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元
微信版第209期
寧國市甲路鎮(zhèn)莊村村吳村端山腳西遺存元代“隱士汪仁澤”墓碑
碑文如下:
故隱士汪君墓志銘①嘉議大夫禮部尚書 汪澤民②撰將作佐郎兩浙使司清泉監(jiān)司丞 胡立③書議申大夫秘書卿 泰不華④篆惟汪氏為歙名宗
,本姬姓,魯成公黑肱次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汪,遂以名。既長,有功,食采穎川,號汪侯,后世子孫因以為氏。宣之寧國有龍源汪氏,南距縣治六十里。上世自歙績溪來遷、諱承福者,遠祖也。歷年久,族益蕃,詩書孝友聞于鄉(xiāng)邑。君諱仁澤,字君錫,以至正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年七十卒《故隱士汪君墓志銘》碑文簡注:
① 汪仁澤(1277-1346)
② 汪澤民(1273—1255)
③ 胡立
,績溪九華人,生卒不詳。時任“將作佐郎兩浙使司清泉監(jiān)司丞”,碑文正文是由其書寫。字體仿趙孟頫楷書,形神俱似④ 泰不華(1304-1352)
⑤ 胡文亨:生平不詳
。⑥ 劬
,勤勞;經(jīng),經(jīng)營。⑦ 相羊,倘佯之意
。⑧ 意思是:人快樂的生
,痛苦的死,我和大家一樣。剛施舍一點粟米,還不能救濟廣大(溥)的百姓(樵),借(假)此而揚(徼)名,這不是我的志向。⑨ 寧國鄉(xiāng)
,寧國鄉(xiāng)古鄉(xiāng)名(二十三、二十四、四十一都),位于今莊村、霞西⑩ 徽慶
此碑對于了解寧國縣寧國鄉(xiāng)汪氏家族的遷徙,汪仁澤的生平事跡
、子孫后代的傳承、和睦的家風(fēng)以及融洽的鄉(xiāng)風(fēng),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同時對了解寧國元代時期的歷史亦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還有極高的書法藝術(shù)價值。寧國遺存下來的元代《故隱士汪君墓志銘》碑刻十分珍貴
。(作者系寧國市退休教師
,宣城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所有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4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