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與陳寅恪,兩人都是學術大儒,也都是八十年代后,捧得極高,炒得極熱的人物。一個被說成“文化昆侖”,一個被學界呼為“三百年來第一人”,超過了王國維、粱啟超。那么,這兩個人物,有沒有交集呢?
按錢鐘書說法,兩人沒有見過面,不過有過一次交往。即陳寅恪忽然來信,點贊自己的《談藝錄》,還把自己的《元白詩箋稿》寄了一份。錢鐘書表示,自己雖然佩服他的博學,但對他的研究路數不能茍同。
果然,錢鐘書對陳寅恪有名的“詩史互證”說,頗有懷疑,不論是在《宋詩選注》還是《管錐編》里,錢鐘書沒少相譏。比如,對陳寅恪考證楊貴妃是否以處子入宮,錢鐘書覺得這個也要考證?
陳寅恪晚年煌煌大著《柳如是別傳》一寫80萬字,論者以為重要成果,錢鐘書覺得,何必為柳如是寫這么多?言下之意,實無必要。另一些評語可能就更直接了?!安粚W之失”,“他年必有書呆子據此而如陳寅恪考《會真記》者”,甚至于“迂謬可笑”都出來了。
由此,大名鼎鼎如陳寅恪,錢鐘書也是不買賬的。這也是錢鐘書性情使然,畢竟同時作家也好,學人也好,錢先生幾乎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作過更多正面肯定。
早在1933年清華畢業(yè)之時,當時校長梅貽琦挽留錢鐘書,結果這位只有23歲的年輕人脫口而出來了一句:“放眼整個清華,我沒覺得有哪個教授能當我的導師?!边@樣的狂言,也是清華史上僅見。
當時的陳寅恪還是四大導師之一呢。驚聞此言,不知作何感想。
文章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園只作為存儲空間,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刪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guoxue/1216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