還能心平氣和地祝福他們?楊過既然最愛小龍女
,又為何要讓其他女子心動
?等到別人墮入情網(wǎng)了,卻又拿小龍女來當擋箭牌
?所以
,后來覺得小......>>
問題五:你認為金庸寫的哪部小說最好?
?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
,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
來
,可以令讀者沉下數(shù)十百丈
,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shù)十百丈在看《天龍八
部》的時候
,全然身不由主
,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而起伏
。金庸的作品
,到了《天龍八
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
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
,這是金庸創(chuàng)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
,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fēng)
格
,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
。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后
,總不能再有了
,但是還有更新的
巔峰。
《天龍八部》的想象力
,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
。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
,浪漫
*** 更甚
,堪稱是世界小說的杰作。
《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
,一天
,二龍,三夜叉
,四乾達婆
,五阿修羅六迦
樓羅,七緊那羅
,八摩羅迦
。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
,金
庸是想寫八個人
,來表現(xiàn)這八種道神怪物
。
可是
,《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
,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
!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
曾經(jīng)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
,都沒有結(jié)論
。
誰是夜叉?是“香藥叉”木婉清
?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
,當然不能代表八部
之一。段譽是什么呢
?喬峰又是什么呢
?
我的結(jié)論是
,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
,來表現(xiàn)八種道神怪物的意愿但是
寫作前的計劃
,意愿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
,又是一回事
。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
,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chuàng)作的人
,幾乎都有過同一經(jīng)驗:計劃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
,會中途突然改變
,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chǎn)生,會無法控制自
己
。
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
,一定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jié)果
,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
如海的小說
,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么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
起
,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
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chuàng)作計劃來得好
,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
、更浩瀚、大氣磅礴
,
至于極點
。
《天龍八部》在結(jié)構(gòu)上采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后,再寫另一個人
,而又前后交錯
,將不
同的人聯(lián)結(jié)起來的一種獨特結(jié)構(gòu)。這種結(jié)構(gòu)
,《水滸傳》用過
。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
觀之處,整體結(jié)構(gòu)新鮮
。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
,空前絕后”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
論了。
《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后銜接上
,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
,小說
之中,可以比擬的
,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
,而這個大漢就是武
松而已。
《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
,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
,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
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杰
,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
,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意外的遭遇
,不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